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8
生物识别技术综述摘要: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自身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安全认证技术。
相比传统的用户名密码、证件识别、密钥验证等认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安全性更高、使用更便捷等优点,同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并分析了各种识别技术的优缺点,最后结合本次新冠疫情展望了未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识别;人脸识别;步态识别0 引言近年来,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加快,数字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进行身份识别验证的场景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身份识别与验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和验证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1 生物识别技术的概念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
通过计算机、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的密切结合,将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收集起来,进行取样,运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提取特征进行数字化处理,转换成数字代码,并将代码组成特征模板存于数据库中。
在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获取其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从而确定身份。
[1][2][3]2 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利用生理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等。
利用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有声音识别、步态识别、字迹识别等。
其中生理特征是人与生俱来的,相对来说是稳定不变的,而行为特征是人后天形成的,当主体状态和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变性。
两者比较,生理特征在生物识别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一些。
[4](b)虹膜识别(a)指纹识别(c)人脸识别(d)静脉识别(e)步态识别2.1指纹识别指纹是指手指末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由于人的指纹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
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 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
常见生物特征识别分析
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分析包括:
1. 指纹识别:基于指纹的纹路、细节和属性进行识别,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领域。
2. 面部识别:通过人脸图像中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进行识别,被用于安保、应用登录等场景。
3. 声纹识别:通过分析人的语音信号来识别身份,可以应用于电话银行、指挥中心等领域。
4. 虹膜识别:基于人眼中的虹膜特征进行识别,被应用于高安全领域,如重要建筑物的出入口等。
5. 掌纹识别:基于掌心上的纹路、细节和属性进行识别,既可以应用于个人身份认证,也可以作为普通门禁系统的识别方式。
6. DNA识别:基于人体细胞中的DNA特征进行识别,可以应用于法医学和亲权鉴定等领域。
这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虽然各自的原理不同,但都可以用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场景,提高安全性和减少欺诈。
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生物特征识别方法有:1. 指纹识别实现指纹识别有多种方法。
其中有些是仿效传统的公安部门使用的方法,比较指纹的局部细节;有些直接通过全部特征进行识别;还有一些使用更独特的方法,如指纹的波纹边缘模式和超声波。
有些设备能即时测量手指指纹,有些则不能。
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指纹识别对于室内安全系统来说更为适合,因为可以有充分的条件为用户提供讲解和培训,而且系统运行环境也是可控的。
由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较小的体积(可以很轻松地集成到键盘中)以及容易整合,所以在工作站安全访问系统中应用的几乎全部都是指纹识别。
2. 手掌几何学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就是通过测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征来进行识别,高级的产品还可以识别三维图象。
作为一种已经确立的方法,手掌几何学识别不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较方便。
它适用的场合是用户人数比较多,或者用户虽然不经常使用,但使用时很容易接受。
如果需要,这种技术的准确性可以非常高,同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生物识别技术性能以适应相当广泛的使用要求。
手形读取器使用的范围很广,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统中,因此成为许多生物识别项目中的首选技术。
3. 声音识别声音识别就是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声音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识别的技术。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声音识别产品进入市场,但使用起来还不太方便,这主要是因为传感器和人的声音可变性都很大。
另外,比起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它使用的步骤也比较复杂,在某些场合显得不方便。
很多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相信声音识别技术将取得重大进展。
4. 视网膜识别视网膜识别使用光学设备发出的低强度光源扫描视网膜上独特的图案。
有证据显示,视网膜扫描是十分精确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视接收器并盯着一点。
这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很不方便,而且与接受器的距离很近,也让人不太舒服。
所以尽管视网膜识别技术本身很好,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很低。
因此,该类产品虽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设计,加强了连通性,改进了用户界面,但仍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生物识别产品。
六种生物识别技术详细比较及优缺点分析一、虹膜识别技术虹膜是一种在眼睛中瞳孔内的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据称没有任何两个虹膜是一样的。
虹膜技术的优点1、便于用户使用2、可能会是最可信赖的生物识别技术3、无需物理的接触虹膜技术的缺点1、虹膜技术的缺点2、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3、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4、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靠性降低6、黑眼睛极难读取7、需要较好光源。
二、视网膜识别技术视网膜也是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的特征有人甚至认为视网膜是比虹膜更唯一的生物特征视网膜识别技术要求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的唯一性。
视网膜技术的优点1、视网膜是一种极其固定的生物特征不磨损、不老化、不受疾病影响2、使用者无需和设备直接接触3、是一个最难欺骗的系统因为视网膜不可见所以不会被伪造。
视网膜识别的缺点1、未经测试2、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健康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3、对消费者而言视网膜技术没有吸引力4、很难进一步降低成本。
2、可能会是最可的生物识别技术3、无需物理的接触虹膜技术的缺点1、虹膜技术的缺点2、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3、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4、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性降低6、黑眼睛极难读取7、需要较好光源。
三、面部识别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识别技术基于这些唯一的特征时非常复杂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知识学习系统。
用于扑捉面部图像的两项技术为标准视频和热成像技术。
⽣物识别的⼗⼤关键技术解析⽣物识别的⼗⼤关键技术解析⽣物识别技术在近⼏年有了长⾜的进展,但要使⽣物识别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众多的科研单位还需要突破和解决其中⼀系列的关键技术。
从统计的意义上讲⼈类的指纹、掌形、虹膜等⽣理特征存在着唯⼀性。
因⽽这些特征都可以作为鉴别⽤户⾝份的依据。
1、⽣物特征传感器技术通过某种原理可以测量⽣物特征,并将其转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这就是⽣物特征传感器的主要任务,也是⽣物特征识别的第⼀步。
⼤部分的⽣物特征都是通过光学传感器如CCD或CMOS形成图像信号,例如⼈脸、指纹、虹膜、掌纹、⼿形、静脉等。
但是虹膜和静脉图像需要主动的红外光源才可以得到细节清晰的个性特征。
由于外加主动光源能够克服可见光线变化对⽣物特征的影响,所以最近在⼈脸识别领域有研究⼈员设计了红外成像设备,来克服⼈脸模式随光照变化的类内差异,从⽽⼤幅度提⾼了⼈脸识别的精度。
为了提⾼⽣物识别系统的易⽤性、舒适性和⽤户的接受程度,同时⼜要保证⽣物特征信号的质量,此外还要⼩巧精致、成本低廉,⽣物特征传感器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
例如最近已经有通过⾮接触⽅式采集的3D指纹传感器技术。
⽣物特征传感器的核⼼技术包括:⽣物特征获取装置必须让⽤户和识别系统处于合适的距离和位置才可以捕获合格的⽣物特征信号。
最理想的⽅案是让采集装置⾃动判别⽤户的位置,然后主动调节光学系统或者直接通过机械装置移动采集设备,这样就可以降低对⽤户的要求,采集⽅式更加智能化和⼈性化。
2、活体检测技术为了防⽌恶意者伪造和窃取他⼈的⽣物特征⽤于⾝份认证,⽣物识别系统必须具有活体检测功能,即判别向系统提交的⽣物特征是否来⾃有⽣命的个体。
⼀般⽣物特征的活体判别技术利⽤的是⼈们的⽣理特征,例如活体指纹检测可以基于⼿指的温度、排汗、导电性能等信息,活体⼈脸检测可以基于头部的移动、呼吸、红眼效应等信息,活体虹膜检测可以基于虹膜振颤特性、睫⽑和眼⽪的运动信息、瞳孔对可见光源强度的收缩扩张反应特性等。
最经典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个体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证。
以下是一些最经典和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1.指纹识别:这是最古老和最广泛应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
通过分析指纹的形状、纹理和排列,可以建立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份。
2.虹膜识别:虹膜是位于眼球前表面的彩色环形组织,其纹理和颜色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
虹膜识别通过分析虹膜的纹理来验证身份。
3.人脸识别:利用人脸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进行身份识别。
近年来,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4.声纹识别:基于个体的语音和发音模式进行识别。
每个人的声音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可用于身份验证。
5.掌纹识别:利用手掌皮肤上的纹路和形状进行身份识别。
掌纹识别通常与指纹识别结合使用,提高了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性。
6.静脉识别:这种技术使用个体手指或手掌上的血管模式进行身份认证。
静脉模式较为稳定,且难以伪造。
7.步态识别:基于个体行走时的步态模式进行身份验证。
步态识别通常使用摄像头捕捉个体行走时的步伐和姿势。
8.心电图(ECG)识别:利用个体的心电图特征进行身份验证。
心电图是由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电信号,其模式在不同个体间是独特的。
9.DNA识别:DNA是每个人细胞中的基因信息载体,其序列在每个人身上是唯一的。
DNA识别通常用于法医学和亲缘鉴定。
这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安全系统、金融服务、医疗保健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识别在提高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也需要考虑隐私和伦理等问题,确保这些技术的合法和合理使用。
1.身份识别:是指证实主体(用户等)的真实身份与其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
2.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大致分为两类:基于标志(信物)的认证和基于知识的认证。
3.生物识别:模块(1)登记(或称登录)模块;(2)辨识(或称认证)模块。
登记模块负责将生物特征信息登记到生物识别系统样本数据库中。
辨识模块负责解决待识特征信息和样本特征信息是否匹配的问题,即用于在访问控制中验证人的身份。
工作模式:验证(Verification)模式和辨识(Identification)模式。
验证(Verification))模式:即一对一比对,也称为1:l模式(one-to-one matching)o这种模式下,现场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与保存在模板数据库中的一个生物特征进行比对。
辨识模式:则是把现场采集到的生物特征同样本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逐一对比,从中找出与现场生物特征相匹配的特征信息,也称“1:N模式,一对多匹配(one-to-many matching)"。
一是把正确的匹配当成错误的而拒绝,拒真率(False Reject Rate,FRR)。
另一种则是把原本不匹配的当成正确的而接纳,误识率(False Accept Rate,FAR)。
对于一个生物识别系统,我们一般用ROC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 曲线来描述系统的精度属性。
1.人脸识别:是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摄像头动态捕捉人的面部图像,同时把捕捉到的面部图像与预先录入的面部图像进行比较。
人脸识别方法:1)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2)基于代数特征的方法:3)基于连接机制的识别方法: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是首先通过非线性变换将输入空间变换到一个高维空间,然后在这个高维空间中求得最优线性分类面,求出输入模式与所得的最优线性分类面的距离,实现对未知样本的分类,这种算法的错误率最小。
这是一种通用机器算法,支持向量机求得的分类函数在形式上类似于神经网络,但是它克服了神经网络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
生物识别技术分类
一、面部识别技术
面部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用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采取一系列相关技术措施,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的目的。
面部识别设备主要分析脸部形状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眼、鼻、口、眉、脸的轮廓、形状和位置关系。
因亮度及角度和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使得面部识别非常复杂。
此外,面部识别系统对光线的直接照射——尤其是日光非常敏感,这种情况下错误拒绝率会大大上升,有些情况下甚至根本不可能进行识别。
面部识别技术
二、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是指人类手指上的条状纹路,它们的形成依赖于胚胎发育时的环境。
目前,许多国家都将指纹作为采集的个人信息数据存入身份识别数据库中,成为司法部门作身份鉴定的一种手段。
三、视网膜识别技术
视网膜识别原理是通过分析视网膜上的血管图案来区分每个人。
视网膜扫描是用低强度红外线照亮视网膜,以拍摄下主要血管构成的图像。
由于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面,因此采集过程需要用户高度配合,以保证正确的照亮和对准视网膜,并且要求站在2-3英尺的地方,保持静止1-2秒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被辨识者对视网膜扫描技术的忧虑,担心会影响眼睛健康。
由于这些原因视网膜识别技术并未成为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主流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摘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识别个体独特的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定义,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不同形式。
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分类和应用,涵盖了安全领域、医疗领域、金融领域等多个方面。
然后,探讨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特征识别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总结指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全领域和便利性方面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逐渐取代传统识别方式,成为主流技术。
【关键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定义、分类、应用、发展趋势、优势、挑战、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和识别个体不可复制的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确认的技术。
这些生物特征包括指纹、虹膜、人脸、声音等个体独特的生理特征。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全性、便捷性和准确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最初的单一生物特征识别到多模态融合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和灵活化。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金融安全、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等方面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 正文2.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定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人体独特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
这些生物特征可以是生理特征,比如指纹、虹膜、人脸等,也可以是行为特征,比如声音、步态等。
通过采集这些生物特征的数据,并将其与事先录入的样本进行比对,系统可以准确地确认用户的身份。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综述**: ***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计科121班学号: ********指导教师: 伍艳莲职称: 副教授2015 年6 月19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综述作者:闫少博指导老师:伍艳莲摘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技术。
本文不仅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工作模式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过程,指出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也对于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对每种生物特征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并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并且表达了自己对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生物特征识别;生理特征;行为特征A Survey of Biometric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Author: YAN Shao-bo Tutor: WU Yan-lia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Nanjing 210095)Abstract: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huma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the personal identity of the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not only analysis the work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explai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some key techniques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and discussion the existing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su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cognition;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在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身份识别这种技术,所谓身份识别就是我们在进行某一种特定的活动时所需要进行的一种出于安全考虑的特殊步骤,而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这也就可以把身份识别归结到我们的生物特征识别中来。
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认识以及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标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从字面上的含义就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技术,但是我们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生物特征都可用于个人的身份识别,因为能用于身份识别的生物特征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普遍性;唯一性;可测量性;稳定性。
普遍性就是每个人都有的特征,唯一性就是任何两个人的这种特征是不一样的,可测量性就是这种特征是可以测量的,稳定性就是这种特征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不变。
以上四点是某种生物特征能否用于人身份识别的基本条件。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所以可以运用到我们大家的生活中去是因为这是一个已经形成系统的成熟的技术,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包括传感器,特征提取,匹配器,系统数据库。
四个部分紧密联系相互配合,非常高效的完成我们的特征识别工作。
当然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一个系统形成以后并不是满足了上面的特性以及拥有了所有的原件就是可行的,我们还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系统的性能:包括识别的准确性、运行的持久性等等,人们的可接受性:人们是否可以接受这种新兴的事物?对于欺骗的方法是否能够做出应有的反应等等还有很多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系统是否可以正常的运行,以及是否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推广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些也就成为了我们生物识别系统形成标准。
我大概把系统可以正常运作的标准归结为三点:(1)在合理的资源需求下实现可接受的识别准确性和速度;(2)对人没有伤害而且可为人们所接受;(3)对各种欺诈方法有足够的鲁棒性[1].2.两大类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经过较长时间的参阅各种资料我发现,现在通常将我们的特征识别分为这么两种:基于生理特征识别和基于行为特征识别。
两种识别技术都有自己的的特别之处,也有着较为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种特征识别。
2.1基于生理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所谓生理特征,无非就是我们人生下来之后就不会变化的一些自己特有的特征,包括DNA,指纹,体味,虹膜等等一系列我们天生就拥有的东西。
而这些我们不变的东西往往是最好也是最容易辨别我们个人身份的特征,所以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大多都是生理特征方面的。
下面我就举其中的几个例子来进行基本的说明。
2.1.1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最早的也是现在发展的最完善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生活中指纹识别非常的常见,很多人在用的苹果手机也一样运用了指纹识别的技术。
其实所谓的指纹识别,核心的内容就是指纹匹配,用过苹果手机的人都知道,用来解锁的指纹识别首先就要进行的是指纹的录入,也就是对于你的指纹进行记录,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进行指纹的特征提取。
而后存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下次当用户再想打开手机屏幕的时候,就从数据库中调出所存入的指纹进行匹配,进而进行决策是否为你打开手机屏幕,这个叫做匹配决策。
其实在每次进行指纹识别的时候都要进行特征的提取以用于跟数据库中的已存数据进行对比。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运用最广泛的指纹识别。
2.1.2虹膜识别我们在很多电视跟电影里面都看见过类似的场景,就是在美国那些设计到国家安全机密的机构中进出一些比较核心的地方人们都会将眼睛靠在一个粘在墙上的仪器上面进行身份识别,从而打开那道门。
这就是我现在要说的虹膜识别。
说到虹膜我先要解释一下这是个什么器官。
虹膜是位于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总体上呈现一种由里到外的放射状结构,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 ,这些特征在出生之前以随机组合的方式确定下来 ,一旦形成终生不变。
所以虹膜识别就是利用虹膜的这种终身不变性跟人人之间的差异性来进行身份识别的。
虹膜识别其实是利用算法来完成的,其算法内容包括虹膜定位,虹膜编码,跟匹配决策三个阶段,其中虹膜编码又称为模式表达。
典型的算法是利用虹膜内外边界近似环形的特性来搜索虹膜的内外边界。
何家峰等提出一种两步定位法 ,即先利用灰度投影量进行粗定位 ,再利用圆形模板进行精定位 ,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和速度。
虹膜识别虽然精确,但是毕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这点也就远不如指纹识别要更加被人们所接受。
2.1.3 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也是现在发展的还算是比较成熟的另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其实相对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等一些列其他的运用在更加细微的特征上的识别技术来说,人脸识别的准确度相比于他们还是低了一些,但是由于这种识别方式更加的自然,也相对于虹膜识别来说也更加的健康,安全,所以更加被人们所接受。
人脸识别有很多种,其实总的来说就是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识别,而数学大家都知道,分为几何方法跟代数方法。
几何方法就是运用选取几何的特征矢量的方式来反映不同的人面部有不同的特性,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由于需要很高的精确度,所以现在还是试验阶段,并没有投入使用。
代数的方法就是选取代数的特征矢量来表示人脸。
最经典的当属在读取人脸之后的总体散布矩阵作为初始矩阵进行K-L变换得到相应的一组特征矢量,从而形成一组坐标系来描述人脸特征[2]。
人脸识别是最为方便快捷的一种识别方法,我想以后在他的精确度上如果有新的突破的话,它必将取代指纹识别成为最大众化的生物特征识别方式。
2.1.4 DNA识别DNA,学名叫脱氧核糖核酸,是人类的遗传因子,学过高中生物之后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与人的DNA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理论上讲用它来做特征识别是最具有效性跟权威性的了,当然,对于某些双胞胎个体的鉴别除外。
DAN可以在人类的身体上任何一处地方提取,不像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那样必须从一个器官上提取特征,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项工作在我们现在高节奏的生活当中其实是根本不可能融入的。
首先这项识别必须在实验室才能够进行,而后就是人们会不会接受这样的识别方式也是有待考证的。
所以,现在的这项识别技术只有在亲子鉴定上才会用的到。
当然以后科学发展的越来越发达,或许我们就不用在实验室里进行DNA的身份鉴定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2.1.5 掌纹识别相比于指纹识别,掌纹识别是用整个手掌,所以听起来更加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而且掌纹识别的特征会较为明显。
手掌上最明显的有3到5条掌线,成为我们手掌上的主线。
在我们的手掌上,能够用来当做特征进行识别的有很多,手掌的长,宽还有面积等,这些都称为几何特征,还有主线的特征,褶皱特征,还有我们通常说的三角区域的特征,还有就是细节方面的特征。
[2]现在社会上,比较常用的两种掌纹识别是主线识别跟褶皱识别。
掌纹特征识别包括两个步骤,掌纹特征提取和掌纹特征匹配,这跟我们其他的生理特征识别的基本步骤是一样的,掌纹识别的特征提取主要分为两种,特征线提取和特征点提取,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有点,特征线提取的话可以英语低分辨率的图像,二特征点提取则是提取速度比较快。
至于特征匹配前文已经讲述很详细了,这里便不在赘述。
除了上述描述的两种生理特征识别技术的典型代表以外,剩下的生理特征识别也在生活中某些地方应用着,有些也处于开发或者完善之中,生理特征识别其实就是我们生物特征识别的主体,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识别技术都是依托于每个人的固有特征进行开发2.2 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说到行为特征,就是我们一系列的日常行为所拥有的特征,这些是我们后天养成的并不是我们先天就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