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47
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的分析自动化设备以及继电保护装置是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然而,该类设备普遍对运行环境的稳定性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变电站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干扰,所以,如何做好上述设备的抗干扰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文章基于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干扰源类型,其次分析了干扰源传播方式及作用形式,最后讨论了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包括减小一次设备的接地电阻,串接电容,正确接地以及构建继电保护设备的等电位面等,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标签: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现阶段,我国变电站建设正朝着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弱电设备大多应用了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二次设备也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以及微型化,使得该类设备对暂态骚扰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脆弱性以及敏感性。
在此背景下,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针对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进行相关分析。
1 干扰源类型常见的干扰源类型主要包括:(1)接地故障。
当变电站发生单相或者多相接地故障时,由此导致的故障电流会经由变压器的中性点进入,再经由大地以及架空地线等又最终回流到故障点。
较大的故障电流经由接地点传输到地网之后,使其不同节点存在一个较高的电势差,一般将之称作50Hz的工频干扰,会给高频保护带来较大的威胁。
(2)电感耦合。
隔离开关由于动作而导致的高频电流传输到高压母线时,一般使高压母线在四周形成一个较强的磁场。
其中部分磁通会对二次电缆施加一个包围作用,所以,在二次回路中往往会因此感应出对地的干扰电压,最终给继电保护装置等带来干扰。
(3)断路器导致的故障。
若直流控制回路中的电感线圈由于相关问题而断开,便会形成频谱相对较宽的干扰波,其频率最高甚至可达50MHz。
另外,附近有人使用手机或者对讲机时,也可能带来对高频电磁场的干扰。
(4)雷电干扰。
在雷击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雨季,由于变电站本身便属于一种强电环境,所以,其出现雷击事件的概率也相对较大,当户外构架或者线路遭受雷击时,会有一个特别大的电流施加给地网,当二次电缆屏蔽层接地在不同的接地点时,便会由于地网电阻的存在而导致屏蔽层生成一个瞬态电流,因此,有较大几率在二次电缆中生成一个干扰电压,该电压有可能通过测量设备传输给二次回路,施加干扰。
关于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的分析对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而言,继电保护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继电保护的途径与方式,应当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性的变电设施运行状况,进而给出与之相应的系统故障分析以及故障处理对策。
但是实际上,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很难彻底避免受到多种多样的外界干扰,因此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抗干扰手段予以应对。
具体针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领域而言,应当明确抗干扰技术的典型种类,并且结合变电站目前的真实运行状况来实现有效的抗干扰处理。
标签: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近些年以来,与变电站继电保护有关的各种抗干扰技术都在逐步得到改进,以上的抗干扰技术手段主要应当包含排除断路器故障、排除接地故障以及排除大气层干扰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干扰而言,与之相应的抗干扰手段也应当体现差异性,如此才能做到正确应对继电保护干扰[1-2]。
一、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重要意义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本质在于运用自动化的方式来识别并且排除变电站目前现存的异常运行故障,进而达到尽快恢复变电站正常运行状态的目标[3]。
从现状来看,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已经能够运用于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领域,此种技术手段有效保障了平稳的变电站系统状态,并且运用自动报警的方式来及时排查继电保护的各种潜在隐患。
运用继电保护措施的根本思路就在于迅速隔离并且自动排除现有的系统故障,对于潜在的故障影响能够做到及时予以排除,维持安全的变电站运行[4]。
二、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干扰因素(一)断路器故障导致的干扰在变电站的系统内部,系统断路器如果突然出现特定的故障现象,则很有可能造成断开电感线圈的现象,进而干扰到正常的直流控制回路运行。
通常情况下,50MHz频率左右的干扰波能够明显干扰到继电保护系统,这是由于此种类型的干扰波本身具备较宽的频谱特征。
(二)接地故障导致的干扰变压器内部的中性点如果进入了故障电流,那么一般来源于接地故障。
在单相运行的状态下,故障电流将会经由架空地线,从而造成干扰变电站系统的后果。
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汇报人:日期:•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的重要性•变电站的常见干扰源•变电站的硬件抗干扰措施目录•变电站的软件抗干扰措施•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01变电站抗干扰措施的重要性电磁干扰可能导致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信号传输错误设备损坏自动化系统失灵强烈的电磁干扰可能对变电站设备造成损坏,影响其正常工作。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失灵,影响其监控和调节功能。
030201电磁干扰对变电站的影响抗干扰措施对变电站稳定运行的作用提高设备可靠性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可以降低电磁干扰对变电站设备的影响,提高其可靠性。
保障信号传输准确性通过抗干扰措施,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信号的准确性。
提升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实施抗干扰措施有助于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02变电站的常见干扰源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对变电站设备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
总结词雷电产生的瞬时电压和电流会在变电站设备上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误动作。
详细描述雷电干扰开关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电弧、电磁辐射等,对变电站设备造成干扰。
开关操作时,触头间产生的电弧可能引起高频振荡,产生电磁辐射,对附近设备造成干扰。
开关操作干扰详细描述总结词接地不良或接地电阻过大可能导致变电站设备受到干扰。
总结词接地不良会导致设备与地之间的电位差,产生干扰电流;接地电阻过大则可能影响设备的接地效果,增加干扰风险。
详细描述接地系统干扰无线通信设备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可能对变电站的二次回路造成电磁干扰。
详细描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频段可能与变电站二次回路的频段相近,从而产生电磁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03变电站的硬件抗干扰措施利用导电材料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以减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静电屏蔽通过接地措施将静电荷引导至大地,以减少静电对设备的影响。
安全接地将设备的外壳接地,以防止设备漏电对人体造成伤害。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的措施综合自动化抗电磁干扰的措施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可能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抗电磁干扰措施。
2.抗电磁干扰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1 电磁干扰的定义与分类2.1.1 电磁干扰的定义2.1.2 电磁干扰的分类2.2 抗电磁干扰的基本原则2.2.1 电磁辐射干扰的防护原则2.2.2 电磁感应干扰的防护原则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电磁环境分析3.1 电磁环境分析的必要性3.2 电磁环境分析的方法与步骤3.3 电磁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4.抗电磁干扰措施4.1 利用屏蔽技术4.1.1 屏蔽材料的选择与设计4.1.2 屏蔽结构的设计与改进4.2 信号传输线路的设计与布置4.2.1 信号线路的布置原则4.2.2 信号传输线路的特殊处理措施4.3 电磁兼容性测试与验证4.3.1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与步骤4.3.2 电磁兼容性测试的验证指标5.实例分析5.1 实例分析背景与目的5.2 实例分析步骤与方法5.3 实例分析结果与总结附件:本文档附带详细的抗电磁干扰技术参数表、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等相关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磁辐射干扰:指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场辐射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的干扰。
2.电磁感应干扰:指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电磁场的感应作用而产生的干扰。
3.抗电磁干扰措施: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取的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来预防和减轻电磁干扰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