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阶段(1994年前),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挖掘 出来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 材料。
❖ 第三阶段(1994年到现在)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 装合成的纳米结构的材料体系。
20
纳米材料的特性
❖1、基本物理效应
(1)小尺寸效应 当超微粒子尺寸与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
λ=h/p=h/mv)相当或更小时,周期性的边界
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表面层附 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性质与普通粒子不 同(光吸收、磁性、内压、热阻、化学活性、催化活性、 熔点)。
21
(2)界面与表面效应
纳米粒子由于尺寸小,表面积大,导致位于 表面的原子占有极大的比例,表面原子的 活性使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
比表面积:F =3/r 1/r, 若r=1m, 则F > 104cm-1(1 m2) , 若r=5nm, F > 600 m2
❖ 运用生物纳米技术开发芯片-运用生物可以自建有 结构的 “自建结构”能力,利用蛋白质和DNA等材料 制作电路。研制运算速度高中央处理器,耗电量低 的记忆元件,开发计算机芯片,长时间无需充电的 笔记本电脑。
16
(4)纳米微机械和机器人。
生物发动机(分子马达) -利用人体内的自然能源(三磷酸腺苷酸)作动
3
纳米科技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R.P.Feynman:若从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控 制物质,将会出现新的作用力和新的效应。
❖ 日本上田良二提出“超微粒子结构”的新概念。 ❖ 70年代C.Hayash研究了纳米粉体的性质、生产方法及应
用,诞生了“纳米技术”。 ❖ 80年代先后制造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从
❖ 单分散体系-分散相以大小、形貌均一致的状态被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了单分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