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白蚁防治新技术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白蚁作为一种危害性极高的害虫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防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也存在耗时耗力、安全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们不断探索研发,推陈出新。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白蚁防治技术,以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防治白蚁。
一、生物防治技术1. 寄生菌防治法:寄生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微生物,能够寄生在害虫体内并具有杀灭害虫的作用。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基于寄生菌的生物防治技术,可以用于白蚁的防治。
该技术通过将寄生菌引导至白蚁巢穴,让其寄生在白蚁体内,并最终杀死害虫。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寄生菌防治技术更加环保,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小。
2. 天敌引入法:天敌是指那些能够以害虫为食物的动物,如蚂蚁和蜻蜒。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引入特定的天敌能够有效控制白蚁的数量。
这种技术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将天敌引入白蚁的生活环境中,让其自然捕食白蚁。
值得注意的是,天敌引入法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天敌种类,并充分考虑天敌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
二、物理防治技术1. 音响驱避法:白蚁对声音比较敏感,科研人员利用这一特点开发出了一种基于音响的驱避技术。
该技术通过播放一定频率和声音强度的声波来驱赶白蚁。
由于白蚁受到声音的干扰,它们无法正常生活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音响驱避技术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对人体和环境友好。
2. 土壤改良法:白蚁喜欢栖息在湿润、松软的土壤中。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通过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湿度,可以有效减少白蚁的数量。
例如,在养殖地表面铺设反渗透膜,可以阻止地下水渗透,从而减少土壤的湿度。
此外,适量的石灰和防腐剂也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和营养成分,从而降低白蚁的生存环境。
三、化学防治技术1. 新型农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农药相继问世。
相比传统的杀虫剂,新型农药具有更高的杀虫效果和更低的毒害性。
科研人员在研发新型农药时,注重选择对白蚁有特异性作用的活性成分,以提高杀虫效果。
白蚁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白蚁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害虫,给农业生产、建筑安全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白蚁的防治,本研究就白蚁的生态特性、危害程度以及可行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调研和研究。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对于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白蚁数量,降低害虫危害的目的。
本研究开展了白蚁防治技术研究,为农业生产和建筑安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1. 引言白蚁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害虫,其繁殖速度快、危害隐蔽,给建筑物和农作物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白蚁防治的可行性及方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建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白蚁的生态特性和危害程度,并根据实地调查和多年数据统计,对可行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3. 白蚁的生态特性白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以木材为食物,对建筑物和农作物产生危害。
其繁殖速度快,以及能够在地下构筑复杂的巢穴以及隐蔽的蚁道系统等特点,使得白蚁的防治工作相对复杂且困难。
4. 白蚁的危害程度白蚁对农作物、建筑物和森林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在农作物方面,白蚁的蛀食作用会导致植物根部受损,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建筑物方面,白蚁会蚕食木材构件,导致建筑物结构减弱,甚至引发建筑物倒塌的危险。
5. 白蚁防治的可行性研究5.1 生物防治以天敌、寄生性真菌等天然敌害物进行对白蚁的防治,逐渐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并减少白蚁的繁殖和危害范围。
5.2 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如土地处理、绝缘技术等,对白蚁的生境进行切断,减少害虫在人类生活区内的活动。
5.3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或诱杀剂进行灭蚁工作,通过对白蚁巢穴周围或白蚁活动区域的喷洒等方式,有效降低白蚁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6. 可行性策略建议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我们建议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这三种方法,制定对策,实施全方位的白蚁防治工作。
白蚁综合治理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白蚁造成的危险是对该国水设施安全的重大威胁,特别是在南部。
长期以来,与水有关的白蚁防治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工挖掘、使用药品及其滴涕等方法进行的,这些方法在有效控制白蚁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梯田填土质量差、医生对土壤和水的污染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大坝白蚁监测和控制系统,将自动监测、数据传输和处理、预警、控制和处置结合起来,以避免白蚁管理、复发和再处理的恶性循环,并确保长期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白蚁;综合治理;自动监测技术引言白蚁是具有许多生态功能的昆虫,主要在亚热带地区。
白蚁在养分循环、生境变化、土壤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毁坏了书籍、建筑物、农作物、木本植物和森林,以及木材和小麦的库存,造成许多人伤亡。
据估计,白蚁在世界经济中每年花费400多亿美元。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制定了许多白蚁防治策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持续全面地管理白蚁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因为白蚁往往隐藏在许多土地上,很难完全消灭。
在此基础上,对白蚁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增进对白蚁防治措施的认识,提高白蚁防治能力。
1白蚁的危害目前,中国南部、南部、东部、中部记录了400多种白蚁,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较为丰富。
大部分耕地位于南部和东部的山谷和沿海地区。
一般农田酸性,气候潮湿,pH值低,相对湿度被认为有利于白蚁生长。
白蚁对农作物有害,在人工林和森林中很难及时找到。
白蚁的存在可能影响田间作物和贮藏作物,破坏木质素材料,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树,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小米、甘蔗和棉花,以及树皮、栗子、桉树和棕榈树,都容易受到白蚁的侵害。
曹旭等人发现白蚁是湖北省宜都市种植新茶园困难的主要原因。
白蚁可能嵌套在堤坝和水库中,使水库极易流失和倒塌,使水库面临隐患,遭到广泛破坏和反复。
中国南方90%以上的大坝和水库被白蚁毁坏。
在白蚁危害特别严重的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对大坝造成的损害负有60%以上的责任。
白蚁防治技术发展趋势覃立微发布时间:2021-09-09T02:55:52.10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覃立微[导读] 白蚁是一类营群体和巢穴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严重危害各类房屋建筑的住用安全。
经过漫长的探索,白蚁防治技术日趋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白蚁防治也朝环保、绿色、生物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这一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柳州市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广西柳州 545001摘要:白蚁是一类营群体和巢穴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严重危害各类房屋建筑的住用安全。
经过漫长的探索,白蚁防治技术日趋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白蚁防治也朝环保、绿色、生物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这一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白蚁;防治技术;一、白蚁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白蚁是一类社会性昆虫,是较为古老的社群性昆虫,与蜚蠊近缘,距今已有亿年的历史。
世界各大洲都有白蚁分布,其危害面积占全球总面积50%,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TPE)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白蚁分布。
在一个白蚁种群中有多个品级,各品级在种群中有不同的作用:从成熟群体中分飞的有翅繁殖蚁可以扩散并建立新的群体;工蚁主要负责取食(水)、建巢、喂养群体中其它类型的白蚁;兵蚁负责保护群体、抵抗入侵者。
白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营社群生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为害建筑物触目惊心,对于植物性的物品和原料(如木制品、棉麻制品等)、高分子材料(如硅橡胶、各种塑料薄膜等)、动物性材料(如皮类、蜂蜡等)都是白蚁的食物源。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有房屋木门框、木窗框,木地板、木天花板、墙裙等被白蚁蛀坏,埋地电缆被白蚁蛀咬造成短路等屡见不鲜,危害普遍且严重。
房屋散白蚁防治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2T08:34:11.15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8月16期作者:孙少男[导读] 本文围绕如何在房屋中将散白蚁防治的技术展开了分析孙少男盐城市白蚁防治所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在房屋中将散白蚁防治的技术展开了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可以为防治白蚁的措施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也可以在未来房屋施工时注重施工的技艺,还有白蚁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散白蚁防治技术;分析引言:在如今一些房屋建筑中,对于白蚁防治需要一些具体的手段,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需要了解白蚁出现的原因,进而综合物理和化学的手段来全方位进行白蚁防治,确保房屋建造的安全性。
1、建立合理防水设施第一,现代房屋建筑中存在白蚁的滋生,很大程度的客观因素是房屋结构的问题,内部的施工技术不够精准,很容易在一些角落出现白蚁。
尤其是一些房屋建造时水源充足,让房屋处于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白蚁,进而让白蚁大量繁殖,很难统一处理。
所以需要合理安排防止设施。
第二,需要在房屋建筑中设计出防水层,保障混凝土地面上土地潮湿问题不会出现。
而且在白蚁生存的地面的下浅层中,很难开展白蚁巢穴的繁殖,在屋面设计中需要加入排水技术,将房屋内部的排水点合理安排,避免出现积水潮湿的地区。
连接好下水管的结构,让整体排水管道避免和房屋结构过多的接触,而滋生出太多白蚁的巢穴,也可以避免房屋结构出现受潮的情况。
第三,在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里可以不安排排水管,但需要在墙体里安装排水暗管来进行排水任务,防止水流让房屋受潮。
在房屋设计中对于整体防漏和防渗技术的监督需要严格控制,设计方面将防水思想融合,做到房屋设计中每一个环节都保障做到了防水的要求。
而且落实在一些需要水流的空间,例如,洗手间和厨房这些地方,需要保障整体的空间的通透,避免出现狭小闭塞而为白蚁生存创造空间,而且这些地方采用钢材或者金属材质来修建,减少木结构的侵蚀,而带来白蚁的灾害,也要注重这些空间日常的控水措施,让水流的流动不侵扰到房屋设计的表面。
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与研究进展摘要白蚁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被列入世界性的五大害虫之一。
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的手段,虽然这种方法见效快,但其残毒严重, 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构成极大威胁。
生物防治白蚁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高效、安全、持久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很多白蚁生物防治剂野外测试工作还不太理想,但环保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潜力。
本文综述了生物防治白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阐述了植物内生菌的代谢产物将是开发新型白蚁防治剂的又一重要来源。
关键词白蚁;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剂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距今大约有2.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其危害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50% [1]。
全世界已记载的白蚁种类有3000 种左右, 白蚁科占白蚁总数的75% ,是主要的危害群。
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农林作物、电缆交通设施等[2] 。
我国每年因白蚁害损失可达20亿元以上;美国1998 年受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0 亿美元[3]。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因其毒杀效果好,驱避强烈,所以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的治疗手段,但毒杀型的化学农药在杀灭白蚁的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如导致农药中毒、癌症、儿童畸形、基因突变、环境污染等。
美国分别在1975年和1986年开始禁止使用灭蚁灵和氯丹,我国也从1999年2月1日起禁用氯丹,这说明污染环境,对人类、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白蚁防治剂的淘汰是历史必然。
生物防治白蚁对环境友好,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防治、医药卫生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开发内生菌作为白蚁的生物防治剂潜力巨大。
1 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生物防治白蚁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高效、安全、持久的特性,可以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987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将生物防治定义为:“利用自然的或经过改造的生物、基因或基因产物来减少有害生物的作用,使其有利于有益生物,如作物、树木、动物和益虫及微生物”。
白蚁防治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白蚁防治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白蚁是一种具有破坏力极强的昆虫,对于建筑物和农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下面将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监管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白蚁防治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白蚁防治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白蚁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进行施药,效果有限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无毒的防治方法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现在已经有一些新技术,比如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正在研究开发中,并逐渐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这些新技术具有无毒、环保的特点,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消灭白蚁,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
其次,白蚁防治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建筑物被兴建,而建筑物又是白蚁的理想栖息地。
白蚁不仅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破坏,还会破坏农田的庄稼。
因此,人们对于白蚁防治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不仅是个人住宅和农田,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仓库等场所也会需要白蚁防治服务。
白蚁防治行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监管政策的引入将对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蚁防治是一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的指导和监管。
政府对于白蚁防治行业的监管政策会引导行业标准的建立,加强对白蚁防治企业的资质要求和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监管政策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毒、环保的防治方法将会取代传统的施药方法。
市场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包括个人住宅、公共建筑和农田等场所都需要白蚁防治服务。
同时,政府的监管政策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2024年白蚁净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白蚁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昆虫,对于木材和建筑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关注增加,白蚁净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本文将对白蚁净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市场的规模、竞争态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白蚁净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对白蚁的治理需求。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白蚁净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21年达到XX亿美元。
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 1. 建筑业的增长: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持续增长,导致对白蚁的需求也在增加。
2.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使得白蚁净市场逐渐受到重视。
3. 政府政策的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加大了对白蚁防治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态势白蚁净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专业的白蚁治理公司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商。
在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企业,它们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和高品质的产品来吸引客户。
这些公司通常提供以下服务和产品: - 检测和识别:提供白蚁检测和识别技术,帮助客户确定白蚁问题的严重性和范围。
- 防治措施:提供针对白蚁的预防和治理解决方案,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控制等。
- 培训和咨询:为客户提供相关领域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其了解白蚁净市场的最新技术和趋势。
竞争者之间的市场份额大致相当,但由于技术和品质的差异,他们的市场地位各不相同。
同时,新兴的白蚁净公司也在不断涌现,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低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使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发展趋势白蚁净市场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 1. 可持续治理方法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白蚁净的需求逐渐转向可持续的治理方法,如生物控制等。
2. 技术创新的推动:新的技术和工具的引入将加速白蚁净市场的发展,例如远程监测和智能化治理方案。
3. 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增加,白蚁净公司将不断推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白蚁防治技术摘要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
文章从白蚁的探测和监测、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源物质防治和白蚁信息素的利用技术5个方面综述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同时展望白蚁未来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白蚁,防治技术,社会性昆虫据Wilsom统计,全世界有白蚁2200种,现可能已达3000种。
白蚁独特的取食特性使地球上几乎所有物品都可遭受白蚁的侵害。
在我国白蚁危害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15亿元,美国每年仅花费于预防和防治白蚁的费用便有10亿美元。
白蚁营巢居社会性群体生活,群体防卫功能使其对天敌和其它环境因子的抗逆能力大为增强,而隐蔽活动的习性又加大了研究和防治的难度。
过去化学药物防治是白蚁预防和防治的主要措施。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署,长期以来使用的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氯杀虫剂正逐渐被淘汰,世界各国的白蚁研究和防治人员正在寻找对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白蚁绿色防治技术。
目前,白蚁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五大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和白蚁种类选择使用,而且这些技术可以相互组配,以便有效地控制白蚁的危害。
本文综述了世界上目前使用的或具有应用前景的白蚁防治技术,为这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白蚁的探测和监测技术白蚁的探测和监测是白蚁预防和治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措施,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待检测区域适当地使用白蚁诱食剂引诱白蚁取食,从而发现白蚁种群的存在。
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也在尝试使用,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仪、微波遥感技术、电阻勘探技术、探地雷达、声频探测仪、气味测定仪、红外线测定仪等。
色素标记方法对白蚁活动的监测、行为、生态和防治研究很有用。
su等测定了12种生物染色剂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和欧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标记功能适用性。
2物理防治技术物理屏障技术,主要是利用砂子、玄武岩石子颗粒、金属网、金属板和PVC板等物质作为物理或机械屏障,防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造成危害的方法。
白蚁防治报告
白蚁是一种对木质建筑和作物具有破坏性的害虫,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白蚁,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白蚁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是我们进行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一般分为工蚁、士兵蚁和雌雄蚁。
它们以木质纤维为食,对木质建筑和作物造成危害。
白蚁的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发生大规模繁殖,将会给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
其次,我们针对白蚁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治工作。
首先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蚁危害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其次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喷洒杀虫剂进行灭治;同时也进行了生物防治的尝试,如引入天敌昆虫进行控制。
通过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白蚁的防治工作。
首先是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白蚁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其次是加强社会宣传,提高人们对白蚁危害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的合力;同时也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白蚁的踪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总之,白蚁是一种对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有效地防治白蚁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白蚁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努力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2021.344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措施和技术应用研究范思聪 褚 萌 李 建 朱元星 龚翌元白蚁危害是堤坝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很多水利工程修建在山体林间,与白蚁巢穴紧密相连,每年白蚁分飞季节有翅成虫都会飞临堤坝,在堤坝内部营巢造穴,从而对其内部组织结构造成破坏。
我国水利行业十分重视白蚁防治问题,不断就防治体系和相关措施进行优化革新,但是部分地区的白蚁防治成效不是很理想。
本文基于近年来水利行业防治白蚁的实践,对白蚁防治创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一、水利工程中白蚁特性及防治重要性1.白蚁的生物特性白蚁的生存与繁殖主要依靠繁殖蚁,每年4~6月是白蚁的繁殖旺季,成千上万的繁殖蚁从原始蚁巢中飞出去,找到合适的地方就会进行定居,从而产生新的白蚁巢穴。
由于白蚁的繁殖速度极快,并且在繁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想要除尽白蚁根本不可能,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
2.白蚁防治重要性“千里大堤,毁以蚁穴”,从古至今白蚁始终是水利工程的大敌,由于白蚁的筑穴与活动都在地下开展,因此很难发现白蚁巢穴的实际位置。
但是如果不能对白蚁问题进行及时治理,就会导致危害程度不断扩大,从而导致白蚁成群扩散,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白蚁的筑巢习性,通常白蚁巢穴都在堤坝背水坡距坡面2米之下,并且白蚁在堤坝内挖掘出四通八达的通道,从而导致堤坝出现管漏、散浸等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滑坡以及跌窝等重大险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水利工程一定要针对白蚁病害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且还要不断融入创新技术,这样才能对水利工程质量提供稳定保障。
二、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措施1.白蚁防治普查阶段在每年的4~6月白蚁繁殖旺季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并根据当前白蚁危害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计划,保证每月检查次数不低于两次,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各类病害问题,及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
同时,针对蚁源区每月的检查不低于一次,特别在雨后需要进行及时检查,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堤坝雨后的实际情况。
分析白蚁综合治理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白蚁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五种害虫之一。
它不仅对水库堤坝,还对房屋建筑,园林古建,农林作物,市政设施,电力电缆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对水库堤坝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目前,国内针对河岸白蚁的常规治理技术,仅能临时治理河岸白蚁,存在污染大、成本高等缺点,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堤坝白蚁治理的需求。
关键词:综合治理;白蚁;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引言白蚁是一种世界性的有害生物,它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分布,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等地。
白蚁的危害是广泛的,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以及通信设备等都有严重的危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的占地越来越广,同时也导致了公园里的白蚁越来越多。
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城市绿化中的蚂蚁数量呈迅速增长趋势,许多区域已发生大面积虫害,特别是对古建树木的破坏尤为严重。
一、目前白蚁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对于白蚁防治工作不够重视现在,很多地区对蚂蚁的危害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忽视了蚂蚁的控制工作。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除了农村,城市里也有白蚁。
除日常工作中未引起重视之外,一些物业公司对此项目也漠不关心。
早期若不注意控制,将使后期的生产成本增加,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在控制白蚁方面的药剂开发上缺少独创性当前,我国对蚁害的新药开发和创新进展较慢,仅有少数大的医药公司能根据当前科技水平自行开发出针对特定蚁害的新药。
许多机构因缺乏资金而遇到困难。
(三)用药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的杀虫剂中都会加入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如果在使用之后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置,就会产生大量的杀虫剂,从而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这不但会对未来的白蚁控制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给人类的身体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威胁。
二、材料和方法(一)材料该系统主要包括:浙江鼎昆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地下式智能白蚁监测仪、网络监测站、个人电脑端旬区管理软件和移动应用程序等。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0.24.093探析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及研究进展龚㊀宇(景德镇市白蚁防治管理所㊀江西㊀333000)摘要:白蚁被列为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段,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残留的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会造成构成极大威胁㊂与化学防治方法相比,生物防治白蚁具有高效㊁安全㊁持久的特点,可以避免毒性残留问题㊂虽然许多白蚁生物防治剂的试验效果并不理想,但基于目前环境保护的理念,生物防治方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㊂基于此,本文就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及研究进展开展探究与分析㊂关键词:白蚁;生物防治;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476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0)24-0094-01㊀㊀白蚁是群居昆虫,大约有2.5亿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会对建筑㊁堤坝㊁农林作物等造成严重的危害,我国每年因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20亿元以上㊂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具有杀灭效果好的特点,是目前最最常用白蚁防治方法㊂然而,化学药剂在杀死白蚁的同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会发生环境污染㊁药剂中毒㊁癌症㊁基因突变等问题㊂白蚁的生物防治可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可以避免毒性药剂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㊂1㊀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1.1昆虫病原微生物㊂病原微生物防治白蚁还处于实验阶段,病原微生物以细菌和真菌为主㊂在实验过程中,将白蚁种群置于苏云金芽胞杆菌混合物中,通过6天的观察发现白蚁死亡率达到95%以上[1]㊂然而,细菌在野外条件下对白蚁种群的控制作用尚未得到验证㊂此外,白僵菌㊁真菌黄曲霉㊁绿僵菌等都对白蚁有较强的防治效果,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对人畜无副作用㊂1.2中草药防治㊂中草药在中国应用历史悠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许多中草药具有很强的防治白蚁功效㊂震龙根㊁桃树叶㊁烟草㊁大茶根㊁黄藤㊁苦楝㊁野菊花等,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杀虫剂,利用鱼尾草㊁麻柳㊁蔓陀萝㊁勃逻回等野生植物制成的烟雾剂,对黑翅白蚁有较好的熏杀效果,已被广泛用于防治白蚁[2]㊂因此,进一步筛选具有杀灭白蚁作用的中草药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㊂1.3植物提取物㊂通过研究发现,细辛挥发油能够驱避栖北散白蚁;细辛粉能够毒杀黄胸散白蚁;细辛醇提物能够触杀栖北散白蚁㊂相关文献提出罗汉松木粉提取物㊁樟树叶提取液㊁油桐提取物㊁印楝素㊁大檄科的乌桕叶㊁桃金娘科蓝桉的叶油对白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㊂用植物提取物研制的杀白蚁剂是一种天然杀虫剂,由于符合环境保护理念,并且具有易降解㊁低残留的优势,目前白蚁生物防治剂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植物资源,避免过多开采㊂1.4抗生素防治㊂我国较早使用抗生素防治白蚁,大多是利用细菌㊁真菌㊁放线菌产生代谢产物,在发酵过程中抑制有害生物㊂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发现,抗生素对白蚁的防治具有理想的效果,如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和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衍生,能够起到良好的白蚁防治功效㊂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25mg/L浓度处理表现出一定的毒杀效果,24小时100mg/L浓度接触处理,具有100%的毒杀效果,并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但目前抗生素防治白蚁的野外测试相关研究较少[3]㊂1.5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㊂许多学者对植物内生菌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四时春中分离的内生真菌产生的多胺和黑麦草对昆虫有杀灭作用,对家畜无毒无害;相关实验对大戟科植物内生真菌进行筛选,以期找到一种新的杀灭菜青虫的菌株,发现经发酵液处理的叶片对菜青虫有较好的杀灭能力[4]㊂在对大戟科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了一株具有杀虫作用的内生真菌,能够杀灭杨树毛虫;从棱枝南蛇藤中分离得到3株菌,能产生苦皮藤类似物,可以起到杀虫功效㊂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害虫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研发价值,因此有望研发出白蚁防治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㊂1.6昆虫病原线虫㊂异小杆属和斯氏属线虫的部分菌株在室内和室外防治黑翅土白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具有较好的白蚁防治效果㊂许多公司利用线虫作为白蚁防治方法生产出了生物杀虫剂㊂虽然新线虫属已在美国注册为白蚁生物灭杀剂,实验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灭杀效果,但美国农业部在进行田间试验认为,新线虫属对白蚁的防治基本无效㊂因此,表明通过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白蚁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大量的田间试验㊂2㊀白蚁的生物防治技术展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如果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白蚁将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㊂生物防治方法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并使防治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调控,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㊂因为,在大量实验研究的支持下,表明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实现白蚁的防治,有效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㊂白蚁生物防治技术虽然有很多应用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研发难度大㊁操作系数高等㊂由于白蚁具有生物特殊性,巢内CO2浓度含量偏高,会抑制真菌物质的生长,导致影响生物防治效果㊂为了促使应用生物技术有效防治白蚁,研究人员应制定更完善的试验计划㊂目前,实验室试验具有一定的环境局限性,只能将生物制剂的部分作用反映出来,如何减少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的差异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㊂由于每种生物制剂都有不同的特性,防治条件和种类存在差异性,研究人员应深入分析白蚁的习性㊁生活环境等,努力优化试验方案,以提高试验数据的真实性㊂3㊀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合理分析白蚁生物防治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具体包括昆虫病原微生物㊁植物提取物㊁中草药防治㊁抗生素防治㊁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产物㊁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白蚁,相关研究表明生物制剂对白蚁有较为良好的防治效果,未来应加大研发和试验力度,促进生物防治白蚁技术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柯云玲,田伟金,庄天勇,等.林木白蚁的生物防治和生物源农药防治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1,33 (3):396-404.[2]刘军,王世伟,赵凯,等.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与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0,30(2):91-94. [3]粟斐.探析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大科技,2019,(28):244-245.[4]钟森明.白蚁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和对策[J].商品与质量,2020,(5):272.[5]吴道军,王会平.白蚁生物农药防治研究进展[J].植物医生,2015,(2):6-8.㊃49㊃。
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摘要:白蚁繁殖快,种类多,难以防治,被列为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房屋。
本文罗列了一些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白蚁防治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做一个清晰的梳理,说明白蚁防治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白蚁防治技术;房屋建筑;最新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v698.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6-0-01
白蚁对房屋建筑的危害十分严重。
据统计,我国旧城区房屋建筑受白蚁危害的比例有40%左右,情况尤为严重。
特别旧城区房屋建筑材料多为土木、砖木,通气不良、光照不足、黑暗潮湿,极适宜白蚁繁衍。
由此可见,白蚁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刻不容缓。
一、传统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
粉剂毒杀法,使用的是一种慢性胃病剂,药粉喷撒在白蚁身上、蚁巢、取食点、蚁路上,通过白蚁间互相交哺、清洗等行为习性传递,使其他白蚁中毒死亡。
近年来,关于粉剂毒杀要药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生物类、氯代烟碱类、吡唑类、有机氟类等药剂,但多处于实验阶段。
液剂药杀法,通常是在发现散白蚁的地方全面喷洒药水,毒化散白蚁活动地区的环境,当散白蚁继续活动和危害时,因接触和吸收毒素及含毒水分而中毒死亡。
但液剂药杀法只能杀死药剂所能触及到的白蚁或驱避药剂未能触及到的白蚁,很难把整个白蚁群体杀
死。
其它还有诱杀法,在蚁情不清楚,一时找不到蚁巢时,可用诱杀法进行灭治。
挖巢法有明显外露迹象,可以判定巢位时,应在距巢外围50-100cm左右的地方开挖,不破坏巢体周转的防护层。
将防护层外的泥土刨掉后,搬出整个巢体。
但这些防治方法虽然采用一些低毒药剂,但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存在一些弊端。
二、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创新
1.白蚁防治监测控制技术
目前,白蚁危害控制的理念已逐渐从化学防治转变到绿色控制,具有环保、高效、可持性特点的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已成了国际上白蚁危害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
白蚁防治ipm技术是以监测控制技术为核心,以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药物屏障技术等为辅助手段的综合治理措施,较之药物屏障技术能减少99%以上的化学品使用量。
它的原理是:在需要防治白蚁的地方,挖一深约30cm、孔径约15cm的坑,把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垂直放入坑内,当外出搜食的白蚁工蚁拥入到监测—控制装置内取食,将少量的毒饵放在监测—控制装置内,让工蚁带回巢内,通过交哺行为,导致巢内所有个体中毒死亡。
2007-2011年江苏、安徽和湖南三个省示范了以白蚁防治饵剂系统为核心技术的ipm示范,安装了83万余套白蚁防治饵剂系统,紧接着2011年,杭州、南昌、广州等5个省会城市也开展了ipm示范,安装了4.15万套系统,并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未来全面推广ipm技术起了良好开端。
2.物理屏障技术
目前白蚁预防方法主要为化学屏障,即利用灭蚁剂对建筑物地基、墙体等进行处理,形成有毒化学屏障,但随着pops公约的实施,对有毒化学品的进一步控制,和人们对环境安全的日益关心,化学屏障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寻求非化学方法来代替化学屏障方法将是白蚁防治趋势。
物理屏障防治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白蚁预防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研究机构的重视。
其原理是:利用砂粒或砾石颗粒、不锈钢网或护板作为屏障来防止白蚁侵入,屏障由各种不起化学作用的材料组成,是将白蚁与食物隔开,使建筑免遭白蚁危害,而不是将白蚁驱杀。
它常常铺设在基础土壤相接处,板层土壤相接处及其它建筑周边位置,但也要考虑到对日后开挖、植物生长等干扰。
90年代,李栋等专家对家白蚁做了砂石粒阻隔入侵的预防试验,获得专利。
目前它在全球也占有重要的开发市场份额,加拿大,美国等地推广效果也很好,物理屏障预防白蚁的前景十分可观,并将大大减少对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污染。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的或经过改造的生物、基因或基因产物来减少有害生物,使其有利于有益生物,如作物、树木、动物和益虫及微生物这样一种防治方法。
白蚁生态防治的思想是避免产生利于白蚁生长的环境,从而抑制白蚁繁殖,达到灭治白蚁的作用。
如利用捕食性天敌,无尾两栖类的蟾蜍、林蛙、青蛙等很喜欢以白蚁为食料,曾经有人解剖过100多只无尾两栖类,胃内均有白蚁的工蚁、
兵蚁或长翅繁殖蚁。
其它如鸟类中的夜鹰、画眉、啄木鸟,爬行类中的穿山甲、哺乳类的食蚁兽都是擅长挖洞捕食白蚁的“勇士”。
生物防治还可从植物中提取杀虫或抗菌作用的活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加工合成新型农药。
如莫建初等的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细辛植物的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和较强的驱避活性,韩文军等发现罗汉松木粉的提取物对家白蚁有较好的毒杀作用。
利用植物提取特研制的杀虫药剂属于天然杀虫剂,由于其具有对环境友好、易降解、低残留的特点,替代灭蚁灵等非环保药剂前景广阔。
其它还可利用真菌、细菌或放线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可抑制有害生物的代谢产物来灭杀白蚁,如来源于微生物发酵产物的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白蚁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和阻止作用。
可以说生物防治技术可供选择范围广,种类多,作用机制独特,具备环境友好性,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业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三、结论
随着环境友好、绿色健康等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条约条令的出台,白蚁防治药物经历了从有机氯药物到有机磷再到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成为主要用药,但同时其他药物不断出现,新的防治技术不断研究的过程。
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都在积极寻求效力持久同时对环境污染最小的绿色防治技术,更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来取得防治白蚁的成功,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将是白蚁防治技术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曹莉,赵瑞华,陈镜华,等.白蚁防治技术[j].昆虫知识,2007,44(3).
[2]刘吉敏,黄其淳,杨峰,等.房屋建筑白蚁防治工程新技术展望[j].生物灾害科学,2012,35(2):206-210.
[3]陈政.芜湖市白蚁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4]原必荣,李为众,李功春.物理防治技术在白蚁防治中的研究与展望[j].湖北植保,2013(01).
[5]黄光明.六安市城镇房屋白蚁防治现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
[6]金则安.厦门房屋建筑白蚁种类及为害情况调查[j].白蚁科技,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