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规章6-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3
航空法规填空题1.我国民航工作的总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航空法是调整因__________和与___________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___________的总称.3.人类航空活动的发源地是在______洲.4.请列举两个早期的国际航空法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919年签订的«关于管理空中航行的公约»(简名«巴黎公约»),是第一部最完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法法典,它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__________的原则.6.航空法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7.航空法不涉及一切航空活动,而只涉及_____________的活动.8.各国必须履行所缔结的国际条约,并在___________中加以确认.9.我国民航的规章制度是以___________为蓝本,在符合我国____________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实际而逐步完善的.10.!11.为保证国际空中航行,商业运输和其他航空活动安全,迅速,经济和便利的进行,各国对于航空活动的各项规定应尽可能地统一,而______________就是其统一的基础.12.航空法不能约束________时期的民用航空活动.13.国际航空法规的系列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层次.14.我国的航空法规系列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层次.15.__________在我国航空法规系列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16.民航专业规章通常是由__________单独起草,以___________命令的形式颁发.17.请列举两部由国务院颁发的民航行政法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航空法规产生的根源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19.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享有_______的、_______的主权.20.国际民航日是每年的_____月____日.21.~22.国际民航组织的总部地点设在_______________.23.我国在国际民航组织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24.国际民航组织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秘书处等必要机构所组成.25.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是:在于发展__________的原则和技术,并促进__________的规划和发展.26.《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年月日签订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旨在规定中国的空域管理、飞行管理和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确保飞行安全和空域安全。
该规则的约束范围涵盖了中国境内的民用和军用飞行活动。
一、空域管理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空间,包括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
中国对其领空和其管辖的空域拥有主权。
中国空域由民航、军队和各航空单位共同使用。
空域管理是指对空域的使用、分配和管理,包括对飞行路线、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方向等参数的设定和管理。
空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飞行计划和飞行需要,制定和调整空域使用规划,并公布实施。
空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飞行需要,及时向飞行人员提供飞行高度、飞行方向、天气情况等飞行情报和导航信息。
二、飞行管理飞行管理是指对飞行的组织、指挥、调度和控制,包括飞行计划的编制、审批、实施,飞行时间的安排,飞行区域的划分和管理等。
飞行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飞行计划和飞行需要,编制和调整飞行计划,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飞行管理机构应当对飞行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飞行安全和空域安全。
飞行人员应当按照飞行计划和规定的飞行路线、高度、速度、方向等实施飞行,并服从飞行管理机构的指挥和调度。
三、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是指对空中交通的管制和管理,包括对航空器的管制、指挥、调度和控制,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有序。
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飞行计划和飞行需要,制定和调整空中交通管制方案,并公布实施。
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对空中交通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飞行安全和空域安全。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管制和指挥,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有序。
四、约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涵盖了中国境内的民用和军用飞行活动。
所有从事飞行活动的人员,包括飞行员、空管人员、航空单位管理人员等,都必须遵守该规则的规定,确保飞行安全和空域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和飞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对所有从事飞行活动的人员都具有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第九十一条飞行指挥必须按照下列调配原则安排飞行次序:(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四)训练飞行让任务飞行;(五)场内飞行让场外飞行;(六)场内、场外飞行让转场飞行。
第九十二条在飞行期间,所有参加飞行和保障飞行的人员,必须服从飞行指挥员的指挥。
第九十三条驻在同一机场的军用航空器和民用航空器同时飞行时,必须实施统一指挥。
军用航空单位派出飞行指挥员,民用航空单位派出飞行副指挥员。
飞行副指挥员负责向飞行指挥员报告民用航空器的航行诸元和有关飞行情况,并且按照飞行指挥员的指示,对民用航空器实施指挥。
第九十四条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型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对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起飞;对有故障的航空器,剩余油量少的航空器,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和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降落。
第九十五条飞行指挥用无线电实施。
指挥用语应当简短、明确、易懂、规范。
未配备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航空器,无线电受干扰或者无线电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的航空器,按照本规则附件一的规定实施指挥。
第九十六条现用机场应当设飞行管制室、起飞线塔台(指挥塔台)或者机场管制塔台,其位置应当有良好的视界,可观察到机场、净空地带以及航空器飞行和航空器在机场上的活动。
机场飞行管制室、起飞线塔台(指挥塔台)或者机场管制塔台,应当配备指挥和保障飞行的通信设备、雷达显示设备或者雷达标图以及其他有关设备和必要的文件图表等。
第九十七条作战飞行的指挥,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飞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置编辑第九十八条飞行中的特殊情况,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飞行安全的情况。
对飞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置,应当根据情况的性质、飞行条件和可供进行处置的时间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一、引言作为飞行员或飞行爱好者,我们都清楚飞行并非一项简单的活动,而是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则和标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的基本规则是由相关法律法规所约束的,这些规定旨在保障飞行安全、航空秩序以及公共利益。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二、飞行基本规则的法律依据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首先要明确其法律依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实施条例》等。
这些法律文件具体规定了飞行活动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包括航空器的适航管理、飞行员的准则、航空器的操作规程等。
无论是商业飞行还是私人飞行,都必须在这些法律框架下进行,以确保航空安全。
三、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点:1. 航空器的适航管理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飞行基本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飞行的航空器,都必须满足适航标准和审定要求。
这包括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飞行员的准则飞行员是飞行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准则和规范。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飞行员必须持有合格的执照和许可证,具备相关的飞行经验和技能,并严格遵守飞行操作规程。
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空中交通管制指令,并确保飞行安全。
3. 航空器的操作规程航空器的操作规程是飞行基本规则约束范围的重要内容。
所有航空器的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包括起飞、着陆、空中导航、飞行高度限制等。
针对特定的飞行活动,如特技飞行、空中摄影等,还需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4. 空中交通管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空中交通管制也是飞行基本规则的约束范围之一。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有航空器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指挥和调度,确保航空器之间和航空器与地面之间的安全距离和空中交通秩序。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4.04.17•【文号】民航规〔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三章运行规划阶段第四章运行准备阶段第五章运行实施阶段第六章运行后分析阶段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协同运行工作,保障飞行安全,改善服务品质,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民用航空协同运行工作的管理,包括重大航空运输活动运行保障、预先飞行计划编排、日常运行协调、大面积航班延误和运行不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运行后复盘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民用航空协同运行是指为保障航班安全、高效、顺畅运行,在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航空公司)、机场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空管单位)等运行单位间建立工作程序、搭建系统平台、共享运行数据,构建协商决策、联动落实、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
民用航空协同运行按照不同阶段划分,分为运行规划阶段、运行准备阶段、运行实施阶段和运行后分析阶段。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以下简称运行监控中心)负责组织全国民用航空协同运行工作,指导航空公司、机场管理机构、空管单位等运行主体协同运行工作的具体实施,推动各运行主体之间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构建运行主体之间的协同平台。
民航规章以及法规体系!愿你经历再多,都不忘初⼼;愿你难过再多,都不忘微笑;愿你能披荆斩棘,做到⾃⼰想要做到的事⼀、公约国际航空法的最⾼级别。
公约不是国家法之上的法律,由各缔约国缔结,对签字国具有法律效⼒。
我国批准了芝加哥体系、华沙体系、航空刑法体系三⼤体系共五个公约:1944年《国际民⽤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1929年“华沙公约”和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议定书和双边协定议定书作为对公约的修改补充⽂件,也是⼀种重要的国际条约。
⼆战后,以“芝加哥公约”、“华沙公约”等公约为指导,签订了近2000个交换过境权和营运权、签订航路、运⼒和运费价格等国际航空运输经营双边协定,这些协定有其共性规则和模式。
三、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芝加哥公约》赋予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准⽴法权—通过“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并将其作为公约的附件,附件是公约条款的实施细则。
国际民⽤航空公约的标准是⼀般性规范,其法律地位要⽐建议措施⾼,⽽建议措施则属于⾮强制性的范畴,依据公约规定,遇有违背国际标准的情况,必须通知国际民⽤航空组织理事会。
四、国际法ICAO附件五、国内法我国的国内法规体系是以国际民航五⼤公约、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为蓝本,在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的。
我国的国内航空法由法律、⾏政法规、⾏业规章三级构成。
《中国民航航空法》是我国民航法规中的最⾼级别,须经全国⼈⼤或⼈⼤常委会通过,涉及到与民⽤航空有关的各个⽅⾯,1996年3⽉1⽇起颁布实施,是我国民航法规的“根基”。
⾏政法规:为了从法律上约束与民⽤航空有关的⼀些部门,有民航局负责起草,报国务院审议颁发,如《民⽤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中华⼈民共和国飞⾏基本规则》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发。
民航规章:由民航局起草,以民航局长令的形式公布。
⾏业规章:以国际民航组织19个附件为依据,技术规范和国外规章为参考,结合本国实际⽽制定,通常编⼊中国民⽤航空规章(CCAR),他们只能约束民航内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1. 航空单位的负责人对()遵守本规则负责。
(B)A. 本人B. 本单位C. 飞行机组.2. 机长对()遵守本规则负责。
(C)A. 本人B. 本飞行组成员C. 本空勤组成员3. 组织与实施飞行,应当按照飞行()、飞行()、飞行()和飞行()等阶段进行。
(C)A. 计划、准备、实施、结束B. 任务、性质、实施、总结C. 预先准备、直接准备、实施、讲评4. 与飞行有关的所有单位、人员负有保证()的责任,必须遵守有关(),积极采取()的措施,保证飞行安全。
(B)A. 飞机安全,条例,预防B. 飞行安全,规章制度,预防事故C. 旅客安全,基本规则,有效5. 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必须服从(),严格遵守()和(),正确处置空中情况。
(c)A. 领导,规则、条例B. 安排,纪律、法规C. 指挥,纪律、操作规程6. 遇到特殊情况,民用航空器的机长,为保证()及其()的安全,有权对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
(c)A.飞机,货物和人员B. 民用航空器,货物和人员C. 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7. 等待空域的最低高度层,距离地面最高障碍物的真实高度不得小于()米。
9000米以下,每隔()米为一个等待高度层;9000米以上,每隔()米为一个等待高度层。
()A.600,300,600B. 900,600,600C. 300,900,9008. 航路的宽度为()公里,其中心线两侧各()公里;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的,可以减少宽度,但不得小于()公里。
(C)A.25,12.5,10B. 20,10,5C. 20,10,89.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任何航空器不得飞入空中禁区和临时空中禁区。
(C)A. 同意B. 批准C. 特别批准10. 在规定时限内,未经飞行管制部门()的航空器,不得飞入空中限制区或者临时空中限制区。
(A)A. 许可B. 批准C. 放行11. 空中走廊的宽度通常为()公里,其中心线两侧各()公里。
中国民用航空专业飞行工作细则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专业飞行工作细则(1981年1月28日)第一章概则第一条中国民用航空专业飞行工作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条例》规定的原则制定的,是组织与实施专业飞行的依据。
各级领导机关、专业飞行队和有关勤务保障部门都必须遵照执行。
凡制定有关专业飞行的补充规定和指示,都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
第二条专业飞行是用装有专用设备的飞机进行农业、林业、航空探矿、航空摄影、海上飞行、人工降水等作业项目的飞行,是直接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第三条保证飞行安全是完成专业生产任务的前提。
在组织与实施专业飞行中,必须贯彻“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方针,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完成生产任务,不断提高作业质量。
第四条专业飞行具有流动分散,远离基地,工作、生活条件较差,设备简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任务紧迫、多变等特点。
为此要求:(一)民航省(市、自治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区〕局、航空站领导,必须对在本区域内执行专业飞行任务的机组实施统一领导,严格管理。
经常深入作业基地,检查指导工作,及时了解机组安全生产、作业质量、思想作风和生活管理的情况,提出具体措施,不断改进对专业飞行的组织管理。
(二)执行专业任务的全体人员,应服从省(市、区)局、航空站、临时基地负责人的领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指示,发扬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全体人员要加强组织纪律性,模范地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尊重地方民族信仰和群众的风俗习惯。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2.04•【文号】交通运输部令2022年第3号•【施行日期】2022.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22年1月4日交通运输部令2022年第3号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A章总则第91.1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器的运行,保证飞行的正常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则。
第91.3条适用范围及术语解释(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所有民用航空器(不包括系留气球、风筝、无人火箭、无人自由气球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遵守本规则中相应的飞行和运行规定。
对于公共航空运输运行,除应当遵守本规则适用的飞行和运行规定外,还应当遵守公共航空运输运行规章中的规定。
(b)超轻型飞行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飞行应当遵守本规则I章的规定,无需遵守其他章的规定。
(c)乘坐按本规则运行的民用航空器的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则相应条款的规定。
(d)本规则中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术语解释》中规定。
第91.5条民用航空器飞行手册、标记和标牌要求(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籍登记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满足《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规定的国籍标志、登记标志和标识要求方可运行。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籍登记的航空器应当具有按照《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以下称为CCAR-21部)型号审定要求批准或者认可的与其型号或者构型对应的飞行手册,或者《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下称为CCAR-121部)相关条款中规定的手册。
这些手册应当使用机组能够正确理解的语言文字。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籍登记的飞机或者直升机都应当按照本条(b)款批准或者认可的飞行手册配备标记和标牌。
(d)运行民用航空器的人员不得违反按照本条(b)款批准或者认可的航空器飞行手册、标记和标牌中规定的使用限制,或者登记国审定当局规定的使用限制。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0.02.03•【文号】民航局令第2号•【施行日期】1990.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民航局令第2号一九九0年二月三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空勤人员第三章飞行的一般规定第四章飞行的组织与实施飞行预先准备阶段飞行直接准备阶段飞行实施阶段飞行讲评阶段第五章机场区域内飞行第六章航线飞行第七章通用航空飞行农业飞行林业飞行渔业飞行人工降水飞行直升机机外载荷飞行航空摄影飞行航空物探飞行急救飞行第八章复杂条件下的飞行雷雨活动区飞行结冰条件下飞行低云、低能见度条件下着陆海上飞行高原、山区飞行第九章飞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置附录一辅助指挥、联络的符号和信号附录二防空值班飞机拦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所使用的信号和被拦截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回答的信号附录三地面指挥飞机的信号第一章总则第1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规则是组织与实施民用航空飞行的基本依据。
凡拥有航空器,从事民用航空飞行活动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都必须遵照执行。
民用航空的训练飞行和检查试验飞行,除按照本规则执行外,还应当遵守有关的飞行规定。
制定有关民用航空飞行的一切规章,都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第2条组织与实施飞行,必须贯彻“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方针,按照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训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正常的关系,把保证飞行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飞行正常率。
第3条飞行和飞行保障工作是民航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实行局长、经理负责制。
局长、经理必须把飞行和飞行保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制定改进飞行工作和保证飞行安全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日常的飞行组织实施工作,由各单位的值班领导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为了维护国家领空主权,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活动,保障飞行活动安全有秩序地进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领空主权,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活动,保障飞行活动安全有秩序地进行,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及其飞行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国家对境内所有飞行实行统一的飞行管制。
第四条各航空管理部门制定与飞行有关的规范,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第五条航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遵守本规则负责。
机长对本空勤组成员遵守本规则负责。
第六条各航空单位在组织与实施飞行中,应当协调配合,通报有关情况。
第七条组织与实施飞行,应当按照飞行预先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讲评等阶段进行。
飞行阶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各航空管理部门自行规定。
第八条与飞行有关的所有单位、人员负有保证飞行安全的责任,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保证飞行安全。
经过批准的飞行,有关的机场和部门应当认真做好组织指挥和勤务保障工作。
第九条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必须服从指挥,严格遵守纪律和操作规程,正确处置空中情况。
遇到特殊情况,民用航空器的机长,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有权对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非民用航空器的机长(或者单座航空器飞行员,下同)在不能请示时,对于航空器的处置有最后决定权。
第二章空域管理第十一条空域管理应当维护国家安全,兼顾民用、军用航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统一规划,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空域。
第十二条空域的划设应当考虑国家安全、飞行需要、飞行管制能力和通信、导航、雷达设施建设以及机场分布、环境保护等因素。
空域通常划分为机场飞行空域、航路、航线、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等。
空域管理和飞行任务需要的,可以划设空中走廊、空中放油区和临时飞行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领空主权,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活动,保障飞行活动安全有秩序地进行,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及其飞行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国家对境内所有飞行实行统一的飞行管制。
第四条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领导全国的飞行管制工作。
第五条航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遵守本规则负责。
机长对本空勤组成员遵守本规则负责。
第六条各航空单位在组织与实施飞行中,应当协调配合,通报有关情况。
第七条组织与实施飞行,应当按照飞行预先准备、飞行直接准备、飞行实施和飞行讲评等阶段进行。
飞行阶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各航空管理部门自行规定。
第八条与飞行有关的所有单位、人员负有保证飞行安全的责任,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保证飞行安全。
经过批准的飞行,有关的机场和部门应当认真做好组织指挥和勤务保障工作。
第九条飞行人员在飞行中,必须服从指挥,严格遵守纪律和操作规程,正确处置空中情况。
遇到特殊情况,民用航空器的机长,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有权对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非民用航空器的机长(或者单座航空器飞行员,下同)在不能请示时,对于航空器的处置有最后决定权。
第十条各航空管理部门制定与飞行有关的规范,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第二章空域管理第十一条空域管理应当维护国家安全,兼顾民用、军用航空的需要和公众利益,统一规划,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空域。
第十二条空域的划设应当考虑国家安全、飞行需要、飞行管制能力和通信、导航、雷达设施建设以及机场分布、环境保护等因素。
空域通常划分为机场飞行空域、航路、航线、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等。
空域管理和飞行任务需要的,可以划设空中走廊、空中放油区和临时飞行空域。
第十三条空域的划设、调整,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机场飞行空域应当划设在航路和空中走廊以外。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颁布机构: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1977)本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失效,失效日期为2001年8月1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是在我国境内组织实施飞行、维护飞行秩序和保证飞行安全的基本依据。
凡辖有飞机或者其他航空器的部门,其首长、飞行指挥人员(包括航行调度人员)、飞行人员以及与飞行有关的一切人员,都应当遵守本规则。
制定有关飞行的一切条令、条例、规则和指示,都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第二条(略)第三条组织与实施飞行,必须贯彻执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工作中的一切重要问题,必须经过党委讨论决定,由分管飞行工作的首长负责组织与实施,并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保证飞行安全的措施。
第四条对在我国境内的一切飞行,都必须实施严密的飞行管制:监督飞机及其他航空器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飞行,维护飞行秩序;严格禁止没有经过批准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擅自飞行;严格禁止没有经过许可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飞入空中禁区或者飞越国界;防止飞机与飞机、飞机与地面障碍物相撞;防止地面高射兵器误射飞机,保证飞行安全。
全国实行统一的飞行管制。
在统一管制下,划分飞行管制区、飞行管制分区和机场飞行管制区,分区负责实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统一领导全国的飞行管制;各军区空军或者指定的空军军统一领导各飞行管制区的飞行管制;各空军军、海军舰队航空兵部或者指定的航空兵师、航空学校统一领导各飞行管制分区的飞行管制;机场飞行管制区的飞行管制由驻该机场的航空兵部队、航空学校、场站或者指定的航空部门负责。
第五条我国境内一切飞行的指挥,应当在统一管制下由各航空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军用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各级司令部实施指挥;民用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及其所属的民用航空管理局、航空站实施指挥。
中华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和各军区空军司令部,空军军、海军舰队航空兵司令部以及指定的航空兵师、航空学校司令部分别负责全国和各该地区有关飞行指挥的组织、协调工作,统一调整各部门飞机及其他航空器的飞行次序、航线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