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抗精神病药的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9
4. 齐拉西酮:这个药的突出优点是不引起嗜睡,不引起肥胖,副作用小是其优点,缺点是要监测心电图,有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如果出现QT间期延长就要停药。
常用剂量80-120mg/日,价格进口的40mg每粒16元多,国产的40mg大概是6元吧。
服用这个药有一点注意:要与餐同服,这样吸收的好,不这样的话,吸收的药量要减少三分之一。
开始吃的时候小剂量下可能会引起患者激活,患者表现的可能会兴奋一些,继续加量就会好了,厂家宣传该药对抑郁有治疗作用。
4. 五氟利多:唯一口服长效药物,每片20mg,每周服用2-3次,每次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片,别按说明书吃,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
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但是维持治疗不错,服用简单,也可以给不配合吃药的患者暗服药,方便。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系:性格特点,不良事件,压力,意外因素,遗传因素等等,真正的病因不明。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是大脑的疾病,作为最复杂的器官:大脑,内部结构极其复杂,以亿为单位的大脑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着异常复杂的联系。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出现了失衡,尤其是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关系最大。
那么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精神疾病的原因就在于: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使大脑神经递质趋向平衡和正常。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1、按照药物发明的先后,分为老药: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等,还有新药: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氨磺必利,利培酮等。
2、按照药理的不同又分为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等以及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
3、按照药品的剂量,分为高效价药物:氟哌啶醇,奋乃静,利培酮等,还有低效价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喹硫平等。
区分的方法是看每一片的单位:如果一片的剂量是1mg,2mg的就是高效价药物。
剂量是25mg,50mg的,就是低效价药物。
奥氮平、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目的:探究奥氮平、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50例。
A组口服奥氮平治疗,B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C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均治疗8周。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及治疗8周后的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
结果:治疗后,三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评分下降程度逐渐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组BPR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焦虑抑郁、激活性评分均低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B组行为毒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及其他症状评分均低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氮平、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均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控制病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精神分裂癥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在青壮年急性或缓慢起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思维、感知觉、行为和情感障碍等[1]。
一般情况下患者意识清楚,智能正常,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伤,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精神残疾或认知衰退等情况[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3]。
目前采取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辅导、职业培训和社会康复[4]。
研究表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相较于传统抗精神病药而言,可降低患者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和耐受性,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5],因此,本课题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以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三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精神科:常见的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根据其主要治疗作用可分为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抗躁狂药物)和抗焦虑药物。
一、抗精神障碍药物能够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称为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drugs)<>最早被发现的便是开创精神障碍药物治疗新纪元的氯丙嗪,它因具有强烈的镇静作用,故抗精神病药物又被称为强镇静剂,其它常用的还有奋乃静、氟哌噬醉、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它们都有广泛的阻断中枢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组胺等多种神经递质与影响受体的作用。
一般来说,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咤醇以影响多巴胺受体功能为主;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则对5-羟色胺的影响大于对多巴胺的影响,故既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又很少有运动系统的副反应。
(一)分类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类及常用剂量,见表1。
类别药名剂型与规格(mg) 常用剂量(mg∕d)200~600吩曝嗪类氯丙嗪(Chk)Fpromazine) 片:25,50针:50∕2ml奋乃静(PerPhenaZine) 片:2 10-60三氟拉嗪(IrinUPeraZine) 片:5 20-60氟奋乃静(fluphenazine) 片:5 10-40氟奋乃静癸酸酯(fluphenazinedecanoate) 针:25/ml 25~50∕2~4w甲硫达嗪(IhiOridaZine) 片:25,50,100 300~800硫杂葱类泰尔登(Chk)Fproihixine) 片:25 100~400氯噪吨(CIoPenIhiXoI) 片:10,25 20-80三氟嚓吨(Flupenlhixol) 片:0.5,1.5 10-3010-40丁酰苯类氟哌嘘醇(haloperidol) 片:2针:5∕ml氨哌咤醇癸酸酯(haloperidoldecanoate) 针:50 50~100∕2~4w五氟I利多(PenflUridol) 片:20 20-60/w400-1200苯酰胺类舒必利(SUIPiride) 片:100针:100∕2mI舒托必利(SUltoPride) 片:100 400-1000新型抗精神氯氮平(CIOZaPine) 片:25 100~400病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 片:1,2 1-6针:12.5/ml,25/ml 25∕2w奥氮平(OlanZaPine) 片:5,10 5~20瞳硫平(quetiapine) 片:25,100 150~800阿立哌嚏(Aripiprazole) 片:5 5-20表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分类及常用剂量(二)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疾病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比较抗精神病药物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类药物,包括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及较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本文将对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I.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是最早出现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少精神症状。
以下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代表性药物:1.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优点:疗效确切和快速,适用于治疗急性症状。
- 缺点:副作用较多,如运动障碍、血清催乳素升高等。
2.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优点:可用于治疗广泛的症状,副作用相对较少。
- 缺点:导致镇静和乏力的副作用比较常见。
II.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较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更广泛的作用机制,包括在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上的作用。
以下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代表性药物:1. 奥氮平(Olanzapine)- 优点:有效缓解幻觉、妄想等症状,副作用较少。
- 缺点: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糖代谢异常。
2. 利培酮(Risperidone)- 优点: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
- 缺点:可导致泌乳和多动症。
3. 氨氯地平(Aripiprazole)- 优点: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更少地引发体重增加和代谢症状。
- 缺点:可导致焦虑和失眠。
III. 比较与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中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两者在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上有所不同。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针对精神症状,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则相对更全面地改善阴性症状,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在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急性症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更具优势。
而对于长期维持治疗和改善阴性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更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