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精)
- 格式:ppt
- 大小:355.00 KB
- 文档页数:45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是现代社会中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传播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和约束媒体行为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等。
媒介规范则是指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证媒体工作的公正、客观和负责。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是为了解决媒体行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
在传播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因此,传播制度的建立和媒介规范的制定是必要的,它们可以规范媒体的行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护公众的利益和权益。
首先,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和传播的中介,其内容和形式对公众的认知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传播制度应当规定媒体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媒介规范也应当限制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误导公众。
其次,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工具。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规范媒体的行为,防止媒体滥用权力,传播虚假信息或挑起社会矛盾。
通过建立权威的传播制度和明确的媒介规范,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稳定。
此外,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还可以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介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都面临着经济利益和商业竞争的压力。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规范媒体行业的竞争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同时,它们也可以规范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水平和声誉。
综上所述,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媒体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依托于合理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媒体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和有价值的信息。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媒体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控制研究两个方面P129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P130-131二、利益禾逵刖 檬屏Φ目刂疲郝⒍献时究刂泼浇榈娜 种饕 绞絇132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P132-133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P134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5;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二、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6;主要原理原则P136(二)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P138;主要原理原则P1339(三)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P139;主要观点P1339-140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渊源: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P141;列宁主要观点P141-142(二)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三)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
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
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
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控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本章主要论述第一个问题。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公众利益”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则,它使得垄断资本不能利用他们控制的媒介为所欲为。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极权主义的媒介制度以及它所内含的规范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死灰复燃近代极权主义传播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崩溃,但在现代史上也曾死灰复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的传播体制是一种现代极权主义,它的特点是并不满足于对传播媒介的消极控制,而是通过积极的强制改选使之成为国家宣传机器和战争宣传机器,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古典的极权主义。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李良荣版本: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2、报刊对政府有监督权3、“意见的自由市场”和“真理自我在修正”4、对事实的信念(崇尚客观报道)评价: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传播学课件06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教学内容批注第六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的。
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定⽬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休系”,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化制度等等。
⼀定的社会制度对⼤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定形态的传播制度,因此,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的部分。
有的学者认为,“传播制度问题主要是⼤众传播⼯具与政府的关系同题,即⾔论、出版⾃由问题”。
我们认为,⾔论出版⾃由问题是传播制度的⼀个重要⽅⾯,但不是它的全部。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论出版的⾃⼭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从这个基本⽴场出发,以下我们主要从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对传播媒介的控制,以及⼴⼤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这三个⽅⾯,来探讨⼀下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
这种控制的⽬的,是通过规定⼤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标的实现服务。
美国学者Dominick在其《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书中概括为“Formal Controls”,他写道:“Formal controls over the media includelaws, court decisions that refine those laws,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administret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意即从法律、法规与条例等传播制度层⾯考察分析⼤众传播的控制问题。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2)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3)初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5)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2.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可具体到知识点:(1)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2)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共4课时。
3.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2)教学难点: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4.本章(节、单元)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1)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3)简析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4)简析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5)简析“社会责任”理论(6)简析“民主参与”理论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一、传播制度的定义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
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等。
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因此,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有的学者认为,“传播制度问题主要是大众传播工具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即言论、出版自由问题”。
我们认为,言论出版自由问题是传播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它的全部。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Credit is the best character, there is no one, so people should look at their character first.第8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什么是传播制度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答:1传播制度的含义传播制度是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2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有:①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反映.社会制度是一个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它体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反映,也同样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②传播制度中包括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还包括竞争与秩序、生产与消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因此,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2.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传媒本身的性质也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用私有企业制度;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则比较严格.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公有制.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包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分配传播资源;对媒介活动进行多方面的监督管理等等.由于大众传播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媒介经济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也是国家和政府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商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法规对传媒活动也是适用的.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限制或禁止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下是不同的,但一般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②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③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④淫秽和非法出版物;⑤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都是限制性的,积极的指导和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过优惠政策,例如降低印刷品邮费、对某些亟待发展的媒介行业实行免税制或津贴制等等.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政府都对发展传播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如果说过去国家和政府对传播事业的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国内,那么在今天,这种调控已经有了明显的全球战略的性质.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2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4.为什么说受众对传媒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受众行使这种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受众对传媒活动拥有监督控制权的原因广大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这时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传播内容,例如报道的新闻或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刊登的广告是否可靠、提供的文化和娱乐内容是否健康有益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利益.2受众行驶监督控制权的主要手段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①个人的信息反馈即以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例如日本有一个“大众传播市民会议”的受众团体,他们从一般受众的立场出发对传媒活动进行分析和批评,并发行自己的月刊传媒市民,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③诉诸于法律手段如果媒介提供的虚假报道或广告直接损害了受众的实际利益,或媒介内容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隐私权等等,公民可以向法律机构提起诉讼,要求对传播媒介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和补偿自己的损失.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大多数传媒机构都有经营目的,发行量和收视率是它们的生命线.对那些性质恶劣的媒介或信息产品,受众可以采取拒买、拒看、拒听行动,这也是受众对媒介活动发挥控制影响的最后手段.5.简析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答: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1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技术发明后不久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15世纪中叶的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导致了近代报刊的诞生,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的发展,欧洲各国出现了不少反对封建专制、宣传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书籍和报刊,封建王朝和专制政府把这些出版物视为对自己统治地位的巨大威胁,迅速采取了严厉的管制和镇压措施.极权主义的媒介制度以及它所内含的规范理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2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②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③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④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3对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的分析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是与极权主义制度相适应,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媒介规范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极大地限制了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6.简析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答: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1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17、18世纪遍布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在媒介方面就表现为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2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②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3对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的评价①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②自由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它保障的只能是私有资本的利益.以后的历史发展也证明,自由主义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相反,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③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④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7.简析“社会责任”理论.答: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着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1“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①传播媒介的垄断使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意见的手段和机会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受传者的传播权、知情权、媒介接近权日益受到媒介垄断的威胁.③媒介内容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社会责任”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2“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目的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目的可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3“社会责任”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原理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4“社会责任”理论的现实影响①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但它只把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民主参与理论的兴起,就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②在防止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方面有了一些制度化措施.例如美国1996年电信法规定了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8.简析“民主参与”理论.答: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1“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①信息社会中信息与和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②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内容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它的主要观点有: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比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3“民主参与”理论的现实影响①“民主参与”理论在公共性较强的媒介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公共性较强的广播、电视、有线电视以及社区媒介领域,民主参与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例如,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open channel,允许一般受众自主参与.在这些频道里,受众个人或团体可以根据排队原则,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②“民主参与”理论仍然是一种体制外规范理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参与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外的规范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仍然只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着一种牵制作用.西方媒体高度集中垄断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变.9.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逐渐演变的过程.每一种理论都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他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原因.1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①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与极权主义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革命遍布欧洲,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而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极大的限制了资产阶级媒介的发展.在与极权统治的斗争中,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这种理论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不应该受到政府的管制和制约.这种理论反映了发展中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与资本主义早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的.②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现实影响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自由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它保障的只能是私有资本的利益.以后的历史发展也证明,自由主义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2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着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①产生的原因及背景a.传播媒介的垄断使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意见的手段和机会.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受传者的传播权、知情权、媒介接近权日益受到媒介垄断的威胁.b.媒介内容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社会责任”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②“社会责任”理论的现实影响a.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但它只把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民主参与理论的兴起,就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b.在防止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方面有了一些制度化措施.例如美国1996年电信法规定了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3民主参与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其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①“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a.信息社会中信息与和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b.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②“民主参与”理论的现实影响a.“民主参与”理论在公共性较强的媒介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公共性较强的广播、电视、有线电视以及社区媒介领域,民主参与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例如,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open channel,允许一般受众自主参与.在这些频道里,受众个人或团体可以根据排队原则,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b.“民主参与”理论仍然是一种体制外规范理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参与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外的规范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仍然只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着一种牵制作用.西方媒体高度集中垄断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变.1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新闻传播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2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要求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多方面的社会职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职能.引导舆论,包括反映舆论、影响舆论、组织舆论、代表群众进行舆论监督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传播媒介还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娱乐活动的提供者,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①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
第8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一、传播制度▲传播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作用的部分。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和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二、媒介控制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其内容包括:①规定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④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①社会上各种利益群体(政党、团体、组织)和经济势力为保障和维护自身利益,也往往利用各种方式对大众传媒施加影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
由于这些控制也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
②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a.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b.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c.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3.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在许多方面对受众的社会权益产生影响,因而广大受众对媒介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
其方式或手段有以下几种:①个人的信息反馈;②以消费者团体方式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制约媒介销售市场。
三、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其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的意志为转移,一切必须为统治者服务。
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 简介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是指对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体系。
传播制度是指传播活动中的规则、组织形式和变革机制等,而媒介规范则是指媒介行业内的规则、准则和标准等。
这两者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对传播活动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传播制度传播制度涉及到传播活动中的各种规则、组织形式和变革机制等。
它包括政府管理体制、产业组织形式、行业自律制度等方面。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传播制度各有差异。
2.1 政府管理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在传播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活动必然要受到国家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政府在传播领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传播活动的进行。
不同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各有特点,如中国采取的媒介审查制度,美国采取的言论自由原则等。
2.2 产业组织形式传播制度中的产业组织形式对传播活动的发展和运行也具有重要影响。
产业组织形式涉及到传媒机构的组织结构、所有权形式、经营模式等方面。
传媒产业可以分为国有媒体、私营媒体、社会组织媒体等不同类型,各种形式之间相互竞争和合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媒产业体系。
2.3 行业自律制度行业自律制度是传播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行业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和准则来指导行业参与者的行为,维护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和行业的良好形象。
行业自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制定和实施各种规范和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媒介规范媒介规范是指媒介行业内的一系列规则、准则和标准等。
媒介规范在保障传媒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发展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1 内容规范内容规范是媒介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传媒产品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准则和要求。
内容规范可以包括禁止传播违法信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尊重多元文化等方面的规定。
3.2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媒介规范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行业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技术手段。
技术规范涉及到传媒产品的制作、传播过程等方面的要求,包括画质、声音传输质量等方面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