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已排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6.95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导学案模板参考------------------------------------------作者xxxx------------------------------------------日期xxxx小学(高年级)语文导学案组名:组员(号)一、课前预习学案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流程:二读:※划出文中你不理解的新词,用自己常用的几种方法弄明白它的意思。
(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义词、抓重点字词、造句等)三读:1、通过读课文,我概括的主要要内容:2、我会自己分段并能概括段意(简介你的概括段意法)。
3、在预习过程中,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课文背景衔接二、课堂探究案合作交流学习,探究解决热点问题。
★课堂探究目标:1、2、3、★课堂探究流程:1、明确学习目标(时间预设:1分钟)2、组内准备展示(时间预设:10分钟)3、全班展示提升(时间预设:30分钟)4、各组课后总结(时间预设:4分钟)■组合课堂探究学习激励规则1、组长组织组员展开探究,书记员负责汇总和记分(做到人人参与讨论),鼓励5、6号组员积极发言汇报,1、2号组员总结补充。
2、组员答题汇报评分标准:6号汇报准确得6分、5号得5分,4号得4分,以此类推。
补充汇报完整嘉奖2分,组员代表课前才艺展示最佳获得奖分2分。
3、在探究汇报中,声音低沉、站姿不端正,发言吞吞吐吐一律不得分。
4、注意倾听,反应敏捷,补充完整、准确、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反驳且有说服力,语言流畅,声音洪亮给予10分嘉奖。
5、评分结果奖励办法:总分名列第一名的组合奖励当日无家庭作业和奖旗一面;总分排名2、3名的组合奖旗一面;总分排名后三名奖励30字的硬笔书法训练和100字以内的课堂书面反思。
■直击探讨热点重点问题(组合探究汇报和点评分配)探究问题(一)探究问题(二)探究问题(三)探究问题(四)探究问题(五)探究问题(六)探究问题(七)■学有所获,浮想联翩、吐露真情。
导学案设计模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敬业与乐业》导学案编写者:单位:审稿者:单位:学习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建立快乐学习观。
4.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学法指导: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
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
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②亵渎..()():③征引:④骈.()进:⑤敬业乐群:⑥断章取义:⑦不二法门:⑧言行相顾:⑨强聒.不舍():⑩安其居,乐其业: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5.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6.每个学生准备一小张卡纸,用于制作书签。
二、学习·研讨: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2.文章结尾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试用自己的话谈谈“合理的生活”该是怎样的。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3.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在生活中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
《孔乙己》教案意:“单在描绘一般社会关于苦人的薄凉”,进而“揭出病苦,惹起班别学号日期:2月 27日疗救的注意”。
一、方案4、依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区分段落层次。
1、阅读课文两次。
第一部分(第 1—3 节)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2、掌握以下加点字的读音第二部分(第 4—13 节)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凄惨遭受,揭露其羼水()颓唐()笔墨纸砚()不屑置辩社会本源。
....( )第二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附和()蘸()咸亨酒店()第一层( 4— 9 节)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2、解说以下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初步和发展)选用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睁开情节:不屑置辩——①②颓唐——③④3、写作背景:小说写于 1918 年冬季,最先刊载在1919 年 4 月的《新重视于写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迫害;青年》上,是鲁迅在五四前夜继《狂人日志》以后的第二篇白话小第二层( 10—11 节)描绘孔乙己的不幸遭受。
(情节的热潮)说,后收入小说集《呼喊》。
当时辛亥革命刚颠覆封建帝制,可是中重视写封建制度对孔乙己的残害。
国社会封建权力仍旧根深蒂固。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固然在 1906第三层( 12—13 节)交待孔乙己的凄惨结局。
(情节的结局)年就取消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旧很猖狂。
封建教育二、教案仍旧是社会教育的中心容。
鲁迅作为进步知识分子,以文章作为武(一)初读课文,自主研究器,从各个角度向封建礼教倡始攻击,深刻批评了“礼教吃人”的1、咸亨酒店饮酒的人有哪几种种类,各有什么特色?罪恶。
《孔乙己》就是这样一篇小说。
鲁迅经过描绘孔乙己这个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和残害的基层念书人的凄惨遭受,揭穿和控告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露出封建社会中人情淡漠以及普通民众的麻痹、冷峻的精神世界。
正如鲁迅所说的写这篇小说的用2、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县恒景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样人物及其互相关系,有什么作用?3、文章开头两段,描绘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享酒店,而后让主人出场,这样安排的利处是什么?4、作者为何给这篇小说取名为“孔乙己”?“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
§10.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目标及达标标准】1.能够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达式,会用ΔU=W+Q分析和计算问题2.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会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3.知道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重点、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W + Q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正负号的确定【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物理背景、物理模型】饱和汽、湿度【导读导思】达标标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和任务,并能独立向别人表述出来(书面或口述)自主学习、课前诊断先通读教材,画出本节课中的基本概念及物理规律,回答导学案预习中涉及的问题,独立完成,限时25分钟。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阅读课本第54页“热力学第一定律”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思考与讨论1】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气缸内.问题1:如果它跟外界不发生热交换,那么外界对它做功与气体对外做功,会引起气体内能怎样的变化?问题2:如果外界与气体之间没有做功,那么气体吸热与放热会引起气体内能怎样的变化?问题3:如果气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W、Q、△U的正负号如何确定?问题4:W、Q、△U三者都有正负,它们的关系怎样?【思考与讨论2】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膨胀时做的功是135J,同时向外放热85J.问题5:外界对气体做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问题6: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问题7:内能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案例探究1】一定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2.6×105J的热量,内能增加了4.2×105J.问:①是气体对外界做了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做了多少焦耳的功?②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不变,但是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这一过程做功情况又怎样?二、能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第54-55页“能量守恒定律”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思考与讨论3】能量守恒定律不是由某一个人通过某一项研究而得到的,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40年代,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角度都提出了能量守恒的思想.问题8:历史上有哪些科学家曾经在这一方面做过探索?问题9:这些科学家都在哪些方面做出了贡献?问题10: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遵循什么规律?问题1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问题12:能量守恒定律有什么重要意义?能量守恒定律使人们找到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公共量度—能量,从而把各种自然现象用定量规律联系起来,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三、永动机不可能制成:阅读课本第55-56页“永动机不可能制成”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思考与讨论4】据说,13世纪有一个法国人叫奥恩库尔的,他在一个轮子的边缘上等间隔地安装了12根可活动的锤杆,如图所示.他设想一旦轮子被启动,由于轮子右边的各个重锤距轮轴更远些,就会驱动轮子按箭头方向永不停息地转动下去.问题12:不用能量的概念,你能不能说明它不会“永动”?问题13: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问题14:为什么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案例探究3】有一种所谓“全自动”机械手表,既不需要上发条,也不用任何电源,却能不停地走下去.这是不是一种永动机?如果不是,你知道维持表针走动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吗?【巩固练习】1.达标标准:(1)每道题都能独立做出来,并总结涉及的知识点;(2)尝试总结出常见题型及其做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四、总结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环节四、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方山子传》导学案(预习版)编制:杏坛中学语文科组 陈志昌【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落实文章的文言语法知识,如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分析方山子这一人物形象,并且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3.感受传主的魅力,学习方山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使用说明】1.认真预习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28页第8课《方山子传》一文,并完成“自主学习·夯实基础”部分练习,老师将会在上课的时候通过电脑随机抽签的形式各题由哪个组来展示。
2.上课将采用现场积分的形式,题型主要有组代表作答、组员自由抢答、电脑随机抽答和同一级别PK 等,每种题型会有一定的分数,老师将会对积分前三名的小组奖励一份小小的礼物。
3.本导学案后面还有一份小小的调查问卷,请同学们如实填写。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本环节共九道题,每题5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上课时老师将会通过电脑随机抽签的形式决定1-9题分别由哪个组来作答,由组内推荐一人作答。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5分,每空1分)苏轼(1037-1101)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书画家。
苏轼年少得志,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全才”,然而由于性格原因,他一直仕途不顺。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________新法”(也就是著名的“________案”),被捕入狱。
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著名词作《__________________》。
1101年,病逝于常州。
本文正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
【附】传主介绍。
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北宋工部尚书陈希亮之子。
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载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
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九首诗。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难点1、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2、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诗歌境界教学法。
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前预习:1、收集本课作者资料2、背诵诗歌合作探究:一、《饮酒》和《过故人庄》1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五柳先生”之称的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是谁?2唐代也有两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们是谁?3补充资料,介绍作者陶渊明孟浩然4学习《饮酒》《饮酒》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处境和心情?6诗人的隐居生活都有哪些乐趣?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习《过故人庄》:1、解题:过,访问。
故人,老朋友。
2、这首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3、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4、诗人为何还想来赏菊花?5、尝试背诵诗歌,体悟情感、思想。
五、这两首田园诗在写作风格方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明确)1、结构形式自然,如叙家常,不是雕琢。
2、语言质朴,看似平淡,却见深情,意境浑然天成。
3、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可供回味、思索。
学习《独坐敬亭山》1、集体交流词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闲”;“相看”;“不厌”;)第1页2、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3、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诗人简介:刘长卿 (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五章:追述婚后生活(比兴)
第六章:表明决绝的态度(赋)决绝
(四)找出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为爱着迷。
(孔子“过犹不及”)
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三、相关链接
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
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
又叫“订盟”。
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
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第2节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 知道电路的组成。
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认识断路、通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培养安全意识。
一、快速浏览课本36-39页,找到下列填空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上作上记号,时间为5分钟。
1.电流:
(1)形成:电荷的形成电流。
(2)方向: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路:
(1)构成:由、、组成的电流路径。
(2)形成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须。
(3)电路图:用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3.电路状态:
(1)通路:用电器的电路。
(2)断路:某处的电路。
(3)短路:直接用导线将连接起来的电路。
(4)用电器被短接:接通的电路,用电器两端被直接连通。
二、合作探究,同小组的5人或者6人根据图示或者提示共同完成探究1,2,并将记一记迅速的记下来。
同小组没有按时完成的同学将站起来为大家背诵记一记内容,时间为15min.
探究1 电流和电流的方向
类比水流,分析电流的形成。
思考以下问题:
1.甲图,由于抽水机的作用,保证了水不断地由向流
动,水流冲击叶轮,把水流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叶轮的能;同
理,乙图,由于的作用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流
过用电器时,把能转化为能。
2.在人们规定电流方向的前提下,可以推知图乙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出,经过,流向电源的极。
【交流与讨论】
(1)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一定是正电荷吗?
(2)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记一记】
(1)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2)电源内部,电流方向与电源外部相反,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探究2 电路和电路的状态
【做一做】
将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
1.指出电路中各元件的名称和作用。
(1),作用:。
(2),作用:。
(3),作用:。
(4),作用:。
2.请用简洁的图形把以上电路连接情况表示出来。
3.分析电路图,思考问题:
(1)图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选填“能”或“不能”)发光,电路是。
(2)图乙中,开关断开或者导线某处断开,小灯泡(选填“能”或
“不能”)发光,这样的电路是。
(3)图丙中,闭合开关,把导线接在一个小灯泡两端,这个小灯泡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小灯泡被。
另外一个小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交流与讨论】
(1)画电路图有哪些注意事项?
(2)为什么短路危害大?说一说家里的冰箱为什么要用三孔插座。
【记一记】
(1)电路中存在电流的条件: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2)发生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和短接不同。
短路是相对于电源而言,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易烧坏电源和用电器,决不允许,短接是相对于用电器而言,是允许的。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哪些你还没弄懂?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四、当堂练习:
1.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叫作电流的方向
B.电流从电池的负极流出来,从正极流回电池
C.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
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2015·江苏泰州期中)如图所示,磁控猴子是一个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地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他就停止吵闹。
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发声器
3.如图所示的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4.(2015·四川中江期中)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
5.(2015·江苏金坛期中)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①灯正常发光②灯不亮
③电源会被烧坏④灯会被烧坏
A.①
B.②
C.②和③
D.③和④
6.请根据下面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