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6一分钟教学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4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6 一分钟》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3.能听懂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用完整句子回答。
4.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1. 初步导入老师播放《16 一分钟》这个故事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学习课文1.老师请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老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完整句子回答。
3. 学习活动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表演《16 一分钟》中的对话。
2.老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小故事。
4. 总结反思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学习中的困难和收获。
五、教学内容扩展1.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3.完成相关练习册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习《16 一分钟》这篇课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一分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一分钟》。
2.能理解课文《一分钟》的大意,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3.能模仿卢梭老师的读书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模仿卢梭老师的读书方式。
三、教学准备1.课文《一分钟》的课本或者复印件。
2.课堂录音机或其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卢梭老师的学生,卢梭老师正在诵读《三言两拍》时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学内容呈现(10分钟)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一分钟》,注意语调和停顿的地方。
通过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录音,模仿读书方式(10分钟)播放卢梭老师的读书录音,让学生模仿他的读书方式,体会其语速和语调。
4. 师生互动,讨论课文(1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一分钟》中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文章的感想,让学生在讨论中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总结课文要点,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卢梭老师作为模板,录制自己朗读《一分钟》的音频。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阅读的乐趣,并通过模仿优秀读者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延伸阅读在课后可以邀请学生听卢梭老师朗读其他故事,或者自行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提升阅读能力。
以上是本次《一分钟》教案的教学过程,希朿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能够听懂、
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
然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难点:不熟悉的生词及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文《一分钟》,课件,图片素材。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入课文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 - 第一步: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 第二步:解释生词,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 第三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加深理解。
3. 拓展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们能够保护自己? - 引导学生讨论,尝试给出自己的想法。
4. 总结 - 总结故事内涵及结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一分钟》这则故事的内容,同时也在语言表达和情感的发展方面得到了提高。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一分钟》部分内容,并在下节课进行朗读。
以上是本课教学内容及设计,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5第16课《一分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朗读课文。
2.能理解并复述课文大意。
3.能感知“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4.能说说自己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一分钟”这个时间概念。
四、教学准备
1.课文《一分钟》的PPT。
2.一张大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大钟表模型,引导学生看看钟表上的指针,询问学生钟表的作用是什么,引出时间概念。
2. 学习课文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一分钟》,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进行课文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3. 讨论
老师与学生讨论“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分钟”的概念,并展开讨论。
4. 活动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模拟揍鸡蛋的场景,用大钟表模型计时一分钟的时间。
然后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度。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一分钟”的重要性并复习课文重要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练习。
2.寻找家里的计时器,让家长帮助计时一分钟,体验一分钟的时间。
七、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发现学生们对“一分钟”的概念理解较为浅显,需要通过更多实际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增加更多的时间概念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认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一分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课文《一分钟》,并能用规范语音朗读。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能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体会“度”与“分”的意义。
4.能正确书写生字词,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能准确书写生字词。
教学过程导入1.老师播放课文《一分钟》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2.老师与学生简要谈论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活动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一分钟》,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小组合作,复述课文内容,提醒注意句子和段落的逻辑顺序。
3.学生依次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学生纠正发音错误。
4.学生跟读录音,模仿语音语调。
5.学生课后完成生字词书写练习,做到字迹工整、规范。
总结1.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学生展示书写练习,相互分享观点。
练习与作业1.完成生字词书写练习。
2.复述《一分钟》这篇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一分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朗读、复述和书写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可多积累类似的材料,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备课时发现,练习环节较少,以后可在教学设计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请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希望学生们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第2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听懂、读懂、会读课文《一分钟》。
2.能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
3.能够理解并表达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和句子。
2.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表达课文。
教学准备1.课文《一分钟》教材或PPT。
2.录音机或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引入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思考。
2.与学生互动,引出时间的概念。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一分钟》。
2.分析课文,解释生词和提问关键句。
3. 情景再现1.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来展示《一分钟》中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
2.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内容。
4.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时间概念,分享自己的理解。
2.学生相互提问、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拓展活动1.设计一些游戏或小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分钟》中的情节。
总结反馈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2.让学生自主总结课文要点并展示。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一分钟》并记录时间。
2.鼓励学生在家中进一步了解时间的概念。
教学反思1.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加强。
2.分析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存在的困难,并寻找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一分钟》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时间概念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一分钟》教案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眼看”等词语的意思,尝试积累运用。
会写“坐”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理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学习重难点: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理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分钟》(板书《一分钟》)。
上节课的词语朋友又来见面了,看看你还能认出他们吗?决定已经迟到公共汽车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洗了脸吃了早点背着书包叹了口气低着头2.人们常说,眼明——心亮,我看小朋友们做到了;我还听说,心灵——手巧,大家的心很灵,不知道手巧不巧?嘴上说说容易,动起手来很难,嘴上说的不算,要看实际表现!这组短语我们借助动作再来读一读。
一人读,其他同学做动作,你们配合得真默契,看来是联系了生活。
(板书:联系生活)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元晚起一分钟,竟然迟到了二十分钟,这节课我们要找一找元元在哪些地方多花了时间?圈一圈从家到学校都经过了哪些地点。
(板画路线图:家十字路口公交车站学校)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元元在家里花时间的原因?2.看来元元在家里因为贪睡多花了时间。
(板书:贪睡)3.在家里的元元是什么样子呢?(懒洋洋的)5.找学生读,读出懒洋洋的感觉。
(二).晚起一分钟的元元是怎么做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1.元元为什么很快的洗了脸,吃了早点,慢悠悠的不好吗?2.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3.第二自然段中元元在十字路口多花时间的原因是什么啊?把它圈出来。
(板书等绿灯)出示十字路口图片1.元元,你站在十字路口了,你来读一读最后两句话吧!2.元元,你站到十字路口了,你这会咋想的?(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3.那你读读这句话吧!(后悔无奈着急)(三).元元在十字路口等了多久呢?请你们在第三自然段中找一找(等了一会儿)1.据老师观察,但大多数的红绿灯变换时间只有三十秒,时间不长,半分多钟能有多长?大概拍三十下皮球这样的时间。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6、一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
2、会写“洗、共”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情感目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的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一分钟等于多少秒?一分钟等于60秒。
一分钟就是秒针在表盘上走一圈的时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分钟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一分钟》,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同学们看图片,一分钟等于多少秒?一分钟等于60秒。
一分钟就是秒针在表盘上走一圈的时间,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浪费一分钟,会有什么后果呢?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ōnɡyuán chíxǐbēi ɡānɡtàn ɡònɡqìjuédìnɡyǐjīnɡzuò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坐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刚: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立刀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bèi 背书背bēi 背包反义词快——慢开——关前——后近义词眼看——马上后悔——懊悔(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一)带拼音朗读生字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
(一课一领读)(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五、考一考你汉字魔术变一笔已——(已)无——(元)写偏旁经——()刚——()汽——()决——()加偏旁中——(种)(钟)先——(洗)(选)尺——(迟)反义词快——(慢)前——(后)开——(关)六、升华学习游戏:摘果子游戏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
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七、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6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什么响了?(闹钟)(4)元元怎么做的?(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5)元元怎么想的?(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6)元元怎么想的,请你用曲线画出来(7)第一自然段写元元懒于起床,多睡了一分钟。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4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4个句号。
)(3)过了一分钟元元干什么了?(起床了)(4)元元起床做什么了?(很快地洗脸,吃早点,背着书包去上学)(5)到了十字路口发什么什么事?(他看见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6)元元说什么了?(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7)红绿灯的时间交换大约是一分钟一交换。
有的是一分半一交换(8)叹了口气说明元元着急和懊悔。
(9)第二自然段写元元因为晚起一分钟遇到了红灯。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元元等了一会,才走过哪里?(十字路口)(4)元元过了路口做什么了?(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5)眼看快到了车站了,发生什么事了?(车子开了)(6)元元说什么了?(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7)公共汽车的时间交换大约是十分钟来一辆。
如果赶上堵车,还要慢(8)叹了口气说明元元着急和懊悔。
(9)第三自然段写元元因为等红灯没赶上公共汽车。
6、一二三列学生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元元等啊等,发生什么事了?(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4)元元决定怎么做?(走到学校去)(5)等啊等说明时间的漫长。
(6)第四自然段写元元因为没赶上公共汽车只好走着去上学。
7、四五六列学生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到了学校,发生什么事了?(已经上课了)(4)元元怎么做的?(红着脸,低着头,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5)红着脸,低着头说明元元非常不好意思,内心十分惭愧。
(6)老师说什么了?(你今天迟到了二十分钟)(7)第五自然段写元元因为没赶上公共汽车只好走着去上学到了学校,迟到了7、学生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元元心情怎么样?(非常后悔)(4)从“非常”一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程度很深,他多睡了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就是这一分钟,让他迟到二十分钟,就是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后悔。
8、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一分钟等于多少秒?一分钟等于60秒。
一分钟就是秒针在表盘上走一圈的时间,课文中的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结果迟到了二十分钟,在后悔中,他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明白了要珍惜时间。
我们也要知道时间的宝贵,懂的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闹钟响了——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一分钟十字路口——红灯时间宝贵车站——车子开了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学校——迟到二十分钟——后悔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五、灵活朗读接力朗读:六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考你,写一写例: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1、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了。
2、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了。
3、要是能及时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七、课文升华1、说一说:你认为一分钟能做什么呢?2、写一写:我一分钟能……八、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一)指导书写汉字钟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钟”共9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元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元”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洗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洗”共9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共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共”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已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已”共3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