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 格式:pdf
- 大小:201.32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教案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多媒体整体感受法、发现阅读法、合作探究法1课时一导入:新的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深刻而伟大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简介“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邓稼先简介: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一体化平台《幼儿园课程论》18次随堂测试(答案)第1讲课程的四种定义与类型修改——随堂测验一、判断题1、以经验的维度界定课程,起源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2、认为课程即目标,就会重视学科科学体系。
(×)3、课程即经验是指课程被定义为老师的经验。
(×)二、多选题1、按课程内容的属性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哪两大类课程(BC)?1.目标课程2.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4.经验课程三、单选题1、课程即经验是指课程被定义为(C)的经验。
A.老师B.学生C.学习者D.教学者第2讲幼儿园课程的特点,要素和基础——随堂测验一、判断题1、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源于有关无意识的早期推断。
(√)2、科尔伯格和梅燕认为课程有三种流派,分别来自三种不同的理念,浪漫主义理念,文化传递理念和进步主义理念。
(√)3、对幼儿园课程影响最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莫过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选题1、幼儿园课程的其他要素包括(ABCD)。
A.目标B.内容C.方法D.评价三、单选题1、幼儿园课程最核心要素是(B)。
A.目标B.教育理念C.评价D.制度第3讲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随堂测验一、判断题1、幼儿在某个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够获得多种学习领域的经验。
(√)2、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活动。
(√)3、皮亚杰反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二、多选题1、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BCD)活动。
A.目标B.游戏C.教学D.日常生活三、单选题1、幼儿在某个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够获得(A)学习领域的经验。
A.多种B.一种C.二种D.三种第4讲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随堂测验一、单选题1、(A)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先导。
A.游戏B.娱乐C.教学D.日常生活活动二、多选题1、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真正困扰教师的课程问题,更多的还是(BC)。
幼儿园课程论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2分)以课程专家或教师计划为主体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一般都会忽视儿童的发展和儿童的兴趣,因为它很难在真正意义上符合每个个体的不同兴趣和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2.(2分)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和动作发展,但对情感发展并无益处。
√×3.(2分)艾斯纳认为在编制课程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其中表现性目标优于教学性目标,应该替代传统的教学性目标。
√×4.(2分)教师与儿童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在计划时能较多地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课程的目标具有儿童生成性,课程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教育活动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弹性,是较为理想的教育活动形式。
√×5.(2分)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作业。
√×6.(2分)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学科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但它们并非就是非此即彼,有时甚至可以兼容。
也就是说各种课程内容在组织方式上的差异,往往体现在取向的程度上,而不是表现为极端的选择上。
√×7.(2分)根据成熟理论,教师应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当儿童尚未达成“准备状态”时,应耐心地等待儿童的成熟,而不要人为地去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提供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气氛,让其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8.(2分)各种幼儿园课程在课程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是“相对更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还是“相对更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9.(2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10.(2分)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
电大《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选择题:?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C.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2.课程即师生的对话,这种课程定义B.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3.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这是 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对课程的定义。
?4.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强调幼儿自然发展的教师往往 C.进行更多的游戏活动。
5.下列关于活动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的理解,错误的是D.活动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数学教育的价值不太高。
??6.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包括D书写?7.方案教学的教育实践依据的哲学理论基础是B实用主义?8.课程是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B整体性?9.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基础学科的有B社会学?10.蒙台梭利设计的课程反映的是D经验论哲学思想11.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幼儿进行纯游戏活动,教师不进行任何干涉,这属于A游戏与教学的分离式结合?12.小组活动 C.一般让幼儿在自己的发展水平基础上以自己的速度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13.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模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过程模式没有教育目标?14.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A随着活动在结构程度上的提高逐渐由可变和不确定转变为具体和固定不变?15.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运用一些操纵性材料,这是D数学教学的理论的主要观点16.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是(C课程即目标)?17.把课程视为预先所涉及的一种活动计划的是(C课程即教学计划)?18.不属于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典型定义的是(D交互活动)?19.关于广义的幼儿园课程的理解,错误的是(D它是指幼儿园的教学科目)?20.符合“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看法的是(A认为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2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不包括(D标准化)?22.课程是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B整体性)?23.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课程方案是(D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24.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系主要受的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考任务1-2答案+大作业形考任务一1.名词解释1. 幼儿园课程答案: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为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和学习内容。
2.名词解释2. 幼儿园游戏活动答案:幼儿园游戏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的各种游戏形式的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3.名词解释3. 幼儿园教学活动答案:暂无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
4.简答题1. 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答案: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有多种,典型的包括:1.活动中心定义:强调课程是幼儿参与的各种活动。
2.经验中心定义:认为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获得的经验。
3.目标中心定义:以教育目标为核心来设计课程内容。
4.过程中心定义: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方法。
5.简答题2.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游戏性: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生活化: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
整合性: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
灵活性: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幼儿的个体差异。
6.简答题3.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指的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所体现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念,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方式。
价值取向通常包括: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社会适应: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终身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7.简答题4.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是什么?答案: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自身的思考活动构建起来的。
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网上形考任务答案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研究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2.幼儿园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1)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
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
但是,该定义相当局促,只存眷学科常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常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常识的。
2)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该定义以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范围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
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乐趣和需如果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涵的体验和心理布局的变化。
3)幼儿园课程即研究经验※该定义以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
《幼儿园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的目的1、知识方面:本课程是专门研究幼儿园教育理念和实践之间转换过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探讨幼儿园游戏与各学习领域在课程中的地位与机制,揭示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规律方法、当代具代表性的课程方案以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了解当代有代表性的课程方案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
2、能力方面: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具备分析、评价、乃至研制和开发儿童教育课程的能力;具备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
3、思想方面:培养学生对儿童教育的热爱和忠诚之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幼儿园课程观。
●学习方法指导1、强化学生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热爱。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认真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3、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相关知识。
●本课程的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1、让学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明确幼儿园游戏与各学习领域在课程中的地位与机制;2、让学生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规律方法;3、让学生了解当代具代表性的课程方案以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
本课程的难点是:让学生养成具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形成参与课程设计,并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习惯。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含讲授和实践)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4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概述【重、难点提示】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定义二、课程理论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4课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重、难点提示】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二、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一、经济与幼儿园课程二、政治与幼儿园课程三、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4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教学与幼儿园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重、难点提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第一节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二、游戏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地位三、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第二节教学与幼儿园课程中的教学活动一、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对教学的界定二、对教学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一、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二、游戏与教学的结合三、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第四节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选择和组合二、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实现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第四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6课时,讲授,演练)【知识点提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重、难点提示】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置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第二节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一、由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二、各种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设计原理和示例第五章幼儿园课程中的各教育领域(4课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重、难点提示】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健康和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健康教育第二节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幼儿语言和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语言教育第三节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幼儿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教育第四节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幼儿科学和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第五节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第六节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教育第七节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一、儿童社会学习和社会领域教育的有关理论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教育第六章幼儿园课程的编制(6课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幼儿园课程标准;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幼儿园课程的评价【重、难点提示】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幼儿园课程的评价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一、目标模式二、过程模式三、实践模式四、批判模式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一、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从一般到具体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三、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四、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目标的设置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理三、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原则与方式四、幼儿园课程编制中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二、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因素三、对幼儿园课程实施取向的权衡第五节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五、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第七章西方当代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4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重、难点提示】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第一节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一、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二、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第二节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一、未来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挑战二、西方国家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4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当代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重、难点提示】当代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第一节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第二节当代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第三节当今我国幼儿园改革的主要动向一、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论》一、填空题1.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2.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较多地采用、活动的形式。
4.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 .1. 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__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_,还是相对更强调__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_,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2.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_。
3.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___斯坦豪斯__提出的。
4. 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__作业__和__秩序__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5.我国80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__幼儿园工作规程__》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二、选择题1.“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勃朗芬布伦纳德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D 大系统)在发挥作用。
2.具有(B 源自内在动机 C 自由选择 D 过程导向)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3.以皮亚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有( B 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C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D海伊斯科普课程)4.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D心理顺序)5.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C教什么)问题。
1.受唯理派哲学思想影响的是(B. 福禄贝尔设计的恩物)2.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有( ABC )A. 是由关联的课程,能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联系。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A )oA.幼儿园课程实施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及自身的需要,对课程的目标、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B.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C.在幼儿园课程实施时所持有的价值理念D.完全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面貌2.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这是(B)对课程的定义。
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C.课程即目标D.课程即师生的对话3.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基础学科的有(D)oA.心理学B.社会学C.哲学D.教育学4.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课程方案是(D)。
A.High/Scope课程B.瑞吉欧教育体系C.算术和阅读直接教学系统D.银行街早期教育方案5.社区对幼儿园课程最主要的影响是(D)。
A.通过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可为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B.幼儿园课程涉及的范围扩大了,与社区的功能结合起来了C.为家庭提供育儿及其他需求方面的整体服务支持D.将家长和社区纳入到学前教育中来6.关于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B.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各学科(领域)课程的学习C.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中各学科(领域)教育的整合D.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得到了其应有的地位7.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之间的平衡,错误的是(C)。
A.活动设计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B.既注重教师的预设又重视幼儿的生成C.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以行为目标为导向D.既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又有一般宽泛的目标8. 对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活动,说法正确的是(B)。
A.低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活动选择和组合方式,在一日活动中,活动设计者主要是安排是主题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辅以活动区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B.低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活动选择和组合方式,在一日活动中,活动设计者主要是安排幼儿自由的游戏和活动区活动,配以一定比例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只有少量的集体教学活动C.低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活动选择和组合方式,在一日活动中,主要是集体教学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辅之以活动区活动D.中等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活动选择和组合方式,在一日活动中,活动设计者主要是安排幼儿自由的游戏和活动区活动,配以一定比例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只有少量的集体教学活动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是(A)。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赫尔姆和凯兹(Helm,J.H.&Katz,L.,2001)在将她们所倡导的方案教学与其他各种教学进行比较时,曾使用一张图表,以表示在一些不同类型的、常见的教育活动中儿童发起活动的比重。
为了更明晰地说明问题,将原图表稍作修改,以使这个有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见图6—7)。
低结构化活动对儿童生成和决策的强调高
结
构
化
活
动对教师教学和指导的强调
瑞吉欧的方案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深层次探索活动,旨在答复儿童提出的问题,以儿童的兴趣为导向方案教学
由儿童或
教师发起
深层次探
索活动,旨
在答复儿
童提出的
问题,以儿
童的兴趣
为导向
教师指导
的研究
教师指导
的主题活
动,教师精
心计划;儿
童探索
主题教学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或儿童根
据较广专
题的学习
经验发起
活动
单元教学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或儿童根
据狭窄的
专题,统一
探索几个
方面的内
容
整合概念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整合技能
和概念
单一概念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单一技能
和概念图6—7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从这张反映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示意图中,能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2、一般而言,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
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表现为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在此连续体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区域。
3、尽管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基本状况趋同,但是由于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各方面原因,其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表现为在连续体的与这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相对应的较小范围内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
4、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取向,即“过程”对“结果”、“儿童为中心”对“教师为中心”、“儿童兴趣和需要为导向”对“教师计划为导向”,等等,能够从组成课程的系列教育活动在连续体的相对位置中得到反映。
这张反映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示意图,对于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者至少具有以下一些功用:
1、能比较清晰的认识各种常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
示意图十分清晰的表现了各种教育活动在连续体上所处的位置。
例如,以分科(领域)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概念或整合概念教学,位于连续体的右侧,反映了以教师发起教学活动、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和以完成教师预定教学目标为导向的高结构化教育活动的特征。
又如,以主题网络的方式展开的方案教学,位于连续体的左侧,反映了以儿童或教师发起探索活动、儿童或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展开学习活动以及关注活动过程为导向的低结构化教育活动的特征。
2、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时,能把握该教育活动在结构化
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从而使该教育活动既符合该种类教育活动的本来性质,又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实际状况作适当的调整和改造。
每种教育活动都具有其固有的性质和特征,反映出这种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长处,同时也一定会有其局限性和弊端。
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教育互动时,示意图清晰地表示了该种教育活动在连续体上所处的位置及其在结构化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超出此范围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不仅难以反映出这种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和长处,而且还有可能强化其局限性和弊端。
例如,方案教学位于连续体的左侧,如果以相对位于右侧的单元教学的方式设计和实施方案教学,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让所有儿童在同一时间内学习同一专题中的同一内容,那么,这样的方案教学就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外壳”。
又如,对单一技能和概念的教学,如果采用让儿童主要发起探索活动的方式加以设计和实施,那么,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3、在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的组合成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
有的幼儿园课程主要只有一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而有的幼儿园课程则由若干种教育活动组合而成。
在后一种情况下,不同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活动的组合类型和方式可以是不相同的,例如,课程可以由若干个同种取向的教育活动组合而成,也可以由若干个不同种取向的教育活动组合而成。
当幼儿园课程整体价值取向确定以后,教育活动的确定或组合就
成了达成课程价值取向的关键。
如果某种幼儿园课程主要只有一种类型的教育活动,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在示意图中找到与课程价值取向一致的常见的教学活动,或者另设计与此相近的教育活动。
如果某种幼儿园课程由若干种教育互动组合而成,那么作为课程成分的各种教育活动,不论它们是同种取向的教育活动,还是不同种取向的教育活动,当它们组合成一体时,其总体取向应与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一致。
在示意图中,对这种一致性可以作大致的判断。
《幼儿园课程》朱家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