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浆料及浆纱技术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7.60 KB
- 文档页数:3
浆纱的名词解释浆纱是一种纺织品原材料,用于制作各种织物。
它是指通过把纤维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加强其织造性能和外观效果的一种纺织工艺。
浆纱的制作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其最终的形态和性能对织物的质量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1. 浆纱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浆纱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具有增加纤维强度、改善纺织品外观、提高织造效率等作用。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浆纱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古代的浆纱工艺主要依靠手工完成,经过梳理、浆泡和晾晒等步骤将纤维纺成纱线。
而现代化纺织工业中,浆纱的生产通常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完成。
2. 浆纱的制作工艺浆纱的制作涉及多个工艺环节。
首先,纤维材料经过梳理和清洗等步骤去除杂质,并且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柔韧性和拉伸性。
然后,纤维材料通过拉丝机具有化学浸泡的方法进行浆泡处理,以增加纤维的粘合力和强度。
接下来,通过纺纱机将浆纱加工为纱线,并通过放线机或卷线机进行整理和收纱。
最后,将浆纱送入织机进行织造。
3. 浆纱的应用领域浆纱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纺织、服装、家居等多个行业。
在纺织方面,浆纱主要用于生产高档纺织品,如高级服装、各类布料、家纺用品等。
它能够增加织物的光泽度和手感,使织物更加柔软舒适。
此外,浆纱还可以用于特殊用途纺织品的制作,如防火织物、抗菌织物等。
4. 浆纱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品质要求的提高,浆纱逐渐成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浆纱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织物的质量和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未来,随着纺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浆纱在纺织业市场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结语:通过对浆纱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浆纱在纺织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浆纱的制作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浆纱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浆纱技术将继续不断发展,为纺织品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新型浆料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嘿,朋友!你能想象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衣物背后,竟然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默默支撑着,那就是新型浆料的功劳!就说前几天吧,我和好友小丽一起去逛街买衣服。
走进一家服装店,小丽立马被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吸引住了。
她拿起来轻轻摩挲着面料,嘴里不住地赞叹:“这手感,也太舒服了吧!”售货员微笑着走过来,热情地介绍:“这可是用了最新的浆料处理技术,不仅穿着舒适,还能让衣服保持良好的形状呢。
”你看,这新型浆料啊,就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魔法师,悄悄地为我们的衣物施展着魔法。
那新型浆料到底是怎么被开发出来的呢?这可得从纺织业的不断发展说起。
以前,传统的浆料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容易让布料变得僵硬,穿着不透气,洗几次还可能变形。
这可把纺织厂的工人们愁坏啦!于是,一群聪明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就开始埋头钻研,不断试验,尝试各种新的材料和配方。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里摸索前行。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新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开发出了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浆料。
新型浆料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得很呐!不光是在服装领域大放异彩,在其他纺织产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比如床上用品,那柔软舒适的触感,让你一躺上去就仿佛置身于云朵之中,这可多亏了新型浆料的功劳。
还有窗帘、桌布等等,它们不仅美观,而且耐用,这其中新型浆料的作用可不容小觑。
再想想,如果没有新型浆料,我们的生活得多糟糕呀?衣服可能穿几次就变得皱巴巴的,失去了原本的美观;床上用品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粗糙,影响睡眠质量。
这难道不可怕吗?如今,新型浆料还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科研人员们就像勤劳的蜜蜂,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为的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说,新型浆料的开发和应用是纺织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舒适惬意。
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虽然不那么起眼,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相信在未来,新型浆料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纺织产业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着日常生活所需的衣物,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分析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变化。
一、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1. 技术创新纺织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市场需求。
如今,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纺织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使得纺织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生产和管理,同时减少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
2. 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纺织企业开始关注并采取环保措施,如减少用水量、清洁能源的使用、回收利用纺织废物等。
此外,一些新兴的纺织材料和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可再生纤维、生物基材料和绿色化学品等。
3. 市场需求纺织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纺织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费者对品质和时尚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也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性和功能性。
因此,纺织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具有高品质、环保、功能性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定制和个性化需求也在增长,纺织企业应积极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4. 国际竞争全球纺织产业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一方面,一些新兴国家纺织产业快速发展,如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另一方面,传统的纺织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等仍然在技术研发和高端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因此,纺织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寻求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纺织产业的未来趋势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纺织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纺织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设计。
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机器人将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代纺织上浆》系列之四浆纱机的现状和发展、浆纱机发展概要由于原纱的纤维间抱合不强、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直接织造。
为提高经纱在织机上可织性,以使经纱能在织机上承受经仃片、综、筘和经纱之间等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起毛、甚至断头。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纱上浆目的是贴伏毛羽、增强耐磨。
经纱上浆工艺过程早在古代就有。
那时的手工浆纱是将经纱碾成片状,用刷子或筘抹上浆糊,晾干后绕成织轴。
元代王祯《农书》中有使用纑刷对经纱上浆的图文。
《天工开物》中"过糊"一节记载了用淀粉、牛皮胶、骨胶浆丝的方法和工具。
18世纪末英国出现动力织机,使浆纱和织布分开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工序,从而出现了现代浆纱机的雏形。
以后几经改进,到1853年英国人J.博洛夫等的专利,使浆纱机具有它的基本特征。
A、浆纱方法:浆纱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1、绞纱上浆------是近代用得最早的一种浆纱方式,有手工和机械两种,都是将绞纱在浆液中浸透、绞干、抖松,然后烘干。
这种方法适用于色织、织带、复制品等小批量生产。
2、单纱上浆------从筒子上退出单纱,在单纱上浆机上浆、烘干后再卷绕成浆纱筒子。
也可在低速络纱机上加装浆槽和烘干器而成。
也有专一设计的《单纱上浆机》。
这种方法虽然产量低、工耗大,但上浆质量好、浆膜完整度高。
在丝织和苎麻织造中有时采用。
近来在特种纤维上浆常有应用。
3、织轴上浆------由分条整经机做成织轴,经上浆后再卷绕成织轴。
多用于丝织、色织的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
4、经轴上浆------将若干只经轴上的经纱同时引出,浸入浆液,压掉多余浆液,烘干、分纱,最后按规定长度巻成织轴。
这是应用得最广的上浆方法。
在老的丝织厂用于粘胶长丝上浆时,也有用醮浆方式的。
5、整浆联合------在整经机的筒子架和机头之间安装一套上浆和烘干装置,将整经和上浆合成一道工序,多用于合成纤维长丝上浆。
6、染浆联合------在浆纱机的浆槽前加装染色烘干设备。
菌草纺丝用浆摘要:一、菌草纺丝用浆的定义与作用二、菌草纺丝用浆的种类与特点三、菌草纺丝用浆的应用领域四、菌草纺丝用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菌草纺丝用浆是一种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浆料,以菌草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制作而成。
菌草纺丝用浆在纺织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纱线的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一、菌草纺丝用浆的定义与作用菌草纺丝用浆主要是指在纺纱过程中,用于纱线整理和浆纱的一种浆料。
它具有粘着性、流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可以使纱线表面光滑、抱合紧密、强力提高,从而提高纱线的品质。
此外,菌草纺丝用浆还可以改善纱线的加工性能,降低生产过程中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二、菌草纺丝用浆的种类与特点菌草纺丝用浆根据其成分和性能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天然菌草浆、改性菌草浆、复合菌草浆等。
各种菌草纺丝用浆料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例如,天然菌草浆来源广泛、成本低,但性能相对较低;改性菌草浆则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改进了浆料的性能,使其更适合纺织要求;复合菌草浆则是将多种浆料进行复合,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三、菌草纺丝用浆的应用领域菌草纺丝用浆广泛应用于各类纱线的生产,如棉纱、毛纱、丝纱等。
在纺织行业中,菌草纺丝用浆料可用于长丝、短纤、纱线等各种产品的浆纱处理,满足不同品种、不同要求的纱线生产。
此外,菌草纺丝用浆还可以用于纺织品的后整理,如印花、染色、起绒等。
四、菌草纺丝用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菌草纺丝用浆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环保:未来的菌草纺丝用浆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2.高性能:新型菌草纺丝用浆料将不断研发,以满足纺织行业对高性能、多功能的要求。
3.多样化:针对不同类型的纱线和纺织品,开发出更多种类和功能的菌草纺丝用浆料。
4.智能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菌草纺丝用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2024年毛纺系列面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毛纺系列面料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品,在时尚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消费者对时尚和高品质面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毛纺系列面料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本文将分析毛纺系列面料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市场规模毛纺系列面料市场的规模庞大,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全球毛纺系列面料市场的价值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增长。
这主要归因于消费者对高品质、环保和持久性的需求增加。
另外,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亚太地区的毛纺系列面料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主要趋势1. 可持续性和环保在当今的市场中,可持续性和环保是毛纺系列面料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环境影响和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
因此,纺织品企业开始采用环保的纤维材料,并改进生产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毛纺系列面料市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技术。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以提高面料的防水性和透气性。
此外,智能纺织品的崛起,如热敏纤维和智能感温面料,也使消费者对毛纺系列面料的需求增加。
市场竞争毛纺系列面料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主要的面料供应商和品牌。
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等方面。
挑战与机遇在面对竞争的同时,毛纺系列面料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其中之一是原材料的价格波动。
原材料占据了制造成本的重要部分,价格上涨可能会影响供应链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需要不断提供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结论总体而言,毛纺系列面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和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兴起,该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然而,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将不容忽视。
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字数:约497字)。
摘要:本讲座讲授浆料与浆纱的热点问题,探讨浆料和浆纱技术最近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六点内容,包括:高压上浆与“两高一低”上浆工艺、预湿上浆技术、绿色浆料、少用或不用PVA问题、水分散性聚酯浆料、以及浆料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以利于浆料与浆纱的学术研究,方便对浆料的选择,方便浆纱工艺参数的确定,提高浆纱质量。
众所周知,人类永远离不开穿衣和纺织品,因此永远需要纺织工业,纺织产业绝对是一个“永恒产业”。
纺织工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在我国,它在拉动内需、出口创汇、扩大就业和促进城镇繁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的中国只是一个“纺织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纺织强国”。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许多领域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的最大任务是创新和提高。
浆纱质量与经纱断头率、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浆料是浆纱生产的原料,浆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浆纱质量。
浆料的研究与使用涉及纺织科学、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和交叉学科的特点,也是纺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高压上浆与“两高一低”上浆工艺“两高一低”是指在上浆生产过程中,配制较高浓度和较低粘度的浆液,采用较高的压浆力,通过高压压浆辊的挤压作用,增大渗透进入经纱内部的浆液量,改善纤维之间相互粘接程度,提高浆纱的增强率;高的压浆力有助于克服经纱毛羽的自身刚性,增强对毛羽的帖服作用,减少毛羽。
高压上浆的压出回潮率低,减轻了烘筒的负荷,从而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浆纱机的速度。
1. 优势与效果2. 工艺参数的量化原则[1](1)高压是否属于高压上浆,要看压浆力的大小和实施高压后的效果。
压浆力:高压上浆的压浆力范围为:20-40kN。
高压上浆的额定压浆力为40kN,额定速度为100m/min。
然而,世界上目前浆纱机的车速大多低于100m/min,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车速低于额定速度时,以较低的压浆力可以达到高压高速时的上浆效果。
摘要:本讲座讲授浆料与浆纱的热点问题,探讨浆料和浆纱技术最近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六点内容,包括:高压上浆与“两高一低”上浆工艺、预湿上浆技术、绿色浆料、少用或不用PVA问题、水分散性聚酯浆料、以及浆料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以利于浆料与浆纱的学术研究,方便对浆料的选择,方便浆纱工艺参数的确定,提高浆纱质量。
众所周知,人类永远离不开穿衣和纺织品,因此永远需要纺织工业,纺织产业绝对是一个“永恒产业”。
纺织工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在我国,它在拉动内需、出口创汇、扩大就业和促进城镇繁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的中国只是一个“纺织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纺织强国”。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许多领域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的最大任务是创新和提高。
浆纱质量与经纱断头率、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浆料是浆纱生产的原料,浆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浆纱质量。
浆料的研究与使用涉及纺织科学、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和交叉学科的特点,也是纺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高压上浆与“两高一低”上浆工艺“两高一低”是指在上浆生产过程中,配制较高浓度和较低粘度的浆液,采用较高的压浆力,通过高压压浆辊的挤压作用,增大渗透进入经纱内部的浆液量,改善纤维之间相互粘接程度,提高浆纱的增强率;高的压浆力有助于克服经纱毛羽的自身刚性,增强对毛羽的帖服作用,减少毛羽。
高压上浆的压出回潮率低,减轻了烘筒的负荷,从而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浆纱机的速度。
1. 优势与效果2. 工艺参数的量化原则[1](1)高压是否属于高压上浆,要看压浆力的大小和实施高压后的效果。
压浆力:高压上浆的压浆力范围为:20-40kN。
高压上浆的额定压浆力为40kN,额定速度为100m/min。
然而,世界上目前浆纱机的车速大多低于100m/min,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车速低于额定速度时,以较低的压浆力可以达到高压高速时的上浆效果。
试验结果又表明,当压浆力超过40kN时,压出回潮率的降幅很小。
因此,将压浆力的范围定为20-40kN。
效果要求:压出加重率Sa≤100%;压出回潮率Wa<100%。
(2)高浓高浓的量化指标为:浆液浓度≥上浆率。
根据上浆率的基本公式:上浆率=压出加重率×浆液浓度,∵压出加重率≤100%,∴浆液浓度≥上浆率(3)低粘如果在不改变浆料粘度的条件下提高浆液的浓度,必然会导致浆液粘度的增大,不利于浆液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不利于浆料对经纱的渗透与被覆平衡,所以高压上浆需要使用低粘度的浆料,但粘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不仅会损害浆料的粘附性能,还容易产生轻浆,引起浆纱在织造过程中起毛和断头。
3. 压出加重率Sa和压出回潮率Wa(1)纤维种类;(2)经纱号数;(3)覆盖率。
二、预湿上浆技术预湿上浆具有以下效果:(1)改善了浆料的粘合效果;(2)浆膜完整性好。
(2)提高了浆纱强力;(3)减少了浆纱毛羽;(4)提高了浆纱耐磨性能。
因此。
能够降低经纱断头率,提高织机效率;在经纱断头率和织机效率相同时,可使上浆率降低,以节约浆料成本和浆纱费用。
在采用预湿上浆工艺时,必须根据该技术的特点选择上浆工艺参数,才能获得良好的上浆效果。
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经纱被水浸湿后,在进入浆槽前虽被压轧辊压出了大部分的水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水分存在于纱体之中。
当预湿经纱带着这部分水分进入浆槽后,在压浆辊的压扎和挤压作用下,纱体中的部分水分将会进入浆槽,会对浆液造成一定的稀释作用,使浆液的浓度和粘度降低,一直到新补充进来的浆液,平衡了预湿经纱对浆液的稀释作用之后,浆槽里的浆液浓度和粘度才会相对稳定,但此时的浆液浓度已经降低了,从而影响上浆率。
为了保障浆液的工艺浓度,必须适当提高调浆桶中的浆液浓度。
2. 随着预湿压扎力的增大,预湿经纱的含水率减小,有利于缓解预湿经纱对浆液的稀释作用。
但预湿压力太大,纱线的圆整度差,甚至被压扁和压伤,反而不利于织造和产品质量。
因此,预湿压扎力也不宜过大。
3. 预湿水槽的水温应根据纱线品种来定。
棉纤维表面有棉蜡,阻碍了浆液对棉纤维的润湿、铺展和吸附,因而除去棉蜡对于浆料的粘合是有利的。
棉蜡在76-81℃时可以被溶化,所以对含棉经纱而言,预湿温度不宜过低,否则对除去纤维中的棉蜡、糖份和胶质不利。
为此,可选择预湿水温为90℃。
三、绿色浆料1. 浆料的污染浆料的污染问题在浆纱生产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来,其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退浆废水,退浆废水的主要成分是浆料,其中的一些浆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浆料的环保性能可以用BOD和COD的比值来衡量。
比值越大,生物降解性越好。
目前普遍认为[4]:若BOD5/CODcr>0.45,则生化降解性好;若0.30<BOD5/CODcr<0.45,表示生化降解性较好;若0.25<BOD5/CODcr<0.3,表示可以生化处理;若BOD5/CODcr<0.25,表示难以生化处理。
浆纱使用的浆料主要有淀粉类、PVA类和聚丙烯酸类三大类。
淀粉浆料一般是可以生化降解的;PVA类浆料(无论是1799型还是1788型),难以生化处理;聚丙烯酸类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与其大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并且差异很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检测中心曾对15种聚丙烯酸类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的BOD5/CODcr值大多小于0.25,虽然好于PVA,但仍然难以生化处理。
2. 绿色浆料应具备的条件四、关于少用或不用PVA问题PVA具有很强的成膜能力,能够改善浆纱的耐磨性能,降低经纱断头率,提高织造效率。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倡导不用或少用PVA呢?(1)PVA对酸、碱和一般的微生物都很稳定,不易降解(自然条件下完全降解需要900天),所以它在退浆后便成为污染环境的物质,大量的PVA随着退浆废水进入江河湖泊,严重污染了水生态环境系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PVA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PVA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等),最近已开始禁用PVA,所以我们含有PVA浆料的坯布在欧洲已经受阻。
(2)PVA价格高,减少它的用量能够降低浆料成本。
(3)PVA的退浆,是通过煮练使PVA溶解在退浆液中,所以在煮练后的布面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带上一些PVA。
布面上的PVA痕迹,是很容易被检测出来的,这将成为绿色壁垒制造者的借口和依据。
对于出口产品来说,就必须小心了,因为已经有一些纺织厂受到罚款或退货了。
近年来,在减少PVA用量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1)改进浆纱工艺,采用新型浆纱设备。
例如高压上浆、预湿上浆和两高一低工艺等。
(2)采用大量混用聚丙烯酸(酯)浆料的方法,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上浆生产中大量混用聚丙烯酸(酯)浆料,以保护环境。
(3)我国在经济上不如西方国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采用西方国家的生产模式,因而主要是开发高性能的变性淀粉浆料。
五、水分散性聚酯浆料聚酯是聚合物的一个系列,并不是具体的一种高分子物质,它是采用二元酸与二元醇类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大分子结构单元中含有酯基(-COO-)的高分子物质。
然而,一般性的聚酯是疏水性的,在水中不能溶解也不能分散,不能作为浆料使用。
为了使聚酯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可在其大分子中的部分苯环上引入磺酸基等亲水性基团;或以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取代一部分甚至全部乙二醇单体;也可以采用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替代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二元醇进行缩聚,使所合成的聚酯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从而具备水分散性或水溶性。
水分散性聚酯或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合成通常是将上述方法结合起来。
这种聚酯能够作为浆料使用,因而分别称为水分散性或水溶性聚酯浆料,有时也简称为聚酯浆料。
由于化学结构相似,聚酯浆料对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粘附性,经纱耐磨性好,浆膜韧性好,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其浆纱质量良好。
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在淀粉中添加20-30%的分散性聚酯浆料,就能大幅度提高纯涤及涤/棉混纺经纱的浆纱性能,这显示水分散性聚酯浆料具有大幅度取代PVA用于含涤经纱上浆的潜力。
六、浆料的回收与再利用PVA浆料的污染性也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PVA具有优良的上浆性能,目前还很难在全行业的经纱上浆中不用它,因此,就有了浆料回收与再利用的研究。
超滤回收法是将退浆废水泵入超滤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超滤膜,使退浆废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超滤膜,而浆料大分子则被阻止,从而将浆料与水分离。
经过超滤回收的浆料可以再次用于浆纱生产,因而减少了退浆废水中浆料的排放量。
然而,浆料的超滤回收也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超滤回收还缺乏投资的动力,在美国只有极少数的厂家采用,还没有在世界上得到推广[5]。
但浆料的回收与再利用,的却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1] 雷蒙德?A?诺伊 ,约翰?R?霍伦贝克,巴里?格哈特,帕特里克?M?赖特,刘昕译. 浆料和浆纱技术赢得竞争优势(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姜国祥.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03[3]孙健,海尔的浆料和浆纱技术,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4]张石森,欧阳云.哈佛MBA课程核心竞争力.远方出版社.2003[5]黄锡伟.打造核心竞争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0[6]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张石森,欧阳云.哈佛MBA核心竞争力全书,远方出版社,2003.07[8] 张维迎,李其.管理与竞争力.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03[9]胡咏.海尔中国造之竞争战略与核心能力.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09[10] 张书衔. MBA核心竞争力十日通金城出版社,2005.05[11] 金琪.众望所归的“好雇主”.新闻晨报,2003.07.[12] 何凡兴.什么叫“好的人才机制”.企业管理,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