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电多功能材料聚对苯乙炔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5
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材料逐渐成为新型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聚对苯乙炔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光性质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已成为电子器件、生物医学、能源储存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聚对苯乙炔由于其强的水疏性和易自聚性质,导致其在水溶液中难以溶解,极大限制了其在纳米医学、纳米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二、研究意义
开发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纳米医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有望在诊疗、药物输送、细胞成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目标
开发制备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探究其发光性能和稳定性。
2. 研究方法
(1)材料制备及表征:选用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功能基团,通过化学修饰及掺杂等方法实现聚对苯乙炔向水溶性材料的转化,并对其进行表征。
(2)发光性能测试:通过荧光光谱、荧光图像等手段,测试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荧光寿命等性能。
(3)稳定性测试:探究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pH值、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
本研究将制备出一种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探究和评价,为聚对苯乙炔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水溶性聚对苯乙炔基发光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生命科学、药学、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L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几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倍受关注的新兴功能材料。
它们的电致发光薄膜器件激发电压低、发光效率高、易得到彩色显示,而且容易实现大屏幕平板化。
研究发现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柔性好、驱动电压低、能带结构可调、优良的溶解性及耐热性等。
人们已经制备出发红光、黄光、绿光的性能优异的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制成的电致发光器件;而能发蓝色光的该类聚合物材料则很少,性能也差,限制了该类材料在全色显示方面的应用。
『『本文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能发蓝色光的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材料聚【(2,5.二亚甲基.1,3,4.嗯二唑)二氧代.1,4.亚苯基.1,2一亚乙烯基.1,4.亚苯基.1,2.亚乙烯基.1,4一亚苯基】,并对其进行了溶解性、电性能、光性能、热性能的研究。
实验结果说明它的荧光发射最大波长为472nm,属于蓝色发光范围。
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说明它比传统的PPV类电致发光材料有更强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
它的能带宽度(Eg)为3.84eV。
荧光量子效率巾=o.995。
(该聚合物能溶解于氯仿及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
其分解温度大于350‘C。
TGA的分析结果说明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上关键词:电致发光,聚对苯乙炔衍生物,蓝色光ABSTRACTInrecentyears,electroluminescenceofpolymerhasbeenmadewithanoutstandingprogress,andcloseattentionispaidonthesekindsofnewfunctionmaterials.Theadvantagesareasfollows:lowexcitingvoltage,highefficiencyofelectroluminescentcellsinthinfilms,easinessofcolorlightemission,andattractivematerialsforlarge·areavisiblelight-emittingdiodes.Poly(p·phenyleneVinylene)(PPV)isthefirstpolymermaterialfoundtohavetheelctroluminesencepropertiesandwasintensivelystudied.PPVderivativeshavedemonstratedvariouscolorswithimpressiveefficiency,brightness,flexibilityanduniformity.ThePPVderivatives,whichemitredlight,yellowlightandgreenlight,canbeeasilyobserved,exceptforbluelight.Forseveralreasons,apolymeremittingbluelightisparticularlydesirable.InthispapeLpoly[(2,5-dimethylene.I,3,4.oxadiazole)dioxy‘1,4。
用于光伏电池上的新型高分子PPV材料张 力,张秋禹,任 华,陈晓伟,鄢红陵(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 摘要 聚对苯乙烯撑(PPV)由于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质,是研究最多也是最有希望的光伏材料之一。
然而单纯PPV作为光伏材料存在对太阳光利用率不高、载流子迁移率较低、稳定性不高等缺陷,制约了其实际应用。
因此在围绕提高光伏效率和材料稳定性等基础上,近几年出现了大量PPV改性光伏材料。
分析了新型PPV的各种改性措施的目的和相应的分子结构修饰方法,同时探讨了PPV光伏材料尚存在的问题和它作为高分子光电池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光伏材料 聚对苯乙烯撑 太阳能电池The Novel PPV Applied to Photovoltaic CellZHAN G Li,ZHAN G Qiuyu,R EN Hua,C H EN G Xiaowei,YAN Hongli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School of Science,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an710072)Abstract Owing to good property of poly(para2phenylenevinylene)(PPV),PPV is one of the most hopef ul photovoltaic materials.Although research on PPV photovoltaic materials is comprehensive,the property deficiency still exists in PPV.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on PPV photovoltaic materials are discussed,and recent progress of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is presented.Some novel materials for improving PPV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by structure design and modification are introduced.Some new issue and f uture prospects of PPV photovoltaic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K ey w ords photovoltaic material,poly(para2phenylenevinylene)(PPV),solar cell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聚对苯乙烯撑(PPV)的电致发光现象以来,对高分子的光电性能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OLED技术综述摘要:回顾了OLED的发展史,介绍了OLED的原理和它的发展现状,简述了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分析它的特点,对OLED进行评价,分析它的不足关键词:OLED,显示技术,发展前景1.发展历史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
1987,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邓青云)和S.A.VanSlyke等人采用了超薄膜技术,用透明导电膜作阳极,AlQ3作发光层,三芳胺作空穴传输层,Mg/Ag 合金作阴极,制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该器件可在较低直流电压(约10V)驱动下,产生高亮度(1000cd/m2)。
他们公开发表了关于冷发光材料和设备结构的文章,提出了制造小分子提出了制造小分子有机荧光材料发射层和传输层超薄多层材料的方法.揭开了有机发光显示器研究热潮的序幕。
1990年.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的Bun_ou小s等人,研制成功用聚对苯乙烯(PPV)作发光材料制成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巴使聚合物发光材料也开始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投入到OLED组建的研发中。
全球主要厂商动态2.OLED原理简介OLED是一种有机材料制成的薄膜发光器件.由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0LED的阳极和阴极。
OLED的发光原理及显示器驱动方式与LED(发光二极管,内部构造见图2)十分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
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後,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
PPV/PV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张 文1,黄宗浩1,汪 成1,闫尔云1,孙海珠1,陈 莉1,李永舫2,杨春和2 (1.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 要: 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电子聚合物聚对苯乙炔(PPV)与非共轭聚合物聚乙烯醇(PVA)的复合纳米纤维。
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发光性质和形态进行了表征。
与PPV薄膜相比,复合纳米纤维的发射光谱在PPV 含量较高时(如1 1(质量比)时)变化不明显;而含量较低时(如1 4(质量比)时)有明显的蓝移现象;当PPV的含量非常低时(如1 99(质量比)时),光谱的蓝移值趋于确定。
关键词: 电子聚合物;聚对苯乙炔(PPV)/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 TG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731(2006)04 0567 031 引 言静电纺丝(electr ospinning)是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制备高分子超细纤维的方法[1,2]。
近年来,Reneker 等人对静电纺丝工艺及应用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已制得20多种聚合物纤维并部分实现产业化[3]。
2002年,M acDiarm id等人报道了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的电子聚合物聚苯胺纳米电纺纤维[4]。
当前,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单而通用的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聚对苯乙炔[po ly(phenylene v inylene),PPV]具有优良的发光[5]、光伏转换[6]、光学非线性[7]及掺杂导电[8]等功能特性,同时具有常温下空气中稳定、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易提纯和前聚物易溶、易加工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光电多功能特性的代表性电子聚合物;但PPV本身不溶于常见的溶剂,因此需在前聚物时加工成型。
聚乙烯醇[poly(viny l alcohol) PV A]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9],并能与不同的溶剂形成物理凝胶,适于独立或作为基础材料与其它材料共混加工成型。
oled量子效率发布时间:2008-10-23 22:11:12 来源:中国OLED网浏览次数: 181oled量子效率新型平面显示器发光技术的研究是现阶段的一个研究热点, 其目标是用新型的、高效的、轻质的平面显示器来代替传统的、笨重的、耗能多的阴极射线管。
目前,液晶显示器在一些领域里已经取代了阴极射线管占有平面显示器的主要市场, 但近一、二年来, 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OLEDs)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液晶平面显示器相比, 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具有主动发光、轻、薄、对比度好、无角度依赖性、能耗低等显著特点,在这类应用上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际上,最早报道有机电致发光应追溯到1963年,Pope等人用蒽单晶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
但是人们第一次用真空蒸镀成膜制备高效的OLEDs 是直到1987年C W Tang等成功研制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用苯胺-TPD做空穴传输层(HTL), 铝与八羟基喹啉络合物-ALQ作为发光层(EML)。
其工作电压小于10V, 亮度高达1000cd/m2, 这样的亮度足以用于实际应用。
后来研制出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波长遍及整个可见光范围。
这个突破性进展使得这个领域成为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进入90 年代后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的探索研究中, 有机及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的探索成为目前国际上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被美国评为199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成果之一。
很多学术机构和一些国际有名的大电子、化学公司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这一领域。
OLED是从外量子效率小于0.1%, 寿命仅为几分钟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己发展到外量子效率超过5%, 运行寿命超过上万小时。
2 电致发光机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属于注入型发光。
在正向电压驱动下, 阳极向发光层注入空穴,阴极向发光层注入电子。
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相遇结合成激子, 激子复合并将能量传递给发光材料, 后者经过辐射驰豫过程而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