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 格式:doc
- 大小:860.19 KB
- 文档页数:25
89C518代表8位单片机9代表falsh存储器,此位置为0代表无rom,7代表eprom存储器c代表CMOS工艺,此位置为S代表ISP编程方式1代表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容量大小对应为该位数字*4KB89C52:8KB容量at89s51_&_stc89c51命名规则本文介绍了最常见的两种厂家的单片机的命名规则.以后见了stc和atmel的单片机看看型号就知道,什么配置了.先说ATMEL公司的AT系列单片机89系列单片机的型号编码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前缀、型号和后缀。
格式如下:AT89C XXXXXXXX其中,AT是前缀,89CXXXX是型号,XXXX是后缀。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说明,并且对其中有关参数的表示和意义作相应的解释。
(l)前缀由字母“AT”组成,表示该器件是ATMEL公司的产品。
(2)型号由“89CXXXX”或“89LVXXXX”或“89SXXXX”等表示。
“89CXXXX”中,9是表示内部含Flash存储器,C表示为CMOS产品。
“89LVXXXX”中,LV表示低压产品。
“89SXXXX”中,S表示含有串行下载Flash存储器。
在这个部分的“XXXX”表示器件型号数,如51、1051、8252等。
(3)后缀由“XXXX”四个参数组成,每个参数的表示和意义不同。
在型号与后缀部分有“—”号隔开。
后缀中的第一个参数X用于表示速度,它的意义如下:X=12,表示速度为12 MHz。
X=20,表示速度为20 MHz。
X=16,表示速度为16 MHz。
X=24,表示速度为24 MHz。
后缀中的第二个参数X用于表示封装,它的意义如下:X=D,表示陶瓷封装。
X=Q,表示PQFP封装。
’X=J,表示PLCC封装。
X=A,表示TQFP封装。
X=P,表示塑料双列直插DIP封装。
X=W,表示裸芯片。
X=S,表示SOIC封装。
后缀中第三个参数X用于表示温度范围,它的意义如下:X=C,表示商业用产品,温度范围为0~十70℃。
89C51单片机简介1 89C51单片机简介 (1)2 时序 (2)3引脚及其功能 (2)4输入/输出(I/O)引脚P0口、P1口、P2口及P3口 (4)1 89C51单片机简介目前,89C51单片机在工业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在许多单片机应用领域中,配接各种类型的语音接口,构成具有合成语音输出能力的综合应用系统,以增强人机对话的功能。
89C51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种单片机,在一小块芯片上集成了一个微型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每一个单片机包括:一个8位的微型处理器CPU;一个256K的片内数据存储器RAM;片内程序存储器ROM;四个8位并行的I/O接口P0-P3,每个接口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两个定时器/记数器;五个中断源的中断控制系统;一个全双工UART的串行I/O 口;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要外接。
最高允许振荡频率是12MHZ。
以上各个部分通过内部总线相连接。
下面简单介绍下其各个部分的功能。
中央处理器CPU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指挥、执行中心,由它读人用户程序,并逐条执行指令,它是由8位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简称ALu)、定时/控制部件,若干寄存器A、B、B5w、5P以及16位程序计数器(Pc)和数据指针寄存器(DM)等主要部件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的硬件结构与典型微型机相似。
它具有对8位信息进行+、-、x、/ 四则运算和逻辑与、或、异或、取反、清“0”等运算,并具有判跳、转移、数据传送等功能,此外还提供存放中间结果及常用数据寄存器。
控制器部件是由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定时与控制电路等组成的。
指令寄存器中存放指令代码。
枷执行指令时,从程序存储器中取来经译码器译码后,根据不同指令由定时与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送到存储器、运算器或I/O接口电路,完成指令功能。
程序计数器Pc 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共16位.可对以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直接寻址c指令执行结束后,Pc计数器自动增加,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二零一四—二零一五学年_二_学期山东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实验项目名称_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组长姓名卢兴学号联系电话 E-mail成员姓名李洪川学号成员姓名陈卓学号成员姓名靳伟娜学号成员姓名张硕学号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2011-1指导教师及职称王凤瑛(教授)2014年 4月 26日四、实验内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结论七、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附件:源程序等。
发送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ljmp t0_intorg 0100hmain: mov tmod,#21h ;T0方式1 T1方式2自动重装 mov tl0,#0h ;装初值mov th0,#0hmov tl1,#0f4h ;装初值mov th1,#0f4hsetb ea ;开T0中断setb et0setb tr0 ;开始计数setb tr1mov r1,#0fh ;用于延时计数mov a,#0mov scon,#40h ;方式1amain: mov sbuf,a ;开始发送jnb ti,$ ;判断发送是否结束clr tiljmp amaint0_int:mov tl0,#0h ;装初值mov th0,#0hdjnz r1,next ;T0计数r1次inc a ;a数值加一mov r1,#0fhnext: retiend接收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bisorg 0100hmain: mov tmod,#20h ;设置T1计数方式波特率 mov tl1,#0f4h ;波特率设置为2.4kb/s mov th1,#0f4hsetb tr1 ;启动T1mov scon,#50h ;方式1允许接受mov ie,#90h ;开串口中断sjmp $bis: jnb ri,bis ;等待接收完成clr ri ;清除接受标志位mov a,sbufmov p0,a ;送p0口显示retiend发射模块实物图:接收模块实物图:接收数据后的现象图:接收到55h后的现象图:接收到aah后的现象图:。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无线多路灯具控制系统作者:郑建强王文明来源:《硅谷》2008年第19期[摘要]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和无线传输模块LZ713i GPRS DTU构成的多路灯具控制系统。
论述其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 无线传输模块LZ713i RS-485接口看门狗中图分类号:TP2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10021-02一、引言数据传输方式分为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传输。
有线方式布线比较复杂,在某些不适合布线的场所需要采用无线方式。
现有的一些简易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传输距离近,速率低,可靠性差,不适合用于产品的设计。
本文介绍的LZ713i GPRS DTU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传输距离远,速率高,数据可靠的优点,和单片机结合可用于许多场合。
二、系统简介本系统由一个控制台、多个灯具控制器组成。
微处理器采用AT89C51,该芯片内含4k可编程程序存储器,可擦写1000次。
复位电路采用具有看门狗功能的MAX813L。
通讯接口电路采用MAX1487E[1];无线传输模块采用厦门蓝斯通讯有限公司的LZ713I GPRS DTU ,内部集成了高速嵌入式处理系统,提供TCP/IP协议栈,适用于自身不带,但具有RS232/485/TTL 接口通讯能力的设备,为用户提供高速、永远在线、透明数据传输的通道[2]。
(一)控制台1.硬件设计。
原理图见图1。
控制台由键盘、液晶显示器、复位电路和通讯部分组成,完成选号及动作控制。
2.软件设计。
程序由按键处理、显示、通讯和喂狗四部分构成。
按键处理部分的功能:判别是否有键按下,无键按下时,返回;有键按下时,首先扫描键盘,得到按键的列值和行值,然后延时12ms去抖动,再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若有,根据按键的行值和列值计算键值,并保存键值,之后转入键值解释部分进行处理。
显示部分功能:显示输入的设备编号和动作编号。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无线报警器的设计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无线报警器作为一种安全警报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无线报警器。
2. 研究背景2.1 安全需求的增加随着犯罪率的上升和人们对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关注增加,无线报警器成为了家庭、商业和工业等场所必备的设备。
2.2 单片机控制技术AT89C51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微控制器芯片,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易编程等特点。
通过单片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无线报警器各种功能。
3. 系统设计3.1 系统结构设计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器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输出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环境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通过AT89C51单片机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通信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接收器;报警输出模块负责触发报警器。
3.2 传感器模块设计传感器模块是无线报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检测环境信息。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器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活动,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异常声音,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烟雾。
3.3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信号处理模块通过AT89C51单片机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
当某个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动作。
3.4 通信模块设计通信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接收端。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系统采用射频通信技术,通过射频发送和接收数据。
3.5 报警输出模块设计当接收端接收到异常信息后,触发相应的报警输出动作。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系统包括声光报警装置和手机短信通知装置。
声光报警装置通过发出声音和闪光灯来吸引注意力,手机短信通知装置通过发送短信给用户,及时通知用户发生异常情况。
4. 系统实现4.1 硬件实现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器的硬件实现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输出模块。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样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1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图2所示。
系统由测量站和主控站两部分组成。
测量站主要完成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存储,接收遥控指令并发送数据。
主控站的主要工作是发送遥控指令、接收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随机显示打印等。
2 AT89C51与数字电台的串行通信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片内含有4KB Flash ROM的8位CMOS单片机,工作电压范围为2.7~6V(实际使用+5V供电),8位数据总线。
它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能同时进行串行发送和执着收。
通过RXD引脚(串行数据接收端)和TXD引脚(串行数据发送端)与外界进行通信。
2.1 通信协议与波特率数字电台与单片机、终端主控机的通信协议为:通信接口——标准串行RS232接口,9线制半双工方式;通信帧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可编程数据位,1位停止位;波特率——1200 baud。
数字电台选用Motorola公司的GM系列车载电台,工作于VHF/UHF频段,可进行无线数传(9线制标准串行RS232接口),也可进行话音通信;采用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调制解调方式,符合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23标准。
在话带内进行数字传输时,推荐在不高于1200b/s数据率时使用。
实际使用时,电台工作于220~240MHz频率范围,采用半双工方式(执行收、发操作,但不能同时进行)即可满足系统要求。
2.2 AT89C51串行口工作方式AT89C51串行口可设置四种工作方式,可有8位、10位和11位帧格式。
本系统中,AT89C51串行口工作于方式3,即鳘帧11位的异步通信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低位在前),1位可编程数据位,1位停止位。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班级:11学制: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总体设计 (2)1.1设计技术背景 (2)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1.2.2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1.2.3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1.2.4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3系统软硬件设计 (8)3.1 硬件设计 (8)3.1.1概述 (8)3.1.2 电路原理 (9)3.1.3 SPI接口配置 (9)3.2 软件设计 (12)3.2.1概述 (12)3.2.2发射程序 (13)3.2.3接收程序 (17)4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Abstract (23)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
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
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引言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 ,比如智能化小区内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 ,工业数据采集系统 ,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 ,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89C51单片机控制红外线通信接口电路设计发布: 2010-6-23 10:19 | 作者: —— | 来源: 电子工程世界在通信系统中,常利用非电信号来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以实现遥控或遥测的功能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
红外通信利用950 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发送端采用脉时调制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接收端将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
再经过放大、滤波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1 系统的总体构成红外通信系统采用红外光传输及无限工作机制,其组成结构主要包括:红外发射器,通信信道,红外接收器三大部分组成。
(1)完成信号的电光变换并向空间发射红外脉冲红外发射器的关键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响应的驱动电路。
红外发光耳机光首先要满足其调制带宽大于信号的频谱宽度,保证通信线路畅通。
此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应与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选用硅光二极管)的峰值响应相匹配,最大程度地抑制背景杂散光干扰,现阶段一般选用780nm~950 nm的红外波段进行数字信号传输。
由于红外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噪比与发射功率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适当提高红外发射器的发射功率,并采用空间分集、全息漫射片等可使发射端的光功率在空间均匀分布的措施来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
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2)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包括红外接收部分以及后续的信号采滤波、判决、量化、均衡和解码等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红外接收端的工作过程,首先进行光电转换,将红外脉冲信号变为电信号,经过适当的频域均衡后进行码元判决,码元判决电路是接收器设计的核心部分。
由于信号采用红外无线进行穿社,其电平变化范围较大,所以码元判决电路必须是自适应的。
接收的信号经自适应码元判决后变成数字信号,再进行适当的解码转换为差分信号进入计算机网卡的信号输入端。
基于T89C51单片机CN总线发送系统一、引言CN总线是一种具有国际标准且性价比较高的现场总线,它是计算机XX络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具体应用和进展。
本系统利用CN总线的通信协议和原理,实现传输距离达10 Km(速率达5 kbps以下),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 Mbps的通信任务。
二、系统概述设计目的为:实现CN总线发送模块的设计,即信息的传输。
利用CN总线操纵器SJ1000于单片机接口,再加上收发器为指导思想,组成一个CN总线发送应用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为:1.单片机T89C51:通过P0口对SJ-1000驱动。
总线操纵器SJ1000:作为CN通信操纵器,实现CN 总线操纵。
总线驱动器82C250:是CN总线操纵器SJ1000正常工作于CN总线的接口器件,采纳双线差分驱动,实现电平转换,把SJ1000上的电平转换成CN总线传输电平。
总线:CN(CNCONTROLLER RE NETWORK)操纵器局部XX,为串行通信协议,能有效地实现分布实时操纵,是一种传输介质,用于传输通信数据。
三、T89C51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它是在一块芯片内集成了计算机的组成单元,包括ZY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计数器、时钟电路等。
按照单片机系统扩展与系统配置状况,单片机系统可分为最小系统、最小功耗系统、典型系统等。
最小系统是指能维持单片机同意的最简单配置的系统,这种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常构成一些简单的操纵系统;最小功耗系统是指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功耗消耗最小;典型应用系统是指单片机要完成工业测控功能所必须具备的硬件结构系统。
本文采纳典型应用的单片机系统,完成对SJ1000的驱动。
四、CN总线传输形式CN总线以报文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
报文的优先级结合在11位标识符中,具有最低二进制数的标识符有最高的优先级,这种优先级一旦在系统设计时被确立后就不能再被更改。
CN具有较高的效率是因为总线仅被那些请求总线悬而未决的站利用,这些请求是根据报文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按顺序处理的。
飞利浦P89C51系列单片机简介文/邢矫健舞P89C51系列单片机是飞利浦公司在兼容MCS-51内核结构的基础上对譬标准的MCS-51内核进行改进后推出誓的一个增强型MCS一51单片机系列.i在芯片型号命名上,P代表是Phifips的产品,89代表芯片内带有非易失性Flash程序存储器(早期还有与Intel_命名上一致的内置ROM/OTP的80系列和内置EPROM的87系列),C代表萋CMOS工艺制造.51/52/54/58代表_芯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分别为4K/8K/16K/32K,还用后缀名区.分为X2,Rx2等不同系列(Rx2系列用A/B/C/D代表Flash程序存储器的容量,见下文).《P89C51系列是从引脚到内核都完.全兼容标准8051的单片机,有40脚DIP,44脚PLCC,44脚LQFP三种.封装形式(见图1).下面,先以P89C51u系列单片机的子系列P89C51Rx2为例介绍其内核的增强功能,再介绍其他类似型号的特点.关于P89C51Rx2的详细开发资料,可上网下载:http:///acrobat/datasheets/一P89C51RB2jC2jD2_9.pdf蕞P89C51Rx2系列单片机主要分_P89C51RA2/RB2/RC2/RD2四种型.号,内核完全相同,差别主要在于片.内Flash闪存分别为8K/16K/32K/--64K,其管脚排列与标准的8051完全_酾嘲鳓adC—ShOW【3一i].=temp1O+0x30;//处理电压值,用于在LCD上显示temp:temp/10;兼容.但芯片内核较之8051有不少大的改进,下面就改进方面逐一介绍.一6时钟,机器周期模式标准的8051每个机器周期为12时钟,增强型的P89C51Rx2系列单片机可以设置工作模式为6时钟/机器周期(双倍速)或12时钟/机器周期.6时钟模式时工作频率为0到20MHz,12 时钟模式时工作频率为0到33MHz. 6时钟/机器周期(双倍速)工作模式下,定时器的计数速度会加倍,相应的12时钟/机器周期模式下的串口波特率也会加倍,因此单片机使用的最高的波特率也可提高~倍.=.片内硬件■门狗P89C51Rx2芯片内置了一个14位的硬件看门狗定时器.从而可以省去外接专用看门狗硬件,当然在不启动内置看门狗的情况下P89C51Rx2完.||l毽甄g警骜l|孽l囊沓薯簪毒毽蘩弩j冁l蚤§甓《《ggil一|l;| 全可以和普通8051单片机一样使用.三.内部扩展删P89C51Rx2系列单片机中的RA2/RB2/RC2在原来8052标准内置256字节RAM的基础上,又扩展了256字节ERAM,共有512字节内置RAM.P89C51RD2则扩展了768字节ERAM,共有1024字节内置RAM.四降低簟片机对外部电磁辐射通过设置6时钟/机器周期(双倍速),可以将外接晶振频率降低一半,能有效降低对外部电磁辐射(EMI).更重要的是,P89C51Rx2系列单片机可以关闭ALE输出,最有效地降低EMI.通过将ALEoff位(AUXR.0)置1,可以使ALE引脚仅在读取外接存储器时才有变化电平输出,从而降低对外部电磁辐射.另外,F'89C51Rx2系列单片机还通过限制引脚信号陕速切换时产生的过冲(对10ns1~.1的上升,下降的摆率采取限制措施),来降低对外部的电磁辐射. 五双l咿m数据指针标准的8051只有一个16位的DPTR数据指针.这样,在进行数据块复制等动作时,必须对源地址指针和目标地址指针进行暂存,编程会非常麻烦.P89C:;1R系列单片机内有两个DPTR数据指针DPTR0/DPTR1,可以通过设…S位(AUXR1.0)方便地选择,DPS置0则选中DPTR0,置1则选中DPTR1.通过执行INC AUXR1指令,能对DPS快速切换,并不影响AUXR1寄存器的高位. AUXR:爵存器(8EH)和AUXR1寄存器(A2H)是在8051标准内核基)adc_Show[0]=adc_Show[1]adc_show[1]=.;adc_show[4]=V'adc_show[5]=0)完整的程序见本期配刊光盘.电路的实际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旋转黑色电位器,可以看到AD转换的电压值. 篇后练习将电位:器连接在ADC的通道IADC1上,编写程序在LCD上显示AD转换值.圆巳口口B.11总第53口期?www.r日 "馥尊础上新增的特殊寄存器,已被多家51芯片厂商用于增强型51单片机产品中,已成为事实上增强型51单片机一个新的标志性标准.六1卵与删P编程方式可在线烧录ISP(InSystemProgramming)和可在应用烧录IAP (InApplicationProgramming)功能改变了单片机的固化程序升级需拔插单片机芯片,使用专用编程器进行烧录的麻烦方式,轻松实现在单片机系统电路板上对单片机芯片内固化的程序进行升级.为了能够实现ISP和IAP功能,P89C51Rx2单片机芯片上内置了BootROM固件,固件中包含着用于擦除,烧录Flash闪存的多种子程序.另外,P89C51Rx2片内Flash闪存以4KB为一块,被分为大小一样的2/4/8/16块.当其中的一块或几块已经烧录着正在运行的程序时,可以对另外的闪存块进行擦除和烧录,完成后再将程序的入El地址设定为新烧录闪存块的首地址.从而实现了不需拔插芯片而对单片机芯片固化程序进行升级. 采用ISP方式烧录程序时,只需用三根串口连线如图2所示方式连接到计算机RS232接121,并在计算机上运行飞利浦系列单片机专用的ISP软件FlashMagic,即可实现对单片机芯片内Flash闪存的擦除,烧录,加密等动作.FlashMagic软件可到网上下载,下载网址为ft9:///pub/esa/flashmagic/F1ashMagic.exe除了可以用ISP方式烧录程序,P89C51Rx2还可以通过调用在芯片内提供的BootROM固件里用于擦除, 烧录Flash闪存的子程序,对当前运行程序块以外的Flash闪存块进行编程. 这一编程方式被称为IAP功能.七,ONCE模式ONCE(在线仿真)模式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测试和调试而不需要将器件从电路中移去.当器件处于ONCE模式时,PO口处于悬浮状态,其他I/O口,ALE和PSEN为弱上拉,?振荡电路保持工作状态.器件处于该模式时,可用仿真器测试CPU驱动电路,执行正常复位时恢复正常操作.八,可编程计数器^可编程计数器PCA由5个基本一样的可编程计数器模块组成,5个模块共用一套计数/定时器系统,但各有各的比较/捕捉器.每个模块都可单独经编程实现捕捉模式,软定时器模式,高速输出模式,PWM(脉宽调制)模式.第5个模块(即模块4)还多一种看家狗模式.计数/定时器的信号源可选择单倍机器周期频率,3倍机器周期频率,定时器0的溢出频率,ECI引脚(P1.2)输入脉冲中的一种.在使用上,比起仅有计数/定时器0,1,2的标准8052多了更大的灵活性.九全双工增强型咖岍除了标准操作模式外,P89C51Rx2内置的UART(全双工串行口)还可实现自动地址识别和通过查询丢失的停止位进行帧错误检测.当使用帧错误检测时,丢失的位将会置位SCON中的FE位,FE与SM0共用SCON.7,通过PCON.6(SMOD0位) 选择.如果SMOD0置位,SCON.7作为FE,如果SMOD0为0,SCON.7作为SM0.P89C51Rx2内置的UART还对多机通信方式作了增强,可以自动进行地址识别.它使UART可以通过硬件比较从串行数据流中识别出特定的地址,这样就不必花费大量软件资源秘臻叠去检查每一个从串口输入的串行地址.在9位UART模式模式2和模式3 下,如果接收的地址字节中包含给定地址或广播地址(广播地址是指一机发送,多机同时接收数据的模式),接收机就会自动接收串行总线上的数据. 通过一定的地址编号方式,可以实现一机对任意另一,二,三直至更多机同时发送数据.十,其他类似的型号Philips内置Flash闪存的增强型P89C51系列有多个子系列,X2系列包括P89C51X2/52X2/54X2/58X2 (片p~Flash闪存分别为4K/8K/16K/ 32K,51X2片内RAM为128字节,其他均为256字节,无扩展ERAM),片内~gP89C51Rx2系列少了ISP和IAP 编程方式,PeA,看门狗电路,其他方面(包括可倍频)则完全一样.P89C61X2/62X2(片内Flash闪存均为64K,RAM均为256字节,扩展ERAM分别为256/768字节),片内比P89C51Rx2系列少了PeA,看门狗电路,其他方面(包括可ISP和IAP编程方式和倍频)则完全一样.P89C660/662/664/668(片内Flash闪存分别为16K/32K/64K/64K,RAM均为256字节,扩展ERAM 分别为256/768/1768/7936字节),在拥有P89C51Rx2系列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I2C串行通信模块.此外,PhiliI~还有14~28引脚的LPC900系列也使用了51内核,在外部引脚上作了精简,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详细介绍.十一性价比目前,P89C51X2/52X2/54X2/58X2报价分别为7.2/8.2/9.8/15.2元,P89C51RA2/RD2报价分别为7.8/30元,P89C60X2/61X2报价分别为19.2/19.8元,P89C662/664/668报价分别为51/53/51元.可以根据应用需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型号.⑩掌誊凳g2006.11总第53口期?www.radio.oom.on37 黟;;.。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3.1 STC89C51单片机的介绍STC系列单片机是美国STC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新型51内核的单片机。
片内含有Flash 程序存储器、SRAM、UART、SPI、A\D、PWM等模块。
该器件的基本功能与普通的51单片机完全兼容。
3.1.1主要功能、性能参数1.内置标准51内核,机器周期:增强型为6时钟,普通型为12时钟;2.工作频率范围: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80MHZ;3.STC89C5xRC对应Flash空间:4KB\8KB\15KB;4.内部存储器(RAM):512B;5.定时器\计数器:3个16位;6.通用异步通信口(UART)1个;7.中断源:8个;8.有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仿真器;9.通用I\O口:32\36个;10.工作电压:3.8~5.5V;11.外形封装:40脚PDIP、44脚PLCC和PQFP等3.1.2 89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说明(1)VCC:电源电压(2)GND:地(3)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位,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4)P1口: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E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
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LL)。
与A T89C51不同之处是,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 1.0/T2)参考文献 3和输入(P 1.1/T2EX ),参见表4-1。
1 绪论1.1 常见的遥控反方式简介当今社会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型大规模遥控集成电路不断出现,遥控技术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
遥控装置的中心控制部件已从早期的分立元件、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单片微型计算机,智能化的程度大大的提高了。
这些年来,遥控技术在工业生产、家用电器、安全保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常见的遥控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光控方式、声控方式、无线电遥控方式、红外遥控方式等等[1]。
光控方式:简单的光控电路是利用光敏管受光后内阻发生变化使电子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传感器有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光敏电池等。
不同的光敏元件有着不同的光谱。
所以光控光源既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红外线等不可见光源[1]。
声控方式:声控就是用声音去控制对象动作完成操作,一般采用驻极体话筒或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元件来拾取声音[2]。
一般采用超声波控制和声频控制:采用超声波控制时可以防止外界音频干扰。
采用超声波控制时大多数用在玩具生产等。
无线电遥控方式: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3]。
无线遥控和无线传输系统与有线和红外设备相比提高了移动自由度。
由此使无线遥控装置和无线传输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相对电缆连线的优点在于安装成本低(无需布线、不用地下工程、没有电缆槽),提高了灵活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2]。
无线电遥控电路较为电路复杂,但它的控制距离很远。
无线电遥控近可以控制零点几米,远则可以超越地球到达太空!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一般由指令键、指令编码电路、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发射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接收器一般由接收电路、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指令译码电路、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几部分组成[4]。
当接收机收到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以后驱动电子开关电路工作。
所以它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必须是完全相同的。
第1 页共53 页红外遥控方式: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5]。
基于89C51的低速无线串行通信
梁强;高凡;贾磊磊
【期刊名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0)002
【摘要】在一些相对较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单片机系统协同工作,论文介绍一种实现双机无线串行通信的方法.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梁强;高凡;贾磊磊
【作者单位】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51
【相关文献】
1.基于VB6.0的PC机与AT89c51的串行通信的实现及应用 [J], 兰娜;文露
2.基于AT89C51串行通信的位置测量与电机控制卡 [J], 胡晓岳;冯宁
3.基于AT89C51串行通信的智能误差测控系统 [J], 胡晓岳
4.基于C#环境的单片机(89C51)与PC的串行通信 [J], 陆瑶;景鑫
5.基于DELPHI的PC机和AT89C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实现 [J], 刘荣;田淑娟;燕苗;韩琛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9C51单片机中文资料一、概述89C51是一款由英特尔公司推出的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89C51单片机的中文资料,包括其基本特性、应用领域、技术参数等内容。
二、基本特性1. 架构:89C51采用8位的CMOS单片机架构,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2. 存储器:89C51具有4KB的闪存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
此外,它还配备了128字节的RAM,用于存储临时数据。
3. 时钟系统:89C51内置了一个可编程的时钟/计数器,可提供准确的时钟信号和定时功能。
4. 输入/输出:89C51具有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和传感器。
5. 串行通信:89C51支持串行通信接口,可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6. 中断系统:89C51具有灵活的中断系统,可实现对外部事件的快速响应。
三、应用领域89C5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其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工业控制:89C51可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
2. 家电产品:89C51可用于家电产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实现智能控制和功能扩展。
3. 交通系统:89C51可用于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等,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 安防设备:89C51可用于安防设备,如入侵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头等,实现智能化监控和报警功能。
5. 医疗设备:89C51可用于医疗设备,如血压计、心电图仪等,提供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
四、技术参数以下是89C51单片机的一些典型技术参数:1. 工作电压:3.3V-5V2. 最大时钟频率:12MHz3. I/O口数量:32个4. 串行通信接口:支持SPI和I2C协议5. 温度范围:-40℃至85℃6. 封装形式:DIP、PLCC、QFP等五、学习资料推荐如果您对89C51单片机感兴趣并希望深入学习,以下是一些中文学习资料的推荐: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该书详细介绍了单片机的原理、应用和编程方法,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班级:11学制: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总体设计 (2)1.1设计技术背景 (2)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1.2.2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1.2.3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1.2.4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3系统软硬件设计 (8)3.1 硬件设计 (8)3.1.1概述 (8)3.1.2 电路原理 (9)3.1.3 SPI接口配置 (9)3.2 软件设计 (12)3.2.1概述 (12)3.2.2发射程序 (13)3.2.3接收程序 (17)4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Abstract (23)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
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
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引言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 ,比如智能化小区内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 ,工业数据采集系统 ,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 ,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可以说 ,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
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
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
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
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模块电路实现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思想。
给出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1.1设计技术背景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2],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其DIP封装的引脚图如图1所示,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图1 AT89S51芯片DIP封装引脚此外,AT89S51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0Hz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暂停工作,而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中断系统可继续工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RAM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断激活或硬件复位。
同时该芯片还具有PDIP、TQFP和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1、为一般控制应用的 8 位单芯片2、晶片内部具时钟振荡器(传统最高工作频率可至 12MHz)3、内部程式存储器(ROM)为 4KB4、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为 128B5、外部程序存储器可扩充至 64KB6、外部数据存储器可扩充至 64KB7、32 条双向输入输出线,且每条均可以单独做 I/O 的控制8、5 个中断向量源9、2 组独立的 16 位定时器10、1 个全多工串行通信端口11、8751 及 8752 单芯片具有数据保密的功能12、单芯片提供位逻辑运算指令13、看门狗(WDT)电路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无线数据传输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
[3]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中的发射模块发射信号。
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模块、接收无线数据传输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无线数据传输原理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第一种:FSK式(移频键控方式Frequency Shift Keying), 又称数字调频。
[4]如果用改变载波频率的方法来传送二进制符号,就是移频键控(FSK)的方法。
这时其频谱可以看成码列对低频载波的开关键控加上码列的反码对高频载波的开关键控。
移频键控方式用两种不同的脉冲频率分别表示二进制数的“0”和“1”。
用2个频率传输1“位”二进制 ,这是最安全的方法,缺点是成本高、功耗大。
所以 ,在电器的遥控器中极少应用。
图3是表示用2个频率对“二进制位”的“0”和“1”进行编码的示意图。
在FSK方式中,相邻码元的频率不变或者跳变一个固定值。
在两个相邻的频率跳变的码元之间,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
图3 FSK编码方式第二种: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又称双相调制编码方式 ,常用于局域网传输。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
,在长虹、创维等彩电的控制器中,就采用了这种双相调制方式。
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两种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同步信号一起传输到对方,每位编码中有一跳变,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无线数据传输发射部分,一般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
用来产生载频振荡的电路一般有多谐振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由低频振荡器产生的低频调制波,一般为宽度一定的方法。
如果是多路控制可以采用每一路宽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频率不同的方法去调制高频载波,组成一组组的已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
但每一个码元都被调成两个电平,所以数据传输速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曼彻斯特编码“二进制位”的表示方法如图4所示。
图4曼彻斯特编码方式第三种:脉宽调制编码方式 ,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这种编码方式根据脉冲上升沿之间的距离决定“二进制位”是“0”还是“1”,两脉冲上升沿之间距离短为“0”,距离长为“1”。
如图5所示 ,脉宽编码用在载波或脉冲调制方式中.家用录像机 ,VCD,DVD的遥控器多采用脉宽编码方式。
图5脉宽调制编码方式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解码硬件解码可分为专用解码集成电路和自行设计的解码电路两种。
专用解码芯片一般与专用编码芯片配对设计制造。
[5]按其编码与解码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1) 控制数据的地址加密编码与解码器: 这类电路的特点是在地址加密编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控制数据的编解码。
其编码容量大,保密性好。
适用于安防、工业控制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2) 地址加密编码与解码器: 这一类电路无控制数据编码仅有加密地址编解码功能。
适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但只进行简单的开关或增减控制的场合。
(3) 控制数据编码与解码器: 这类电路无加密地址编码仅有控制数据的编解码。
适用于群控或者应用环境本身就保证了其他信号发射源不会同时出现的场合,如在一个密闭的设备内部。
使用专用的硬件编码解码对芯片,简便可靠,使用广泛,不再多述。
一般来说硬件解码相对软件解码成本较高,并且当系统因更改或升级改变了编码方式时, 接收的硬件就要做相应的更改,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当MCU 的任务不是很繁重时,可以考虑使用软件解码。
对于频率调制方式, 只要测出每次脉冲的周期就可以解码出对应的二进制信息。
方法有很多种,中断、查询都可以实现,具体方法因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脉宽调制(PWM),只要识别出每个脉冲的高(或低)电平宽度即可完成解码。
对于2 脉位调制(2PPM),需要判断出每个周期内高低电平出现的先后次序,从而实现解码。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软件解码要保证正确无误地还原无线数据传输信息码,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部分:(1)过滤附加信息,得到有效信息位。
(2)排除系统内外各种干扰信号。
(3)丢弃接收到的不完整信息帧。
(4)检验接收信息的正确性。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解码方式采用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解码由接收单片机来完成,它把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模块送来的无线数据传输编码波形通过解码,还原出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当接收到起始帧后,进入解码部分,接收完一帧后,处理收到的数据并进入下一次接收。
解码采用软件解码, 如果从一个脉冲的高电平和一个脉冲的低电平过后, 若读到的电平为低, 说明该位为“0”, 反之即可判定为编码“1”。
解码一位后,需等到下一位的高电平到来,再读到一个低电平后,判断读得的电平是高还是低,进行解码。
按照这种方法判断八次,从而还原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
这样,根据事先约定代码所代表的功能,单片机就可以去执行各种控制动作,从而达到无线数据传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