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16.75 KB
- 文档页数:9
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随着农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越来越重视。
病虫害不仅会对植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植物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类型、原因以及常见的防治方法入手,讨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一、病虫害的类型植物病虫害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以及昆虫害四类。
真菌病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如霜霉病、黑斑病等。
细菌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和细菌性溃疡病。
病毒病害可能引起植物叶片变黄、畸形等症状。
昆虫害包括蚜虫、飞虱等,它们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二、病虫害的原因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播途径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病毒病害通常通过飞虫传播,细菌病害可能通过种子、土壤等途径传播。
其次,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病虫害的产生。
例如,高温多湿的气候有利于真菌的繁殖,从而导致真菌病害的爆发。
最后,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也与病虫害的产生有关。
一些遗传上易感的植株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选择抗病虫品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通过培育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其次,合理施肥和灌溉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植物在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下更能抵御病虫害的攻击。
此外,定期巡视田间,及时移除受害植株,清除病虫害源也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最后,化学防治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结起来,植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对植物健康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了解病虫害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虫害快速诊断法一、观察症状观察症状是诊断植物病虫害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片、茎、花、果实等部位的外观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出植物可能患有的病虫害。
例如,叶片出现黄化、斑点、畸形等症状,可能是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而茎部出现伤口、溃疡等症状,可能是茎部病害,如茎溃疡病等。
二、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诊断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植物病害的病原体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可以确定植物患有的具体病虫害。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1.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如细菌的形状、真菌的菌丝形态等,可以初步判断病原体的种类。
2. 病原体分离:将病样中的病原体分离出来,纯化培养,以便进行后续的鉴定工作。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分子杂交等方法,检测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序列,从而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种类。
三、害虫学检测害虫学检测是诊断植物害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植物上的害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分析等,可以确定害虫的种类,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常用的害虫学检测方法有:1. 形态学观察:通过观察害虫的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翅膀形状等,可以初步判断害虫的种类。
2. 生物学特性分析:通过对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习性、食物来源等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为防治提供依据。
四、生态学调查生态学调查是诊断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调查,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等,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常用的生态学调查方法有:1. 调查发生规律:了解植物病虫害在农田中的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危害程度等。
2. 调查传播途径:了解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如风力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等。
3. 调查农田生态环境:了解农田中的植被、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分析对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五、综合诊断1. 对比分析:将病样与已知病虫害的样本进行对比,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作出判断。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2. 熟悉常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原理: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识别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植物病虫害的形态、症状和病原体,学习识别病虫害的方法,并掌握防治技术。
实验材料:1. 病虫害样本:菜粉蝶、蝗虫、直翅目、鞘翅目等。
2. 植物叶片:小麦、玉米、水稻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皿、镊子、剪刀等。
实验步骤:一、病虫害识别1. 观察菜粉蝶、蝗虫等昆虫的外部形态,记录其形态特征。
2. 观察植物叶片的病斑、虫害症状,记录症状特征。
3. 利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等。
二、病虫害防治1. 根据病虫害的识别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3. 观察防治效果,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病虫害识别结果1. 菜粉蝶:体长15-20毫米,翅面有白色斑纹,幼虫为绿色,以叶肉为食。
2. 蝗虫:体长20-30毫米,体色为绿色或黄褐色,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
3. 直翅目:体长10-20毫米,体色为黄褐色或绿色,以农作物根部为食。
4. 鞘翅目:体长5-10毫米,体色为黑色或棕色,以农作物叶片为食。
5. 植物叶片病虫害:小麦白粉病、玉米矮花叶病、水稻纹枯病等。
二、病虫害防治结果1. 菜粉蝶: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瓢虫等天敌进行捕食。
2. 蝗虫: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3. 直翅目:采用物理防治,利用捕虫网进行捕捉。
4. 鞘翅目:采用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5. 植物叶片病虫害: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熟悉了常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植物病虫害与防治植物病虫害是困扰农业和园艺业的一大问题。
它们会导致庄稼减产、花草枯萎甚至死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蔬菜类病虫害与防治1. 番茄早疫病番茄早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为了防治这种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种植之前,选择抗病品种的番茄种子;- 避免盲目浇水,尽量保持土壤干燥;- 定期除草,保持植物周围的环境清洁;-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防治病害的扩散。
2. 黄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病害。
下面是一些防治方法:- 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虫网和覆盖材料来阻止媒介昆虫的入侵;- 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毒病早期症状及时处理;- 积极控制昆虫数量,如使用捕虫板、黄板等;- 使用病毒消毒剂喷洒植株,阻断病毒传播。
二、果树类病虫害与防治1. 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病害,由真菌引起。
以下是一些防治方法:- 及时修剪枝叶,保持通风和阳光照射;- 注意农业行为的卫生和规范性,定期对果园进行清理;- 使用石硫合剂等化学杀菌剂进行喷洒,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严重病害。
以下是一些防治方法:- 及时剪除患病部位,以防病害进一步蔓延;- 使用抗生素类杀菌剂喷洒植株,控制病害的发展;- 积极控制介体昆虫,如施行黄龙病管制措施,杀灭传播病菌的昆虫。
三、观赏植物类病虫害与防治1. 玫瑰白粉病玫瑰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观赏植物病害。
以下是一些防治方法:- 使用抗菌剂进行喷洒,防止真菌的生长;- 定期检查植株,及时移除受感染的叶片;- 给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和通风,以降低真菌的发生概率。
2. 蝴蝶兰红斑病毒病蝴蝶兰红斑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病害。
下面是一些防治方法:- 经常检查蝴蝶兰植株,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隔离患病植株;- 消毒工具,以防止病害传播;- 使用病毒消毒剂进行喷洒,阻断病毒的传播。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引言概述:园林植物养护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来维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其中包括处理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威胁因素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植物养护中病虫害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一、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1.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部位的异常症状来识别病虫害;2.根据植物受害部位以及虫害的外观特征,对病虫害进行分类。
二、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1.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园林植物进行常规检查;2.利用显微镜和专业设备进行病虫害的检测;3.建立病虫害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自然方式来控制病虫害;2.物理防治:采用隔离网、捕虫灯等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3.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需注意安全用药;4.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四、病虫害的治疗方法1.病害治疗: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植物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2.虫害治疗:对已经受到虫害的植物进行治疗,例如使用杀虫剂;3.局部处理:对于受害部位较小的植物,可以进行局部处理来阻止病虫害的扩散。
五、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园区内的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孳生的环境;2.加强培养管理:注意植物的日常养护,合理浇水、修剪等;3.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进行种植;4.使用防病虫害器材:如使用防虫网、防鸟网等器材保护植物;5.培训园艺人员: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结论:园林植物养护中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监测与预警、防治措施、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保护和维护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留着珍藏,慢慢看)1、成片发有机肥害:有机粪肥在腐熟发酵过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烧根,僵苗不阿发,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枯死。
无机肥害: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水势降低,导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进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难,进而出现肥害,俗称“烧苗”。
沤根:由于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高温障碍:果实上发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花芽分化差,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芦、黄瓜等极易出现把长、嘴尖、大头等畸形瓜或者色泽不好等问题,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低温障碍: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连片症状。
顶芽受冻,生长点遭危害,顶芽冻死,生长停止;叶片受冻,边缘上卷,失绿,甚至发黄或发白,严重时干枯,叶柄和茎杆部位在冻害初期常常出现紫红色,严重时变黑枯死;果实受冻,通常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类蔬菜还会出现僵果;根系受冻,生长停止,并逐渐变黄甚至死亡,阻碍了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营养缺乏。
温室气害:由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或碱性气体(氨气等气体)造成的萎蔫、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是由于不恰当施肥造成。
温室、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检测一般以检测棚室露滴作出判断。
露滴酸碱度的检测通常在早晨换气前取样进行,检测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根据露滴pH的检测结果,判断气体的种类及伤害程度。
如pH值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严重超标。
药害:一般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药害是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 天出现,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幼嫩组织上出现斑点,如褐斑、黄斑、网斑等,在生长中较常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概述一、园林害虫概述(一)害虫危害植物方式和危害性1. 食叶将园林植物叶片吃光、吃花,轻者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重者可造成园林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
2. 刺吸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体吸取植物汁液,有的造成植物叶片卷曲、黄叶、焦叶,有的引起枝条枯死,严重时使树势衰弱,可引发次生害虫侵入,造成植物死亡。
刺吸害虫还是某些病原物的传媒体。
1. 蛀食以咀嚼方式钻入植物体内啃食植物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直接切断植物输导组织,造成园林植物枯枝干杈,严重的,甚至整株枯死。
2. 咬根、茎3. 以咀嚼方式在地下或贴近地表咬断^嫩根茎或啃食根皮,影响植物生长, 严重时可造成植物枯死。
4. 产卵某些昆虫在产卵器插入树木枝条产下大量的卵,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造成枝条枯死。
6.排泄刺吸害虫在危害植物时的分泌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引起某些植物发生煤污病。
(二)检查园林植物害虫的常用方法1. 看虫粪、虫孔食叶害虫、蛀食害虫在危害植物时都要排粪便,如槐尺蟆、刺蛾、侧柏毒蛾等食叶害虫在吃叶子时排出一粒粒虫粪。
通过检查树下地面上有无虫粪就能知道树上是否有虫子。
一般情况下,虫粪粒小则虫体小,虫粪粒大说明虫体较大;虫粪粒数量少,虫子量少,虫粪粒数量多,虫子量多。
另外,蛀食害虫,如光肩星天牛、木蠹蛾等危害树木时,向树体外排出粪屑,并挂在树木被害处或落在树下,很容易发现。
通过检查树木有无虫粪或虫孔,可以发现有无害虫。
虫孔与虫粪多少能说明树上发生的虫量多少。
2. 看排泄物刺吸害虫在危害树木的排泄物不是固体物而是呈液体状,如蛎虫、介壳虫、斑衣蜡蝉等在危害树木时排出大量虫尿”落在地面或树木枝干、叶面上, 甚至洒在停在树下的车上,像洒了废机油一样。
因此,通过检查地面、树叶、枝干上有无废机油样污染物可以及时发现树上有无刺吸害虫。
3. 看被害状一般情况下,害虫危害园林植物,就会出现被害状。
如食叶害虫危害植物,受害叶就会出现被啃或被吃等症状;刺吸害虫会引起受害叶卷曲或小枝枯死,或部分枝叶发黄、生长不良等情况;蛀食害虫危害,被害处以上枝叶很快呈现生长萎^或叶片形成鲜明对比;同样,地下害虫危害植物后,其植株地上部也有明显表现。
只要勤观察,勤检查就会很快发现害虫的危害。
4. xx虫卵有很多园林害虫在产卵时有明显的特征,抓住这些就能及时发现并消灭害虫。
如天幕毛虫将卵环状产在小枝上,冬季非常容易看到;又如斑衣蜡蝉的卵块、舞毒蛾的卵块、杨扇舟蛾的卵块、松蛎的卵粒等都是发现害虫的重要依据。
5. 拍枝叶拍枝叶是检查松柏、侧柏或龙柏树上是否有红蜘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只要将枝叶在白纸上拍一拍,然后可看到白纸上是否有蜘蛛及数量多少。
6.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检查害虫的一种较科学的方法,工作量较大。
通常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或地点进行细致调查。
根据抽样调查取得的数据确定防治措施。
二、病害概述(一)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1. 危害叶片、新梢可造成叶片部分或整片叶子出现斑点、坏死、焦叶、干枯,影响生长和观赏。
如月季黑斑病、毛白杨锈病、白粉病等。
2. 危害根、枝干皮层引起树木的根或枝干皮层腐烂,造成输导组织死亡,导致枝干甚至整株植物枯死。
如立枯病、腐烂病、紫纹羽病、柳树根朽病等3. 危害根系、根茎或主干由于生物的侵入和刺激,造成各种样肿瘤,消耗植物营养,破坏植物吸收。
如线虫病、根癌病等。
4. 危害根茎维管束,造成植物萎^或枯死病原物侵入植物维管束,直接引起植物萎枯死。
如枯萎病5. 危害整株植物病原物侵入植株,弓I起各种各样的畸形、丛枝等,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死亡。
如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等。
6. 低温危害可直接造成部分植物在越冬时抽梢、冻裂,甚至死亡。
如毛白杨破肚子病等。
7. 盐害北方城市冬季雪后撒盐或融雪剂对行道树危害较大,严重时可造成行道树的死亡。
(二)检查园林植物病害的方法园林植物病害种类很多,按其病原可将病害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传染性病害,其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二类是非传染性病害,其病原有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过多或过少、土壤透气不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药害及空气污染等不利环境条件。
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对控制和防治病害的大发生十分重要。
常用的方法有:1. 检查叶片上出现斑点一般周围有轮廓,比较规则,后期上面又生出黑色颗粒状物,这时再切片用显微镜检查。
叶片细胞里有菌丝体或子实体,为传染性叶斑病,根据子实体特征再鉴定为哪一种。
病斑不规则,轮廓不清,大小不一,查无病菌的则为非传染病斑。
传染性病斑在一般情况下,干燥的多为真菌侵害所致。
斑上有溢出的脓状物,病变组织一般有特殊臭味,多为细菌侵害所致。
2. 看叶片正面生出白粉物多为白粉病或霜霉病。
白粉病在叶片上多呈片状,霜霉病则多呈颗粒状。
如黄柜白粉病、葡萄霜霉病。
叶片背面(或正面)生出黄色粉状物,多为锈病。
如毛白杨锈病、玫瑰锈病、瓦巴斯草锈病等。
3. 检查叶片xx相间或皱缩变小、节间变短、xx、植株矮小情况出现上述情况多为病毒所引起。
叶片黄化,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进一步白化,一般由类菌质体或生理原因引起。
如翠菊黄化病等。
4. 观察阔叶树的枝叶枯黄或萎^(1) 如果是整株或整枝的,先检查有没有害虫,再取下萎^枝条,检查其维管束和皮层下木质部,如发现有变色病斑,则多是真菌引起的导管病害,影响水分输送造成;如果没有变色病斑,可能是由于茎基部或根部腐烂病或土壤气候条件不好所造成的非传染性病害。
(2) 如果出现部分叶片尖端焦边或整个叶片焦边,再观察其发展,看是否生出黑点,检查有无病菌,如果发现整株叶片很快都焦尖或焦边,则多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所引起。
5. 检查xx的针叶枯黄如果先由各处少量叶子开始,夏季逐渐传染扩大,到秋季又在病叶上生出隔段,上生黑点的则多为针枯病,很快整枝整株全部针叶焦枯或枯黄半截,或者当年生针叶都枯黄半截的,则多为土壤、气候等条件所引起。
6. 辨别树木花卉干、茎皮层起泡、流水、腐烂情况局部细胞坏死多为腐烂病,后期在病斑上生出黑色颗粒状小点,遇雨生出黄色丝状物的,多为真菌引起的腐烂病,只起泡流水,病斑扩展不太大,病斑上还生黑点的,多为真菌引起的溃疡病,如杨柳腐烂病和溃疡病。
树皮坏死,木质部变色腐朽,病部后期生出病菌的子实体(木耳等),是由真菌中担子菌所引起的树木腐朽病。
草本花卉茎部出现不规则的变色斑,发展较快,造成植株枯黄或萎^的多为疫病。
7. 检查树木根部皮层病变情况,如根部皮层产生腐烂、易剥落的多为紫纹羽病、白纹羽病或根朽病等;前者根上有紫色菌丝层;白纹羽病有白色菌丝层;后期病部生出病菌的子实体(蘑菇等)的多为根朽病,根部长瘤子,表皮粗糙的,多为根癌肿病。
幼苗根际处变色下陷,造成幼苗死亡的,多为幼苗立枯病。
一些花卉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多为根结线虫病,如小叶黄杨根结线虫病。
地下根茎、鳞茎、球茎、块根等细胞坏死腐烂的,如表面较干燥,后期皱缩的,多为真菌危害所臻如有溢脓和软化的,多为细菌危害所致。
前者如唐菖蒲干腐病,后者如莺尾细菌性软腐病。
8. 检查树干树枝流脂流胶其原因较复杂,一般由真菌、细菌、昆虫或生理原因引起。
如雪松流灰白色树脂、油松流灰白色松脂(与生理和树蜂产卵有关)、栾树春天流树液(与天牛、木蠹蛾危害有关)、毛白杨树干破裂流水(与早春温差、树干生长不匀称有关)、合欢流黑色胶(是由吉丁虫危害引起)等。
9. 观察树木小枝枯梢枝梢从顶端向下枯死,多由真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前者一般先从星星点点的枝梢开始,发展起来有个过程,如柏树赤枯病等,后者一般是一发病就大部或全部枝梢出问题,而且发展较快。
10. 辨认叶片、枝或果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排列的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由真菌引起,如小叶黄杨炭疽病、兰花炭疽病等。
11. 检查花瓣上出现斑点并见有发展,沾污花瓣,花朵下垂,为真菌引起的花腐病。
三、蟠类概述蟠类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俗称红蜘蛛”红蜘蛛是园林植物上一类重要的刺吸式有害生物,特别是在干旱、高温季节,繁殖快、危害重,能造成很多重要的观赏植物叶片发黄、干枯、焦叶,落叶。
红蜘蛛以卵或成蟠在植株上、落叶里、土缝等处越冬。
一年可繁殖10多代,条件合适时,5—6天可完成1代。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一)综合治理概念和特点病虫害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考虑到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和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能协调地运用的技术和方法,使有害生物种群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综合治理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它容许一部分害虫存在,这些害虫为天敌提供了必要的食物。
其二是强调白然因素的控制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
综合治理的原则:1. 经济、安全、简易、有效对植物、天敌、人畜等,不致发生药害和中毒事故。
既要考虑节约用钱、简单易行,又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 协调措施、减少矛盾化学防治常常会杀伤天敌,这就要求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达到既防治害虫,又保护天敌的目的。
3. 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各种防治措施各有长短,综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种措施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力求兼治,化繁为简白然情况下,各种病虫害往往混合发生,在防治时,应全面考虑,适当进行药剂搭配,选择合适的时机,力求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几种病虫的目的。
5. 要有全局观念综合治理要从园林业全局出发,要考虑生态环境,以预防为主。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1. 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是国家或地方行政机关通过颁布法规禁止或限制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将一些危险性极大的害虫、病菌、杂草等随着种子、苗木及其植物产品在引进、输出中传播蔓延,对传人的要就地封销和消灭,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国外及国内异地引进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检疫审批手续。
xx、xx等繁殖园林植物的场所,对一些主要随苗木传播,经常在树木、木本花卉上繁殖和危害的、危害性又较大的(如介壳虫、蛀食枝干害虫、根部线虫、根癌肿病等)病虫害,应在苗圃彻底进行防治,严把苗木外出关。
2. 栽培管理预防法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适宜的环境条件。
栽培管理预防法是通过改变栽培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如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水肥管理、实行轮作和植物合理配置、消灭病源和虫源等措施,及时清除病叶及虫枝,并加以妥善处理,减少侵染来源。
3. 物理机械和引诱剂法根据某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应用光、电、辐射、人工等物理手段防治害虫。
(1)利用高温处理,可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2) 利用微波辐射可防治蛀干害虫(3) 设置塑料环可防治草履蛤、xx等(4) 利用趋性灭杀害虫,如饵料诱杀、潜所诱杀等(5) 人工捕捉,采摘卵块虫包,刷除虫或卵,刺杀蛀干害虫,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结合修剪除病虫枝、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