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课程-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的优缺点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学液体菌从认识发酵罐开始食用菌液体菌种是未来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与固体菌种相比优势如下:1、节约菌种生产成本、是固体菌种成本的3分之1左右。
2、节约菌种生产时间,以平菇和木耳为例,固体菌种从母种生产到原种可以接种于出菇袋需要30-60天,因品种不同而异而液体菌种从母种到接种应用于出菇袋仅需摇瓶5-7天,发酵罐培养4-7天。
3、接种速度快,污染率降低。
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成品率。
如果条件达到,按正规流程操作,几乎可以做到零污染。
4、萌发速度加倍,固化菌种接种木耳出耳袋,同等管理条件下,需要40天才可以发满菌袋,而液体菌种接种后只需要20天即可。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想要放弃固体而转战液体菌种,如果要生产液体菌种首先要了解液体菌种发酵罐,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图片来源于菇友校友QQ群)这是吴老师的朋友自制的液体菌种发酵罐,只要懂得其中的原理,完全可以DIY的。
但是如果真正用于规模化生产,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成熟产品。
现在生产发酵罐生产厂家比较多,可谓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工作原因基本一置,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现在比较先进的“空气过滤器在位灭菌发酵罐”首先说一下什么叫空气过滤器:在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向发酵罐内输送经过过滤的无菌空气,用来过滤空气的装置叫空气过滤器。
传统发酵罐的空气过滤器在灭菌时需要将过滤器卸下来,放到手提灭菌器中,灭菌以后才可以使用,不但拆卸的时候麻烦,而且在与发酵罐连接时还容易感染杂菌。
而空气过滤器在位灭菌发酵罐就充分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现在还有一种是内置空气过滤器的发酵罐,在灭菌的时候也不必把空气过滤器取下来单独灭菌,但是由于这种罐是将罐体内设计出放置空气过滤器的空间,在给液体菌种培养基灭菌的时候同时将空气过滤器进行灭菌处理,但是有一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易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罐内液体回流到空气过滤器的滤芯中。
下面通过图解的方式让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空气过滤器在位灭菌发酵罐大家可以将这张图片放大到原始大小即可详细的看到发酵的每个位置我们都已经做了文字名称标识,一定要注意和牢记这些名称,便于我们在日后学习液体菌种发酵罐的使用。
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与应用技术要点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5期1食用菌产业发展演变食用菌栽培起始于800多年前浙江省庆元县“剁花法”原生态栽培,当时菌种靠食用菌成熟后的孢子随空气流动进行传播,其“林-菇共育系统”2022年11月4日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名录。
到后来发展到“段木栽培”、“代料栽培”,就开始应用培养基培养固体菌种接种到段木上或栽培料上进行栽培,进一步提升了食用菌栽培效益和效率。
随着食用菌需求量的增加,食用菌栽培从小规模种植发展到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菌种也随之从最早的孢子自然传播方式上升到固体菌种接种,进而发展到工厂化液体菌种生产,节省了菌种培养时间和空间,提高了食用菌栽培效率和效益。
本文主要介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与应用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2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对比优势液体菌种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利用生物发酵培育出来的食用菌菌种。
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三大优势:2.1液体菌种培养原材料成本低2.1.1原材料成本低液体菌种培养基主要原料为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相对固体菌种原料,价格较低且容易采购,如玉米淀粉,生产范围广,随处都可以就地取材,不单价格廉价而且质量稳定,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培养基营养质量,培养优质菌种,降低接种时菌种的营养风险。
2.1.2贮藏空间小以杏鲍菇为例,液体菌种一般0.1 L就可以接种1个菌包,菌种贮存用空间较小,与固体菌种相比,可以节省菌种贮存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2.1.3生长快、培养时间短液体菌种从试管种(母种)到栽培种的培养时间一般只需要7~10 d,既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为食用菌栽培生产留足更多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菌种培养人工成本。
2.2液体菌种培养期间生长快液体菌种从试管种取出到三角瓶中培养最多只需要7 h就可以转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在发酵罐中正常情况一般只需要8~9 d,最多10 d就完全可以接入栽培料;与固体菌种相比,可以节省20 d左右的培养时间[1]。
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的优缺点一、固体发酵1.固体发酵的概念:微生物生长在潮湿不溶于水的基质进行发酵,在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含任何自由水,随著自由水的增加,固体发酵范围延伸至粘稠发酵(slurry fermentation)以及固体颗粒悬浮发酵。
2.固体发酵的优点:1)培养基单纯,例如谷物类、小麦麸、小麦草、大宗谷物或农产品等均可被使用,发酵原料成本较经济。
2)基质前处理较液体发酵少,例如简单加水使基质潮湿,或简单磨破基质增加接触面积即可,不需特殊机具,一般家庭即可进行步骤。
3)因获得水分可减少杂菌污染,此种低灭菌步骤即可施行的发酵,适合低技术地区使用。
4)能产生特殊产物,如红麴产生的红色色素是液体发酵的十倍,又例如曲霉菌(Aspergillus)在固体发酵所产生的糖苷酶较液体发酵产生的酶更具耐热性。
5)固体发酵相当于使用相当高的培养基,且能用较小的反应器进行发酵,单位体积的产量较液体为高。
6)下游的回收纯化过程及废弃物处理通常较简化或单纯,常是整个基质都被使用,如做为饲料添加物则不需要回收及纯化,无废弃物的问题。
3.固体发酵的缺点:1)限于低湿状态下生长的微生物,故可能的流程及产物较受限,一般较适合于真菌。
2)在较致密的环境下发酵,其代谢热的移除常造成问题,尤其是大量生产时,常限制其大规模的产能。
3)固态下各项参数不易侦测,尤其是液体发酵的各种探针不适用於固体发酵,pH值、湿度、基质浓度不易调控,生物量(Biomass)不易量测,每批次发酵条件不易一致,再现性差,质量不稳定。
4)不易以搅拌方式进行质量传递(masss transfer),因此发酵期间,物质的添加无法达到均匀,因此不易得到高含量的产品。
5)由于不易侦测,从发酵工程的观点来看,许多工作都只是在定性或观察性质,故不易设计反应器,难以量化生产或设计合理化的发酵流程。
6)固体发酵的培养时间较长,其产量及产能常低於液体发酵,发酵过程容易被杂菌污。
食用菌类菌丝体培养与营养成分分析一、食用菌类简介食用菌类是指人类食用并具有营养价值的真菌,包括大型子囊菌类、小型子囊菌类、担子菌类、伞菌类、耳朵菌类以及真菌藻等。
二、菌丝体培养技术食用菌类的培养及生产,主要依赖于其菌丝体的生产与培养。
当前,主要采用的培养技术包括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固体培养等。
1.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是指通过在无菌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发育良好的食用菌菌丝体。
这种培养方法具有成本低、培养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适合规模化生产。
2.半固体培养半固体培养是指将菌种接于一定含水的富含营养物的菌床上进行生长。
这种培养方法具有培养效率高、口感好等优点,主要适用于小规模或家庭自制的生产。
3.固体培养固体培养是指将质地较为坚硬的培养基,如木质、秸秆、废纸等,经过消毒处理后,加入相应的生长基质,将菌种分布于其表面,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生长。
固体培养适用于生长不易、菌丝体生长需要自身分泌的降解酶分解有机物的食用菌品种。
三、食用菌类营养成分分析食用菌类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多醣、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下面将分别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详细分析。
1.蛋白质食用菌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与不同品种、不同生物阶段有关。
以平菇为例,其干重中蛋白质含量可达25%以上。
此外,食用菌类蛋白质组成中还极为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
2.多醣食用菌类中含有多种多糖,包括β-葡聚糖、α-葡聚糖、木质素、壳多糖等。
这些多醣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作用。
3.维生素食用菌类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等。
其中,以杏鲍菇为例,其维生素B1、B2、B6含量分别为0.09、0.33、1.68 mg/100g,远高于普通蔬菜的含量。
4.矿物质食用菌类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钙、铜、钾、镁等。
其中,以铜元素含量而言,食用菌类明显高于一般蔬菜,其铜含量的高低与种类及生长条件有关。
易菇论剑第一期:液体菌种 PK 固体菌种辩论时间:2010年3月22日起——2010年4月30日主题:液体菌种 PK 固体菌种正方:液体菌种必将取代固体菌种反方:液体菌种不会取代固体菌种主办:易菇网承办:易菇论坛本期主题策划:MYB提要:由易菇网主办,易菇论坛承办的易菇论剑第一期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PK,在论辩的一个多月里,受到了大批易菇网民的关注,易菇会员们各抒己见,发表对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现状、前景等的看法,言辞恳切,有理有据,其中不乏很多精彩的辩论,现摘录其中一些,与广大易菇网友分享。
正文:正方hzdl2010:液体菌种势不可挡,关键在于使用,这是适合非专业条件下的最新研制的液体菌接种机,保证中小企业接种成功!反方田鸿:液体菌种是国内标准设施化瓶栽系统菌种使用的一个发展方向,采用袋栽不适合,中小菇农更不适合。
中小菇农自己试验液体菌种值得鼓励,但不应推广。
正方hzdl2010:两种菌种是生物转化率不同,液体生物转化率就是比固体来的快,转化率高。
固体需要25~30天,液体只要一周。
反方shanghais:液体菌种设备和人员的要求太高,只要稍有一点差错,就会打乱原来的生产计划,而贻误时机。
固体菌种只要计划周全,就不会出现这类问题。
再说,食用菌种植主要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还是以(散户)经营为主,不会花几千或几万去购买液体设备。
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正方belt:液体菌种必将取代固体菌种,液体菌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液体菌种技术的应用,将以固体(颗粒)菌种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代替固体菌种,必将大大促时食用菌行业的飞速发展,液体菌种不仅可以用来直接制种、栽培,而且还可以用液体菌种技术来生产大量的菌丝体生产多糖及提取其他代谢产物用于生物制药。
有些食用菌如松茸、羊肚菌、牛肝菌、虫草等的子实体目前还不能人工培养出来,利用液体菌种培养器培养出其菌丝体,完全可从这些菌丝体中提取出与子实体营养成份相同的物质,再经过精细加工,生产出营养及保健功能极高的食品及保健品等产品。
从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应用探讨未来发展【摘要】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经济效益突出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的优势以及液体培养技术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关键词】食用菌液体培养;发展状况;优势;应用前景1.典型品种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
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
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2.生长条件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
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
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
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柄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
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
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
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
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
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3.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发展状况3.1食用菌液体培养法的起源与发展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7年美国的汉姆非特(Humfeld H)首先提出了液体培养法生产蘑菇菌丝体。
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的优缺点
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哪个好?
先比较一下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的优缺点:
1、生产成本
固体菌种生产成本高于液体菌种。
2、生产时间
液体菌种生长时间比固体菌种快。
3、设备要求
液体菌种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投资。
4、技术要求
液体菌种需要一定的食用菌以及微生物专业知识,固体菌种大多数菇农都可以掌握。
5、发菌速度
液体菌种接种后栽培袋的发菌速度明显快于固体菌种的。
6、出菇情况
液体菌种出菇整齐度更好一些,在产量上和做得好的固体菌种没有明显区别。
7、风险分析
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染菌的发酵罐接入到栽培袋中,损失巨大,特别是现在国内开始大量使用700升的发酵罐。
从上面可以看出,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各有利弊,建议上规模的工厂化企业一定要采用液体菌种工艺,这已经不再
是前些年所说的“液体菌种是发展趋势”的问题了,而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企业生存的需要。
对于小规模食用菌企业和栽培户,是否采用液体菌种工艺,建议先不要去看液体菌种的优点,要根据液体菌种的缺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来决定液体菌种是否适合自己,如果认为自己能够解决这几个问题,那么就可以采用液体菌种,否则就用固体菌种照样种出好菇。
固体菌种好还是液体菌种好近几年液体菌种大力推广,但应用企业和种植户对液体菌种的使用效果反应不一,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Q很多的人咨询我到底是液体菌种好还是固体种好,今天聊一聊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液体菌种生长快,占地少,生产效率高,接种使用也更方便,效率大大提高,液体菌种是发展的方向。
但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环境设施管理等要求也非常高。
如果在技术水平,设备设施,生产环境检测手段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液体菌种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后期生产全军覆没,使用液体菌种的风险很大。
在进入食用菌行业之前,我做过很多工业发酵,青霉素、酶制剂、黄原胶、酸奶、啤酒、葡萄酒等都做过,这些都是液体发酵,液体菌种在这些行业里都是家常便饭,是普通的常规技术。
第一、食用菌和工业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差别很大。
工业微生物多采用的是细菌酵母放线菌类,这些微生物生长极快,发酵时间一般在48小时以内,酸奶发酵时间更短,仅仅2到4小时。
青霉素发酵时间长一些,但青霉素本身是杀灭细菌的,发酵后期就算是空气不经过滤直接通入发酵罐都很难污染。
酒精也是一样,一旦酒精浓度达到8度以上后对环境就没什么要求了,因为酒精可以杀死杂菌。
食用菌生长速度缓慢,菌种发酵时间一般要在7天以上,而且食用菌菌丝球对细菌酵母霉菌等杂菌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在漫长的发酵时间内,一旦感染就无法挽救。
第二、由于发酵时间长,对灭菌要求,无菌过滤器的要求,接种无菌操作的要求极高,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导致污染的发生。
尤其是无菌过滤器,在空压机长时间的冲击下,容易发生破损和短路的现象,微小的裂纹也足以让发酵罐内所有的菌种报废。
第三、杂菌检验困难。
液体菌种的微生物检验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
显微镜检查只能发现大量的污染,在显微镜中看不到杂菌的存在,也无法保证罐内没有杂菌,这是因为在发酵罐内只有少量杂菌的时候,在显微镜极其微小的视野内也是无法看到的。
然而液体菌种中哪怕只有极少量的杂菌污染,到后期几十天的制棒过程中都是致命的。
食用菌液体发酵菌种的生产和应用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就是生产食用菌的液体菌种。
1.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缺点;(1)优点:1)生产周期短:可以从下面对比中进行比较。
斜面菌种(1支)↓↙↘母种(30支) 液体菌种(2公斤)↓6~7天↓6~10天原种(80瓶) 种子罐种子(60公斤)↓40~60天↓6~7天栽培种(3 000瓶) 发酵罐液体菌种(300公斤)↓45~60天↓3~4天挖瓶压块上床拌料压块上床27.8米2 17.8米2(91~112天) (15~2l天)如果再增加一个5吨发酵罐,时间再延长3~4天,则产量又可增加10倍。
即使按上边流程算也可知在同样时间内,同样从1支菌种出发液体种的压块面积是固体法的3.8倍。
2)菌种成本低:1吨罐发酵生产的液体菌种,用于拌料生产香菇,可制菌砖28米2左右,相当于3000瓶固体栽培种制成的菌砖。
采用液体菌种,制作约0.1米的香菇菌砖,其菌种成本约0.46元;而采用固体菌种,其菌种成本为1.04元。
3)节省劳力、电耗:由于生产周期短,不使用菌种瓶,既可省去装瓶、挑弃污染瓶和接种、摇瓶等繁杂工艺,又可节省劳力、电耗和接种空间。
制作蘑菇固体种l万瓶,若改用液体菌种,可省工80多个,省电费300多元。
4)出菇齐、便于管理:用液体种拌料栽培食用菌,其菌丝生长速度较一致,出蕾及出菇时间都较一致,便于管理、采取及加工。
5)便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用特制的接种枪来接种,工效高,污染率低,可连续化操作,便于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6)可代替固体原种:在瓶装的固体料中接人少许液体菌种,即成了固体栽培种。
实践证明,用此法生产的固体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各瓶菌丝生长速度均匀,死菌率少,用此菌种进行袋栽、床栽等人工栽培,其菇产量和质量均不低于固体原种接种的固体栽培种。
(2)缺点:1)不便贮藏:液体种一旦发酵好,应尽快使用,否则菌种将迅速老化,失去活力。
一般常温下(20℃)液体种可保藏2~3天,0~5℃的冰箱仅放9~17天。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培养和保存技术改进综述及展望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食用菌的消费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在食用菌类栽培中,菌种的培养和保存技术一直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当前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培养和保存技术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改进发展。
一、菌种培养技术综述菌种培养是食用菌类栽培的起点,良好的菌种质量对后续的栽培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当前,常用的菌种培养技术主要包括液体菌种培养和固体菌种培养两种。
1. 液体菌种培养液体菌种培养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能够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菌丝的生长。
同时,液体菌种培养还可以利用生物发酵设备进行规模化培养,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的风险,需要加强无菌操作和培养基的消毒措施。
2. 固体菌种培养固体菌种培养常使用培养基包埋法,在含有适宜饲养物质的培养基上接种菌种,使其在培养基上快速生长。
固体菌种培养技术相对简单,且污染风险较低,因此在实际栽培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固体菌种培养的效率和产量有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二、菌种保存技术改进综述菌种保存是保证菌株质量和供应的关键环节,目前主要的菌种保存技术包括冷冻保存、干燥保存和液氮冷冻保存等。
1. 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迅速冷冻至低温状态,利用低温可以有效延缓菌种代谢活动,避免菌株的老化和变异。
冷冻保存技术简单易行,受到广泛应用。
但冷冻保存需要依赖冷冻设备,并且保存时的温度和速度控制非常重要。
2. 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完全或部分脱水,使其在干燥状态下存放。
这种保存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菌株发霉和细菌感染,但是对于某些菌种而言,干燥保存可能会对存活率和活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液氮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迅速冷冻至极低温下,可以极大地降低菌株的代谢活动,以及减缓菌株的老化和变异。
该保存方式适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株,但需要注意保存容器的材质选择和液氮的使用安全。
食用菌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好在哪一、工艺更简便固体菌种的生产工艺为一级试管种→二级原种→三级栽培种,而液体菌种则没有级的分别,也就是说液体菌种既可以做为母种接原种,也可以做为原种或栽培种直接接栽培袋,简化了生产工艺。
二、菌种更纯生产固体菌种频繁扩接转代,生产中烟薰火烧,使菌丝活力大大降低,极易造成污染。
而液体菌种生产需经过筛选、提纯,属纯菌种;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封闭运行,属纯培养。
这样高纯度的菌种,固体菌种怎能与之相比呢?三、周期更短采用固体菌种,从制种到出菇一个周期下来至少需要4-5个月,甚至半年多。
而采用液体菌种从制种到菌丝长满栽培袋只需30天左右的时间,从制种到出菇大部分品种只需1个月,整个生产周期一般也就是两个月。
四、成本更低以前采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户都知道,无论使用二级种还是三级栽培种生产栽培袋,菌种所占的成本都在1角钱以上,而用液体菌种无论是生产栽培种还是栽培袋,其菌种成本就2-3分钱,您说哪个更划算?五、污染更少采用固体菌种进行食用菌生产,栽培袋的污染率大都在8-10%。
而采用液体菌种接种后6小时萌发,24小时菌丝布满培养料面,菌种萌发速度超过杂菌生长速度,没有杂菌污染。
六、操作更简便nbsp; nbsp;固体菌种生产需重复备料、拌料、装瓶(袋)、灭菌、接种、养菌,而液体菌种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一个罐体内完成,按键操作,既成倍降低了生产、管理费用,又节省人工,轻松制种。
七、出菇整齐上市早采用液体菌种的产品可以比采用固体菌种的早上市2个月以上,早上市与晚上市在效益上差的可就大了。
此外,采用液体菌种的栽培袋菌龄短,出菇整齐一致,适合出口要求,在价格上占优势。
八、适宜工厂化标准化生产采用固体菌种袋内菌丝菌龄不一致,加之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需多潮出菇多茬管理,有的没出完菇还要越夏或越冬管理。
而采用液体菌种养菌时间短,出菇集中,适合工厂化、标准化全年候生产,代表产业发展方向。
液体菌种的制作技术及其应用韩羽翔裴华海南医学院理学院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学院在食用菌生产中,成败的关键是菌种;生产中投资成本最大也是菌种。
菌种的纯度、活力、培育时间和抵抗杂菌的能力决定了生产的成败。
要实现高质量、工厂化、标准化、全年候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栽培效益,就必须解决目前菌种生产的落后方式。
食用菌液体菌种能替代传统菌种进行生产,而且能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易于实现工业化、标准化生产[4]。
本文就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做一综述。
1.液体菌种相对传统的固体菌种的优势所在液体菌种相对传统的固体菌种有诸多优势:菌种培养时间短,以平菇为例,1级~3级菌种的培养时间分别为7天、23天和25天,总计需要60天左右,液体菌种仅需10天左右,即使将设备排空后的清洗、检修等包括在内,也不会超过15天;污染易被检出,液体菌种培养期间设备完全处于密封状态,一旦发生污染,其气味,色泽都会发生变化,生产期间易被检出,所以相对固体菌种而言发生污染和隐性污染的概率更低,产出的菌种纯度更高;由于液体菌种培养时间短,菌龄高度一致,播种后菌种萌发一致,不存在“老幼不齐”的现象;液体菌种接于固体料上定植快,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易分散、菌丝片断多、菌丝活力强等特点,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后, 分布于整个培养基表面。
因此,菌丝萌发快, 吃料也快,萌发点多, 分散度也较大, 菌丝在培养料中呈立体生长模式。
研究表明,在适宜的温度下, 500ml 的原种瓶装干料150g, 接入液体菌种后5~18天菌丝可长满瓶, 比接固体菌种可提前天5 ~7 天。
另外,在高温制种季节, 用液体菌种接入瓶装料其污染率可控制在1%以下, 接入袋装料其污染率可控制在4%以下;有研究表明使用食用菌液体菌种跟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用液体菌种栽培的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是常规栽培的4倍多, 差异极为显著。
综上各个优点液体菌种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使用食用菌液体菌种也易于实现食用菌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和从试管→瓶子→小袋→大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一条新型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工艺。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的五项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的五项优势:一是制种快:在液体菌种培养罐内菌体细胞处于最适温度、酸碱度、氧气、碳氮比等条件下,以动态方式培养,菌丝分裂迅速,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菌丝体(球)。
固体菌种培养,其菌丝体是以自然数的速度自上而下匀速生长;而液体菌种培养,其菌体细胞是以几何数字的倍数加速增殖。
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液体菌种一般4天完成一个培养周期,而固体菌种从原种再到栽培种,每级扩繁都得1个多月。
二是活力强。
液体菌种不仅营养、温度、氧气、酸碱度等环境通过控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菌体的生长需求,而且呼吸作用产生的代谢废气能及时排除,新陈代谢旺盛,所有菌球菌龄基本一致,因此菌丝活力强。
而固体菌种菌体细胞代谢物积留混杂于培养基营养物中间,自然影响菌体质量。
况且固体菌种往往是瓶(袋)上下菌龄不一致,下面刚长好,上面可能老化,并失去活力。
三是纯度高。
液体菌种所用母种一般需经筛选纯化制备而成,种源纯度高。
而固体菌种所用斜面母种经一些商家无限转代后纯度降低。
液体菌种培养是在密闭罐体内运行,供氧系统空气经过滤,其纯度达到99.99%,从而保证所培养的液体菌种是纯种。
四是防污染。
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接种后易分散,萌发点多,菌球接入后萌发快,在适宜条件下,接种后24小时左右菌丝布满接种面,使栽培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而固体菌种接种时,菌体经过剥离与撕裂和药物薰杀,从萌发吃料到封闭接种面,一般得5~7天。
所以杂菌污染机率多。
五是缩短栽培周期。
液体菌种使栽培发菌速度快一倍,出菇集中,周期缩短,栽培的用工、能耗、场地等成本都大大下降。
六是成本低。
100L的发酵罐,每罐菌种成本100元左右,可接种4000~5000袋,每袋菌种成本不超过3分钱。
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五大优势
1、降低成本:
使用食用菌液体菌种,每袋菌种成本仅几分钱,只有固体菌种的五分之一,用液体菌种接种,固体菌种接种工作效率提高4—5倍;
2、提高纯度:
液体菌种在完全无菌的密封环境中快速萌发,动态培养,因而菌种纯度高,确保出菇健壮;
3、减少污染:
液体菌种萌发速度超过了杂菌滋长速度,杂菌几乎没有滋生的机会,因此克服了杂菌污染的技术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4、快速萌发:
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渗透性,每个栽培袋接种的菌种内有熟以万计的鲜活菌球深度深入,因此接种后多点萌发,内外上下一起长,6—12小时菌丝萌发,15—20天可长满栽培袋,大多数品种十多天就可出菇;
5、效益显著:
采用液体菌种,由于菌丝生长旺盛,菌龄短,出菇齐,转潮快,质量与产量明显高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赢得市场,赢得效益。
- 1 -。
阿魏菇液体菌种培养的设计报告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白灵菇等,是一种食药两用大型真菌,它因寄生或腐生在一种药用植物阿魏上而得名。
以前报道阿魏菇的栽培是固体菌种栽培,未见有液体菌种栽培的报道。
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发育点多、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菌龄整齐等优点。
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菌种袋、栽培袋的接种及多糖的提取可以明显缩短生产周期,因此液体菌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拟对阿魏菇液体菌种培养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方案如下:一、设计报告: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来观察菌丝体的生长情况、菌球出现的时间以及多糖的得率。
其中培养基的配方主要通过提供不同的原料来做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的ph值。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并且将液体菌种应用于栽培实验,观察出菇情况。
二、技术路线:获得菌种(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扩大培养成斜面菌种→摇瓶培养(筛选培养基)→发酵罐深层培养(发酵工艺条件优化)→一部分接种于菌袋进行出菇试验,另一部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离多糖的提取分离。
三、实施方案:试验时间安排在2009.11——2010.12。
1.斜面菌种:pda培养基,用于保藏菌种。
2.一级种子培养:用摇瓶培养。
确定不同的碳源、氮源和ph等,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培养基3.二级种子培养:在一级种子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养,用发酵罐培养。
确定培养基的配方,以及发酵参数如温度、转速、ph值等及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完成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确定放罐标准。
4.栽培出菇试验:用所得二级液体菌种接种到栽培袋上,与固体菌种相比较进行出菇试验,观察出菇时间、产量等因素。
5.一部分液体菌种用来分离提取多糖。
篇二:液体菌种制备流程及发展现状液体菌种发展现状食用菌菌种液体发酵技术从60年代开始便有人开始探索,至8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实践,到目前为止,国内主要还是使用的在位灭菌气升式发酵罐,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
阿魏菇液体菌种培养的设计报告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白灵菇等,是一种食药两用大型真菌,它因寄生或腐生在一种药用植物阿魏上而得名。
以前报道阿魏菇的栽培是固体菌种栽培,未见有液体菌种栽培的报道。
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发育点多、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菌龄整齐等优点。
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菌种袋、栽培袋的接种及多糖的提取可以明显缩短生产周期,因此液体菌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拟对阿魏菇液体菌种培养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方案如下:一、设计报告: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来观察菌丝体的生长情况、菌球出现的时间以及多糖的得率。
其中培养基的配方主要通过提供不同的原料来做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的ph值。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并且将液体菌种应用于栽培实验,观察出菇情况。
二、技术路线:获得菌种(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扩大培养成斜面菌种→摇瓶培养(筛选培养基)→发酵罐深层培养(发酵工艺条件优化)→一部分接种于菌袋进行出菇试验,另一部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离多糖的提取分离。
三、实施方案:试验时间安排在2009.11——2010.12。
1.斜面菌种:pda培养基,用于保藏菌种。
2.一级种子培养:用摇瓶培养。
确定不同的碳源、氮源和ph等,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培养基3.二级种子培养:在一级种子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养,用发酵罐培养。
确定培养基的配方,以及发酵参数如温度、转速、ph值等及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完成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确定放罐标准。
4.栽培出菇试验:用所得二级液体菌种接种到栽培袋上,与固体菌种相比较进行出菇试验,观察出菇时间、产量等因素。
5.一部分液体菌种用来分离提取多糖。
篇二:液体菌种制备流程及发展现状液体菌种发展现状食用菌菌种液体发酵技术从60年代开始便有人开始探索,至8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实践,到目前为止,国内主要还是使用的在位灭菌气升式发酵罐,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
1、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的优缺点?
答:
液体菌种
优: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出菇整齐、便于管理,菌种生产成本低,接种方便(如:将其接入固体培养料时又具有流动快,易分散,萌发快,定植快)。
液体菌种接种后栽培袋的发菌速度明显快于固体菌种的
缺:对设备要求较高,液体菌种生产污染风险较高,运输不便,不耐贮存,给应用和推广带来难题。
固体菌种
优:对设备要求较低,便于运输,
缺:生产周期长,不便管理,菌种生产成本高,菌龄不一致、出菇不整齐,
2、菌种生产准入的法律法规?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2、《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
3、食用菌菌种与农作物种子的比较?
答:食用菌的菌种是从子实体组织中通过培养基培养获得菌种,其他农作物多数是有性种子或无性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