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缨子高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高效红缨高粱种植技术与栽培要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高效红缨高粱种植技术与栽培要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高效红缨高粱种植技术与栽培要领》一、高效红缨高粱种植技术概述红缨高粱简介红缨高粱,又称红高粱,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粮食作物,其种子外壳呈红色,穗头如同红缨,故得名。
红缨高粱具有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红缨高粱不仅可用于食用、酿酒,还可以作为饲料、制糖、制醋等多种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高效种植技术的重要性高效种植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技术。
对于红缨高粱而言,采用高效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高效种植技术还有助于提高红缨高粱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红缨高粱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红缨高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高。
目前,我国红缨高粱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然而,受传统种植观念和技术的制约,我国红缨高粱产量和品质仍有待提高。
未来,我国红缨高粱产业发展将面临以下趋势:一是科技创新驱动,通过引进、改良和创制新品种,提高红缨高粱产量和品质;二是绿色生产,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产业链延伸,加强红缨高粱深加工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拓展市场,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提高红缨高粱市场份额。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文档1. 引言本章节介绍了红缨子高粱的概述和重要性,以及本文档的目标和结构。
2. 红缨子高粱简介这一章节详细描述了红缨子高粱的起源、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等基础知识,并提供相关图片作为参考。
3. 土壤准备与肥料施用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讲解如何选择适合种植红缨子高粱的土壤类型,并提供土壤改良方法。
此外还包括对于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施加的肥料种类和使用量建议。
4. 种植方式与时间安排该章节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任务在不同季度或月份上应进行具体操作步骤说明。
同时也会给出最佳时机推荐并可能遇到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案。
5. 病虫害防治措施武汉绿地园林公司是全国领先专业化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企事业单位之一,主营项目有:武汉公园规划设计、武汉景观工程施工,提供全方位的城市绿化服务。
6. 灌溉与水分管理本章节将介绍红缨子高粱对于灌溉需求和适宜的土壤湿度范围。
同时,也会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地灌溉以及应对干旱或过多降雨等情况下所采取的相应策略。
7. 收获与储存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描述收割时机选择、收割方法和技巧,并给出合理储存条件建议以确保产品质量。
8. 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预估这个章节主要涵盖了关于红缨子高粱种植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信息。
此外还包括相关成本费用计算示例并可能获取利润来源渠道9. 附件:样品图片/数据表格等(根据需要添加)10.法律名词及注释:- 农作物新品种权: 意指在培育改良后具有显著特点并能够稳定遗传传代,在某一个确定区域内推广使用而未被他人申请保护的新品种。
- 土壤改良: 指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物质,以及进行深耕或排水来提高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的过程。
红缨子高粱种植技术和方法
红缨子高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红缨子高粱种植的技术和方法:
1. 土壤选择:红缨子高粱适应性强,但是在选择土壤时还是要
注意,以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2. 肥料施用:在种植前,应及时对土地进行施肥,以提高其肥力。
在种植后,可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3. 播种时间:红缨子高粱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要根据当地
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4. 播种密度:根据红缨子高粱的品种和土壤条件来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5-3.0万株左右。
5. 灌溉管理: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促进生长和发育。
6. 病虫害防治:红缨子高粱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要定期
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7. 收获时间:红缨子高粱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要根据当地
气候和品种来确定。
通过以上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红缨子高粱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 1 -。
有机红缨子高粱种植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对于有机红缨子高粱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品质和增加收益。
下面是有关有机红缨子高粱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土地选择与准备有机红缨子高粱喜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全日照或阳光照射时间较长的地块,如南向斜坡或平地。
在土壤方面,最好选择疏松、酸性较小、排水良好的土壤。
此外,进行有机红缨子高粱种植前,还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施肥和翻耕等准备工作。
二、品种选择与预养种子处理在有机红缨子高粱种植中,选择适合本地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适应早熟、高产、抗病虫害等特点的优良品种。
同时,预先对种子进行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用采用生物有机肥浸泡、种子活性化处理等方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三、机械化播种有机红缨子高粱可以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
在播种前,可以通过机械对土壤进行均匀、细腻的耕作,以便更好地为种子提供生长环境。
然后,使用高效撒播机把预养好的有机红缨子高粱种子均匀撒播到地块上。
四、机械化灌溉与施肥有机红缨子高粱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适时进行机械化灌溉是关键。
可以使用滴灌、喷灌等机械化灌溉技术,根据生长需要合理浇水。
同时,适量施肥也是有机红缨子高粱健康生长的重要保证之一。
可以运用机械设备,如施肥机等,将有机肥料均匀撒布在田间,提供营养物质供植株吸收利用。
五、机械化除草与病虫害防治在有机红缨子高粱种植过程中,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除草,如喷雾机等,喷洒有机农药进行草本植物的防除和土壤杂草的控制。
同时,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通过合理施用有机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六、机械化收割与加工有机红缨子高粱的收割和加工也可以进行机械化处理。
机械化收割可以节约时间和劳动力,并保证穗粒的完整性和质量。
可以运用联合收割机、割茎机等专用设备进行收割。
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对红缨子高粱进行干燥、打谷等加工过程,确保粮食的质量和保存。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红缨子高粱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的作物,其茎秆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被誉为“青春素”。
而且红缨子高粱还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多重功效,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红缨子高粱的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正确的栽培和管理红缨子高粱,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选地和翻耕选地和翻耕是成功种植红缨子高粱的第一步。
红缨子高粱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地方种植。
在选址时,应该注意防止水涝和地力不足的土地。
选好适宜种植的土地之后,再进行翻地处理。
翻耕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把杂草和根系都排除干净,并掺入有机肥料,使土地富含养分。
二、施肥红缨子高粱对养分的需求非常高,所以肥料的施用非常重要。
在种植期间,必须经常施肥。
在一般情况下,植物的生长进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生长期、抽穗分化期和灌浆成熟期。
在生长期和抽穗分化期,在进行肥料的施用。
施用的肥料可以是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等。
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控制其用量和频率。
不能过多或过少施肥,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三、掌握适宜的种植时间红缨子高粱的种植时间在南方一般是在3到4月份,北方则要稍晚一些。
在种植过程中,应避免天气过热或过寒,因为这会对高粱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在育种的过程中,应选择优良的杂交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
四、合理的排水与灌溉红缨子高粱生长需要比较湿润的土壤,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积水,从而影响高粱的生长和底部的通风情况。
因此,在种植红缨子高粱前,应提前进行排水措施。
而在种植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灌溉时机和灌溉量。
在生长初期,灌水不用太多,以防止苗床过湿或淹水。
而在高粱抽穗后,应适当增加灌溉量,以保证高粱茎秆的生长。
五、病虫害的预防和施药在红缨子高粱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此时必须进行及时治疗,以保证高粱的正常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红樱子高粱一栽两收高产栽培技术一、适时早播,精细育苗,培育壮苗1.苗床选择。
播种前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条件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耕地作为育苗苗床。
2.苗床整理和消毒。
整地前施足基肥(清粪水和尿素),精耕细耙后按2米的宽度包沟开厢,整平厢面。
播种前须结合浇水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3.播种。
最适播种期为2月25日~3月12日。
播种时选晴朗天气,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已浇透水的苗床中,播后均匀覆盖一层厚约2厘米的干细土,覆盖塑料拱棚进行保温育苗。
播后3~4天即可出苗。
4.苗期管理。
育苗期间,气温和地温仍然偏低,在做好用拱棚保温的前提下,高粱出苗后还要根据气候进行适当的通风透气,使拱棚内温度白天在25~30℃,夜间在15~20℃。
出苗后若苗床干燥需浇水;苗床杂草须人工及时拔除;同时对过于密集的幼苗进行适当间除。
二、施足底肥,适时早栽,保证密度移栽前每亩施入腐熟猪粪2000千克或腐熟菜饼150千克,加专用复合肥(30-5-5)50千克做底肥;然后深耕细耙,整碎土块,最佳移栽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苗龄30天左右、有4~5片叶。
移栽时用小挖锄配合,每亩移栽8000株左右。
移栽后及时用清粪水或0.05%~0.1%尿素溶液施1次提苗肥和定根水。
三、加强田间管理1.及进补苗。
移栽后的15天内要经常检查其成活情况,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栽;2.中耕除草和培土。
红缨子高粱移栽后,每亩地表均匀喷施(畦沟、围沟、腰沟均要喷到)72%异丙甲草胺乳油400~500倍液、或48%甲草胺乳油200~250倍液、或50%乙草胺乳油200~250倍液等除草剂,使地表形成药膜,以控制杂草生长。
喷施除草剂后的15天内不得中耕,以免影响除草剂效果;15天后则根据土壤板结和降雨情况,及时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墒情,防止板结。
每次中耕时都要给高粱苗适当培土,以利植株茁壮成长。
3.追肥。
红缨子高粱移栽后25天左右(苗高50~60厘米),要结合浇水施1次清粪水,或将10千克尿素溶于水中再浇施;移栽后50天左右(苗高140~150厘米),再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千克;在高粱刚进入花期时,结合防治病虫叶面追施1次0.6%~0.7%尿素+0.4%~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有机农业中的红缨子高粱栽培红缨子高粱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作物,适应性很强。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土壤质地较好、排水条件优良的地方。
我曾在四川盆地的一片土地上进行红缨子高粱的种植,那里的土壤质地疏松,排水条件良好,非常适合红缨子高粱的生长。
在播种前,应进行土地整理。
我通常会采用深翻的方式,将土地翻深至2030厘米,以利于根系的扩展。
同时,深翻还可以有效地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
然后,我会施用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绿肥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红缨子高粱生长。
播种时间一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在我国南方地区,播种时间一般为3月至4月;北方地区则应在5月至6月间播种。
我通常会采用条播的方式,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地上,然后用锄头轻轻地翻土,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红缨子高粱的生长过程中,水肥管理非常重要。
在播种后,我会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适时地进行灌溉,以保证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生长期间,我会根据红缨子高粱的生长情况,适时地进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红缨子高粱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会定期检查作物,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常用的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
生物防治主要采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自然生物资源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则采用适量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红缨子高粱的收获时间一般在开花后一个月左右。
我会等到红缨子高粱的籽粒变硬,颜色变为红棕色时,进行收获。
收获后,我会将红缨子高粱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以备后续的使用。
红缨子高粱是一种耐旱、耐贫瘠的作物,适应性很强。
我曾有幸在四川盆地的一片土地上进行红缨子高粱的种植,那里的土壤质地疏松,排水条件良好,非常适合红缨子高粱的生长。
在播种前,我会进行土地整理。
深翻土地至2030厘米,以利于根系的扩展。
同时,深翻还可以有效地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
然后,我会施用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绿肥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红缨子高粱生长。
播种时间一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一、引言这是一份关于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的详细文档,旨在提供全面的指导,帮助农民正确种植和管理红缨子高粱。
本文从准备土地、选择品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实用的操作指南。
二、准备土地1\土壤要求:红缨子高粱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0\7\5之间。
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贫瘠的土地需要适量施肥改良。
2\土地准备:在播种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土地准备工作,包括翻耕、平整和除草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为红缨子高粱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选择品种1\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宜的红缨子高粱品种,如早熟品种、耐寒品种等。
2\了解红缨子高粱的产量、抗病虫害性等特性,选择高产且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
四、播种1\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适温适湿的季节进行。
2\控制好种子的密度和深度,保证适当的发芽率和生长条件。
3\在播种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五、施肥1\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红缨子高粱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提供养分供给。
2\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避免施肥不当造成肥料流失和环境污染。
六、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田间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虫害对红缨子高粱的损害。
2\尽量选用生物防治和环保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附件:1\附件一:红缨子高粱播种记录表2\附件二:红缨子高粱施肥记录表3\附件三:红缨子高粱病虫害防治记录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业法:指用于规范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2\农田水利法:指用于规范和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灌溉的法律法规。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一、技术概述“红缨子”优质高产高粱新品种是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用当地传统高粱品种小红缨子系统选育而来,是目前产量高且品质优的地域性常规糯高粱新品种,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是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
“红缨子”优质高粱种属糯性中杆中熟常规种。
生育期春播130天左右,夏播120天左右;株高2.4m左右,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色浓绿,叶宽7.2㎝左右,总叶片数13叶,散穗类型,穗长32—38㎝,穗粒数2800粒左右,颖壳红色,籽粒红褐色,较易脱粒。
抗病、抗旱能力较强,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云南)。
“红缨子”高粱糯性好,籽粒坚实、饱满、扁圆形,千粒重为18ɡ--22ɡ,颜色为棕黄或红褐色,粒小皮厚,淀粉含量65%以上(其它品种含量为55%),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88%---93%(因土质、气候不同而异),玻璃质好,单宁含量1.68%(酱香型白酒原料高粱单宁含量必须在1.0%----2.0%之间),耐蒸煮,耐翻糙,出酒率最高,酒质好,是最符合酿造茅台酒工艺要求的优质原料。
二、技术要点1环境选择“红缨子”高粱在永胜县的适宜区为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
高于此海拔种植大小春两季间矛盾突出,且“红缨子”高粱空瘪率增高,成熟度差,影响其质量,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红缨子”高粱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通透性良好,肥力中上等的缓坡地或平地种植。
2“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1)整地及施肥种植“红缨子”高粱的地块应在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时进行整地,犁耙后做到田平土细。
每亩以1500公斤优质农家肥做底肥,以50公斤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做种肥施于播种沟侧(注意肥料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种子发芽后出现烧苗现象)。
(2)种子处理为了保证种子出芽率,选取颗粒饱满、个头大的种子,剔除干瘪、粒小的,然后将放置在太阳下暴晒2-3天,这样可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使种子发芽率高,并出芽整齐。
红缨子高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一、主要特征特性红缨子高粱是目前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优的地域性常规高粱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KFDC)认证为全国唯一有机高粱种子,系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
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较强,耐干旱,凡能种植玉米的地方均适宜种植。
生长期,春播120天左右,夏播110天左右。
一般亩产4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二、种植管理规程1、整地施底肥:播种前平整土地,结合秋翻每亩深施磷肥或碳铵50公斤,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
如选用长期耕种玉米等作物且比较深厚肥沃的土地,也可按照种植玉米的方式整地施底肥。
2、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低海拔气候炎热地区播种时间可推迟。
播种前晒种2-3天,通过筛选,风选除去秕粒,用1%生石灰水溶浸种消毒8-10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滤干播种;也可用硕丰481兑水(每2克兑20斤水浸种8-10斤)浸种6-8小时,捞出凉干后必须在12小时内播种完。
无论是用生石灰浸种消毒,还是用硕丰481浸种,播种时都要用钾胺磷(0.01公斤加水0.5公斤拌种5公斤)或用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播种,以防土中害虫。
播种株行距控制在31×35公分或33×33公分左右(确保每亩达5000窝以上),每窝用种4-6粒,每亩用种量0.6公斤左右。
土地耕层温度在10℃左右可播种,如遇持续干旱,土壤气温偏高而种植时节又不能推迟时,也可不浸种而只拌钾胺磷或立克秀播种。
播种做到深浅一致,盖土深度达0.5-0.6厘米,种子不外露。
3、田间管理:幼苗长到4-5张叶片即20公分左右时,一要拨出多余苗,每窝定苗2-3株,同时对缺窝进行带土补苗。
二要追肥(每亩施用清粪水800公斤以上或优质复合肥5-10公斤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10-20公斤);如土地肥沃,也可施用尿素(每亩5-10公斤为宜),三要中耕除草。
对缺窝补苗,应在移栽后15-20天之间进行追肥。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红缨子高粱是一种优良的高粱品种,主要种植在北方地区。
由于其能够抗旱、耐热且生长期较短,受到了许多农民的青睐。
但是,红缨子高粱的栽培技术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选种和育苗1.选种:选择有生命力强、穗长、个大、芒长、稳定、抗倒伏性好、品质优良的红缨子种子。
一般来说,选种要选择在田间条件下经过观察、测定和筛选出来的种子。
2.育苗: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适宜的时间是在适温适湿的季节,适宜的地点是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土质肥沃的育苗房和活动板房。
育苗的方法有传统的移栽和无土育苗两种,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育苗。
二、田地选址和施肥1.选址:红缨子高粱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空气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需要选择适宜的田地进行种植。
一般选用疏松、砂质土壤或黄壤地带为宜。
同时,在选择田地的时候,也要注意旋作间隔,一般来说,要避免长时期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同一作物。
2.施肥:红缨子高粱生长速度较快,需要足够的养分。
在施肥时需注意根据土壤含量、干湿程度、气候、生长期及各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合适的施肥。
腐熟有机肥是最佳的施肥混合物,可以通过化肥配合使用来提高效果。
三、播种和灌溉1.播种:红缨子高粱在适宜的时间和适宜的方法下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播种时间要根据气温、生长周期、降雨、耕作等情况确定。
在开垦农田时,应给土壤耕深,开犁形的沟或槽,用特制的农具巡逻,将种子均匀的撒布,并覆盖适量的土壤。
2.灌溉:红缨子高粱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生长。
在干旱的天气中,一定要注意及时给田地浇水。
但是,不应过量灌溉,避免造成土壤板结、植株短缺生长以及病害发生等问题。
四、避虫和病害1.避虫:红缨子高粱容易受到螟虫、飞虱、蚜虫等害虫的危害,要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对虫害进行及时的处理和防范。
2.病害:红缨子高粱也容易受到细菌性病害、真菌病害等病害的侵袭。
要在生长期间进行常规防治和根据需要的采取药剂处理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红缨子高粱栽培技术红缨子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植物。
它适应性广泛,耐旱抗逆力强,成熟期短,产量高,营养丰富,对土壤和环境要求较低,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本文将介绍红缨子高粱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要求、育苗技术、田间管理和收获方法。
一、种植要求红缨子高粱适合生长在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的地区。
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盐碱,但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二、育苗技术1. 选择良种:选择生长良好、抗病虫害、产量高的红缨子高粱良种,以确保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2.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浸泡在40℃的温水中24小时,然后晾晒备用。
3. 基质准备:准备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育苗基质,如腐叶土、腐熟的牛粪等,将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虫害的侵袭。
4. 播种方式: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然后再用一层薄土覆盖,保持适宜的湿度,待发芽后保持适当的通风和光照。
三、田间管理1. 种植密度:红缨子高粱种植密度一般为亩播量为2-3千克,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2. 施肥技术: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充分施肥,一般使用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浇水管理:红缨子高粱在生长期需求水分较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尤其是在开花和结实期,要加强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病虫害防治:红缨子高粱容易受到叶斑病、锈病等病害和蓟马、螟虫等虫害的危害。
可以采取轮作、间作等措施,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四、收获方法红缨子高粱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红穗子成熟时进行,可通过观察穗子花状部分的变成红色来判断。
收获时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将花穗采摘下来,进行晾晒,待花穗干燥后,用手轻轻揉搓可以脱粒。
然后进行筛选和包装,储存或销售。
五、注意事项1. 红缨子高粱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红缨子高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一、主要特征特性
红缨子高粱是目前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优的地域性常规高粱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KFDC)认证为全国唯一有机高粱种子,系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种子。
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较强,耐干旱,凡能种植玉米的地方均适宜种植。
生长期,春播120天左右,夏播110天左右。
一般亩产4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二、种植管理规程
1、整地施底肥:播种前平整土地,结合秋翻每亩深施磷肥或碳铵50公斤,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
如选用长期耕种玉米等作物且比较深厚肥沃的土地,也可按照种植玉米的方式整地施底肥。
2、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低海拔气候炎热地区播种时间可推迟。
播种前晒种2-3天,通过筛选,风选除去秕粒,用1%生石灰水溶浸种消毒8-10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滤干播种;
也可用硕丰481兑水(每2克兑20斤水浸种8-10斤)浸种6-8小时,捞出凉干后必须在12小时内播种完。
无论是用生石灰浸种消毒,还是用硕丰481浸种,播种时都要用钾胺磷(0.01公斤加水0.5公斤拌种5公斤)或用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播种,以防土中害虫。
播种株行距控制在31×35公分或33×33公分左右(确保每亩达5000窝以上),每窝用种4-6粒,每亩用种量0.6公斤左右。
土地耕层温度在10℃左右可播种,如遇持续干旱,土壤气温偏高而种植时节又不能推迟时,也可不浸种而只拌钾胺磷或立克秀播种。
播种做到深浅一致,盖土深度达0.5-0.6厘米,种子不外露。
3、田间管理:幼苗长到4-5张叶片即20公分左右时,一要拨出多余苗,每窝定苗2-3株,同时对缺窝进行带土补苗。
二要追肥(每亩施用清粪水800公斤以上或优质复合肥5-10公斤或经认证的生物有机肥10-20公斤);如土地肥沃,也可施用尿素(每亩5-10公斤为宜),三要中耕除草。
对缺窝补苗,应在移栽后15-20天之间进行追肥。
抽穗前或抽穗期间,用硕丰481、高能红钾和活力素各一小包兑水30斤,对叶穗进行喷洒,使穗拉长并壮籽粒。
对高粱黑穗病、炭疽病等病主要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搞好种子处理,
提高秧苗素质,及时清除杂草等办法解决。
对于蚜虫,在高粱拨节后百株蚜量达10-20头和孕穗抽穗期百株蚜量达200-250头时,用10%烟碱水剂1000倍液或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2500倍喷雾防治。
发现病株,要及时拨除并深埋或烧毁。
对地老虎、粘虫等虫害,主要采取清除虫源,及时处理桔杆、穗轴等办法治理。
红缨子高粱由于适口性好,在抽穗期及成熟期还应注意防治鸟害。
三、收获
1、当籽粒变硬,叶子变黄,穗粒四分之三成熟发红时收割。
2、收割后晒2-3天后进行脱粒,或脱粒后晒2-3天(脱粒应主要使用脱粒机,如有烘干设备,采用烘干办法更佳),之后用风簸扇去杂质即可装袋运输。
四、相关提示
1、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2、禁止在高粱作物上施用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氧化乐果、乐果、毒孔蝉以及含有敌敌畏的任何敏感农药。
3、播种时,一定要用钾铵磷等药物拌种播种。
4、对蚜虫的防治一定要及时。
5、如采取育苗移栽办法,需按照本社印发的《红缨子高粱有机栽培管理技术》要求实施。
6、本《技术要点》如有其它不明确之处,请按照本社印发的《红缨子高粱有机栽培管理技术》要求实施。
XXX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一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