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140-2010
- 格式:pdf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20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和建设的客观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新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
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指导下,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综合比选。
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对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确定。
第八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定额和指标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主体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以下简称“填埋场”),填埋场建设,应根据城市的规模与特点,结合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填埋场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8.08.13•【字号】苏建函城管〔2018〕69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通知苏建函城管〔2018〕694号各设区市城管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2018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加快构建我省层级分明、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城市管理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水平,我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城市管理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目标。
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推进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省政府“标准化+”行动计划和省政府、国家标准化管委会深化标准合作三年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省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地要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在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各地要对照《标准体系》并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区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要根据本地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在国家和省相关标准基础上,合理制定相关标准。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国家和省尚未制定、地方率先制定的标准,要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国家和省已经制定的,要提高标准的相关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首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应包括卫生填埋场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管理运营等方面。
卫生填埋场的布局设计应当符合环保和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避免与居民区、水源地和敏感区域的距离过近。
同时,在布局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和水文条件,选址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避免地下水污染。
设备选型方面,应根据处理规模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填埋设备和辅助设备,确保设备功能正常、效率高、安全可靠。
在管理运营方面,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填埋场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监测,确保填埋场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能。
其次,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还需规定相关的环保措施。
首先,应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填埋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例如采用防渗措施减少底渗和侧渗的可能性,安装排气系统控制有害气体的释放。
其次,应建立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系统,对填埋产生的噪音、震动、气味、渗滤液等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还应制定规范的垃圾处理流程和操作规程,加强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最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还需包括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
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栏、防风绳网和安全警示标识等,在必要时安装安全监测装置,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其次,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和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应包括卫生填埋场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规定相关的环保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
2015年6月整理现行规范和标准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2)(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发[2000]12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1992年6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7)《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872号);(8)《国务院批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39号);(9)《建设部、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加强垃圾处理科学技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建科(1991)663号);(10)《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环境卫生与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城建(1992)667号);(11)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12)云南省建设厅发布《关于搞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2000年8月24日);(13)国家计委等《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2002年9月10日);(14)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2005年3月);(15)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1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17)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2005年3月;(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9)《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16年1月1日前执行该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标准);(2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2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8)《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全省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云建村函〔2014〕37号)(29)《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2013年度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的紧急通知》(云建村函〔2014〕196号)等。
工程项目经理岗位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合同法》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令和制度以及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在各种经济承包中必须包括安全生产,做到讲效益必须讲安全,抓生产首先必须抓安全。
二、全面负责本工程的一切事务,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建立统一规格的“八牌一图”。
会同项目部相关人员精选强有力的施工队伍,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及人力、物力计划和机具、用具、设备计划,做到文明施工。
三、制定适合本工程项目的管理细则、方案及措施,组织职工按期开会学习,合理安排、科学引导、顺利完成本工程的各项施工任务。
四、认真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维护企业的信誉和经济利益。
五、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合理规划布局现场平面图,安排、实施、创建文明工地。
要求布局合理、经济。
六、编制本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
七、和工地相关管理人员一起商订、制定和签订本工地的单项工程承包合同、材料进购合同、劳动合同及零工的处理商定。
八、安排、搞好分项总承包的成本核算(按单项和分部分项)单独及时核算,并将核算结果及时通知承包队的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改进施工计划及方案,增创更高效益。
九、及时向各班组下达施工任务书及材料限额领料单;认真记录好项目经理台账。
十、深入实际了解员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采纳员工中的合理化建议,妥善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保质、保量和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考试吧一级建造师整理3.负责在本项目内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总体目标,主持制定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4.负责对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组织制定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5.严格履行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并进行阶段性目标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9]151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2号)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编制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同时废止。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前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05]19号)的要求,在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的基础上,由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贯彻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和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技术政策,注重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益,结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备国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要求,对近几年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编制组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召开审查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建设标准共分九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与设备、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设用地与建筑标准、运营管理与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9]151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2号)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编制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同时废止。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前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05]19号)的要求,在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的基础上,由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贯彻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和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技术政策,注重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益,结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备国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要求,对近几年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编制组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召开审查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建设标准共分九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与设备、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设用地与建筑标准、运营管理与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和建设的客观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新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
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指导下,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综合比选。
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对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确定。
第八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定额和指标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主体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以下简称“填埋场”),填埋场建设,应根据城市的规模与特点,结合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填埋场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9]151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2号)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编制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同时废止。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前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05]19号)的要求,在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的基础上,由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贯彻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和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技术政策,注重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益,结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备国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要求,对近几年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编制组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召开审查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9]151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5]192号)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编制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同时废止。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召开审查会,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建设标准共分九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选址、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与设备、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建设用地与建筑标准、运营管理与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自建设应严格执行。
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邮政编码:100029),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参编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研究所青岛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北京高能垫衬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环境集团宁波市鄞州区绿州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参编人员:徐文龙王敬民陈海滨杨宏毅刘涛吴文伟徐海云林泉邵军翟力新夏小洪姚兆祥甄胜利康振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国家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目录目录设计总说明 (I)INTRODUCTION (II)1引言 (1)2项目概况 (1)2.1 场地分析 (1)2.1 存在问题 (2)3项目设计依据 (2)4项目设计定位 (2)5项目设计原则 (3)6立意构思 (3)6.1案例分析 (3)6.2方案构思 (3)7方案设计分析 (4)7.1道路分析 (4)7.2景区分析 (4)8植物设计说明 (4)9经济技术指标 (5)10结论 (5)鸣谢 (7)参考文献 (8)设计总说明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老虎坑环境园内,场地面积约为79万平方米,其中需修复的填埋场封场面积约25万平方米,老虎坑水库面积为9.36万平方米。
该设计方案先将场地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在满足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打造出适宜居民观赏休闲的生态景观公园。
在合理规划后,方案将重点设计填埋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与水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景观。
将垃圾填埋场废弃地设计为南亚热带灌草地景观,然后根据堆填区稳定性和土地状况,运用不同的本土植物以及已驯化的灌木草丛实现生物的多样性和可观性。
对于水库水质净化设计则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景观和水生植物进行改善修复。
废弃地景观设计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改善场地内部的生态坏境,同时在相邻城市的森林公园中会产生生态“叠加效应”,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其它废弃地区的生态修复景观方向,开展环保教育,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人工湿地;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景观设计INTRODUCTION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fill site is located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Laohukeng environmental park, site area is approximately 790,000 square meters, of which need repair landfill wasteland area is about 250,000 square meters, and the reservoir area is 93,600 meters.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thing is to planning the whole site, which need to meet local conditions, ecology of priority, and to create a suitable ecological landscape for residents to enjoy the leisure park.After the rational planning, the program will focus on the design of the landfill wasteland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servoir water purification in wetland landscape. The abandoned landfill designed for South Asian tropical shrub landscape, and then based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dfill and land conditions, we can use of different native plants and shrubs, bushes have been domesticated achieve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observability . For restoration of the reservoir water, site was designed wetland landscape with using the vertical flow construction and some aquatic plants.Abandoned landscape desig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side the site, but also will produce eco" multiple effect" in the neighboring city of Forest Park. And what the more important is to guide other abandoned area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scape orientation, improving some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WORDS: Landfill; wetlands; waste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新探索毕业设计说明书1引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城市垃圾的产量将会持续增长发展。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0-201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11年1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10]146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六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编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的审批、核准、设计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四日前言《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六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安排,由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严格执行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各项法规和政策,对近几年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积极借鉴国外有关建设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经多次修改后完成送审稿,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召开审查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其中,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必须制定适当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
本文将就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1. 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选址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的首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址标准:- 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和水源保护区,以降低对环境和人民健康的潜在风险;- 距离主要交通干道较近,以方便垃圾的运输;- 要求具备良好的土地稳定性和排水条件,以减少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
2. 填埋场设计填埋场设计是确保垃圾填埋过程中环境摄影保护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标准:- 设计合理的底衬层,以防止垃圾渗漏和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设计有效的控制排气系统,以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如甲烷气等;-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降水对填埋场的影响,并实施合理的雨水处理措施;- 设计安全可靠的垃圾覆盖层,以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异味扩散。
3. 垃圾填埋过程管理垃圾填埋过程管理是保证填埋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标准:-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填埋量;- 严格控制填埋场的垃圾投放量和投放质量,避免超负荷投放和有害物质的投放;- 定期进行垃圾密实和覆盖,保证填埋场的容量利用率和环境美观;- 定期检测填埋场的渗滤液和地下水,以确保环境水质的安全。
4. 填埋场的监测与监管填埋场的监测与监管是保障填埋场持续运行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测与监管标准:- 定期对填埋场的渗滤液、地下水、土壤等进行监测,以评估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填埋场的现场巡查,确保操作符合规范,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成立专门的填埋场监管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填埋场的运营情况;- 强化填埋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总结: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之一,其建设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城市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地下水位高的地段,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填埋场周边应设置防渗墙和排水系统,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填埋场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填埋操作的安全进行。
其次,填埋场的设计应考虑到垃圾填埋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填埋场应设置防渗层和防渗系统,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填埋场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填埋操作的安全进行。
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层应分层填埋,每层填埋后应进行覆盖和密封,以减少垃圾降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体的排放。
此外,填埋场的运行管理也是关键。
填埋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运行管理。
填埋场的垃圾填埋层应定期进行覆盖和密封,填埋场周边应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填埋场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
最后,填埋场的封闭和复垦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填埋场的封闭应在填埋操作结束后及时进行,封闭后应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安全。
填埋场的复垦应在填埋场达到设计填埋高度后进行,复垦后的填埋场应进行绿化和固化处理,以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封闭和复垦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