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病害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67
菜豆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技术指导菜豆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技术指导:一、菜豆主要病害1.菜豆枯萎病(1)症状。
花期开始发病,下部叶片先变黄,向上扩展,叶脉变褐,近脉处变黄,枯干或脱落;茎一侧或全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根部变色,腐烂易拔起,花期后病株大量枯死。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关。
温度24~28℃,湿度80%,地势低洼,平畦种植,浇水多,连作等发病重。
(3)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播前处理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先灌沟,待药液渗下后再播种。
发现病株,及时喷药。
2.菜豆斑点病(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圆形或近圆形,生于叶缘成叶尖的为半圆形,病斑较大,边缘褐色,中部色稍浅,斑面有轮纹。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传播。
(3)防治方法。
70%甲基托布津600倍,77%可杀得600倍。
3.菜豆炭疽病(1)症状。
叶茎及荚受害,叶片背面始发,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豆荚初现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
中间凹现,边缘稍隆起。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适温21~23℃,最高30℃。
种子带菌。
(3)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开花后,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500倍。
4.菜豆红斑病(1)症状。
叶片染病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受叶脉限制,沿叶脉扩展,红色或红褐色,背面密生灰色霉层。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为真菌,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
75%百菌清5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
5.菜豆细菌性疫病(1)症状。
幼苗染病,子叶红褐色,溃疡或叶柄基部产生水浸斑,后为红褐色,绕茎扩展,幼苗倒折干枯。
叶片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暗褐色,油浸状小斑点,扩展为不规则形褐斑,病组织变薄,近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
【必备资料】芸豆(菜豆)16种病虫害图谱来了芸豆学名叫做菜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的豆科植物。
入春之后,天气转暖,也到了菜豆的春播时节。
在菜豆的栽培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1. 菜豆枯萎病主要发生在开花结荚期。
表现症状:?刚开始是植株下部叶片先变黄,然后逐渐向上发展。
叶脉两侧变黄,叶脉呈黄褐色,严重的时候全叶焦枯脱落。
剖开根茎部,可以看到维管束变成黄褐色至黑褐色。
防治药剂:?(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多菌灵拌种。
(2)发病初期:恶霉灵、水杨菌胺、咪鲜胺锰盐、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2. 菜豆根腐病多在出苗7天后开始发病,生长3~4周进入发病高峰。
表现症状:?病菌主要侵染菜豆的根部或茎基部。
病株下部叶片变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多由侧根蔓延至主根,使整个根系腐烂或坏死,病株容易拔出。
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病情扩展后向茎部延伸,主根全部发病后,地上部茎叶萎蔫或枯死。
防治药剂:?(1)播前种子处理:用精甲·咯菌腈,或咯菌腈拌种。
(2)该病为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发病后用药效果差。
可选用:多菌灵,或恶霉灵冲淋植株基部或灌根,视病情隔7天再灌1次。
3. 菜豆病毒病表现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嫩叶开始表现明脉、失绿或皱缩,新长出的嫩叶呈花叶。
浓绿色的部分突起或凹下呈袋状,叶片向下弯曲。
有些品种会出现畸形,病株矮缩,开花迟或易落花。
防治药剂:?可选用琥铜·吗啉胍、吗胍·乙酸铜、盐酸吗啉胍、烯·羟·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防治。
4. 菜豆斑点病表现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生于叶缘和叶尖的为半圆形,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表面具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
湿度大时,其上散生或轮生小黑粒。
防治药剂:?(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1.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叫叶烧病,以夏播菜豆受害重。
病症要紧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果。
叶片受害,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随病情进展病斑扩大成不规那么形的褐色坏死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变硬,薄而透明,易脆裂。
叶片干枯如火烧状,故又称叶烧。
嫩叶受害,皱缩、变形,易脱落。
茎蔓染病,初为水渍状,进展成褐色凹陷条斑,围绕茎一周后,致病部以上枯死。
果实染病,初为褐红色、稍凹陷的近圆形斑,严峻时豆荚内种子亦显现黄褐色凹陷病斑。
在潮湿条件下,叶、茎、果病部及种子脐部,均有黄色菌脓溢出。
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li Dye称野油菜黄单胞,属细菌。
菌体短杆状,极生1鞭毛。
病菌发育适温30℃,50℃10分钟致死。
发病特点病菌在种皮或种子内越冬。
种子内病菌可存活2~3年。
附着病残体的病菌那么随病残体的腐臭而失去致病力。
带菌种子,引发幼苗发病,并在生长点和子叶病部产生菌脓。
风、雨水、农事活动均为传播媒介。
病菌经伤口、孔口(水孔、气孔)侵染。
高温、高湿、大雾、结露有利发博夏秋季气闷热、持续阴雨、雨后暴晴等病情进展迅速。
治理粗放、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杂草丛生、虫害严峻等,均有利发博防治方式1、农业防治。
实行3年轮作;设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勿大水温灌;施用腐熟肥料,清除病残体等。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精细平整土地,避免局部积水,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打去下部老叶,增强田间通透性。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在喷1次,持续防治2-3次。
以上药剂可连番利用。
经常使用药剂:络氨铜、琥胶肥酸铜(DT)、可杀得、噻菌铜、新植霉素、加瑞农等药剂。
《四季豆(菜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四季豆(菜豆)病虫害概述•四季豆(菜豆)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四季豆(菜豆)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四季豆(菜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01四季豆(菜豆)病虫害概述四季豆(菜豆)病虫害是指在其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虫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病害,以及昆虫和其他有害生物引起的虫害。
定义四季豆(菜豆)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大、易传播等特点,常常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甚至绝收。
特点四季豆(菜豆)病虫害的定义与特点1四季豆(菜豆)病虫害的危害性23四季豆(菜豆)病虫害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枯萎,果实畸形,严重时甚至绝收,从而造成产量大幅下降。
产量下降受病虫害影响的四季豆(菜豆)果实不仅外观畸形,而且营养价值也会降低,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和食用品质。
品质降低一些病虫害会导致植物死亡,从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失。
植物死亡防治四季豆(菜豆)病虫害可以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病害传播,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四季豆(菜豆)病虫害的防治意义保障食品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损失,提高四季豆(菜豆)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防治病虫害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维护生态平衡02四季豆(菜豆)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叶片出现黄褐色或深褐色的锈斑,叶背产生黄色至褐色粉末。
症状识别传播途径防治方法通过气流传播,具有传染性。
选用抗病品种,定期清洁田园,减少病原菌数量,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03锈病0201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斑点,边缘呈深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有轮纹。
症状识别通过分生孢子传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传播途径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定期清洁田园,减少病原菌数量。
防治方法炭疽病传播途径通过水流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生。
症状识别叶片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
菜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菜豆是一种重要的蔬菜种类,也是很多家庭的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材。
然而,菜豆与其它作物一样,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实现菜豆的优质稳产。
一、菜豆的主要病虫害1. 病害(1)霜霉病:霜霉病是菜豆生长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导致菜豆的叶片变黄,枯萎、死亡,严重时还会导致菜豆减产。
(2)晚疫病:晚疫病是一种严重的菜豆病害,病毒会侵袭菜豆的地下茎,导致菜豆的凋零、死亡。
(3)蚜虫:蚜虫会在菜豆的叶片和茎上进行繁殖,喜欢吸食菜豆茎叶中的汁液,严重时会导致菜豆减产。
2. 害虫(3)夜蛾:夜蛾是在夜间活动的一种害虫,会进入菜豆田中进行大量繁殖,以卵形式在菜豆叶片上产卵,导致菜豆减产。
二、菜豆的防治措施1. 轮作种植菜豆的病虫害主要为土传病害,所以轮作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种植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需要将菜豆和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病菌和害虫的繁殖,提高菜豆的产量和质量。
2. 种质育种菜豆种质育种是为了培育具有良好抗病性的菜豆品种。
通过尽可能的选育出抗病性较强的菜豆品种,以提高菜豆的产量和质量。
3. 选择优质的土壤菜豆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要选择优质的土壤。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简单的土壤检测来完成,如有需要还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状况。
4. 合理施肥施肥是菜豆顺利生长的重要保障。
在施肥方面,应该选择有机肥,肥料用量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防止过度施肥对菜豆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其对应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比较可取的方式是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这两种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也更加安全无毒。
综上所述,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实现菜豆优质稳产至关重要。
无论是轮作、种质育种、选择优质的土壤以及合理施肥,还是采取综合防治的方式,都能够有效的预防菜豆病虫害,并保证菜豆的产量和质量。
四季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四季豆(菜豆)常见病虫害
1、病毒病
四季豆叶斑病:春季、夏季要多用液体肥料及叶面施药,先用25%四
氯丙烯乳油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在叶斑形成以后,用25%马拉硫磷
乳油1000倍液及0.2%磺胺氯苯乳油1000倍液药剂可获得比较好的防治
效果。
四季豆黄化病:多施氮肥,及时施用常用的病虫药剂,如25%四氯丙
烯乳油2000倍液,在植株叶片上喷雾施放,可以较好的防治该病害;还
可以用10%多菌灵乳油、50%百菌清乳油防治。
2、真菌性病害
四季豆疫病:及时施用常用药剂,如25%四氯乙烯乳油1000倍液喷雾,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采用50%多菌灵乳油、50%百菌清
乳油防治。
四季豆黑斑病:多使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料,及时施用常用药剂,如25%四氯丙烯乳油1000倍液喷雾,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
采用10%多菌灵乳油,50%百菌清乳油、50%甘膦乳油防治。
3、虫害
四季豆蝗虫:用25%氯氰菊酯乳油、25%咪达唑菊酯乳油等药剂防治,也可以使用25%甲氰菊胺乳油、25%氯氰菊酯乳油,每667m2喷雾施用;
另外,可以采用活性炭粉剂防治。
菜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菜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1、菜豆锈病1.1危害症状。
菜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和荚。
叶片染病,初生黄白色小凸起斑点,后变锈褐色,以后隆起,扩大成红褐色的夏孢子堆,病斑破裂散出红绣色粉末,即夏孢子。
后期植株上长出黑褐色锈状条斑,表皮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发病严重时,植株提早枯死。
1.2发生规律。
病原真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越冬,借气流传播,高温高湿是诱发菜豆锈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叶面结露或有水滴是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
夏孢子形成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6~22℃。
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温、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时间长,此病易流行。
1.3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
如:架豆王、九粒白等。
②发病初期喷洒40%福星乳油2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300倍液,或50%苯锈灵乳油300倍液,隔10天喷药一次,连喷1~2次。
③阴天或雨天以25%百菌清烟雾剂熏蒸,667平方米温室用药300~400g,或5%万霉灵粉尘剂喷粉防治,每667平方米温室用药1000g,每5~7天一次,连续2~3次。
2、菜豆细菌性疫病2.1危害症状。
为害叶、茎、荚、种子等部位。
叶片发病,始于叶尖或叶缘,初呈暗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展为不规则形病斑,病部变薄、褐色、干枯,周围有黄色晕圈,干燥时似羊皮纸状,严重时病斑连片,最后全叶干枯,似火烧状,遇有高湿条件时,有菌脓溢出,形成白色或黄色菌膜。
茎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陷,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种子受害时,种皮皱缩,有淡褐色凹陷的小斑,潮湿时种脐部有时溢出黄色粘状物。
2.2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子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植株发病后产生菌脓,借风雨、昆虫传播。
该病发病最适宜温度为30℃,高湿高温条件下,发病严重。
2.3防治方法。
①合理轮作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并进行深翻地。
②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
四季豆(菜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常见问题】四季豆(菜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专家解答】图:四季豆(菜豆)一、细菌性疫病1、症状四季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四季豆的常见病害,除危害四季豆外,也可浸染豇豆等。
四季豆地上部分叶、茎蔓和豆荚均可发病,而以叶部为主。
被害叶片、叶尖和叶缘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像开水烫状,后扩大呈不规则灰褐色的斑块,薄纸状,半透明。
干燥时易脆破,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病斑相连似火烧状,全叶枯死,但不脱落。
潮湿时腐烂变黑,病斑上分泌出黄色菌脓,嫩叶扭曲畸形。
茎上病窭呈条状红褐色溃疡,中央略凹陷,绕茎1周后,上部茎叶萎蔫枯死。
豆荚上病斑多不规则,红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
2、发病条件病菌主要在种子内潜伏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土壤中越冬,是初侵染的来源,在田间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
病菌发育适温30℃,相对湿度85%以上,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露地春夏季,多雨、多雾、多露,发病重。
重茬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病害也较重。
3、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15rain再播种,还可用种子重0.3%的58%甲霜灵锰锌或50%敌克松拌种。
(2)农业防治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拉秧时清除病株残体;保护地实行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增施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加瑞农、70%可杀得、75%百菌清、30%DT杀菌剂400倍液、200mg/kg农用链霉素200mg/kg新植霉素喷雾,每隔7d喷1次,连喷3-4次。
二、灰霉病1、症状四季豆的茎、叶、花荚均可染病。
茎部感病先从基部向上11—15cm处开始出现云纹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淡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
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