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和还原剂 练习 九年级上册 (必修一)(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4.58 KB
- 文档页数:6
2.3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考点卡片1.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考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基本规律: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命题方向】题型一: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或质量之比典例1:(2010•海南模拟)在3S+6KOH=2K2S+K2SO3+3H2O反应中,作氧化剂的S原子与作还原剂的S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B.2:1C.1:3D.3:1分析:在3S+6KOH=2K2S+K2SO3+3H2O反应中,部分硫元素由0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部分硫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所以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进行判断.解答:在3S+6KOH=2K2S+K2SO3+3H2O反应中,部分硫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氧化产物为K2SO3,部分硫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还原产物为K2S,所以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氧化剂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根据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可知作氧化剂的S原子与作还原剂的S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与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合价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是关键,判断后也可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题型二: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典例2:(2008•海南)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molB.1molC.0.5molD.0.25mol分析: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金属氧化到最高价,被还原的硝酸就是被还原成硝酸铵,据此结合方程式来计算回答.解答:因为硝酸很稀,所以硝酸被氧化成NH3(氨气)而不是NO2(二氧化氮),然后氨气极易溶于水,就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所以没有NO2 就只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达为:4Zn+10HNO3(稀)=4Zn(NO3)2 +NH4NO3+3H2O,所以被还原的硝酸就是被还原成氨气的那部分,也就是生成硝酸铵的那份,所以生成1mol的硝酸锌,相对应的生成硝酸铵物质的量就是0.25mol,所以硝酸还原成氨气的部分就是0.25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知识,应该知道被还原的硝酸即为化合价降低的氮元素所在的产物,即生成铵根离子的那部分硝酸,根据方程式来分析最简单.题型三: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典例3:(2013•哈尔滨模拟)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为()A.4B.3C.2D.1分析:先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然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再根据电荷守恒判断n值.解答: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锰离子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R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R2O8n﹣作氧化剂,即R2O8n﹣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n=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即可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题型四: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典例4:(2012•河南一模)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2mol e﹣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分析: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有3molNF3参加反应,生成2molNO,1molHNO3,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结合方程式以及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A.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当有3molNF3参加反应,生成2molNO,1molHNO3,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C.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则反应共转移0.4mole﹣,故C错误;D.反应中生成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同时生成硝酸,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概念和计算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拨】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2)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3)计算公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一个分子内被还原的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一个分子内被氧化的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将16.8g铁和0.3mol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amol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B.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l:1:3D.当0<a<0.15 时,溶液中始终满足2c(Fe2+)+3c (Fe3+)+c(H+)=c(Cl﹣)+c(Br﹣)+c(OH﹣)2.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X+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的X为2MnSO4B.氧化性:KMnO4>Fe3+>I2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30 molD.AB段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BC段的反应为2Fe3++2I﹣═2Fe2++I23.把图2的碎纸片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IO4﹣作氧化剂B.若有1mol Mn2+参加反应转移5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4.用2×10﹣3 mol的KXO4恰好将30mL,0.1mol/L的Na2SO3溶液氧化为Na2SO4,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B.+2C.+3D.+45.铜和镁的合金4.35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 480 mL NO2气体和336 mL 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二.多选题(共3小题)6.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进入大气后,会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等。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六讲:氧化剂、还原剂“温故”一、氧化还原反应①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或偏离电子对)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或偏向电子对)发生还原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升高和降低)。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比较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得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
如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C.实现Fe3+Fe2+的变化过程一定是氧化反应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Fe3+转化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2.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Cl-Cl2B.FeCl2FeCl3C.C CO2D.KMnO4MnO2【答案】D【解析】物质发生还原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中Cl-→Cl2,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FeCl2→FeCl3,铁元素化合价由+2→+3,发生氧化反应;C→CO2,碳元素化合价由0→+4,发生氧化反应;KMnO4→MnO2,锰元素化合价由+7→+4,发生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氧化剂和还原剂》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Na 2SO 3 → SO 2B .HCl → Cl 2C .Zn → ZnSO 4D .SO 2 → S2.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①Fe 2+ ②SO 2 ③H + ④Cl - ⑤Na + ⑥Al A .③B .③⑤C .①②D .④⑥3.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燃料的燃烧B .食物的腐败C .钢铁的锈蚀D .冰雪的融化4.下列变化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用食醋可以洗水垢[主要成分为3CaCO 、()2Mg OH ]B .用装铁粉的小袋作食品的脱氧保鲜剂C .制作糕点时添加适量小苏打D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5.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2+,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3Cl 2+6FeI 2=2FeCl 3+4FeI 3B .Cl 2+FeI 2=FeCl 2+I 2C .Co 2O 3+6HCl(浓)=2CoCl 2+Cl 2↑+3H 2OD .2Fe 3++2I -=2Fe 2++I 26.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引发了镁失火,他立即拿起2CO 灭火器欲把火扑灭,被老师及时制止。
原因是2CO 可以支持镁燃烧,反应为22Mg+CO 2MgO+C 点燃。
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Mg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还原B .由此反应可以得出还原性:Mg>CC .2CO 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D .Mg 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2CO 得到的电子数目7.已知:①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②Cl 2+2FeCl 2=2FeCl 3;③2KI+2FeCl 3=2KCl+I 2+2FeCl 2。
2.3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考点卡片1.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
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
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命题方向】题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典例1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的是()A.1mol钠与水反应B.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C.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D.1.5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C、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Na2O2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还原剂就是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D.氧化剂是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A不正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B不正确;还原剂是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C不正确。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C+H2O(g)CO+H2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A.3Fe+4H2O(g)Fe3O4+4H2B.Na2O+H2O2NaOHC.2F2+2H2O4HF+O2D.3NO2+H2O2HNO3+NO,A项中的水是氧化剂,B、D项中的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项中的水是还原剂。
3.用碱液吸收工业制硝酸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Na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H2O是还原产物中氮元素显+2价,NO2中氮元素显+4价,产物NaNO2中氮元素显+3价,故NaN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4.(2020江苏南京期末)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CO2B.H2O2→O2C.SO2→SD.KMnO4→MnO2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A项正确;H2O2→O2过程中,氧元素化2合价升高,H2O2分解就能实现,不一定要加入氧化剂,B项错误;SO2→S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C项错误;KMnO4→MnO2过程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分解来实现转化,不一定要加入还原剂,D项错误。
5.(2020广东惠州期末)根据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Fe3+、Br2、I2B.Fe3+、I2、Br2C.Br2、Fe3+、I2D.Br2、I2、Fe3+解析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2课时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B.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C.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D.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还原剂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答案:A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解析:,因为亚硝酸盐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即作氧化剂,则维生素C缓解亚硝酸盐中毒的机理是与之相反,故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答案:D3.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①S2-②Fe2+③Fe3+④S⑤H+⑥Na+⑦MgA.①⑦B.②④C.③⑤⑥D.②④⑤⑥解析:元素在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
S2-处于最低价态,Fe2+处于中间价态,Fe3+处于最高价态,S处于中间价态,H+处于最高价态,Na+处于最高价态,Mg处于最低价态,所以选C。
答案:C4.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X2>Y2>Z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NaW+Z2===2NaZ+W2B.2NaX+Z2===2NaZ+X2C.2NaX+Y2===X2+2NaYD.2NaZ+X2===2NaX+Z2解析:假设方程式正确,找出氧化剂和氧化产物,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得出氧化能力大小关系,再与题目中所给出的大小关系对比,若符合,则正确。
答案:D5.对于反应O 3+I -+H +―→I 2+O 2+H 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2和H 2O 是还原产物B .该反应能说明O 2的氧化性大于I 2C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2I -+4H +===I 2+2O 2+2H 2O 解析:此反应中氧化剂是O 3,还原剂是I -,氧化产物是I 2,还原产物是H 2O ,故A 错;由题意可知氧化性O 3>I 2,不能说明氧化性O 2>I 2,故B 错;D 中电荷不守恒,应为O 3+2I -+2H +===I 2+O 2+H 2O 。
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氧化剂和还原剂1.(浙江精诚联盟高一上月考)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氧化产物B.还原剂C.氧化剂D.还原产物2.(浙江金华校级月考)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 Ca(OH)2+2H2↑。
该反应中的水(深度解析)A.既不是还原剂又不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C.是氧化剂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3.(江苏无锡四校高一上期中联考)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
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 2Sn+a M↑+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反应中SnO2被氧化B.每生成1个CO2分子,转移8个电子C.C是氧化剂D.a的值为14.(湖北天门高一上月考)已知浓硫酸和硫化氢可以发生反应:H2S+H2SO4(浓) S↓+S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为还原产物,SO2为氧化产物B.水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D.每一分子硫化氢被氧化转移4个电子5.(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 O32−→CO2B.Cl-→Cl2C.Cr2O72−→Cr3+D.NH3→NO6.(安徽合肥高一上月考)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H2SO4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7.(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一定条件下,卤素互化物碘化砹(AtI,At元素显+1价)与Zn、NH3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2AtI+2Zn ZnI2+ZnAt2、AtI+2NH3 NH4I+AtNH2。
课时训练11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1.下列各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只可作为氧化剂使用的是()A.SO2B.H2SO4C.Cl2D.FeCl2解析: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S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H2SO4中的硫元素是+6价,氢是+1价,而氧元素在H2SO4中性质很稳定通常不失电子,所以硫酸只能作氧化剂;Cl2的氯元素是0价,处于中间价态,氯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答案:B2.X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Y原子,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被氧化了B.X是氧化剂C.X发生了还原反应D.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解析:X转移电子给Y,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Y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
故答案选A。
答案:A3.银在空气中容易发黄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解析:银在空气中发生发黄变黑的反应:4Ag+2H2S+O22Ag2S+2H2O,其中Ag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二、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4.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解析:一般元素具有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具有最低化合价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F没有正化合价,因此F2只具有氧化性;K为金属,金属没有负化合价,因此K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即单质K只具有还原性;HCl中的Cl-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H+具有氧化性,因此HCl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答案:A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练习(原卷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Fe +Cu 2+===Fe 2++Cu 的反应中Fe 作还原剂,在其他反应中Fe 一定也作还原剂 B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性:Fe 2+>Cu 2+C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D .SO 2-4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O 2-4氧化性一定很强 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
原因是CO 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以下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镁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MgO 是还原产物B .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 2>MgO ,还原性Mg>CC .CO 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D .镁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3.亚硝酸(HNO 2)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当它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可能是( ) ①NO ②NO 2 ③HNO 3 ④N 2 ⑤NH 3A .①③B .①②④C .①④⑤D .全部4.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便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则这种空气中常见的氧化剂是( )A .N 2B .O 2C .H 2OD .CO 25.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 ++10Z -+2XO -4===2X 2++5Z 2+8H 2O ②2A 2++B 2===2A 3++2B -③2B -+Z 2===B 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
第二章海洋中的卤素资源2.2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1.下列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主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古法炼铁B .粮食酿醋C .煅烧贝壳D .火药爆炸【答案】C【解析】A .炼铁从含铁的化合物生成单质铁,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符合题意;B .粮食酿醋的酿造存在从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再转化为乙酸的过程,有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符合题意;C .煅烧贝壳是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元素化合价均没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 符合题意;D .火药爆炸发生反应3222S+2KNO +3C=K S+N +3CO ↑↑,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
2.反应24222C 2H SO ()CO 2SO 2H O 浓∆+↑+↑+中,作还原剂的是A .2CO B .C C .24H SO D .2SO 【答案】B【解析】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C 元素由0价升高为+4价,还原剂为C ,故选B 。
3.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 2SeO 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 2SeO 3的作用是A .还原剂B .氧化剂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以上均不是【答案】A【解析】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因此亚硒酸钠具有还原性,与活性氧反应时,亚硒酸钠作还原剂,答案选A 。
4.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粒子是A .H 2OB .Na +C .Cl -D .O 2【答案】A 【解析】A .H 2O 中H 元素为+1价,是该元素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O 元素为-2价,是该元素最低价,具有还原性,因此H 2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 选;B .Na +中Na 元素为+1价,是该元素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故B 不选;C .Cl -中Cl 元素为-1价,是该元素最低价,具有还原性,故C 不选;D .O 2中氧元素为0价,一般情况下只能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故D 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A 。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练习(解析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Fe +Cu 2+===Fe 2+
+Cu 的反应中Fe 作还原剂,在其他反应中Fe 一定也作还原剂 B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性:Fe 2+>Cu 2+
C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
D .SO 2-4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O 2-
4氧化性一定很强 【答案】A
【解析】选项D 的错误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分析问题很片面。
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一定都有氧化性,但不一定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如SO 2-
4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是+6价,但在反应时,不一定就体现了强氧化性。
氧化性的强弱要由得失电子难易程度来确定,不能简单地看化合价的高低。
在一个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在Fe +Cu 2+===Fe 2++Cu 反应中,Cu 2+
是氧化剂,Fe 2+是氧化产物,故对于氧化性来说应该是Cu 2+>Fe 2+,B 错。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还原性强
于排在后面的金属。
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弱于排在其后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C 错。
金属没有负化合价,所以单质的0价是金属的最低价,故正确答案为A 。
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
原因是CO 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以下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镁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MgO 是还原产物
B .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 2>MgO ,还原性Mg>C
C .CO 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D .镁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答案】B
【解析】该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情况为
得到4e -,Mg 是还原剂,MgO 是氧化产物,A 错;CO 2是氧化剂,氧化性
CO 2>MgO ,C 为还原产物,还原性Mg>C ,B 正确;CO 2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 错;氧元素化合价无变化,D 错。
3.亚硝酸(HNO 2)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当它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