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 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中, “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 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
实验是了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 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对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的两点思考:(1)人教版教材为什么选择实验作为高中化学开篇第一章的内容?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在化学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学习中, 既是重要的内容, 也是重要的工具。
同时学生经过初中一年化学学习, 对化学课程最感兴趣的也是实验。
选择实验作为高中化学开篇第一章, 既能延续学生初中对化学的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继续开展化学学习。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不仅作为专题内容, 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 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 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 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学习穿针引线, 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 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2)为什么第一章中选择了物质的分离提纯与物质的量作为第一章的两个切入点?化学家在实验室的工作中, 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在从事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工作。
在近两年的主要由在大学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化学工作者命题的新课程高考中, 该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 2008高考21题;2007高考19题。
从定性地研究化学反应到开始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大飞跃, 也是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将物质的量这一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概念通过实验的需要引入, 非常自然, 同时又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提供了工具。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总结。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和实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实验安全、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
其中,化学实验安全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和保障;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则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技能,涉及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基本实验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但对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规范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同时,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逐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方法。
(2)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3)能够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能正确书写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4) 不慎洒出的酒精假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谎,应赶忙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3.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着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浓硫酸灼伤时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讲]刚才同学们发表了专门多关于实验安全应该注意的事项,那么大伙儿还要注意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请见课本P4。
[讲]实验安全是为幸免受到意外损害的保证,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成果,我们还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原那么、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那么2、了解安全措施3、把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过渡]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本卷须知,正确我们学习几种化学实验的差不多操作。
[摸索与交流]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假如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沙里淘金是从含金量相对较大的沙里淘金。
依照金是游离态存在,密度比沙大的性质,能够用水洗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
假如是沙和铁屑的混合物,能够用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取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出来。
)[过]以上我们用的差不多上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方法。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差不多概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认识各图标的意义。
学生阅读P4注意咨询题1、2、3,学生回答实验注意咨询题,教师穿插、补充、完善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洁物的过程。
2、操作原那么:四原那么:(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三必须:(1)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2)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3) 除杂途径必须选最正确3、差不多实验方法:过滤与蒸发结晶、蒸馏与萃取分液[设咨询]大伙儿初中时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过滤、蒸发、结晶等)[设咨询]过滤使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志、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掌握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图、卡片。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接触了化学,知道它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随着我们知识的丰富,你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并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并学会用它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
只要我们带着探究的眼光去看,带着创新的精神去想,我们就会发现高中的化学更精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因此,我们就从实验学化学。
【板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推进新课】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就从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起吧。
【板书】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师:小明同学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不,他在家中进行了KMnO4制O2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媒体设置情景】一位学生用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结果水倒吸至热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生:小明未将导管先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引起水倒吸至热的试管中,导致热的试管遇冷水炸裂。
师: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必须注意安全,这是实验顺利进行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
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中学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敬重和促进学生的特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将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学问、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实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别、提纯和溶液配制等试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试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完成试验报告,并主动进行沟通。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⒈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分,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运用分液漏斗。
⒊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学习和试验过程中,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觉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索的实力,提高自主学习实力,擅长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试验探究中,体验试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热忱,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学问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分液、萃取(二)教学难点:萃取四、设计思路教材“萃取”这部分内容实际包含萃取和分液,另外教材是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试验来介绍萃取和分液。
以往我们都是依据教材这种编排来介绍萃取和分液,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二者还是不能理解,常常混淆二者的区分与联系,也不会将它们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现改为通过问题探究和试验探究学习新学问,先学习分液,再学习萃取,最终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
这样就使得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实很好的联系起来。
在学习每个学问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试验,在试验中发觉问题、思索问题,再由试验上升到学问点的学习。
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简单理解每个学问点。
五、仪器、药品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高一化学必修1课程的重点之一,也是化学学科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2.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措施,提高实验安全意识3.理解化学实验中的质量控制,培养实验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4.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处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三、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概述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实验概念、实验基本要求、实验方法、实验设备使用方法、实验记录、实验安全及实验质量控制。
2. 上课前准备1.准备好实验设备、试剂和实验器材;2.检查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性;3.讲师准备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3. 教学步骤步骤1:实验概念介绍在介绍实验的概念时,重点强调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为后续实验操作提供指导。
步骤2:实验基本要求在介绍实验基本要求时,讲师需要强调实验安全、实验质量控制、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有相应的认识,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操作基本要求进行调整。
步骤3:实验方法介绍在实验方法介绍过程中,讲师需要详细讲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易于出现的实验错误需要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尽可能避免这些错误。
步骤4:实验记录在介绍实验记录时,要求学生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同时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实验数据的意义。
步骤5:实验安全和实验质量控制在介绍实验安全和实验质量控制时,讲师需要强调安全准则和实验设备使用规范的重要性,让学生完全理解实验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并能准确执行实验质量控制措施。
步骤6:实验应用和实践在实验应用和实践环节中,通过实验检验、分析和比较不同实验结果的差异,让学生对实验操作基本要求和实验质量控制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标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教科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课时,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
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I的《化学实验基础》中提到“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由此看来,“实验安全”是学生进入实验室或者是进行实验学习或实验探究之前必须具备的一种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也是将学科学习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很好的素材,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良好习惯的好时机。
教材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
实验是了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
此外,教科书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学情分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是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学习的,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学生对相关的知识都有了较好的基础,那么选择适当的载体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他们已有的知识更多的转化为实用性的技能和能力是本节课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方向。
考虑到以上问题,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情景,发挥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将单一的问题深化、在综合性的问题中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场景,使学生能将已有的知识感觉有用武之地,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3.(1)蒸馏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
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 烧杯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将“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的具体内容标准确定为:“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虽然初中化学介绍了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的使用,以及一些基本操作,但高中新生对化学实验还了解不多。
考虑到学生的实验基础和知识基础,本章对“化学实验基础”专题所确定的上述5个内容标准没有全部涉及,只是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操作。
对课程标准中的所有实验要求,将在整个高中必修化学中贯穿,如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一些实证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以及对实验科学方法的认识等。
1.本节从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入手,主要提醒学生从实验室规则、安全措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等方面重视安全问题。
并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际问题而加深对安全的认识。
2.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方法。
本节选择“粗盐的提纯”实验,其目的是:(1)学生已经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在此,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既可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降低实验的难度,逐步深入;(2)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包含着较多的分离操作,而且过滤是所有分离方法中最常用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3)粗盐经溶解、过滤后所得的滤液并不只是NaCl 的溶液,仍然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需要进一步检验并除去。
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一实验进一步介绍离子检验的方法。
3.蒸馏的操作在初中只介绍了简易的方法,在此进一步介绍实验室较正规的操作方法,比初中有所提高。
而且本节最后介绍了萃取这一新的方法,让学生对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使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
本节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本节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