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课文
- 格式:ppt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18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_-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梁代刘峻作注。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的原文及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一《咏雪》谢太傅(1)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
俄而雪骤(4),公欣然(5)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6)曰:“撒盐空中差可拟(7)。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9),左将军王凝之(10)妻也。
《咏雪》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迅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8)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不如比作。
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咏雪》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
1.刘义庆(403—444)南朝宋鹏程(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内集:家庭聚会。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
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fǒu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翻译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本文选自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梁代刘峻作注。
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文章材料义。
译文:在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愉快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译文:谢道福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愉快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知识点:文言文的句式1 .省略句。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严寒的雪天"之意。
2.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3.推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锦,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中恩想:《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锦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欢之情。
同时,谢道锦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表达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二则课文。
世说新语是东晋时期的文言小说集,以下是原文,并收录了一些有趣的典故和故事。
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第一则故事:孙康子游汉中孙康子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贵族子弟,他出生在显赫的家族,并且文武双全。
有一天,孙康子决定离开尘世的喧嚣,前往汉中游玩。
他带着一些亲信跟随,一路走来,他们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孙康子在汉中停留了几天,他和当地的居民交流,结交了一些朋友。
他们互相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生活。
孙康子对汉中的风土人情非常感兴趣,他记录下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并且将这些故事编纂成书,那就是《世说新语》。
以下是《世说新语》中关于孙康子游汉中的原文:孙康子尝游於汉中,负记其闻见而还。
荀恽等于后记之曰:「‘康子游汉中’,汉中人见狶龀,则相与而言之,复以次相告,争饰其文,会者莫能息其枝蔓。
自嗟之,勉之,略辞畴昔。
物斯可知也则可怀郁乎?」这段原文描述了孙康子游汉中的情景,以及当地人对孙康子经历的评价。
他们对孙康子的见闻表示羡慕,并且纷纷将这些故事口传相传。
第二则故事:郑袖奇行郑袖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受人敬重的贵族,他以正直和智慧而著称。
有一天,郑袖偶然听闻城中有一只老虎,它经常出没于城市的郊外。
这只老虎威胁着城市的居民,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郑袖决定亲自解决这个问题。
他带上一些武器和陷阱,前往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
通过精心设计的陷阱,郑袖成功地捕获了老虎,并将其放归自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注释原文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华歆:字子鱼,三国时期魏国人。
王朗:字景兴,三国时期魏国人。
避难(nàn):躲避动乱或灾祸。
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战乱。
依附:投靠他人,以求庇护。
歆辄难之:华歆立即对此表示为难。
幸尚宽:幸好(船)还宽敞。
何为不可: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贼:此处指叛乱者或盗贼。
舍:放弃。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我原本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付。
宁可以急相弃邪: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携拯如初:像起初一样携扶着他。
定华、王之优劣:(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原文2:宗世林①以德行为世所重。
曹操②年二十,欲结交于宗承③,承终不屈。
操后但向承语④,便假五六秉⑤以答之;如是六年,操始得与承语⑥。
因厚加礼辟⑦;承终不从⑧。
会承被诬告就国⑨,操与车骑将军⑩许褚俱送至数百里;操谓承曰:“孤欲与君结布衣之好;君厚自爱,幸勿见还⑪!”承曰:“承死不能损益⑫。
”遂不还。
【注释】①宗世林:宗承,字世林,以德行为世所重。
②曹操:字孟德。
③宗承:东汉末年南阳太守,以德行著称。
④后但向承语:此后曹操每次见到宗承都只是寒暄几句而已。
⑤假五六秉:给予五六把的礼遇。
⑥得与承语:才能够和宗承说话。
⑦因厚加礼辟:于是对宗承加礼聘用。
⑧承终不从:宗承最终也没有应允。
⑨会承被诬告就国:适逢宗承被诬陷入狱,判罪去国。
⑩车骑将军:官名,在这里是专指许褚,他与曹操是同乡人,也是一位武将。
(11)幸勿见还:希望你不要再回来了。
12)承死不能损益:我即使死了也不会有什么增减。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译文《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译文《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扩展:文章背景《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
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实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
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1.刘义庆(403—444)南朝宋鹏程(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内集:家庭聚会。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fǒu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全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小一辈的人谈论试问`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拟。
”而谢无奕的虐人说:”不如用柳絮随风飘飞来比拟。
”谢太傅大笑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的虐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而行`约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走了`等太丘走后`那个人便来了`陈元方刚7岁`在门外玩`那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久不来`已经走了。
”那人生气了:”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不管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相约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来,您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那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初一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注释《初一世说新语二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两篇散文,它们分别是《原道》和《师说》。
这两篇文章都是韩愈在文学和教育方面的代表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这两篇文章的原文及注释。
1.《原道》原文:天地之变,阴阳之惨舒,此天地之变,阴阳之流转也。
人道恶盈而好谦,故盈者常少,而谦者常多。
圣人知其如此,故曰:“谦受益,满招损。
”由此观之,盈虚之变,天地之理也。
故君子慎其独也,小人闲居必败。
夫天地之变,阴阳之惨舒,此天地之变,阴阳之流转也。
人道恶盈而好谦,故盈者常少,而谦者常多。
圣人知其如此,故曰:“谦受益,满招损。
”由此观之,盈虚之变,天地之理也。
故君子慎其独也,小人闲居必败。
注释:天地之变:指自然界的变化。
阴阳之惨舒:阴阳的盛衰变化。
人道恶盈而好谦:人们通常厌恶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的人会得到益处,自满的人会招致损失。
盈虚之变:指事物的盛衰变化。
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在独处时要谨慎。
小人闲居必败:小人独自一人时往往会做出坏事。
2.《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尊严重如泰山,而民无贵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教授技能、解答疑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来就懂得一切的。
孰能无惑:谁能没有疑惑呢?惑而不从师: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这种疑惑永远也解不了。
无贵无贱: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贵贱之分。
无长无少:没有年长和年幼之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道尊严重如泰山:老师的尊严重如泰山。
以上是《初一世说新语二则》的原文及注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上课文世说新语二则第一则故事是《卖履》。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鲁国人卫玠因贫困而没有鞋子穿,于是他决定卖掉自己唯一的一双履(鞋子)换取生活所需。
当他走到一家鞋店时,正好碰到了一位懂行的顾客。
顾客看了看卫玠的鞋子,发现是非常好的鞋子,于是他主动提出把鞋子卖给卫玠,并且出价比卫玠要高。
卫玠十分诧异,他问顾客为什么要买他的鞋子,顾客却只是微笑着说:“我看你的鞋子很好,所以想买下来。
”卫玠感慨万分,他表示自己不愿意卖出这双履,因为这是他唯一的财产。
于是他拒绝了顾客的好意,坚持要自己穿着这双履继续走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低估自己的价值,但别人却会看到并赏识我们的优点。
第二则故事是《狗不咬人》。
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张皓的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狗,狗对他狂吠不止,似乎要咬他。
张皓十分害怕,连忙逃跑。
可是,当他再次遇到这只狗时,狗却对他友善地摇尾巴。
张皓非常困惑,于是找到狗的主人询问原因。
主人告诉他,狗其实从来不会咬人,它只是想吓唬人并保护自己。
张皓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的害怕是多余的,也体会到了人们在陌生环境中对于陌生人的防备心理。
这个故事给人们提了个醒,有时候我们对于陌生事物的过度恐惧是没有必要的,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
通过上述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言行,既有平凡人的智慧和善良,也有富有见地的名士和达官贵人。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记载了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它们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善良和智慧都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品质。
无论是卖履的卫玠,还是被狗吓到的张皓,他们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获得了成长和启示。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言行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本人性的百科全书。
它通过记录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勇敢。
读世说新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
在世说新语中,有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和智慧。
《世说新语》二则全解《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释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句解:“寒雪日”写屋外天寒雪骤,“讲论文义”写室内谈笑风生,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
文字简洁却内容丰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人物、环境、事件等。
原文:俄而雪骤,释词:俄而,不久、一会儿骤,紧译文: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句解:“骤”字形象传神地表现了雪之急,突出了雪景的壮观,为下文的“咏雪”做铺垫。
原文: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释词: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似,像译文: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句解:谢太傅的问话引出了下文“兄子”“兄女”的回答。
“欣然”表现了谢太傅见到白雪纷纷的喜悦之情。
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释词: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译文: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与之)相比。
”句解:比喻胡儿以白盐撒于空中比喻白雪飘飞之态,突出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照应上文的“雪骤”,形象生动。
原文: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释词: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说像柳絮乘风起舞。
” 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句解:比喻,将飘飞的雪花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突出了雪花飘飞的轻盈姿态,同时引发人们对春天即将来临的联想,极具美感。
太傅对以上两个比喻并未直接表示赞同或反对,只“大笑乐”,表现了谢家家庭聚会时欢快、轻松的氛围。
原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释词:即,就是译文:(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句解: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释词:期行,相约同行日中,正午时分舍去,舍弃、离开乃;才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