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核用不锈钢辐照损伤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中子辐照损伤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中子辐照损伤机制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今后核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核电站和核聚变反应堆需要材料来承受主要的压力和辐射损伤。
在此背景下,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成为了候选材料,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在中子辐照过程中的损伤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通过中子辐照实验对比分析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2. 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中子辐照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3. 进行分析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中的各类缺陷,以及评估其在中子辐照后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研究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在中子辐照过程中的损伤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该材料的本质特征和应用范围。
同时,也可以为新一代核电站和核聚变反应堆的材料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
四、研究方法1. 中子辐照实验法通过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进行中子辐照实验,记录和分析其在中子辐照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变化,从而得出材料在中子辐照下的损伤特征。
2. 计算机模拟法在材料科学中,计算机模拟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将利用计算机模拟法模拟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在中子辐照下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变化,通过模拟数据分析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损伤特征。
3. 其他分析方法在实验和模拟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进行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电子显微镜、激光剥蚀质谱、硬度测试和拉伸等测试方法,评价和分析不同缺陷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性能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将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 确定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在中子辐照下的损伤机制;2. 描述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在中子辐照下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3. 建立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在中子辐照下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评估方法。
《质子辐照对2Cr13和40Cr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质子辐照对2Cr13和40Cr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钢在质子辐照环境下的响应机制。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了辐照后材料结构的变化及力学性能的改善或降低的原因,旨在为未来辐射环境下的材料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随着核能、空间科技及高能物理等领域的发展,质子辐照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众多金属材料中,不锈钢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高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研究质子辐照对不锈钢如2Cr13和40Cr钢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本文选用2Cr13和40Cr两种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质子辐照实验,观察其微观组织变化和力学性能的改变。
实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质子辐照剂量和时间进行辐照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显微组织,采用硬度测试、拉伸实验等方法分析其力学性能。
三、质子辐照对2Cr13钢的影响(一)微观组织变化质子辐照后,2Cr13钢的显微组织发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晶粒内部出现了更多的位错和亚晶结构,晶界变得模糊。
此外,部分区域出现了明显的辐照损伤,如空洞和沉淀物的形成。
(二)力学性能变化经过质子辐照后,2Cr13钢的硬度有所提高,这可能是由于晶格畸变和位错密度增加所致。
然而,长时间的质子辐照可能对材料的塑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延伸率和冲击韧性有所降低。
拉伸强度随着辐照剂量和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四、质子辐照对40Cr钢的影响(一)微观组织变化40Cr钢在质子辐照后也出现了类似的显微组织变化。
晶粒内部出现更多的位错和亚结构,晶界也变得更加模糊。
同时,材料内部产生了较多的微裂纹和孔洞等缺陷。
(二)力学性能变化质子辐照后,40Cr钢的硬度同样有所提高。
然而,由于材料内部微裂纹和孔洞的形成,其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均有所下降。
《质子辐照对2Cr13和40Cr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质子辐照对2Cr13和40Cr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钢在质子辐照环境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质子辐照对两种钢的微观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了其力学性能。
一、引言随着核工业的不断发展,质子辐照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在此背景下,研究质子辐照对不同类型钢材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于评估核设施中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常用的2Cr13和40Cr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手段,深入探讨了质子辐照对这些钢材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的材料为2Cr13和40Cr钢。
实验过程中,利用质子加速器对样品进行不同剂量和能量的质子辐照。
通过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质子辐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质子辐照对2Cr13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 微观组织变化质子辐照后,2Cr13钢的晶粒尺寸发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晶粒边界逐渐模糊,晶粒内部出现了位错、空位等缺陷。
这些缺陷的形成与质子的能量传递和碰撞过程有关。
2. 力学性能变化质子辐照导致2Cr13钢的硬度、强度和韧性均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晶格缺陷的形成和晶界弱化所致。
此外,材料的延伸率和冲击韧性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四、质子辐照对40Cr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1. 微观组织变化与2Cr13钢相似,质子辐照后40Cr钢的晶粒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晶粒内部出现了更多的位错和空位等缺陷,同时晶界也发生了明显的模糊化。
这表明质子辐照对40Cr钢的微观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2. 力学性能变化随着质子辐照剂量的增加,40Cr钢的硬度、强度和韧性均有所降低。
此外,材料的延伸率和冲击韧性也表现出下降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质子辐照引起的晶格缺陷和晶界弱化所导致的。
五、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质子辐照对2Cr13和40Cr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
《316不锈钢激光辐照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辐照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316不锈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316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辐照技术,对其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激光辐照对316不锈钢性能的影响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的材料为316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2. 实验方法(1)激光辐照处理:采用高能激光对316不锈钢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不同激光参数(如功率、扫描速度、辐照时间等)对材料的影响。
(2)应力应变场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对激光辐照后的316不锈钢进行应力应变场分析。
(3)微结构观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观察激光辐照前后316不锈钢的微观结构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应力应变场分析通过对激光辐照后的316不锈钢进行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发现激光辐照会在材料内部产生一定的残余应力。
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度的降低,残余应力逐渐增大。
同时,激光辐照还会导致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形变,表现为局部的应力集中现象。
这些变化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 微结构观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辐照对316不锈钢的微观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激光辐照过程中,材料表面发生熔化、凝固和相变等现象,导致晶粒细化、位错密度增加和亚结构演变等。
此外,激光辐照还可能引起材料表面形成氧化物、氮化物等新相,进一步影响材料的性能。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激光辐照对316不锈钢的应力应变场和微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激光辐照会在材料内部产生残余应力和形变,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同时,激光辐照还会导致材料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如晶粒细化、位错密度增加和新相的形成等。
奥氏体不锈钢辐照促进应力腐蚀破裂的模拟研究3李红梅1 杨 武2 蔡 王旬1 吕战鹏2(1.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上海 200030 2.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上海 200437)摘 要 本文从材料成分、水化学环境和辐照粒子等方面叙述了奥氏体不锈钢辐照促进应力腐蚀破裂的模拟 研究方法和相关模拟研究取得的进展。
这类模拟研究在核电材料的研究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主题词 模拟研究 辐照 奥氏体不锈钢 应力腐蚀破裂S I M U L A T I N G R E SEA R CH O N I R RA D I A T I O N A SS IST ED ST R E SS CO R RO S I O NCRA C K I N G O F A U ST EN IT I C STA I N L E SS ST E ELL i Hon g m e i1Y a n g W u2Ca i Xun1L u Zhan pen g2(1. Sh a n gh a i J iao to n g U n ive r s ity , Sh a n gh a i 200030 2. Sh a n gh a i R e s ea r ch In st i tu te o f M a t e r i a l s , Sh a n gh a i 200437)A bstra c t T h e advan ce s in si m u la t i n g re s ea r ch m e t ho d s fo r ir r ad ia t i o n a s sisted st r e s s co r r o si o n c r ak in g o fau sten it ic sta in le ss stee ls a re o u t lin ed co n side r in g th e com p o sit i o n o f m a t e r ia ls , w a te r ch e m ist ry an d ir r ad i a t i o n w ith d iffe ren t p a r t ic le s 1 S i m u la t in g m e tho d is an i m p o r tan t study w ay in eva lua t in g m a te r ia ls u sed in n uc lea r po w e r p lan t 1Keyword s S i m u la t i o n re s ea r ch Ir r ad i a t i o n A u sten it i c sta i n le s s stee l S t r e s s co r r o si o n c r ack in gI A SCC 的模拟实验研究技术在国外尚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理论问题还在进一步的探讨之中。
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核工业中的应用及其辐射抗性能研究随着现代核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耐辐射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设备,在核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核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并对其辐射抗性能进行研究。
首先,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核电站中的应用不可忽视。
核电站作为一个充电设施点,其内部管道和设备必须具备较高的耐蚀性和耐辐射能力。
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能够抵御核反应产生的高温、辐射和腐蚀等环境,成为核电站内部管道和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延长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其次,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核燃料循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核燃料循环是核工业的关键环节,而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作为核燃料循环系统中的重要输送工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可用于输送强腐蚀性介质和高温高压气体。
其可靠的耐蚀性能和强大的抗辐射能力,为核燃料循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除了核电站和核燃料循环,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还在核医学和核科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核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
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MRI设备中的应用,能够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此外,在核科研领域,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实验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可以用于输送气体、液体和各种样品。
其优质的耐蚀特性和强大的辐射抗性,使其成为核工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设备,在核实验和核物理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对于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的辐射抗性能研究,学者们已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是辐射效应评估。
辐射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辐射环境下的效应进行评估。
这包括辐射引起的材料退火、机械性能下降和耐蚀性能下降等方面的评估。
其次是辐射损伤机制的研究。
耐蚀不锈钢金属软管在高辐射环境中,由于辐射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辐射损伤,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
《316不锈钢激光辐照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316不锈钢因其出色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众多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激光技术因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在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316不锈钢在激光辐照下的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变化,以期为激光处理技术在不锈钢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选用316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
2. 激光辐照设备与参数采用高功率激光器对316不锈钢进行辐照处理。
实验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大小等参数均经过精心设置。
3. 实验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察激光处理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和应力测试设备,对处理前后的应力应变场进行测试分析。
三、激光辐照下的应力应变场分析1. 应力分布特点激光辐照后,316不锈钢表面产生了明显的热应力。
在激光作用下,表面层金属受热膨胀,内部金属由于温度梯度而产生压应力,表面则形成拉应力。
随着温度的冷却,表面和内部应力状态有所变化,形成了一定的残余应力。
2. 应力影响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法,观察到激光处理后的区域存在明显的晶格畸变和晶格参数变化,这些变化与应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应力的存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都有一定影响。
四、微结构变化研究1. 微观结构观察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辐照后,316不锈钢表面出现了微小的晶粒细化现象,晶界变得更加清晰。
同时,在表面形成了微纳米尺度的凹凸不平结构。
2. 微结构影响分析晶粒细化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表面形成的凹凸不平结构则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粘附性能。
此外,微结构的变化还可能影响材料的光学性能和电磁性能。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316不锈钢在激光辐照下的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激光辐照后,316不锈钢表面产生明显的热应力和残余应力,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产生影响。
第 1 期第 1-15 页材料工程Vol.52Jan. 2024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No.1pp.1-15第 52 卷2024 年 1 月核结构材料用多主元合金辐照损伤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multiprincipal element alloys for nuclear structure materials on irradiation damage田震,李聪聪,吴渊*,吕昭平(北京科技大学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TIAN Zhen ,LI Congcong ,WU Yuan *,LYU Zhaoping(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etals and Materials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摘要:开发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核反应堆结构材料是核能发展的基础,并且是长期以来制约核能推广的难点之一。
多主元合金(multiprincipal element alloys ,MEAs )因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能、力学性能而被认为是先进反应堆结构材料的候选材料,为新型抗辐照材料的设计开辟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有关多主元合金在辐照损伤方面的研究多试图揭示多主元合金一些因素和特性对辐照过程中缺陷形成与演变的影响。
例如:主元种类和数目、主元浓度、晶格畸变、化学短程序等。
尽管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可以提高多主元合金抗辐照损伤能力,但是在不同辐照条件下,以上因素对多主元合金中缺陷形成和演变的影响机制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得出普适性的结论。
本文围绕FCC 和BCC 系两类多主元合金的辐照肿胀、氦泡形成、辐照诱导元素偏析和相变、辐照硬化四方面内容,综述了近年来多主元合金在辐照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多主元合金提高抗辐照性能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核电结构用多主元合金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包括短程序调控、高熵陶瓷、增材制造、高通量结合机器学习加速材料开发等。
《316不锈钢激光辐照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辐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处理与改性中。
其中,316不锈钢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广泛应用于制造和建设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316不锈钢在激光辐照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变化,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316不锈钢激光辐照后的应力应变场及微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激光辐照技术对316不锈钢进行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316不锈钢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如清洗、抛光等。
2. 使用激光器对样品进行辐照处理,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参数。
3. 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切割、研磨、抛光等步骤,以获得清晰的观察面。
4.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激光辐照后的表面结构变化。
5. 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内部的晶体结构变化。
6. 使用力学测试设备测量样品的应力应变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应力应变场分析通过对316不锈钢样品进行激光辐照处理后,我们发现其应力应变性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由于激光的高能量密度,使得材料表面迅速加热并冷却,从而产生热应力。
这种热应力会导致材料表面产生压缩应力,而内部则产生拉伸应力。
通过力学测试设备测量发现,经过激光辐照的316不锈钢样品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明显提高。
这表明激光辐照可以有效提高316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2. 微结构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激光辐照后的316不锈钢表面形成了许多细小的颗粒和凹槽。
这些颗粒和凹槽的形成是由于激光的高能量密度导致材料表面迅速熔化并冷却凝固所导致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激光辐照后的样品表面出现了晶粒细化现象,晶界更加清晰。
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激光辐照后的样品内部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相结构。
对核电用不锈钢腐蚀的研究和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核电厂通风净化设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进行研究,分析腐蚀的主要原因,对提高核电厂通风净化设备用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电;通风净化;奥氏体不锈钢;腐蚀0引言核电站的通风净化设备主要用于送、排风系统中,可根据不同使用工况安装不同类型的空气过滤单元。
用于实现空气净化,特别适用于受污染或有害气体的送、排风系统,能有效地保护系统工作人员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卫生。
我国核电厂的通风净化装置多数是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的。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抗辐照性能。
但核电站大多建在沿海地区,海水空气湿度大,盐分含量高,而氯离子是不锈钢腐蚀的主要诱因之一。
为了保证核电厂通风净化系统的安全,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尤为重要。
1海洋环境对核电用奥氏体不锈钢腐蚀的影响1.1海洋环境的腐蚀特点不锈钢在一般的空气或淡水环境中发生腐蚀,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钢铁腐蚀过程受到抑制。
海洋环境的空气氯离子含量较高,而氯离子很容易置换氧化膜中的氧破坏氧化膜,这就使在一定浓度的氯离子环境下很难建立稳定的钝态。
而不锈钢中的钼,可降低氯离子对钝化膜的破坏。
随着氯离子在设备上的积累,氯离子的浓度会越来越高,对不锈钢的腐蚀性会原来越大。
1.2点腐蚀点蚀是金属表面相对集中在一个很小部位的局部腐蚀。
在真正的点蚀前,不锈钢表面的保护性氧化层中先形成直径几个微米的微型凹陷,这种微型凹陷的迅猛增加是造成不锈钢大规模腐蚀的原因。
不锈钢经过表面的酸洗钝化后,形成CrO3或Cr2O3氧化膜,使得不锈钢发挥最大的耐腐蚀性,有效阻挡了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和破坏。
核电厂不锈钢设备发生腐蚀的情况一般是点蚀,发生点蚀的部位一般出现在缝隙、划伤表面等钝化膜被破坏的表面。
若不锈钢表面潮湿且含有氯离子,则可以在局部形成强酸溶解钝化膜,破坏稳定的钝化状态,导致大面积的腐蚀。
1.3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腐蚀从金属表面开始,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晶粒内部扩展,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减弱。
学校编码:10384分类号_____密级_____ 学号:32420131152301UDC_____硕 士 学 位 论 文核能用钢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与辐照行为研究 Investigation of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Irradiation Behaviors of Nuclear Application Steels陈芙梁指导老师姓名: 李宁教 授冉广副教授 专业名称: 材料工程论文提交日期: 2015年04月论文答辩时间: 2015年05月学位授予日期: 2015年 月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_评 阅 人:_____________2015年05月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规范(试行)》。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核岛材料性能测试)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得(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2ZX06004-001-07-01)课题经费的资助,在(材料介观与微观性能表征)实验室完成。
(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别声明。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摘要库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馆及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质子辐照对2Cr13不锈钢的作用机理研究马明臻;张新宇;牛广义【期刊名称】《科技资讯》【年(卷),期】2016(014)018【摘要】该研究以航天机构常用材料2Cr13不锈钢为对象,在980℃油冷淬火后与600℃和700℃回火的两种热处理工艺以及在2×1014质子/cm2、2×1015质子/cm2、2×1016质子/cm2三种累积注量的条件下,开展了质子辐照试验研究.分析了2Cr13不锈钢经不同累积注量质子辐照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表面硬度、力学性能、拉伸断口附近的变形行为.用纳米机械试验仪测试了经质子辐照后的摩擦系数以及纳米划痕相貌特征及其摩擦学特性.在该试验研究中发现,对于相同质子辐照条件下的2Cr13不锈钢,其表面硬度和摩擦系数的变化与热处理的回火温度关系甚大,在较高温度回火时表面硬度的降低和摩擦系数的的变化均比较低温度回火时表现的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在较高的温度下回火,使动态回复再结晶过程的晶粒尺寸变大有关.这个试验结果对航天机构的制造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通过控制合理的热处理制度,可以使航天机构的材料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航天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总页数】1页(P177)【作者】马明臻;张新宇;牛广义【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316不锈钢原位质子辐照疲劳过程中的声频内耗 [J], 奥田重雄;颜世春2.316不锈钢疲劳过程中的质子辐照硬化 [J], 颜世春;水林博3.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Ⅰ.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J], 施巾帼;孙国庆;李桂英;胡萍;唐掌雄;巩令华;王建勇4.质子辐照不锈钢中氢气泡产生和演化研究 [J], 郑永男;周冬梅;袁大庆;左翼;杜恩鹏;胡跃明;段晓;王朝晖;刘猛;李永;朱升云5.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Ⅱ质子处理对小麦种胚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J], 施巾帼;孙国庆;胡萍;肖京城;李桂英;唐掌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