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热解特性及热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4.70 KB
- 文档页数:5
煤热解气体主产物及热解动力学分析煤热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主要作用是将活性煤转化为可利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热解反应不仅可以利用燃料能量,还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有机物和无机物,如低烃、醇、酸、氧化物、氮化物等。
在实际热解过程中,煤热解所产生的气体称为煤热解气体,是一种复杂气体混合物,其主要组分包括水蒸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苯、乙烯、二氧化碳、氧、氮气等。
煤热解气体的组成和含量均不相同,受到热解温度、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热解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
如果能够有效控制这些因素,则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热解反应,从而改变有机物的产率,改变有机气体组成,增加高价值产品,降低低价值产品的产率,从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因此,研究热解动力学是实现可控化热解的关键,也是实现热解技术精湛化的前提。
煤热解技术的动力学分析需要考虑繁多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煤热解气体组成、煤质、反应器通气量、催化剂种类、催化剂量等。
通常,煤热解动力学分析可以分成三个步骤:机理分析、模型建立和参数调整。
机理分析是热解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对反应间隙、活化能、反应路径等的研究。
模型建立是建立热解动力学模型的核心步骤,主要包括选择参数模型、选择反应网络等。
参数调整是要求模型与实验结果的最佳调整,主要包括调整模型参数、调整反应网络等。
在实际工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对提高煤热解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热解动力学分析可以用于识别热解反应的机理、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优化反应条件,从而有效地控制煤热解气体的组成,从而提高发电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在热解动力学分析中,研究员需要考虑大量可变因素,而且模型建立和参数调整的工作量巨大,因此,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际热解动力学分析中,可以使用计算机建立模型和调整参数,大大提高了热解技术的精准度。
总之,煤热解气体是一种复杂的气体混合物,热解动力学分析是实现可控化热解的关键,也是实现热解技术精湛化的前提,它可以有效控制热解反应,改变有机气体组成,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和发电效率,为实现更高效的煤热解作出重要贡献。
煤热解动力学研究引言热解是煤燃烧、气化和液化等热加工工业中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成煤过程中的基本环节[1]。
因此,研究煤的热解不仅为煤的热加工过程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加深煤化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在研究煤的热解动力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2-4]。
本文着重探索几种热解模型和热解动力学模型,并针对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煤热解这一课题,进行动力学选择和分析。
1热解模型随着近十几年的现代仪器的发展,采用Py-FIMS、13C-NMR(碳核磁共振波谱法)、TG-FTIR(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煤结构的研究,使得人们有可能有可能以煤的结构为基础研究煤的热解机理,并由此建立了比较成功的煤热解网络模型,如由用来描述气体逸出与焦油形成的降解一蒸发一交联的FG-DVC模型、FLASHCHAIN模型和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PD)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用简化的煤化学和网络统计学描述焦油前驱体的生成,但在网络几何形状、断桥和交联化学、热解产物、传质假设和统计方法上各有不同[5]。
1.1 FG-DVC热解模型FG-DVC(Functional Group Depolymerization Vaporization Crosslinking)模型是由用来描述气体逸出的官能团模型与描述焦油形成的降解一蒸发一交联模型结合而成的。
FG模型是用来描述煤、半焦和焦油中气体的产生与释放机理;DVC模型是用来描述在桥键断裂和交联发生的影响下煤中大分子网络所发生的分解和缩聚行为,预测碎片的分子量分布情况[6]。
FG-DVC模型的基本概念:(1)煤中官能团分解产生小分子类热解气体;(2)大分子网络分解产生焦油和胶质体;(3)胶质体分子量的分布由网络配位数决定;(4)大分子网络的分解是由桥键的断裂来控制,而桥键的断裂是受活泼氢限制;(5)网络的固化是由交联控制的,交联的发生伴随着二氧化碳(桥键断裂前)和甲烷(桥键断裂后)的放出。
煤程序升温与等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比较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煤催化加热升温条件下的等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比较研究。
运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煤催化温度和时间对煤催化加热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和甲烷形成率都显著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脱硫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此外,热解反应物质产物形成速率考虑时间变化显示出不同特性,尤其是CO2和H2O,它们的形成速率均衡大于第三类物质,即CH4、CO和COS。
关键词:煤催化,热解特性,动力学比较正文:近年来,人们对煤的清洁集成利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研究如何利用煤以最高效的方式及时发挥燃料价值,成为当今研究重点。
随着煤催化技术在燃料和原料利用领域中的不断发展,煤热解释放已成为发展和优化煤催化技术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探讨了煤催化加热升温条件下的等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比较研究。
为了探究煤催化加热升温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运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实验室模拟实验,分析了煤催化温度和时间对煤催化加热反应的影响。
根据实验,煤在400°C - 700°C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和甲烷形成率都明显提高,而在800°C时脱硫效果及甲烷形成效率分别达到最大值92.3%和15.5 %。
同时,得到煤热解反应物质产物形成速率考虑时间变化显示出不同特性,尤其是CO2和H2O,它们的形成速率均衡大于第三类物质,即CH4、CO和COS。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定量的研究发现,煤催化温度和催化时间对煤催化加热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和甲烷形成率都显著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脱硫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煤热解反应过程和提高热解加工过程性能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本文探讨了煤催化加热升温条件下的等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效率和甲烷形成率都显著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脱硫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煤热解气体主产物及热解动力学分析煤热解是一种能在相对较低温和压力条件下将煤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获得大量高热值、烧结性能好的煤气、有机液体和固态煤等物质的热分解过程。
煤热解主要由固体热解、气体热解和液体热解三个热力学过程组成。
作为地质能源的煤,热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按煤的质量组成而分为二氧化碳、氢气、甲烷、氮气及其他气体。
煤气在热解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占了热解总体积的80%以上,热值较高,在新能源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CO2是煤热解产物中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其比例绝大部分地高于其他气体。
氢气是新一代能源,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同时也是提高热解效率、改善热解质量和热解安全的必要条件。
甲烷是热解过程中含量较高的组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气体产量也会升高,同时也是作为工业用气的主要物质。
氮气是煤热解过程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在煤热解过程中的作用是保持煤热解工艺的稳定,减少气态热解产物木炭、煤焦等不良产物的产生。
热解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它受到温度、压力、物质的性质及热解过程的控制参数的影响。
煤的高温热解受到温度的影响最为突出,其热解反应的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煤的热解速率也会不断提高,但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煤热解产物气体含量及质量发生变化,影响煤热解质量。
压力也是煤热解过程中的关键性参数,它是影响煤热解动力学和产物质量形成的重要参量,煤热解温度增加时,气体产量也会明显增加,但当压力过低或过高时,煤分解产物气体比例和质量会发生变化影响热解效率。
煤热解是地质能源的一个重要利用方式,它使用范围很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热解煤的过程中,主要产物是气体,气体中以二氧化碳、氢气、甲烷、氮气为主,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的热能需求,还可以提高热解效率、改善热解质量和热解安全。
煤热解过程受温度、压力、物质性质和热解过程控制参数的影响,若要获得高质量、大量的气体,需要正确控制热解过程中的参数。
生物质与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朱孔远;谌伦建;马爱玲;黄光许【摘要】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4种常见天然生物质(核桃壳、木屑、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两种烟煤在高纯N2条件下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粒度级和不同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并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失重主要温度段为200~450℃,烟煤为300~600℃,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生物质活化能为50~80kJ/mol,煤为30~115kJ/mol;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的影响较大,提高升温速率,TG及D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5页(P202-206)【关键词】生物质;煤;热解特性;动力学【作者】朱孔远;谌伦建;马爱玲;黄光许【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60 引言煤炭是主要的化石燃料,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超过2/3,在现有能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的消耗量还在不断的增长。
另一方面,煤炭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煤炭燃烧可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因此研究洁净煤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深受世界各国关注。
生物质是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生物质内的能量,是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
每年生物质能源产量约1 400~1 800亿t(干重),相当于目前总能耗的10倍[2]。
生物质的硫和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X,NOX较少,且燃烧时生产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量,使燃烧时二氧化碳近似于零排放[3-5]。
褐煤热解与气化反应特性的实验研
究
褐煤是一种在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的燃料,其热解和气化过程可以获得可再生能源和化学产品。
为了更好地了解褐煤的热解和气化反应特性,许多研究对这些过程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在热解方面,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恒温热解实验,以评估副产品的产量和反应动力学。
一项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褐煤的氢气和甲烷的产量增加,但异构化、重聚合和炭化的副反应也变得更为显著。
此外,研究还发现,具有较高含挥发分的褐煤样品更易于发生热解反应,并且产量也更高。
另一方面,气化实验通常使用不同类型的气化剂,如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评估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和反应动力学。
多数研究表明,添加水蒸气气化剂可以提高产物的甲烷和氢气,而添加氧气和二氧化碳则会导致更高的CO和CO2产量。
此外,热力学分析还确定了气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限制步骤,这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和产品选择。
除热解和气化反应特性外,研究还探索了褐煤样品的微结构性质和矿物成分对反应的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褐煤中的矿物成分具有加速其热解和气化反应的作用。
另一方面,样品的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也影响了反应特性和产物分布。
综上所述,褐煤的热解和气化反应特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反应条件、煤质性质和煤样品的微结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试验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理解这些过程的深入知识,以便更好地利用褐煤作为可再生能源和化学品的资源。
童亭煤矿煤的热解特征研究摘要:利用热重法对童亭煤矿煤在不同升温速率(10K/min、20k/min)下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煤样热解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升温速率为10K/min、20K/min时,TT-2降解率均在77%左右,而TT-4在升温速率为10K/min、20K/min时,降解率分别为77%、67%。
实验结果表明升温速率越高,越不利于煤的充分热解,升温速率越慢,煤样热解的更加充分。
关键词:热重分析;升温速率;热解0 引言煤的热解即是煤炭隔绝空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生成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的过程。
煤的热解过程十分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
徐跃年[1]采用热重法研究了煤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特性,发现煤化程度、煤种的不同对煤热解特性有很大影响。
何佳佳[2]等人研究了升温速率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表明了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煤样在达到最大失重速率时的失重都增加。
闫金定[3]等通过热重质谱联用研究了兖州煤的热解行为,分析了H2、CH4、CO2等气体析出的温度区间。
武宏香[4]对稻杆、麦秆、木屑和煤单独及混合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廖洲[5]等研究油菜秸秆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粒径状态下的热解特性,发现升温速率对油菜秸秆热解的影响明显,较高的升温速率会使热解起始温度和热失重温度升高,粒径越小越有利于油菜秸秆热解。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童亭煤矿煤样热解特性,为煤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参数。
1 样品与实验方法1.1 样品按照GB482-2008煤层煤样采取方法和童亭煤矿煤层样品进行了采集,共采集两个样品,每个样品按照10cm*10cm*50cm采集,样品采集后立即储存在棉麻采样袋中。
1.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是法国赛塔拉姆仪器公司生产的同步热分析仪,保护气是氮气,载气也是氮气。
TG实验温度范围从室温到1000℃;实验气氛为氮气;选用的坩埚为氧化铝坩埚。
煤热解气体主产物及热解动力学分析煤的热解是现代社会的关键技术,它是利用煤中复杂的碳氢结合物以及其中的有机卤素进行热解,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煤热解的气体主产物的热解动力学分析,对于综合利用煤质资源,改善热解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及提高收益都有重要作用。
煤热解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它涉及许多化学过程,如氧化、裂解、合成及结胶等。
根据不同解吸热的大小,热解化学反应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气态反应、液相反应和固相反应。
煤热解的气体主产物主要有甲烷、氢、二氧化碳和氧。
甲烷是煤热解的主要产物,它的释放量占煤热解总放射量的70%~90%,其中三分之二在气态反应中生成,占煤热解总放射量的50%~70%。
甲烷是一种温和的气体,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较低的毒性,温度不超过200℃时可以用于燃烧和再次利用。
氢也是煤热解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它的释放量占煤热解总放射量的10%~20%,其中三分之二是在气态反应中生成的。
因其轻量,氢在热解反应中的表现与其他原料不同,几乎全部转化为气态,容易流失,从而提高了温度及改变了产物组成。
二氧化碳是热解过程中重要的副产物,它的释放量占煤热解总放射量的15%~30%,在热解过程中,它与氧相结合,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然后释放出去。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帮助改善热解温度,抑制热解反应,抑制凝固点和粘度,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热解过程中的氧也是重要的原料,它的释放量占煤热解总放射量的10%~20%,主要用来支持燃烧及产物的排放。
氧不仅可以增加氧化反应的速率,同时也可以抑制过氧化物的形成,如二氧化硫等,从而抑制污染物排放。
另外,热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其他少量的气体,如氮气、乙烯、乙炔等,它们的比例十分小,但对煤热解过程中的温度结构、激发性等有重要影响。
煤热解的气体主产物及热解动力学分析,是研究煤热解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
研究和实践表明,热解过程中的气体产物的多样性、释放量及其影响,对改进煤质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热解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热解产品品质和收益都有重要意义。
三塘湖煤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张 伟,兰文兰,白素丽(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新疆哈密 839000) 摘 要:为了加快三塘湖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为今后开发利用煤提供基础数据,本文研究了三塘湖煤的热解特性,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结果表明,煤的热解分为四个阶段。
将三塘湖煤样的热解区间分为405-450℃、450-550℃、550-700℃、700-850℃四段区间,根据动力学公式进行线性拟合,拟合度较好,相关系数R值都在0.90以上,因此三塘湖煤热解反应过程可以用4段独立的三级反应来描述。
关键词:煤热解;三塘湖;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Q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20)03—0005—02 我国煤炭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燃烧发电,燃煤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旨在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热解技术具有过程清洁高效、产品优质多元、资源价值最大化等优势,是实现煤炭资源由燃烧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的有效途径[1]。
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对三塘湖煤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新疆哈密市是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和战略资源基地,三塘湖煤炭储量丰富,总资源量约为1200亿吨[2],如何高效洁净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值得深入系统的进行研究。
煤转化过程中,煤热解是煤分级分质清洁转化与利用的关键环节,是煤炭转换最常用、热能转换效率最高的利用方式[3,4]。
对煤的热解动力学研究,从而获得热解过程中热解速度、转化率、反应级数、活化能等基础数据,为针对性的开发新的转化工艺,实现新煤的分级分质转化与清洁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样品本文中煤样来自新疆三塘湖鑫源煤矿,按GB/T 474-2008标准将煤样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然后将制得的煤粒用行星式球磨机球磨,接着用震动套筛筛出粒径均在0.2mm左右的样品。
在11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4h使用。
1.2 实验仪器和方法1.2.1 TG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