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嵇康”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魏晋人物作文说起魏晋人物,那可真是一群独特而有趣的存在。
他们生活在一个动荡却又充满魅力的时代,展现出了与常人截然不同的风采。
就拿“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来说吧。
这嵇康啊,那可是个相貌堂堂、气质非凡的人物。
据说他身高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有一次,他去山中采药,竟被砍柴的农夫误认为是神仙下凡。
他的好友山涛形容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这足以看出他的俊美和不凡。
嵇康不仅长得帅,还多才多艺。
他精通音律,善于弹奏古琴。
那双手在琴弦上轻轻一抚,美妙的音符就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
他弹奏的,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
但嵇康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那刚正不阿、蔑视权贵的性格。
当时的司马昭一心想要拉拢他,可嵇康却根本不买账。
他宁愿在洛阳城外的一棵大树下打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愿意踏入那浑浊的官场半步。
有一天,嵇康正在树下专心致志地打铁,钟会前来拜访。
钟会当时可是司马昭跟前的红人,有权有势。
可嵇康却对他不理不睬,依旧自顾自地打着铁,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肌肉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钟会站在一旁等了好久,见嵇康始终没有搭理他的意思,觉得很没面子,转身就要走。
这时,嵇康却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气呼呼地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钟会对嵇康怀恨在心。
后来,嵇康因为替朋友仗义执言,被钟会诬陷,最终被司马昭处死。
在刑场上,嵇康神色自若。
他看了看太阳,知道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古琴,弹奏了一曲。
那琴声悠扬激昂,仿佛在诉说着他心中的不平和无奈。
曲终,嵇康长叹一声:“于今绝矣!”然后从容就义。
再来说说阮籍。
这家伙也是个怪才,他常常一个人驾着马车,没有目的地乱跑,走到路的尽头,便放声大哭。
他的哭,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无奈和迷茫。
有一次,阮籍的母亲去世了。
按照当时的礼教,他应该守丧,不能饮酒吃肉。
可阮籍却在守丧期间,照样喝酒吃肉。
有人就指责他不孝。
可阮籍却说:“礼岂为我辈设也!”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虚伪礼教的反抗。
魏晋风度作文素材《魏晋风度作文素材》素材一《竹林七贤的洒脱生活》竹林七贤那可真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就说嵇康吧,那是个又帅又有才华的人。
他整日里穿着件松松垮垮的长袍,头发估计也不怎么精心梳理,就那么随意地披散着。
他可不在乎什么世俗的眼光。
我记得我去一个古镇游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小角落,那有点像我想象中嵇康他们会呆的那种清净地儿。
有几棵竹子,长得郁郁葱葱的。
突然就觉得嵇康他们在竹林里大概也就是这样自在的状态。
嵇康喜欢打铁,他就那么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叮叮当当地打铁。
山涛来找他做官,他都拒绝了。
觉得官场那些繁文缛节太拘束,哪有在竹林里和兄弟们喝酒、谈玄、打铁来得畅快。
旁边阮籍呢,喝着酒,眼睛半眯着,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些哲学思想之类的,也不管旁人懂不懂。
他们就这样在竹林里,有时候也不说话,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一起看看天空,听听鸟叫,真的是超级洒脱。
像我们现在的人啊,很多时候为了钱和名利忙得晕头转向,可人家竹林七贤就只为自己心中那点纯粹的快乐生活,无拘无束的。
素材二《王徽之的随性而为》王徽之也是很有魏晋风度的主儿。
他住在山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大雪纷飞。
雪下得贼大,把屋子都映得白白的。
他半夜醒来,觉得这样的雪景不能辜负啊。
就突然想去拜访自己的朋友戴逵。
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出门了,坐着船就往戴逵家去。
这一路那可老费劲了,船划啊划,雪还不停。
我曾经在冬天的时候,半夜被窗外的雪景吸引住了。
那时候我就特别能理解王徽之那种冲动。
不过我也就是站在窗前看了会儿,哪有他那么大的行动力。
他划了一整夜的船,好不容易到了戴逵家门前。
结果呢,他连门都没敲,扭头就回了。
别人问他为啥,他说我本来就是乘着兴致出门的,现在兴致没了,就回来了,多随性啊。
他根本不在乎自己这一折腾是不是白费功夫,只遵从自己当下的心情。
而我们现在做事通常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像他这样随性的还真不多见。
素材三《刘伶的狂人之举》刘伶可是个狂人,他的好酒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8嵇康[ 2007-11-10 13:43:00 | By: 张广祥 ]推荐一、稽康简介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SPAN lang=EN-US>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眼中的嵇康我心中的嵇康他是一位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和音乐家,那么这个才华横溢的多面手是谁呢?他就是嵇康。
我非常喜欢嵇康,第一是因为嵇康弹奏的音乐跟翔鸟的鸣声一样好听。
二是因为嵇康洁身自好、铁骨铮铮。
他与别的诗人不一样,爱打铁,爱泡澡,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他又很自大,性情豪放,不事权贵;崇尚老庄,绝交山涛;藐视世俗,远迈不群,是一个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嵇康——一个我喜欢的人物。
我眼中的阮籍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末诗人、文学家与思想家,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他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
他位列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一位。
阮籍的诗风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创作五言诗歌的人。
阮籍的性格怪癖猖狂,个性旷达,淡泊名利,不慕权贵。
相传他会使用“青白眼”:对于志同道合的人,他就青眼相看,表示尊重和喜爱;对于厌恶的人,他就以白眼对待,以示轻蔑鄙视之意。
阮籍也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是个名副其实的酒鬼。
厌恶官场的他竟然想要去军营做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军营里有香甜可口的美酒,有善于酿酒的厨师!阮籍也真是一位性情中人!我觉得阮籍和李白很像,同样是爱酒如命,同样写过饮酒名篇,同样名流千古。
只是阮籍更加放浪形骸,不拘小节。
我喜欢这样的阮籍。
我眼中的嵇康在诗歌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
有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杜甫;有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潇洒的李白;有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天资聪颖的王勃。
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世称嵇中散。
我喜欢他,喜欢他的藐视世俗,不畏权贵。
三国时期,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名叫钟会,他非常敬佩嵇康的才华。
有一次,他写了一本书,毕恭毕敬地拿给嵇康看,没想到嵇康看也没看,直接把书扔到了火炉里。
过了几天,钟会又来拜访嵇康,嵇康好像没看见他一样,继续打铁消磨时光。
人物写作素材——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以前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致使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晓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医生,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事迹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旺盛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喝酒嵇康喝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喝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清除现实矛盾的围绕。
嵇康不仅喝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喝酒特别有控制,从但是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喝酒以闪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完整解脱的方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沉浸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别的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平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服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害。
在多矛盾眼前,他陷人了深深的悲伤中。
广陵散嵇康被司氏集所,刑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好后,开始《广陵散》,霎,刑上一片沉寂,琴曲昂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余音悠,回低。
,嵇康一声:“ 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是不愿教他,《广陵散》今矣!”名家点(晋)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
形解默仙,吐知凝神。
立俗迕流,山洽,翮有,性能?(《五君咏》)(唐)白居易:安兄不道,都市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患安可防。
使我千后,涕泗衣裳。
(《感》)(宋)李清照:两本,新室如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咏史》)适用1自我和人的希望“ 当、当⋯⋯”听那宏亮的打声了?清拂面,健的肌肉散出生命的气味,熊熊的烈火陶冶着崇拜的情操。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橙子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1 / 11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运用
嵇康,一个很酷的名字,像是一块红色的石头,朦朦的,又耀眼闪亮。
老师说他很厉害,会写诗词,会弹琴,还会弹琴,还会手感冰凉冰凉!不投篮打铁?那不是铁匠才想要做的事情吗?他为什么手感冰凉呢?
最近就是喜欢听老师讲嵇康的故事,他看起来好像故事里的英雄一样,很勇敢。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敢于说不,不畏惧和别人不一样。
他说要“老子的道家的无为而治”,那是什么都不做,让大家自由地生活。
我都觉得这真的一件很帅很酷的事情!
不过,嵇康到最后被杀了。
这让我很难过,他的话很酷,为什么会被杀呢?老师说他开罪了当时的人,他们都觉得他太狂妄不羁了。
这让我好像听说好像有点乱发脾气,他们为什么这样呢?难道不能让别人过自己想的生活吗?
我的爸爸说,嵇康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坚持做自己,不能被别人左右。
他说,“做自己”是一件很坚强勇敢的事情。
倒是我不太懂爸爸的意思,但我隐约间能察觉到,嵇康的故事让我的内心也有点儿热血激昂!
假如我以后也能像嵇康一样,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太好了!我会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像嵇康一样酷的人!的确我以后会遇到什么,但我会带着对嵇康的敬服,坚强勇敢地走下去!。
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运用
我一直很喜欢嵇康,就像喜欢阳光洒在草地上,喜欢雨滴扣击窗台,也喜欢风儿吹来树梢。
他像一个不是很爱讲话的安静男孩,但心里住着很多想法。
他很喜欢弹琴,琴声像流水潺潺,像鸟儿清唱,像月光洒在湖面。
老师说他很有才华,但不爱官场。
他有一颗自由的心,像那只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喜欢自由。
嵇康的命运极为悲惨,他遇害了,我感到很难过伤心。
感觉起来像失去了了一位亲密的朋友,像一颗灿亮的星星突然消失了。
但他的精神却像一粒种子,深深地种在了我的心里。
他让我知道,自由和勇气都很重要。
他让我明白,就算面对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每隔一天都会想起他的故事,想起他拨弦的琴声,想起他自信的目光。
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像他一样坚强勇敢的人,自由的人。
写嵇康的中考作文5篇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生不逢时,国人莫我知;望尽天涯路,谁晓寸肠蚀。
他定会思考:秦为何兴暴而亡速?秦建成时,又废周之分封而行郡县。
周系宗亲,秦系中央。
汉灭秦后而行郡国,以固王室。
周之制以一脉而统天下,长治久安,秦对同姓的寡亲和对天下人的刻薄搅成一团,这便成了不道德的制度。
汉后天下三分,明争暗夺,尔虞我乍,政治昏暗。
晋又以谋权继承天下大统。
孰对孰错,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想不清的时代问题。
偌他生活的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若随秦始皇虎踞六国,随刘邦统一天下,若随汉武帝……可偏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政治黑暗,阶级分明,带着失望,他一路哭向天涯,以天地为友。
“放荡不羁,风流倜傥”成为了人们心中用来形容他的最好的词,可是,在这背后是一颗无论如何也不能“无为”的心,那种怨恨,经不起打击。
怎可摧眉折腰为权贵, 使人不得开心颜。
他在那个时代里作了一个没有席位的发言。
他可算得千年花香圣洁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开就是一千多年,跨越千年而美丽,守自己抱负也是一生,一生。
抬头。
,已不见云影,半亩方塘一鉴开,沐浴新的太阳, 我想到了升华与超越。
孟子曾曰:“一个人假如在一乡范围内是杰出的,那么他就必在一乡中寻找同样杰出人为友;假如他在一国或天下是杰出,那他必然在一国、天下间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若寻遍天下也找不到,那就只能找古人为友。
或许嵇康也会于屈原为友,可惜他们隔百年时光,各自孤独,他们的泪流在一起,那时亘古之愁,是酒不能淡的万古寂寞。
徘徊之余,更感一种永恒,跨越千年至万年的光亮,坦坦荡荡,千年圣洁,我想成为他。
篇二:我想嫁给嵇康首先,对于嵇康和李密的性格,两者就是截然不同的。
从嵇康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可以突显出他的刚毅、不畏权势所迫的性格。
嵇康作文素材嵇康嵇康(223---262)。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打铁:茂柳下,打铁声叮当依旧。
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见证着高尚的情操。
山泉绕柳,绕住了柳下那潇洒的嵇康,一代才子,就这样过着铁匠的生活。
累了,坐在池边,看流水流淌出心中对社会的不满。
乏了,卧在柳下,赏竹林的淡然玄妙。
作为统治者的你,也许希望纳嵇康为己用吧,但你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手荐鸾刀,漫之膻腥”,还是嵇康做自己吧,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杯浊酒,让他追逐自己的自由。
“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清逸的生活是他自己的选择,潇洒中透着缕缕恬淡的芬芳。
(241)广陵散:“《广陵散》于今绝矣!”不惑之年的嵇康在临刑前的咆哮,让人泪下,让人感伤。
《广陵散》已绝,嵇康未绝。
款抚吴丝,轻拨蜀桐,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广陵一曲,奏出了不屈的灵魂,记忆的风伴着广陵在心头刮起,一个不羁的身影在风沙中闪现,那是嵇康的傲骨,那是与司马集团斗争后留下的受伤的背影。
三千太学生恸哭,却哭不来司马昭的一句赦免。
司马昭并不明白,他可以杀死嵇康,可是他怎能杀死那颗抗争的心?嵇康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他该说的都说了,要杀就杀吧,英雄的嵇康定会死的荡气回肠。
“内不愧心,外不负俗”,嵇康用他的坚韧撑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260)与钟会:车声辚辚,烈马萧萧,铁匠铺前,钟会来访。
嵇康自顾自的打铁,头也不抬,熊熊的烈火照亮了他有些凌乱的头发。
一个略带谄媚的声音在耳畔蛊惑响起:“久闻叔夜大名,愿请赐教,荣华富贵,一世不尽。
”那小人的眼里不经意间闪过一丝奸诈。
嵇康连正眼都不看一眼,问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答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于是嵇康抛锤仰天,大笑道:“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为了正义,嵇康抛去了一切,名与利,甚至生命。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临难不辱真名士尤物俗物本兄弟嵇喜历史上那点儿有限的知名度,都是月亮跟着太阳走,借了弟弟嵇康的光了。
但一点好光没沾着,反成了衬托弟弟英伟的参照物。
嵇康跟吕安是老铁,“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鳯’字而去。
喜不觉,犹以为欣。
故作‘鳯字’,凡鸟也。
”此即“凡鸟”一典的来历。
其实说嵇喜凡鸟可以,指他俗的一面,但他绝非笨鸟。
许慎《说文》:“鳯,神鸟也。
从鸟,凡声。
”拆开即“凡鸟”。
这点小把戏,嵇秀才能看不出来吗,还“犹以为欣”,纯属埋汰人呢。
凡鸟,主要是肉眼凡胎的凡,就是俗。
张九龄有“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确乎是个俗的典型,堪称俗的女王。
嵇喜的俗,也就是薛宝钗劝贾宝玉的“读书仕进,经时济世”。
而宝玉的佛心,基本与吕安及竹林七贤同道。
《晋书?阮籍传》讲:“籍又能为青自眼。
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
”阮籍的绝活是“啸”,跟今天牧马人的呼哨相类,再一个技术就是青白眼了。
鲁迅说他青眼能装得出,白眼却做不来。
白眼大概要全然不见眸子的,须练习很久方可做得。
他的朋友范爱农深谙此术,鲁迅说他:“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青眼就是“垂青”的意思,黄庭坚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
”木心有篇文章叫《眸子青青》,不看内容,一看题目就诱人。
竹林七贤的时代,雅俗是青白分明的,嵇康阮籍是疾俗愤世的代表,阮喝酒都挑人的,王戎刚入他们圈子时,阮也跟对嵇喜差不多,白眼视之,骂他“俗物败兴”。
后来,王受到阮的青睐,王来串门,阮只剩两斗酒,时刘公荣在座,阮说“王戎咱两喝咱两的,没刘的分儿。
”他就这样“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也就怨不得“礼法之士,嫉之若仇”了。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嵇康作文素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学生只有积累、整合和创新素材,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嵇康作文素材一嵇康(223---262),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
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谯郡铚人(今安徽省宿州西南),善于音律。
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隋炀帝曾把“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
其留下的“广陵绝响”的典故被后世传为佳话,《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他的《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养生论》等作品亦是千秋相传的名篇。
嵇康作文素材二鄙视权贵钟会身出名门,是曹魏大臣,也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而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活脱脱一个天才级的“政治动物”。
但是嵇康拒绝交往这样的朋友。
虽说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可在文学才情方面,对于仅比他长两岁的嵇康,还是敬佩有加,甚至到了不敢与之面对面交流的地步。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当初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后来做了高官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理都不理,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
炉火熊熊,嵇康手起锤落,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钟会终是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决定离开。
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对这次造访觉得丢了面子,深深怀恨在心。
嵇康还给原先的一位好友吕巽写了一封绝交信,以“绝交不出丑言”的君子风范,表达了对这位相交多年朋友的愤慨和失望。
高考作文素材嵇康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事略】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一.嵇康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嵇康一、人物简介及事略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
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二、运用范例话题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
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
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2004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话题2:心灵的选择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自己田园隐士的生活。
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
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
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
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
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
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
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
”……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2002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话题3:包容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
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己,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
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
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题4:自虐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
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都含有自虐的成分。
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
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
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
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5:坚持自我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
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6:路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
“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
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
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
话题7:交友冤哉!嵇康!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
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
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
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
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
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
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
”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
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
三、精彩范文远去的骑士走进魏晋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嵇康了,这位“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着一袭粗衣,或抱琴行吟,或醉卧竹林,“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的这“一个”。
这“一个”,适逢曹魏末年。
其时,魏势日衰,而司马氏日兴,王朝的更迭已成为定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迫使许多的士人开始人生指向的重新选择,这种选择充满了心灵的匍匐与站立的痛苦的挣扎。
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激流勇进者有之,虚以委蛇者有之,敛迹避祸者有之。
即使是阮籍这般的名流,也“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而嵇康则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麋鹿,“狂顾顿缨”,悲则哭,怒则骂,以一种生的放恣,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于是,他的存在,无疑成了对当时的一种可怕的侵犯。
司马氏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他左手托着官爵和厚禄,右手则举着滴血的屠刀。
先是由种会带着随从去察看嵇康的动静。
钟会亦为当时的名士,也曾名噪一时。
依附司马氏后,很快成为司马集团里的重臣。
当钟会昂昂乎来到嵇康的茅屋前,一贫如洗的嵇康正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下大铁。
种会等了好久好久,等到的只是“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和“呼啦呼啦”的风箱声。
这些声响,充溢着一种鄙视的轻慢。
在这些声响中,嵇康的脸上飞扬着串串的汗水,钟会的额上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滴滴的汗珠。
钟会再也不能忍受这些声响,他只好无趣地走开。
这时候,嵇康才放下铁锤,从他嘴里逸出的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奚落,钟会只得自嘲地回答:“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
”说完,便讪讪地辚辚绝尘而去。
司马氏并未就此罢休,他需要嵇康这样的特殊人物,充当他的幌子,扩大他的影响,从而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于是司马氏又一次派山涛去说服嵇康。
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只是司马氏的残酷地杀戮异己,让他心悸;而司马氏功名利禄的拉拢,又使他心动。
人性的弱点促使他投靠了司马氏政权,并成为一代王朝的佐命大臣。
当然,他也成了司马氏最佳说客的人选。
我无法揣测,山涛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去说服嵇康的;也不知,他是如何地摇唇鼓舌,卖弄他自己的人生哲学的。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山涛的此行,才引出了嵇康的鸿文巨制《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封洋洋大观的公开信,完完全全地、坦坦然然地再现了一个不驯的嵇康,一个真真实实的嵇康,一个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嵇康。
就是这样的一封信,烛照出司马氏篡位夺权的狼子野心,也表示了嵇康自己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文章尖刻泼辣,嬉笑怒骂,一股填膺的义愤在笔端化成飓风,化为激流,冲击着他自己心中的郁闷,也冲击着天下人心中的块垒,真是痛快淋漓。
它说出了许多士人敢想而不敢说,甚而连想也不敢想的话。
这种直爽的宣言,这种公开的睥睨,无疑是一种挑战,是于无声处的“惊雷”。
司马氏绝不能容忍嵇康如此的挑战,终于寻了嵇康的一个不是,把他投进了大牢。
而那个钟会不忘前隙,他在司马氏前不停地谗言,说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所不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还危言耸听:“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钟会的这种落井下石,促使了司马氏除掉嵇康的决心。
当消息一传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京师太学生三千余人联名上书,吁请赦免嵇康,但终究未能奏效。
公元263年的一个令人揪心的日子,嵇康缓缓地走向刑场,夕阳的余辉映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他眯着他那双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眼睛,看着远山那轮亘古的日影,提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要求:拿琴来。
琴拿来了,他轻抚着琴,开始拨弄那一根根的琴弦,琴弦流淌出的只有他知道的旋律——《广陵散》。
一曲弹完,他站了起来,面如闲云,掷琴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于是,他化作啼鹃,融入了那如血的夕阳中。
其实,嵇康完全可以作另外一种选择,譬如像他生前的挚友阮籍,虽然充当了司马氏手下的什么官,却百事不问,混日子聊天;有譬如像他死后的向秀、刘伶、阮咸,终日狂饮烂醉,妙参玄理,以寻求精神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