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资本运作案..
- 格式:ppt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14
黄光裕:大案疑云作者:魏雅华来源:《检察风云》2009年第01期这就像缺少了张文中的“物美”走得更加稳健,缺少了黄宏生的“创维”,依然在运行得正点安全。
也许,黄光裕案会给“国美电器”带来一次新的升级换代,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大结局。
新闻事件2008年11月21日,一条极具爆炸性的消息,在网上如风骤起,来势汹汹,而且越刮越疾,越刮越猛。
该消息说,国美电器集团主席黄光裕涉嫌违规资本操作,被公安机关刑事拘传。
有律师分析案情后说,如属实,黄光裕有面临最高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可能。
说这条消息“极具爆炸性”,是因为在2008年10月才刚刚新鲜出炉的《2008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上,黄光裕以430亿元财富,加冕胡润版“中国首富”王冠。
这已是黄光裕第三次“荣登”《中国富豪榜》的首富地位了。
而中国也只有黄光裕享受过如此殊荣。
黄光裕拥有香港上市公司“国美电器”35.55%的股份,同时拥有零售类非上市公司100%的权益。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黄光裕创立了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明天第一城等地产项目,均是黄光裕的大手笔。
其实,关于黄光裕的传言,私下早已纷纷扬扬,此前便已有一条手机短信,在业界圈内到处传播。
这条短信中说:“消息绝对可靠: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周一(11月17日)夜里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
黄的老婆杜鹃和一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
”还有可信度更高的传闻说,从10月份开始,黄光裕及他的财务总监周亚飞,便已被“限制出境”,11月17日,二人被有关方面约谈,11月20日,二人正式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
11月23日,“国美电器”终于发表声明称,为避免媒体进一步发布未经核实的指称,导致市场混乱及本公司证券发生波动,从11月24日上午9:30起,“国美电器”的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暂停交易,并将维持暂停交易直至另行通知。
同一天,中国A股市场有传闻,被“国美电器”重组的“中关村”及“*ST金泰”也宣布停牌。
黄光裕案件分析(范文大全)第一篇:黄光裕案件分析黄光裕个人简介:黄光裕,17 岁随其兄弟来到北京,用 3 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的经销。
1987 年 1 月~1997 年 7 月,国美电器任总经理;1988 年 7 月~1992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分院学习;1997 年 7 月~现在,鹏润投资公司任总裁。
到今天,鹏润投资的国美电器连锁已占有国内家电分销市场的 35%,2002 年 10 月 26 日,黄光裕重新执掌国美。
2003 年,黄光裕只以仅仅 5800 万港元的成本控制了一只原名“京华自动化”(493HK)的香港股票,并在后来改名为“中国鹏润”。
2004 年 6 月,黄光裕让市值只有 2 亿的“中国鹏润”掏出 88 个亿,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 65%的股权。
这项收购之前,胡润把黄光裕所有财富定格在 46 亿,而此次交易后,黄光裕的账上财富迅猛飙升近一倍。
2004 年 9 月 10 日,“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
2004 年9 月底,黄光裕卷土重来,再次配售3 亿股。
配售价每股 3.98 元,“国美电器”融资成功高达 12 亿港元的现金。
专题: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被调查案件缘由的三大猜测在黄光裕事件爆发后,各家媒体一直在“寻找”黄光裕,并通过各种关系求证黄光裕究竟是否已被拘查以及其背后真正的原因。
目前,黄光裕控制的国美电器(0493.HK)中关村科技、(000931)以及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 金泰(600385)都已停牌,等待进一步公告,相信水落石出的日子不会太久。
猜测一:“涉嫌操纵股价” 记者从有关人士得知,黄光裕此次所涉及资本市场违规之事与 ST 金泰无关,而是涉嫌操纵另外一只股票股价。
分析人士认为,国美电器是香港上市的公司,如果黄光裕在香港操纵股价,应该由香港警方介入,而不是内地公安机关。
因而,这位分析人士认为黄光裕操纵股价也应该将国美排除。
在“鹏润系”中,仅三联商社没有停牌,这表明三联商社没有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要求,那么三联商社应该与操纵股价无关。
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例分析摘要: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在2019年修订了新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内幕交易案件仍旧时就发生,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以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为例,分析其内幕交易行为的原因,以此次内幕交易案为基础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证券市场;黄光裕;内幕交易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内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证券市场也不断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内幕交易案件的作案手法也越来越隐蔽。
证监会指出,2021年办理内幕交易201起,虽然与之前相比有所减少,但仍未达到理想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以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为例,分析其内幕交易行为的原因,以此次内幕交易案为基础,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内幕交易内幕交易行为是指相关人员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或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内幕信息,进而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
内幕交易行为包括:买卖、建议买卖、泄露等三种行为。
在2019年新修的的证券法中,第五十二条、五十三条、五十四条对内幕交易信息和内幕信息交易行为的界定进一步明确;也明确规定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有关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不得从事内幕交易相关行为;从第一百九十一条中可以看到,证券法加大了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罚力度,可以有力打击内幕交易违法行为。
内幕交易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仅对上市公司的效率和声誉造成损害,还对购买该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和投资者也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阻碍了证券市场效率的发挥,干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
二、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例介绍(一)主犯黄光裕黄光裕是原国美电器法人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创造了中国家电零售业连锁模式,同时也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在200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排名中位列榜首。
资本经营之殇——黄光裕事件透视【摘要】文章以“黄光裕事件”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其资本操作手法,指出民营企业违规资本操作的渊源及路径,并对资本经营之道进行了正确解读。
【关键词】黄光裕;资本操作;资本经营一、引言2010年5月17日,备受关注的黄光裕案作出一审判决。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单位行贿罪判处黄光裕有期徒刑14年。
作为国内最大电器零售商国美电器的缔造者、三度问鼎中国首富的民营企业家黄光裕,其案深深冲击了民营企业的生态,也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民营企业“资本原罪”的认同。
黄光裕案件的起因,应追溯到两年前。
2008年11月27日,北京市公安局宣布,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接受警方调查。
调查的缘起,在于证监会2008年3月28日和4月28日对三联商社、中关村股票异常交易立案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其公司重组、资产置换等重大事项中,黄光裕控制的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嫌疑,涉及金额巨大。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国美的扩张采取的是“类金融”发展模式,使得其能够在较短时间集聚大量的资金,在大量的资金支持下,才有可能进行”操纵市场”。
知名经济学者叶檀一针见血地指出:黄光裕是开连锁店的,但他实际上是个金融玩家和资本玩家,黄氏帝国显示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畸形结合。
黄氏采用的是类金融发展模式,即脱离传统的实业模式,渗透到金融领域、资本市场。
这使我们又想到了近年来在资本市场曾叱咤风云的“德隆系”、“科龙系”、“涌金系”等,这些民企大鳄们倒台的路径何其相似。
违规资本操作,好像魔咒一样,从一开始便预示着这种超常规资本运作的不归路。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资本经营”开始成为企业界的主流思想,其高潮期是学习杰克·韦尔奇,现在仍不断蔓延。
对资本经营的痴迷,其内在冲动是把企业规模做大,进入“世界500强”;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代企业家已经没有兴趣继续艰辛的实业经营,而是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或资本手段一夜膨胀;后果是,整个社会集体浮躁以及众多产业的空心化。
“黄光裕案”成内幕交易典型案例2012年05月22日15:57财新网[微博]曹文姣我要评论(0)方IC【财新网(微博)】(记者曹文姣)5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通报《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黄光裕等非法经营、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单位行贿案,以及杜兰库、刘乃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两起典型案例。
黄光裕,男,汉族,1969年5月9日出生,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07年4月,中关村上市公司拟与鹏泰公司进行资产置换,黄光裕参与了该项重大资产置换的运作和决策。
在该信息公告前,黄光裕决定并指令他人借用龙燕等人的身份证,开立个人股票账户并由其直接控制。
2007年4月27日至6月27日间,黄光裕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976万余股,成交额共计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9310万余元,账面收益348万余元。
2007年7、8月,中关村上市公司拟收购鹏润控股公司全部股权进行重组。
在该信息公告前,黄光裕指使他人以曹楚娟等79人的身份证开立相关个人股票账户,并安排被告人杜鹃协助管理以上股票账户。
2007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间,黄光裕指使杜薇等人使用上述账户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1.04亿余股,成交额共计13.22亿余元,账面收益3.06亿余元。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黄光裕案”时认为,被告人黄光裕等人作为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涉及对证券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该证券,内幕交易成交额及账面收益均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
据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根据“黄光裕案”所涉被告人黄光裕、杜鹃、许钟民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被告人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没收个人部分财产2亿元;犯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6亿元;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6亿元,没收个人部分财产2亿元。
2008-12-01 | 解剖黄光裕“国美电器”资本运作三部曲(2)解剖黄光裕“国美电器”资本运作三部曲(3)解剖黄光裕“国美电器”资本运作三部曲(2)解剖黄光裕“国美电器”资本运作三部曲(1)二、上市融资黄光裕的国美电器之所以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电器零售业的领军企业,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对资本市场的利用。
正是因为国美电器在香港的上市使得无论黄光裕本人抑或国美都获得了充裕的资金,从而为各项业务的扩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光裕的国美电器2004年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在港挂牌交易,而黄本人也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使自己的身价大幅增长,稳坐中国内地首富的交椅。
黄光裕的资本运作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买壳、上市、套现三大步骤,而最终实现将0493这支“仙股”转为国美电器的上市公司。
(一)买壳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资本市场之旅要从0493的前身京华自动化和一个叫詹培忠的人讲起资料来源:香港联交所,。
此人的角色是帮助黄光裕逐步获得0493这个壳,从而为国美电器后来的上市奠定基础。
0493本名京华自动化,是一家经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的公司,业务遍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东南亚、北美。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以及业务单一,公司连年亏损,其股票也遭投资者拋弃,上世纪90年代末跌到不到一毫,成为港人口中不折不扣的“仙股”(图8)。
詹培忠,绰号香港“壳王”,身居立法会议员要职,以操弄“仙股”倒卖“壳”股著称。
2000年9月,詹开始先后两次通过BVI(海外分公司)花费7520万港元入股0493京华自动化,并于同年9月由0493向其增发及配售3100万股,使自己成为0493第一大股东。
图8 0493.hk 10年股价变化图资料来源:Yahoo HongKong Finance图9 2000年0493.hk股本变化图从0493股本在2000年增发的情况来看(图9),我们发现,它的两次股本增长率近乎呈一条直线。
第一次增发19.7%,使总股本达到10800万股;第二次增发19.2%,使总股本达到22400万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典型案例案例1黄光裕等非法经营、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单位行贿案被告人黄光裕,男,汉族,1969年5月 9日出生,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被告人杜鹃,女,汉族,1972年10月 25日出生,原系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被告人许钟民,男,汉族,1965年11月3日出生,原系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一)基本案情1.非法经营犯罪、单位行贿犯罪事实 (略)2.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事实(1)2007年4月,中关村上市公司拟与鹏泰公司进行资产置换,黄光裕参与了该项重大资产置换的运作和决策。
在该信息公告前,黄光裕决定并指令他人借用龙燕等人的身份证,开立个人股票账户并由其直接控制。
2007年4月27日至6月27日间,黄光裕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976万余股,成交额共计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9310万余元,账面收益348万余元。
(2)2007年7、8月,中关村上市公司拟收购鹏润控股公司全部股权进行重组。
在该信息公告前,黄光裕指使他人以曹楚娟等 79人的身份证开立相关个人股票账户,并安排被告人杜鹃协助管理以上股票账户。
2007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间,黄光裕指使杜薇等人使用上述账户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1.04亿余股,成交额共计13.22亿余元,账面收益3.06亿余元。
期间,被告人许钟民明知黄光裕利用上述内幕信息进行中关村股票交易,仍接受黄光裕的指令,指使许伟铭在广东借用他人身份证开立个人股票账户或直接借用他人股票账户,于同年8月13日至9月 28日间,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3166万余股,成交额共计4.14亿余元,账面收益 9021万余元。
黄光裕已递交上诉状班房内操控国美始末黄光裕已决定提出上诉,并于27日下午递交了上诉状。
18日,黄光裕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
据悉,黄光裕已决定提出上诉,并于5月27日下午递交了上诉状。
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据《法制日报》报道,黄光裕的上诉理由大致有4点:首先,在内幕交易罪、非法经营罪两项罪名的定性上,黄存在异议;其次,在行贿罪中,关于一审法院认定的鹏润公司的行贿,黄不予认可;第三点,在量刑上,对于内幕交易罪,黄坚持无罪,即使有罪,黄也表示量刑过重;最后,在罚金方面,黄同样认为判决过重。
一审判决存四疑点据媒体报道报道,黄光裕的上诉理由大致有4点:第一,在内幕交易罪、非法经营罪两项罪名的定性上,黄光裕本人存在异议;第二,在行贿罪中,关于一审法院认定的鹏润公司的行贿,黄光裕不予认可;第三,在量刑上,对于内幕交易罪,黄光裕坚持无罪,即使有罪,黄光裕也表示量刑过重;第四,在罚金方面,黄光裕同样认为判决过重。
黄光裕班房内的操控据环球人物报道,黄光裕,国美电器集团董事局前主席。
他1969年5月9日生于广东潮阳,1986年开始创业,1987年创办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业。
1999年,国美电器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
同年,黄光裕又创办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4年,国美电器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百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
2008年11月,黄光裕以操纵股价罪被警方调查,并于次年3月被正式逮捕。
2010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黄光裕案进行了一审判决。
一年半来,虽然黄光裕一直被拘押,但这位至今身家仍超百亿的商界大亨,不仅对外面情况了如指掌,还能继续遥控国美集团,自如地从事商业运作。
那么,黄光裕是如何在班房里做到这些的呢?现在的这一判决,距黄光裕“出事”,已过去整整1年半时间。
一. 首富黄光裕的权钱黑幕四年疯狂套现135亿(图)2009年07月08日09:12 来源:我有话说查看评论(11) 好文我顶(24)进入[黄光裕吧],看看大家都在谈论什么>>>港股频道最新AH股比价表香港权证行情美股频道全球股市沙龙全球股市行情现年64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原本以为可以安养后半生,但他没有想到黄光裕兄弟二人“东窗事发”使得自己受到牵连而被逮捕。
牛忠光是第一位放给黄光裕贷款的行长,曾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 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黄光裕推荐阅读中报行情来袭多股封上涨停(附中报预增股名单)六股后市有望连续上攻∙两市上市公司7月9日重大事项公告∙沪深两市千股千评(最新)∙关注防御性龙头买入27只潜力股∙十大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主力资金7月8日增仓20股(表)∙郎咸平:杰克逊超越经济学铁律2008年11月17日晚21:55,北京市公安局下令“抓捕黄光裕。
”随后,黄光裕的亲哥黄俊钦与国美财务总监周亚飞相继被捕。
据悉,此次抓捕属绝密行动,中央高层直接将命令下达到北京市公安局。
随着调查深入,黄光裕在三联商社(600898,股吧)股权竞购和中关村(000931,股吧)重组等事件中的违法行为相继被揭破,不少官员亦卷入其中。
北京市公安局证实,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调查。
39岁的黄光裕曾风光无限的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2008胡润百富榜》发布,黄光裕以财富430亿元,第三次当上中国首富。
他曾蝉联2004年至2005年首富。
黄光裕的入狱也揭开了其背后权钱交易黑幕的“冰山一角”。
牵一发而触全身,黄光裕的利益“同党”链条相继浮出水面,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让人难以想象。
其中涉及政府官员、金融领导等,如已经落马的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原公安部部长助理、经济犯罪侦察局局长郑少东等目前都在接受组织调查。
据中组部有关负责人证实,中央已决定免去这些人的领导职务。
解剖黄光裕“国美电器”资本运作三部曲国美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与其具有“国美特色”的资本运作模式是分不开的。
简而言之,国美模式可分为三大篇章,即占取供货商资金的类金融运作、上市融资及电器零售与地产投资相结合三部曲。
概要国美电器由1987年北京珠市口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发展为今天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产业的龙头老大,其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巨额的销售量已经成为中国同行业企业的佳话。
而国美公司老总黄光裕以130亿资本连续两年蝉联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的事实更成为媒体广为称道的企业传奇。
中国另两个家电零售企业苏宁、永乐则紧跟国美步伐,使该行业在国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小组对于中国家电零售业特别是国美公司的研究动机在于分析此行业高速发展的秘诀。
一、家电零售行业经营模式概述在中国家电零售连锁行业中,无论是国美、苏宁、永乐等全国性大型企业,还是大中、五星等地区性中小型企业,它们的基本运作模式都是按照以下四大步骤来进行循环扩张的:首先,尽力压低上游供货商的进货价格,从而取得成本优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中国家电市场的垄断性的恶化及大型零售商议价能力的上升,家电供货商的经营利润率可被压低至2%。
第二,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不难发现,家电零售商之间的价格之战是时有发生的,低廉的价格就是卖点,就是优势。
低廉的价格体现在何处——毛利率。
据有关资料统计,家电行业的毛利率与其他行业相比是极低的,平均水平在5%-6%之间。
第三,利用缓期付账的方式占用供货商货款进行短期融资,即“类金融”运作方式。
此方式下的资金拖欠期限短则数日数周,长则可达6个月之久。
以国美、苏宁为例,由于这两家公司的进货量大,销售业绩好,深受供货商青睐;加之国美、苏宁强大的市场垄断性,使它们可以在和供货商的议价中取得优势地位。
这就造成了供货商与国美、苏宁市场地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两家公司的延期付款能力。
第四,利用销售及欠款等得到的大量现金流投资扩张。
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在近几年的分店扩张速度是惊人的。
黄光裕案2008年11月19日黄光裕以操纵股价罪被调查。
2010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单位行贿罪判处黄光裕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8月30日对黄光裕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案终审宣判,维持一审判决,黄光裕获有期徒刑14年。
目录案情简介黄光裕于2007年9月至11月间,违反国家规定,采用人民币结算在境内、港币结算在境外的非法外汇交易方式,将人民币8亿元直接或通过北京恒益祥商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益祥公司)转入深圳市盛丰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丰源公司)等单位,通过郑晓微(另案处理)等人私自兑购并在香港得到港币8.22亿余元(折合美元1.05亿余元)。
2008年12月23日,黄光裕之妻杜鹃辞去国美董事职务;2008年底,“公海赌王”连超涉嫌协助黄光裕洗钱被刑事拘留;2009年1月,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及经侦局副局长相怀珠因涉嫌黄光裕案被双规;2009年4月,广东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纪委书记王华元涉嫌黄光裕案被调查;2009年6月,深圳市长许宗衡被双规,传与黄光裕案有关联;2010年4月,黄光裕案在北京市二中院开庭审理,被诉非法经营、内幕交易、行贿三罪名。
2010年5月18日,黄光裕案一审判决,法院认定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国美被罚500万。
2010年8月30日,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2010年11月16日,据2008年11月黄光裕被北京警方带走接受调查,至今已有2年时间,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黄光裕已于上月初正式入狱服刑。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一)黄光裕作为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6月28日间,利用职务便利,在拟将中关村上市公司与黄光裕经营管理的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泰公司)进行资产置换事项中,决定并指令他人于2007年4月27日至6月27日间,使用其实际控制交易的龙某、王某等6人的股票账户,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股票代码000931)976万余股,成交额共计人民币9310万余元,至6月28日公告日时,6个股票账户的账面收益额为人民币348万余元。
黄光裕如果不以身试法,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最佳代言人。
如今,他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但他的商海搏击历程留给后人一警示:创造财富是艰难的,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守法经营综汇5月18日,国美电器前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有人将黄光裕39年的人生做了一个切分:1991年前他是一个“捞世界”的汕头穷小子;2000年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前,他是霸气十足的零售巨头;2004年国美借壳在香港上市后,他成为资本大鳄和中国首富。
而2008年11月被拘传后,他只得黯然挥手告别风光的生活。
印制国美“名片”从100平方米的门面成长为行业巨头的国美电器依然是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的一张名片,尽管它的缔造者已经获罪。
而正是这张“名片”,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让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
初中未毕业就辍学的他,跟着哥哥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黄氏兄弟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名叫“国美”的门面。
在那里,兄弟二人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那时我也琢磨过做食品生意,但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没达到那个程度;做服装生意,有面料、季节性的讲究,我也不太懂。
而家电相对比较定型,我觉得自己做起来还比较合适。
当时家电还是有货不愁卖,就看你能不能进货。
”黄光裕曾说。
1987年年初,“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
当时,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而黄氏兄弟却决定“坚持零售,薄利多销”。
事实证明这个简单的策略成效显著———低价为国美电器带来了不少回头客。
4年之后,黄光裕开始将国美“广而告之”。
在不少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时,他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某报纸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并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
他还要求厂家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