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专题—荀焱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9
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促进学生情绪管理发布时间:2022-09-27T08:18:50.1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5期作者:沈永梅[导读]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波动比较大。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就成了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我尝试通过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帮助学生调节消极情绪,并试图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沈永梅山东省威海环翠中学264200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波动比较大。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就成了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我尝试通过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帮助学生调节消极情绪,并试图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一、改变沟通方式,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初中生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成人感,对父母的依恋不像从前。
他们遇到问题更愿意选择“深藏不漏”。
为此,我尝试改变沟通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把情绪表达出来。
1.心灵对话——师生共情。
为了帮助学生调节消极情绪,我携手任科老师和心理老师成立“心理导师团”。
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导师团”学习了一系列心理健康微课,掌握了一些心理专业知识。
我在班级设置“心灵对话本”,当学生遇到情绪问题时,他们可以在“心灵对话本”上留言。
这种方式的“对话”可以让学生避免与他人面对面表达的尴尬,因而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
他们用细腻的文字充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感受。
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导师”们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留言,做他们情绪的知心人。
案例一:小周同学是我班的班长,也是学生会干部,她品学兼优、发展全面。
可是有一段时间,她突然情绪很低迷,偶尔还会发脾气,表现得很烦躁,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当我找到她询问原因时,她什么也不说。
于是,我提醒她,如果愿意,可以在“心灵对话本”上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
小周的苦恼是亲戚家的哥哥姐姐上的都是名牌大学,可是她的数学越来越差,因考不上大学会给爸爸妈妈丢脸而苦恼。
(华厦)教师心理健康(荀焱)第一节:概述为什么要开设教师心理健康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什么?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用另一种视角看待生活。
目前教师身体、心理状况。
第二节:心身疾病与健康心理和身体有什么关系?•医学上的心身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比如小孩莫名其妙的腹泻可能与恐惧有关、成人的胃溃疡可能与焦虑情绪有关。
便秘也是愤怒的表现。
皮肤比如青年人上火会长痘。
心血管疾病例如突发事件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突发。
•癌症现代研究证实,负性情绪、不良心理状态与癌症有密切相关。
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与病做“斗争”。
不战而胜的方法在于“接纳”。
第三节:情绪从杨丽娟的例子看身心发展的联系。
什么让杨丽娟没有长大?消极情绪也是心理能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转化它,而不是消灭它。
准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及意义。
(18个月就可以学习情绪控制)了解情绪的发展,认识我们的情绪。
(哭泣是很好的情绪宣泄方式)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了解我们情绪的周期,掌握情绪变化的周期性规律。
情绪是可以被了解、掌握、控制的。
情绪体验是正常的,可以保护我们自身,要寻求情绪体验不过度。
情绪调节的方法:找到对自己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放松训练:关键是先感觉到紧张。
然后放松,感觉到每一块肌肉放松的感觉。
语言:注重固定词汇的暗示作用。
(放松等)调节情绪的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情绪的产生不是因为事件,而是因为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情绪的改变源于你对于事件看法的改变。
挖掘自己的力量,拥抱自己积极的力量。
您能发现自己生活中积极的方面吗?第四节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沟通。
(觉悟)影响沟通的因素。
(契合)学会说“我感觉”。
(你回来这么晚,我感觉我很紧张担心)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
会说“我感觉”。
新行为的出现要坚持21天。
相同的语言背后是不同的内容,清晰解构语言背后的完整画卷。
平行沟通是沟通契合的前提。
•聆听也有技巧。
•聆听自己,知道“我是谁”,知道自己的需求是沟通的前提。
管理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初中生情绪管理王文瑜发布时间:2021-10-12T11:52:27.28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下作者:王文瑜[导读] 初中生是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体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且情绪波动较大,而情绪对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兰州市第六中学王文瑜 730060摘要:初中生是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情绪体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且情绪波动较大,而情绪对于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开展初中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本文将围绕中学生情绪管理方法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前言:由于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会容易存在一些情绪上的问题,而情绪会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老师在讲解知识过程当中,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还要开展情绪管理课程,让所有的中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
近两年来,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情绪健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老师在讲解课程过程当中,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地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1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等日后生活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老师和家长的期盼又较高,所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
中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学生的心情,如果学生的情绪一直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就会很开心,如果一直消极的状态,学生会逐渐变得低迷。
甚至如果叙述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会使得学生出现一些身心的疾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教学设计)(Ξ)情绪的产生1.以学生分享的情绪为例,提问: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启发,学生会意识到因为发生某事)提问:为什么经历相同性质的事件,同学们的情绪反应会不同?总结并提出情绪的“ABC”理论:决定情绪产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信念,即认知。
2 .情绪与需要满足以同一场景中需求不同的人(如体育比赛的双方在比赛结束胜负已分时)体验到不同情绪不例,提出情绪产生与需要满足的关系:当需要满足时,产生喜悦、兴奋等正性情绪;反之则产生难过、愤怒等负性情绪。
(四)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古代人就根据生活经验发现了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状态。
生物心理学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向我们展示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身体的温度变化。
(结合教材相关图)不仅如此,情绪还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造成认知歪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二、理解与接纳情绪(20分钟)提问:负性情绪都有害吗?正性情绪就一定有益吗?红色故事:”为中华而崛起而读书”(-)情绪的功能阅读教材中辩论词,提问:如果是你,要喝这杯忘情水吗?进化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具有自我保护意义的特质,是情绪中枢与神经系统其它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情绪本身没好坏(结合教材相关案例说明)。
带来不良后果的是情绪引发的行为,这正说明培养高情商的必要性。
讨论:悲伤、焦虑、嫉妒、愤怒的功能(二)接纳情绪接纳,首先意味着允许自己情绪的出现和存在。
情绪健康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善于觉察与调节情绪。
其次,接纳情绪背后的需求。
根据情绪与需求满足的关系,负性情绪往往意味着某种未满足的需求。
健康的人格并不是要否定需求,而是要学会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满足需求,学习如何调整不合理的需求,学会接受合理需求暂时不被满足的情况。
第三,理解与允许他人的情绪的产生与不同。
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三)表达与调节情绪(88分钟)情绪对人的健康如此重要,心理学中用情绪智力来衡量情绪管理能力,著名的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EQ即情商来代表情绪智力,认为EQ比IQ更重要。
影片心理赏析引导技巧(一)--为什么看电影?“大家从这张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1月26日,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长期担纲影片心理赏析讲座主讲的荀焱老师,在第二天课程的一开始,便向学员展示了几米的一张图片。
针对这张图片,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张图片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是什么细节让你有这种感受?”、“这种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话音未落,学员们便争相起立,抒发己见。
荀焱老师则倾心聆听学员的发言,并适时回应与点评,现场交流互动的气氛活跃、轻松。
“图片中的小女孩,脑袋向上仰起,她脸上的表情给人一种向往的感受。
”“她站在离天很近的高处,脸上的神情十分放松,衣摆随风飘扬……这些细节都给人一种她想放飞心情的感受。
这就如同我自己,我也非常向往放飞心情的生活。
”“无助。
这张图片的主题是无助,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图片中的小女孩站在离地面很高的屋脊上,嗯……荒凉……”“幸福感,看到图片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她仰望天空,还有她脚下的那只小猫,一切都显示出她满足与幸福的情绪涌动。
”拥有着专业、丰富电影心理赏析引导技巧的荀焱老师并没有将技巧简单地灌输给学员,而是用“看图说话”的方式来阐释这堂课的第一个主题?D?D为什么要看电影?荀老师强调,在辅导过程中要运用好电影赏析这个方法,首先要清楚的知道影片赏析的目的和意义。
“画面是一个人的内心投射,可以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感受。
”荀老师这样诠释着电影存在的心理意义,“而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的不仅仅是角色本身,被折射出来的还有我们自己。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要具备高于常人的自我分析以及内省能力,要能够同时观察作为求助者的对方和作为咨询师的自己。
对这一技能训练的要求使得影片赏析得以进入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所以相对应的,这项技术也变成了辅教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荀老师巩固道:“对于辅教教师来说,影片赏析首先是一种工具,是与培训及辅导主题严丝合缝的、为巩固学习效果服务的特殊工具。
成为情绪的主人--情绪ABC理论讲解学习情绪ABC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也提醒人们可以控制和阻止情绪的传播并将情绪转化为正向的结果。
情绪ABC理论由三个步骤组成:A:事件或触发情绪:所有情绪都有一个事件或触发器,它一般会引起另一个感受,通常是更大的不适感。
事件可以是由自身或外部引起的,或者是一种感觉和意识到的,可能是发生的事件,情绪或事物。
当敏感的特定事件或触发器发生时,它会影响情绪反应,导致有害的情绪出现。
B:思想:情绪被触发后,其他与之有关的思想开始形成,这种思维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思考会导致情绪的放大,这些想法也可以支持不良的行为表现。
通过思考,人们会深化和定制情绪,把它们转化为体验情绪的完整图景。
C:行为:最后,情绪感受会转化为行为(或行为表现),这些行为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有的行为是反应情绪的反映,即首先出现的情绪会改变行为。
有的行为是反应情绪的变化,即通过思考,情绪可能会改变,并据此改变行为。
情绪ABC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让你变得更有能力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负责任地负责。
它还提醒人们,情绪有可能被控制,而不是被你自己所控制。
通过观察,发现,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你可以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并以更好的方式应对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让你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首先要改变思维,对待情绪有主动性,不要让自己的情绪靠惰性应对,要多思考,利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要学会放弃,及时释放情绪建立正确的心态。
而在行为层面上,要学会运用心理调适技巧,让自己表达出自己情绪的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出发点,并及时表达出正向的行为能起到稳定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的作用。
情绪ABC的理论让我们有更加系统的思路去思考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同时给了我们建设性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而且它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激励我们成为自己的情绪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被情绪支配的受害者。
“情绪消费”的深层动力
雷玄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万里行》
【年(卷),期】2024()1
【摘要】情绪商品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和有机的需求,因而市场前景广阔。
从盲盒的热卖到卡游的火爆,“多巴胺穿搭”“盲盒收集”“寺庙
游”“拆卡包”“citywalk”都似乎透露出。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雷玄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扩大消费需求: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持久深层动力
2.电力消费与城市经济发展驱动力关系的深层挖掘分析
3.消费情绪与消费情绪管理浅析
4.“三大情绪”铸就了作者对高等农业教育深层次研究的辉煌成果——对靳占忠教授《深层次思考:入世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书评述
5.服务消费中多次情绪感染对消费者负面情绪的动态影响机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年级情绪的管理教案中教材分析十一、教材内容《情绪的管理》是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特点,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促进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分类、特点及影响,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3.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情绪的分类、特点及影响,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4.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2.情绪的特点及影响(1)教师讲解情绪的特点,如情绪的波动性、传染性等。
(2)学生分析情绪对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3.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1)教师介绍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如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合理宣泄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4.情境模拟(1)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模拟在不同情绪下如何应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作业布置2.学生为自己的情绪管理制定一个计划,并在一周内执行。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导入、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情绪的特点及影响,掌握了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可能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纪律有所松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情绪的认识更加深入,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
2.学生掌握了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4.学生对情绪管理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