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700.00 KB
- 文档页数:15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7《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并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经验,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敬佩英雄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抗争精神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及敌后战区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敌后战场的特殊环境对于抗战的影响,并加深对于英雄事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抗战电影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抗战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并提问:“当时我们国家的抗战情况怎样?请大家谈一谈。
”2. 学习新知(35分钟)(1) 敌后战场的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敌后战场的背景,例如沦陷区的情况,党和军队的转移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非常重要?(2) 整体了解抗战英雄事迹(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抗战英雄事迹进行介绍。
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提供一些英雄人物的名字供学生选择。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将各组所选择的英雄事迹适当呈现给全班同学。
(3) 分组讨论及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组织成员分工合作,展示所选择的英雄事迹并讲解。
其他组的同学可在听讲的同时做好笔记。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适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重要性,以及英雄事迹对于激励我们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常规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教学参考书、2011版新课程标准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松花江上》的插曲,学生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活动二:九一八事变
(一)播放《二战全纪录03:九一八事变》片断,讨论:
1、日本为什么要制作柳条湖事件?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2、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哪个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
3、东北三省为什么迅速沦亡?
(二)播放《步入辉煌》、《赵一曼》电影片段,阅读教材,了解东北人民的抗日
1、阅读抗日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材料。
2、了解“嫩江大桥之战”和“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将领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的顽强奋战。
3、总结抗日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活动三:西安事变
播放电视《西安事变》片段,学生讨论:
1、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2、阅读教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释放蒋介石?。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在全国许多城市也会在这一天拉响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难以释怀,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一)九一八事变1.图片展示:《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提出要求:简要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早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后占领沈阳。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师生总结: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使日本有机可乘。
3.教师讲解: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扩大侵略。
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
时间跨度:本单元的时间跨度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一时期通常也被称为抗日战争时期。
课节概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中国共产党等各方面经过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在顽强抵抗日军的侵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阶段特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4.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5.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争的抗战;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正面战场: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2.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
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的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抗日战争初期,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日本军队和国民党政府军队正面交锋的战场而言,叫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理 本课线索
记 必背重点 七
七事
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
(1898—1937) 抵抗 北平保卫战: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11月 抵抗 (1)宝山守卫战:姚子青率全营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2)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率部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意义 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
屠
杀
背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知识拓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确定方针:1935 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加快步伐: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4)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的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2.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通过学习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臧克家曾写到:“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
在这里,我们杀退寇兵!。
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领导“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的将领是谁?在正面战场上,他在台儿庄指挥的战役对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还组织了哪些战役?中国军队是如何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讲授新课一、台儿庄战役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
学生: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
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教师: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
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
教师:台儿庄战役的结果怎样?学生:中国军队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
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
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教师:(展示材料)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内部精品(课标要求+单元概述+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 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单元概述】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第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
【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网络】【典例分析】1.【2007山西省】“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台湾地区【解析】此题选材难得,设问巧妙,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旨在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日本和汉奸”,历史事件锁定为“抗日战争”;“苦难十四年”,根据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来计算,很容易推算出1931年这个重要年代,自然联想起九一八事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九一八事变;日本扶持伪满洲国;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日筹划华北五省自治;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西安事变的经过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中国人民开场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培养学生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日军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随后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华北之大,已经方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意义何在?本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讲授新课一:九一八事变1、背景:东方会议是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而召开的重要会议。
在日本侵华史上,东方会议是一次决定“国策〞的重要会议。
?对华政策纲领?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根本轮廓,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攫取整个东北,加快实现大陆政策。
“满蒙特殊论〞那么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
东方会议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2、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诬蔑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件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