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历史以及分类》
- 格式:pptx
- 大小:65.98 MB
- 文档页数:6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的分类- 按规模分类- 按用途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类- 按处理器结构分类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机械计算机时代-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微型计算机时代- 个人计算机时代- 移动计算时代1.3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主存)- 外存(辅助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1.4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与存储- 二进制数的表示- 字符的编码表示- 数据的存储单位- 位- 字节- KB、MB、GB、TB1.5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运算方式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数据流1.6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1.7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网络拓扑结构- 通信协议- 网络类型- 上网方式1.8计算机安全与风险防范- 计算机- 防火墙-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备份与恢复- 网络安全附件:在本文档中,还涉及以下附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图表- 计算机网络拓扑图- 计算机安全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备份与恢复: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定期备份数据,并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恢复数据的操作。
数据备份是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而进行的一项措施。
2:计算机:指一种携带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和复制自身的恶意软件。
计算机可以损坏数据、破坏系统以及传播给其他计算机。
计算机基础(完整版)第一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里程碑。
1. 第一阶段:机械计算机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计算机来处理数学问题。
最早的机械计算机之一是由法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差分机。
差分机是一种用于计算多项式和表格的机器,虽然它没有实现商业化,但它为后来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二阶段:电子计算机时代(20世纪40年代60年代)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最早的电子计算机之一是ENIAC,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克利和约翰·普雷斯珀·埃克特设计。
ENIAC是一种巨大的电子计算机,用于军事计算。
随后,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商业和科学领域,如UNIVAC和IBM 701等。
3. 第三阶段: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问世使得计算机进入了大众生活。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PC是早期个人计算机的代表。
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便捷和可访问,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中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各种任务。
4. 第四阶段:互联网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计算机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信息和进行在线交流。
计算机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工作和生活方式。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和突破,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不断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将继续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计算机基础(完整版)第一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里程碑。
1. 第一阶段:机械计算机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计算机来处理数学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广义上包括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应用的所有内容。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等。
一、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定程序进行自动的、高速的、大规模的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按功能划分,计算机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是指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处理和控制任务。
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都属于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则是根据特定任务需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如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等。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其中分为四代计算机: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电子管时代(1940年代至1950年代)计算机的前身是由大量电子管组成的巨型机器,体积庞大,功耗高,机械故障率也很高。
典型的代表有ENIAC、EDVAC等。
2.晶体管时代(1950年代至196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计算机变得更小巧、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
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典型的代表有IBM700/7000系列计算机、DECPDP系列计算机等。
3.集成电路时代(1960年代至197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将大量的晶体管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得计算机成本大幅度下降。
典型的代表有IBMSystem/360系列计算机、DEC VAX系列计算机等。
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0年代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机的性能,并将计算机进一步集成和微型化。
计算机开始进入个人计算机时代,普及程度也大幅度提高。
典型的代表有IBM PC、苹果Macintosh等。
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计算机的概述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分类- 按规模: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 按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处理方式: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外部设备- 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速度指标:时钟频率、指令执行时间- 存储容量指标:内存容量、磁盘容量- 输入输出指标:输入输出设备的速度、数据传输率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 启动过程:电源启动、自检程序(POST)、引导加载程序(BIOS)、操作系统加载- 关闭过程:关机指令、操作系统执行关机程序、硬件停止运行计算机的操作界面- 命令行界面(CLI):使用命令行进行操作- 图形用户界面(GUI):使用图形界面进行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命令- 文件操作: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等- 目录操作:创建、进入、退出、删除目录等- 系统操作:查看系统信息、关闭计算机等第三节:计算机的编程语言编程语言的概念与分类- 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C语言、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特点与选择- 可读性:可读性高的语言更易于理解与维护- 可移植性:可移植性强的语言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 生态系统:有完善的库与框架支持的语言更具开发便利性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与变量类型- 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 基本语法:变量定义与赋值、运算符、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第四节: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组成- 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网络的组成:主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的定义- 互联网的特点:开放性、去中心化、免费性、可扩展性等互联网的基本服务与协议- 域名系统(DNS):将域名转换为IP地质- 网络协议:TCP/IP协议族、HTTP协议等第五节:计算机安全与法律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与措施- 安全威胁:、黑客攻击等- 安全措施:防火墙、杀毒软件、加密技术等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 著作权法:保护软件著作权- 网络安全法:规范网络安全行为- 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附件:- 附件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纲- 附件2:常用的计算机编程工具- 附件3:计算机网络拓扑图法律名词及注释:-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公开演出等权利。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历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介绍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介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开机、关机、重启等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使用鼠标、键盘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包括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
2.3 其他操作系统简介简要介绍Linux和macO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使用让学生熟悉Microsoft Word的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创建、编辑、排版、打印等基本操作。
3.3 其他文字处理软件简介简要介绍WPS Office等其他文字处理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应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使用让学生熟悉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完成指定任务的自动化机器,通过处理数据和指令来实现功能。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从最初的巨型机器发展到今天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等多种形态,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多个技术阶段。
1.2 计算机的组成与原理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等,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工作原理是输入数据经过处理后输出结果的过程。
1.3 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领域
计算机按照功能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照规模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娱乐等。
1.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处理能力、存储能力、输入输出能力和可靠性等。
处理能力可以通过主频、运算速度和并行性等指标来衡量,存储能力可以通过内存大小和存储速度来衡量,输入输出能力可以通过端口数量和传输速度来衡量。
1.5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方式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数据与指令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输出。
计算机的运行方式包括批处理方式、分时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指对创作作品(文字、音乐、美术作品等)的独立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指对计算机软件的独立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修改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