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指导书2014v1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12
PLC实验指导书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第一部分、TVT-90A2实验箱介绍一、概述TVT—90A2型PLC教学训练装置,主要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PLC教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也可用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PLC控制系统的初级培训。
该装置主要配置有主机、PLC数字量调试单元、模拟量指示调节单元,实验模拟板等。
可完成指令系统训练,程序设计训练,并可能过继电器接口板与实际系统连接,完成实际系统的PLC控制。
图1.外形图二、TVT—90A2箱式PLC训练装置的使用TVT—90A2训练装置主要由可编程序控制器,主机板和实验模拟板组成(见图2)。
●用实验连接导线将主机板关部分相连接可完成指令系统训练;●用实验连接导线将主机板与实验模拟板相关部分相连接可完成程序系统训练;●用连接导线将主机板与实际系统的部件连接可作为开发机使用,进行现场调试。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模拟板主机板图2.总体结构图1、TV—90A2训练装置的基本配置●主机箱(包含可编程序控制器、主机板和实验模拟板)1个●实验连接导线1套●220VAC电源线一条●RS-232通讯电缆一条2、TV—90A2训练装置的结构组成①可编程序控制器组成:●主机模块:日本欧姆龙CPM2A-30CDR-A(18点开关量输入;12点开关量输出)●扩展模块:CPM1A-20ED1(12点开关量输入)●扩展模块:CPM1A-MAD02-CH(4路模拟量输入;1路模拟量输出)图3.PLC组成手持编程器接口RS-232串行接口②主机板的组成:●●●●●●●●●●PLC输入、输出连线插孔8个波动开关一个2位拨码器一个16键矩阵键盘一个8段数码管5个LED指示灯2个模拟量指针表1个24VDC电源1个0~10V和1个0~20mA可调信号源电源开关及保险管24VDC电源8位拨动开关图4.主机板功能构成分布16键矩阵键盘电源开关及保险PLC输入连线插孔区PLC输出连线插孔区8段数码管PLC模拟通道连线插孔区5位指示灯电压、电流可调信号源模拟量指示表2位拨码器③试验模拟板的组成:实验模拟板上共分为6个特定试验功能区域,由模拟图形、指示灯和连线插孔组成。
plc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PLC的工作流程和编程方法。
2. 学生能掌握PLC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单元等。
3. 学生能了解常见的PLC指令,并运用这些指令进行简单的电气控制程序编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电气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2. 学生能分析实际电气控制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PLC电气控制项目的实施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PLC电气控制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工程技术专业的认识和认同。
2. 学生培养工程思维,注重实践与创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合作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PLC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应用领域等,对应教材第1章。
2. PLC硬件组成:讲解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单元、电源模块等硬件部分的构成和功能,对应教材第2章。
3. PLC编程语言与指令:学习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表等,介绍常用指令及其应用,对应教材第3章。
4.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通过实际案例,教授PLC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习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对应教材第4章。
5. PLC电气控制应用实例:分析实际电气控制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结合教材第5章及实际案例。
plc实训课程设计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PL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
2.熟悉PLC的硬件结构,包括CPU、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
3.掌握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系统、程序结构和编程方法。
4.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和案例。
5.能够熟练操作PLC设备,进行硬件连接和参数设置。
6.能够根据控制需求,编写PLC程序,实现简单的自动化控制。
7.能够使用调试工具,对PLC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兴趣,认识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PLC的基本原理:介绍PLC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使学生了解PLC的基本特性。
2.PLC的硬件组成:讲解PLC的硬件结构,包括CPU、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使学生熟悉各部分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3.PLC的编程方法:介绍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系统、程序结构和编程方法,通过实例使学生掌握编程技巧。
4.PLC的应用案例:分析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PLC的实际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PLC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PLC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1.1 设计目的PLC课程设计A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修完《可编程序控制器 A》理论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
通过课程设计既能验证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设计能力,使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做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本专业上具体应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2)加深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编程的进一步理解;3)结合对有关顺序控制系统和保护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实现过程加深对 PLC控制系统的理解与掌握;4)拓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在相关行业中应用的相关知识。
1.2 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研究喷雾干燥塔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基于M340 PLC 对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编写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本课程设计为后续实践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下位机部分,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上位机程序设计组成一套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践环节体系。
二、控制对象喷雾干燥塔的分析2.1喷雾干燥塔背景描述喷雾干燥塔将液态的料浆经喷枪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内,干燥塔利用燃料燃烧的能量将鼓风机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在干燥塔内将雾化的料浆干燥为超细颗粒粉态成品。
粉状成品在塔内利用旋风分离原理从热空气中分离出来,有塔的底部翻版阀定期排入收集袋中的合格原料。
热空气则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除。
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主要由燃烧、干燥、投料、除尘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主要用于把液态原料制备成固体粉末原料的设备。
它被广泛得使用于化工、食品、陶瓷等诸多行业,作为原料或成品加工的设备,该设备一般都作为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成套供应。
2.2 喷雾干燥塔工艺流程简介喷雾干燥塔P&ID图如图1-1所示。
按工艺流程,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干燥系统、投料系统、布袋系统等。
1-1 喷雾干燥塔P&ID图2.3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供油泵、增压泵、溢油阀、油包、截止阀、调节阀、点火变压器、火检探头、助燃风机等。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PLC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九路抢答(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名称《PLC及组态课程设计》专业电子信息适用年级 09级班级 09电信班1、2 指导教师 _侯益坤、伍勤谟·一、课程设计的目的PLC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之后进行的。
目的是通过对一个实际应用课题的设计,初步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从了解设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并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系统设计,到模拟安装调试,然后整理有关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使学生得到一次系统的训练,从而对本课程理解更深刻,更清楚,更重要的是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注意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的能力。
(2)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查阅技术资料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4)工程绘图能力。
(5)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作方法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引导,以及设计技术把关上面。
二、系统方案设计要求说明在很多竞赛活动中,经常用到抢答器。
对抢答器的控制要求是:当多个输入信号输入时,抢答器只接收第一个到来的信号,而不接收后面到来的输入信号并使第一个到来的输入信号相应的灯或铃有反应。
本系统中设有9个抢答输入按钮、一个复位按钮、一个开始按钮,一个七段数码管,一个蜂鸣器,一个3S兰灯,一个5S黄灯,一个红色违规指示灯。
】本系统可提供九个抢答台,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参赛人通过抢先按下按钮回答问题。
在抢答开始前,主持人应按下复位按钮使系统复位,做好抢答准备。
当主持人说开始,并同时按下开始按钮,抢答开始,并限定抢答时间为10s。
若抢答者在抢答开始前抢先输入,则属违规要显示该台台号,同时蜂鸣器以秒的周期响, 红色违规指示以1秒的周期闪烁,以便扣分惩罚。
plc编程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PLC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编程语言,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进行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能够对简单的PLC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包括PLC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PLC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包括指令系统、编程规则和编程技巧。
3.PLC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包括控制系统的分析、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4.PLC应用案例分析,包括常见的PLC应用领域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LC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PLC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的应用场景和编程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PLC编程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教材:选用合适的PLC编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实验设备:准备PLC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占比分别为30%、30%和40%。
1.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
2.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包括PLC程序的设计和调试。
3.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PLC编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电气控制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气控制PLC的基本原理,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使学生掌握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了解常用的电气元件及其功能。
3. 帮助学生掌握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了解相关行业的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逻辑控制程序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气控制程序编写。
2. 提高学生运用PLC进行故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实践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控制PLC技术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控制PLC技术的应用与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实践操作,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使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
2. PLC编程语言与逻辑:讲解PLC的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使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常用电气元件及其功能:介绍常用的电气元件(如继电器、接触器、传感器等)及其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 PLC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讲解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PLC接口电路设计。
5. PLC程序设计与调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习PLC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程序调试的方法。
plc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其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
2.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掌握基本的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
3. 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优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PLC控制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PLC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PLC在节能降耗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和评估过程,以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PLC原理与应用》第一章2.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习PLC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基本的编程指令。
教材章节:《PLC原理与应用》第二章3. PLC编程方法:学习顺序功能图、梯形图、指令表等编程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PLC原理与应用》第三章4.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并讨论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典型应用,如流水线控制、电梯控制等。
教材章节:《PLC原理与应用》第四章5.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学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小组项目实践。
教材章节:《PLC原理与应用》第五章6. PLC控制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了解调试方法,学会分析并解决PLC控制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PLC课程设计简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控制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在PLC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PLC程序,以控制一个模拟工厂的自动化过程。
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技巧,以便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设计原理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采用模拟工厂进行实验。
模拟工厂由多个机械和电气设备组成,其中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电动机等。
PLC将用于控制各个设备的工作,实现自动化控制。
PL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输入模块的信号状态,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逻辑,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
在PLC的程序中,我们可以定义各种逻辑和运算操作,如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
PLC编程语言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使用Ladder Logic(梯形图)作为PLC编程语言。
Ladder Logic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类似于梯子的形状。
它使用两个纵向的电路导线,表示输入和输出信号,横向的线表示逻辑关系。
Ladder Logic的基本元素包括线圈(Coil)和连线(Contacts)。
线圈用于表示输出信号,连线用于表示输入信号和逻辑运算。
通过组合线圈和连线,我们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
PLC程序设计步骤在进行PLC程序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自动化控制的需求和过程。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PLC程序设计:1.确定输入信号:识别所需的传感器和开关信号,确定它们与PLC的输入模块的连接方式。
2.确定输出信号:识别所需的执行器和显示设备,确定它们与PLC的输出模块的连接方式。
3.设计Ladder Logic程序:根据需求和过程,设计Ladder Logic程序。
程序中包括逻辑元件(线圈和连线)和逻辑运算(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
4.编写Ladder Logic程序:使用PLC编程软件,按照设计好的LadderLogic程序进行编写。
5.下载程序到PLC: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PLC中,使其可以执行控制操作。
电气专业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3. 理解并掌握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2. 能够运用PLC解决简单的电气控制问题;3. 能够分析并优化PLC控制系统,提高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自信心;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PLC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PLC编程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竞争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PLC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2.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界面介绍- 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程序编写与调试方法3. PLC编程基础- PLC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 常用PLC指令及功能- PLC程序结构及编程技巧4. 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连接与配置-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与调试5. PLC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常见电气控制系统的PLC改造案例- PLC控制系统优化与故障排除6. 实践教学环节- PLC编程与调试实践-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逐步进行。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任凤娟编写2014 年 11月第 1 版《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一、设计目的《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通过自己所学的电气控制及PLC的基础知识以及PLC的基本实验的体会,来进行分析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联系实际,设计一个经济、实用及可靠的控制系统。
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3.PLC工程绘图以及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写技术资料的能力;4.利用PLC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及常用的设计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PLC控制系统设计可选项目1、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2、花式喷水池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3、八层电梯楼层定位及显示的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4、全自动洗衣机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5、三相六拍步进电机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6、物业供水系统水泵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7、车库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8、带有显示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三、任务及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其中设计部分为4天,资料收集、整理为1天。
四、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下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要求简明扼要,论证充分,论据可靠,具体而言,有下列三部分内容:①概述。
工程建筑概况,各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主要设计参数。
②各系统方案比较和选定。
分别各系统方案介绍,论证选定方案的优越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等。
③各系统选定方案描述。
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可以合为一份,一般控制在50页左右。
(2)图纸绘制①各层平面图(比例1:100)。
②系统图(比例1:50)。
③设计说明、图纸目录、图例、主要设备材料表等以上图纸按施工图深度要求绘制,要求图面整洁,表示清楚,线各规范,字体要求仿宋体。
由于设计工作量较大,设计过程中,教师可随学生进行情况对设计内容作适当调整。
(3)PLC控制系统设计内容①项目名称及要求;②设计方案论证(包括设计框图或时序图);③PLC的选择;④I/O地址分配;⑤程序设计(利用STEP7软件设计梯形图);⑥PLC的I/O接线图;⑦系统调试及分析;⑧课程设计的心得;⑨参考资料。
五、评价与考核1.设计考核分三部分进行设计成果质量,占80%。
设计态度考核,占20%。
如果发现抄袭或请人代作者,均按考核不合格处理。
2.成绩评定按以上考核内容情况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五级记分制,给出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其标准如下:优秀:课程设计的内容全面、合理、有个人独立见解,无错误,文章通顺,条理清楚,格式符合要求,课程设计纸张整洁,设计装订规范。
良好:课程设计内容比较全面、比较合理、有一定个人的见解,错误较少,文章通顺条理清楚,格式符合要求。
中等:课程设计内容比较齐全、无原则性错误,文章通顺,格式符合要求,课程设计纸张整洁,设计装订效果比较规范。
及格:课程设计内容基本齐全、无原则性错误,文章较通顺,格式符合要求,课程设计纸张比较整洁,设计装订效果一般。
不及格:课程设计内容不齐全、有原则性错误,文章条理混乱,格式基本符合要求,课程设计纸张比较脏,设计装订不规范。
六、参考资料1.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应用》GB3100-9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上海市标准DBJ08-47-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设计手册、教材《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安装手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TU24—62—4319)《建筑电气设备选型手册》(TU85—0231)《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手册》(TU85—62—7414)《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教材)《可编程控制技术》(教材)《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一、可选项目设计基础资料(一)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1. 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自动门控制装置由门内光电探测开关K1、门外光电探测开关K2、开门到位限位开关K3、关门到限位开关K4、开门执行机构KM1(使直流电动机正转)、关门执行机构KM2(使直流电动机反转)等部件组成。
光电探测开关为检测到人或物体ON,否则为OFF。
2.控制要求:(1)当有人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1或K2时,开门执行机构KM1动作,电动机正转,到达开门限位开关K3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s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s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s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5)开门与关门不可同时进行。
3. I/O编址4. 编程并调试5. I/O端子接线图(二)花式喷水池装置PLC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1. 花式喷水池示意图a)花式喷水池喷嘴布局示意图b)花式喷水池控制开关面板图图a中4为中间喷水管,3为内环状喷水管,2为中环形状喷水管,1为外环形状喷水管。
图b中的选择开关可有4种选择,可分别用4个开关模拟实现;单步/连续开关为“1”= 单步,“0”= 连续,其他为单一功能开关。
2. 控制要求:(1)水池控制电源开关接通后,按下启动按钮,喷水装置即开始工作。
按下停止按钮,则停止喷水。
工作方式由“选择开关”和“单步/连续”开关来决定。
(2)“单步/连续”开关在单步位置时,喷水池只运行一个循环;在连续位置时,喷水池反复循环运行。
(3)方式选择开关用以选择喷水池的喷水花样,1~4号喷水管的工作方式选择如下:a)选择开关在位置“1”——按下启动按钮后,4号喷水,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2s,2号喷水,再延时2s,1号喷水,接着一起喷水15s为一个循环。
b)选择开关在位置“2”——按下启动按钮后,1号喷水,延时2s,2号喷水,再延时2s,3号喷水,再延时2s,4号喷水,接着一起喷水30s为一个循环。
c)选择开关在位置“3”——按下启动按钮后,1、3号同时喷水,延时3s 后,2、4号同时喷水,1、3号停止喷;交替运行5次后,再1~4号全部喷水30s 为一个循环。
d)选择开关在位置“4”——按下启动按钮后,喷水池1~4号水管的工作顺序为:1→2→3→4按顺序延时2s喷水,然后一起喷水30s后,1、2、3和4号水管分别延时2s停水,再等待1s,由4→3→2→1反序分别延时2s喷水,然后再一起喷水30s为一个循环。
(4)不论在什么工作方式,按下停止按钮,喷水池立即停止工作,所有存储器复位。
3. I/O编址4. 编程并调试5. I/O端子接线图(三)八层电梯楼层定位及显示的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根据各楼层行程开关的状态,确定轿厢所在楼层(2)用九段LED数码管作十进制层楼位置显示,如图(1)所示:图(1)九段LED数码管作十进制层楼位置显示2. 九段码编码示意图、真值表、I/O编址3. 编程并调试4. I/O端子接线图(四)全自动洗衣机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按下启动按扭及水位选择开关;(2)注水直到高(中、低)水位,关水;(3)2s后开始洗涤;(4)洗涤时,正转30s,停2s,然后反转30s,停2s;(5)如此循环5次,总共320s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30s;(6)开始清洗,重复(2)~(5),清洗两遍;(7)清洗完成,报警3秒并自动停机;(8)若按下停车按扭,可手动排水(不脱水)和手动脱水(不计数)。
输入点:输出点:启动 10001 低水位检测 10009 启动洗衣机 00001停止 10002 手动排水 10010 进水阀 00002高水位 10003 手动脱水 10011 正转 00003中水位 10004 反转 00004低水位 10005 排水 00005排空检测 10006 脱水 00006高水位检测 10007 报警 00007中水位检测 100082. 若要求启动开关分为标准洗和轻柔洗,试改变有关输入点,并在程序中加入轻柔洗功能(轻柔洗过程自定)3. I/O编址4. 编程并调试(五)三相六拍步进电机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三相步进电动机有三个绕组:A、B、C。
正转通电顺序为:A→AB→B→BC→C→CA→A反转通电顺序为:A→CA→C→BC→B→AB→A(2)要求能实现正、反转控制,而且正、反转切换无须经过停车步骤。
(3)具有两种转速:#1开关合上,则转过一个步距角需0.5s。
#2开关合上,则转过一个步距角需0.05s。
(4)要求步进电动机转动100个步距角后自动停止运行(5)(选做)在完成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功能:设置按钮K1,每按一次K1,转速增加一档(即转动一个步距角所需时间减少0.01s)设置按钮K2,每按一次K2,转速减少一档(即转动一个步距角所需时间增加0.01s)2. I/O编址3. 编程进行调试(六)物业供水系统水泵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某物业供水系统有水泵4台,供水管道安装压力检测开关K1,K2和K3。
K1接通,表示水压偏低;K2接通,表示水压正常;K3接通,表示水压偏高。
1. 控制要求:(1)自动工作时,当用水量少,压力增高,K3接通,此时可延时30s后撤除1台水泵工作,要求先工作的水泵先切断;当用水量多时,压力降低,K1接通,此时可延时30s后增设1台水泵工作,要求未曾工作过的水泵增加投入运行;当K2接通,表示供水正常,可维持水泵运行数量。
工作时,要求水泵数量最少为1台,最多不得超出4台。
(2)各水泵工作时,均应有工作状态显示。
(3)手动工作时,要求4台水泵可分别独立操作(分设起动和停止开关),并分别具有过载保护,可随时对单台水泵进行断电控制(若输入点不够,可用I/O 扩展模块)(4)设置“自动/手动”切换开关(ON——手动,OFF——自动),另设自动运行控制开关(ON——自动运行,OFF——自动运行停止)。
2. 画出运行框图,I/O编址3. 编程并借助实验箱上的发光二极管进行调试4. 画出I/O端子接线图。
(七)车库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东西方向EW南北方向NSEW 显示NS 显示1. 控制要求:(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 加1,后退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 减1;(计数器B 的初始值由计数器A 送来)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