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十大信号之欧阳家百创编
- 格式:doc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3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欧阳家百(2021.03.07)1、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标示识别的制度。
1.2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
1.3按照《术前准备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
1.4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2.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2.1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
2.2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并逐项准确记录。
2.3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
2.4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告知医师,方可关闭切口。
2.5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显影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剪切,不得拿出手术间外。
2.6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向上级汇报。
3.严防病人意外发生3.1防坠床: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必须由病房护士护送至手术室,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指引,不让任何手术病人徒步进入手术间,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中度风险以上的病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
3.2防管道脱落:建立转移病人过床、全身麻醉诱导期、复苏期的三阶段管道评估及护理工作指引;对护士做好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及各种引流管道的相关培训。
4.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4.1病人进入手术室前1小时室温应调至26~28℃,如非手术特殊需要,整个手术过程室温应恒定在22~24℃之间。
常用医学英文缩写对照表欧阳家百(2021.03.07)ABACEIACTAGAMIANAARDSASOATPAVNRTAVRTBBBEEBTBuNC3CBCCCUCHECKCPAPCPRCTCVPDBPDCTDICDMEFENTFDPFUOGNSHbHCO3-HCTHIVHolter 实际碳酸氢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激活凝血时间离子间隙急性心梗抗核抗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抗链球菌溶血素“0”三磷酸腺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缓冲碱基础能量消耗出血时间尿素氮补体C3血常规心血管监护室胆碱酯酶肌酸磷酸激酶持续正压通气心肺复苏凝血时间中心静脉压舒张压双氢克尿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舒张期杂音射血分数耳鼻喉科(五官科)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不明原因发热葡萄糖生理氯化钠溶液血红蛋白碳酸氢根红细胞比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4h动态心电图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NTGOBP(A-a)O2P2PaCO2PAMPAPaO2PCAPPCWPPEEPpHPPDPrnPTqhqidqnqodRFRIRRS3S4SaO2SBTPNSBESBPSGOTSGPTSKSMT3T4TATTILtidt-PATPNTSHUKV/QVMAWHO硝酸甘油隐油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动脉第二心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氨甲苯酸动脉氧分压肺小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呼气末正压酸碱度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必要时凝血酶原时间每小时1次每天4次每晚1次隔日1次类风湿因子胰岛素呼吸频率第3心音第4心音血氧饱和度标准碳酸氢盐全胃肠外营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收缩压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链激酶收缩期杂音三碘甲状原氨酸甲状腺素抗蛇毒血清短暂脑缺血发作每天3次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IABP IHSS INR IU KPTT KUB LDH NS 国际标准比率国际单位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腹部平片乳酸脱氢酶生理氯化钠溶液BwBt全肠道外营养促甲状腺激素尿激酶通气/灌注比香草基杏仁酸世界卫生组织体重体温中医诊断学=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望闻问切=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of TCM 叩诊= percussion 触诊= palpation 听诊= auscultation 检查= inspection 观察= observing 看= looking 听诊= auscultation 听= listening 闻= olfaction 问= inquiry 脉搏= pulse 感觉脉搏= pulse-feeling一些实用的缩写形式: aa——各et——及、和Rp.——取、请取sig./S.——用法、指示St./Stat.——立即、急速Cit.——急速s.o.s.——需要时p.r.n——必要时a.c.——饭前p.c.——饭后a.m.——上午p.m.——下午q.n.——每晚h.s.——睡前q.h.——每小时q.d.——每日1次B.i.d.——每日2次T.i.d.——每日3次Q.i.d.——每日4次q.4h.——每4小时1次p.o.——口服ad us.int.——内服ad us.ext.——外用H.——皮下注射im./M.——肌肉注射iv./V.——静脉注射iv gtt.——静脉滴注Inhal.——吸入O.D.——右眼O.L.——左眼O.S.——单眼O.U.——双眼No./N.——数目、个s.s——一半ug.——微克mg.——毫克g.——克kg.——千克(公斤)ml.——毫升L.——升q.s——适量Ad.——加至Aq.——水Aq.dest.——蒸馏水Ft.——配成Dil——稀释M.D.S.——混合后给予Co./Comp.——复方的Mist——合剂Pulv.——散剂Amp.——安瓿剂Emul.——乳剂Syr.——糖浆剂Tr.——酊剂Neb.——喷雾剂Garg.——含漱剂rtt./gutt.——滴、滴眼剂collyr.——洗眼剂Ocul.——眼膏Liq.——溶液剂Sol.——溶液Lot.——洗剂Linim.——擦剂Crem.——乳膏剂(冷霜)Ung.——软膏剂Past.——糊剂Ol.——油剂Enem.——灌肠剂Supp.——栓剂Tab.——片剂Pil.——丸剂Caps.——胶囊剂Inj.——注射剂。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0年修订版全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力生副主任委员: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委员陈鲁原陈伟伟初少莉高润霖顾东风黄峻蒋雄京孔灵芝李勇李南方李舜伟李小鹰李新立林金秀刘力生刘梅林马淑平米杰潘长玉孙宁玲唐新华王文王海燕王继光王拥军王增武吴兆苏许樟荣严晓伟姚崇华游凯袁洪曾正陪张维忠张新华张宇清赵冬赵文华朱俊朱鼎良朱曼路诸骏仁祝之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学术委员会委员陈春明陈兰英戴闺柱戴玉华方圻冯建章高平进龚兰生顾复生管廷瑞郭静萱洪昭光胡大一华琦黄振文霍勇纪宝华姜一农金宏义雷正龙李卫李广平李光伟李一石林曙光刘国树宁田海戚文航钱荣立沈璐华孙明陶军汪道文王克安王兴宇魏岗之吴海英吴可贵吴锡桂吴印生向红丁谢晋湘徐成斌徐守春杨天伦杨艳敏余国膺张麟张运张廷杰赵连友序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纳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3年实施方案,截至2010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万高血压患者;同时《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管理的50万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管理满1年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到70%。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中国)组织有关专家对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结果和高血压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经专家多次讨论,历时2年,于2010年底完稿。
心血管系统口诀欧阳歌谷(2021.02.01)①.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记忆:前夫(前负荷)后夫(后负荷)不给力(心肌收缩力减弱)②.后负荷增加:动脉压力增加。
如高血压(体循环高压)、主动脉狭窄(左心室后负荷)、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后负荷)记忆:后夫(后负荷)提(体循环高压)刀宰(狭窄)肥(肺动脉高压)羊③.前负荷(容量负荷)增加1.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左右心或者动静脉分流性先心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
3.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者循环血容量增多的疾病如甲亢,慢性贫血等。
心脏的容量负荷也比让增加。
记忆:关(各瓣膜关闭不全)心(先心病)前夫(前负荷)评(贫血)价(甲亢)④.心功能分级1.Klip分级(急性心梗用)I级:无肺部罗音和第三心音II级:肺部罗音<1/2f肺野;有左心衰III级:肺部罗音>1/2(急性肺水肿)IV级:心源性休克(血压小于90/60mmHg)Killip分级记忆:1无2啰半;3肿4休克用NYHA分级(非极性心梗):没有心梗或者不是急性的就是NO心梗,为NYHA。
I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一般体力劳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能爬顶楼)II级(心衰I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日常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能爬到三楼)III级(心衰II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或从事一般家务或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二楼)IV级(心衰III度):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
NYHA分级记忆:一无二轻三明显;四级不动也困难(不能平卧)⑤.评价心脏舒张功能的主要指标是E/A记忆:恩爱(E/A)舒服(舒张功能)⑥.禁用ACEI类药物的:低血压、双动脉狭窄、无尿性肾衰竭(血肌酐>225umol/l)、血钾>5.5mmol/l、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肾衰,肾窄,高钾,低压,孕妇)记忆:两肾一高低。
自测你的心血管是否健康*导读: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
自测你的心血管是否健康。
……表一:心血管疾病十大信号1 经常感到心慌、胸闷;2 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或左臂部放射性的疼痛;3 早晨起床时,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别难受;4 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5 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卧;6 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有明显的胸部不舒服的感觉;7 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稍快即感到胸闷、气喘、心跳加快;8 胸部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即消失;9 爬楼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时感觉特别累,需歇好几次才能做完,且感觉闷、气喘;10 浑身乏力,不愿多说话。
表二:血管年龄自测表:高血压的自查心脏病的自我诊断1最近情绪压抑;2过于较真;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5缺少体育锻炼;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7爬楼梯时胸痛;8手足发凉、麻痹;9经常丢三落四;10 血压高;11 胆固醇或血糖值高;12 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以上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血管年龄高出生理年龄10岁以上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
最近,一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年龄竟高达四五十岁,即使是常规血液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中也有血管年龄偏高者。
不过,适当地调节营养、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运动锻炼,还是能让你的血管恢复年轻的。
最受欢迎心血管热文性爱防心脏病午夜谈心脏病心脏病信号鸡蛋防心脏病控制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的民间五个偏方心脏病人应“戒焦戒躁”蔬菜中的“降脂大将”长期受到闹钟“刺激”易引起高血压量身体“四围”知心脏好与坏核桃助你应对压力降低高血压。
心血管名词解释欧阳家百(2021.03.07)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先后可出现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和逐渐退化的钙化,从而导致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由于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Heart rate variability:指24小时内每个心动周期间差值的变异度。
正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指标应有较大的变化,心率变异度减少或消失,反映了机体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减退,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意外事件。
缺血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两者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4.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
高血压危象发生的机制是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和循环儿茶酚胺增加。
收缩压可高达33.8kPa(260mmHg),舒张压15.6kPa(120mmHg)以上。
5.VVI起搏综合征:心室起搏后,由于失去房室正常的收缩顺序,心排血量下降,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血压下降、头晕、眼黑或心衰症状,称为VVI起搏综合征。
高血压危象:是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
高血压危象发生的机制是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和循环儿茶酚胺过多。
收缩压可高达33.8kPa(260mmHg),舒张压15.6kPa(120mmHg)以上。
2.变异型心绞痛(湖南医大2000)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s variant angina pectoris):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
支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一)做支架不是一劳永逸的,药物治疗一定要跟上,还应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想一个支架撑起生活的全部是不可能的,支架顶多就是一个“管道工”,要想全身畅通,全身的环境都得进行综合治理。
1、患者应坚持服药,注意自我观察。
支架手术后,常常需要服用较多种类和数量的药物,如果发生皮肤或者胃肠道出血、疲乏无力等症状,应带上出院总结和所服用药物的资料尽快去医院就诊。
支架病人接受其他治疗,需要停用所服用药物时,需要与心脏科医生商议后决定。
2、要定期检查。
包括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
如果这四项指标不能保持在较好水平,患者在半年左右就会面临复发危险。
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病人,更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检查。
即使没有原发病,也要每2~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二)支架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开放,疏通,并不等于这个血管或者这个部位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者阻塞。
为了防止血管再次发生病变,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支架术后头半年,是最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时间段。
必须坚持吃抗凝药。
饮食: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恢复期,通常需要增加热卡,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摄入,以促进手术后的尽快康复。
但在这以后,对冠心病患者而言,膳食治疗即控制高血脂症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因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只是治疗了冠状动脉堵塞造成的心肌缺血,而不是针对冠心病病因的治疗。
因此,在饮食方面,注意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是预防和减缓冠状动脉或术后再堵塞的重要措施之一。
术后复查:在你离开医院时,你要与医生约好什么时候复查,如果你在家中休息期间,有任何不适和问题请不要犹豫,尽早和当地医院或手术时的医院联系。
通常情况下,术后3--6月应全面复查一次,若当地医院熟悉您的情况亦可在当地进行,也可以到完成手术的医院进行复查。
(三)心脏血管支架手术后,第一年是关键,因此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有可能再次慢性狭窄,但这不会造成致命影响,最多是患者胸疼,大不了再放支架,或做个搭桥。
欧阳家百创编运动系统:欧阳家百(2021.03.07)外踝骨折:S82.602内踝骨折:S82.502腰椎间盘脱出: M51.202 跟骨骨折:S92.001颈椎间盘脱出:M50.201 股骨踝上骨折:S72.403腰椎管狭窄:M48.061 掌骨骨折:S62.301多发性骨折:T02.901指骨骨折:S62.602颅骨骨折:S02.902 胫腓骨骨折:S82.201鼻骨骨折(鼻窦开放性骨折)2.811 趾骨骨折:S92.301腰椎骨折:S32.001 腓骨骨折:S82.402胸椎骨折:S22.001踝骨骨折:S82.801骶骨骨折:S32.301 胫骨骨折:S82.203肋骨骨折:S22.301 指开放性外伤:S61.001(指外伤)骨盆骨折:S32.801 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F07.202锁骨骨折:S42.001颈椎病(颈椎管狭窄):M48.021颈部损伤:S19.901 骨髓炎:M86.993桡骨骨折:S52.801 关节游离体:M24.091尺骨骨折:S52.202 滑膜炎:M65.991腕骨骨折:S62.101 环枢椎半脱位:S13.102髌骨骨折:S82.001 关节病:M25.991股骨颈骨折:S72.002 指开放性外伤累及肌腱:S66.905股骨头骨折:S72.001 髋关节良性肿瘤:D16.803股骨骨折:S72.901 股骨粗隆间骨折:S72.101肘关节骨折:S52.001关节强硬:M24.691趾骨骨折:S92.501 截瘫:G82.205肱骨干骨折:S42.30 指深屈指肌腱断裂:842.1(ICD9)耻骨骨折:S32.501舟骨脱位:S93.301双踝骨折:S82.804 跟骨骨折:S92.001腰损伤:959.1 (ICD9) 腘窝囊肿:M71.261运动神经元病:G12.210 半月板损伤: 959.7 (ICD 9)髂骨骨折:S32.301 骨髓炎:M86.993腕关节结核:A18.009+01.14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87.951股骨踝上骨折:S72.403 拇指创伤性截断:S68.001拇指损伤:S69.901 软骨瘤:D16- M92200/0骨瘤:D16- M91800/0 骨关节病:M19.991骨质增生:M89.391 末梢神经退行性病变:G31.905多发性大动脉炎:I77.604 下肢动脉栓塞:I74.30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I70.203 风湿性关节炎:I00 03 滑囊炎:M71.99 骶髂关节炎:M46.181 硬化闭塞症:I70.203腰扭伤:S33.501 类风湿性关节炎:M06.991腕关节结核:A18.009+M01.141 肱骨外科颈骨折:S42.201肩关节脱位:S43.001 股骨干骨折:S72.301黄韧带肥厚:M24.291 鼻骨骨折:S02.201手脓肿:L02.407 强直性脊柱炎:M45.99 脊髓损伤:T09.302 颈部损伤:S19.901膝骨关节病:M17.961 硬化闭塞症:I70.203 腰椎结核:A18.011 M49.061*消化系统:梗阻性黄疸(胆囊):K82.002 小肠癌(小肠恶性肿瘤):C17.901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B18.101 消化道出血:K92.208下消化出血:K92.207 上消化道出血;K29.204黄疸:R17 01 胰腺炎:K85 11胰腺恶性肿瘤:C25.901 慢性肝炎:K73.901胰腺癌:C25.901 胰头癌(胰头恶性肿瘤):C25.001急性黄疸性肝炎:K72.004不完全性肠梗阻:K56.701腹水:R18 02 腹膜炎:K65.902胃肠神经官能症:F45.305 肛瘘:K60.301便秘:K59.00 肠造口术状态: 回肠:29302 结肠:293.3食管炎:K20 06 结肠炎:K52.909食管肿物:K22.902 结肠息肉:K63.501食管原位癌:D00.101 结肠癌(结肠恶性肿瘤):C18.902直肠息肉:K62.101 脾切除史:D73.002食管恶性肿瘤:C15.901 溃疡性结肠炎:K51.902麋烂性胃炎:K29.603 残胃炎:K91.802胃炎:K29.703 急性阑尾炎:K35.902浅表性胃炎:K29.305 腹股沟斜疝:K40.903胃肠炎:K52.918 急性阑尾炎伴穿孔:K35.00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K35.10 喷门失驰缓症(食管狭窄)K22.206慢性胃肠炎:K52.914 阑尾炎:K37 01胃下垂:K31.821 慢性阑尾炎:K36 02胃溃疡:K25.903 腹泻:K52.904胃癌(胃恶性肿瘤)C16.901低蛋白血症:E77.801胃喷门癌:C16.801 肠狭窄:K56.602胃良性肿瘤:D13.102 直肠癌(直肠恶性肿瘤)C20 01胃出血:K92.206 肛周脓肿:K61.002胃溃疡:K25.903 痔疮(痔):184.901(ICD9)消化性溃疡:K27.904 疣状胃(胃窦炎)炎:K29.7胃十二指肠溃疡:K27.903 病毒性肝炎:B19.902乙状结肠恶性肿瘤:C18.701 胰头恶性肿瘤:C25.001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K26.601 胆管肿瘤:C24.001十二指肠溃疡:K26.901 甲肝(甲型肝炎):B15.901肝炎:K75.901 丙型病毒性肝炎:B17.101肠炎:K52.901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B16.905急性胃肠炎:K52.908 麻痹性肠梗阻:K56.002戊型病毒性肝炎:B17.201 肝昏迷(肝性脑病):K72.903急性肠炎K52.905直肠前突:K62.812肝性脊髓病:G95.802 胆管炎:K83.003酒精肝(酒精性肝炎):K70.10 酒精性肝硬化:K70.301 肾积水:N13.301 肝病:K76.901药物肝损伤:K71.901 肝囊肿:K76.811肝硬化:K74.602 肝炎后肝硬化:K74.601脂肪肝:K76.001 门脉高压症:K76肝癌:C22.001 M81700/3 胆囊病变:K82.901胆管癌:C220101 M81600∕3 肝脓肿:K75.001慢性胆囊炎:K81.101 胆结石:K80.502肝血管瘤:D18.016 M912/0 腹股沟斜疝:K40.903腹股沟疝:K40.902 腹股沟直疝:K40.904 食管原位癌:D00.101 急性黄胆性肝炎:K72.004泌尿系统:泌尿系结石:N20.901肾盂恶性肿瘤:C65 01肾盂肾炎:N12.03多囊肾:Q61.301肾积水:N13.301膀胱恶性肿瘤:C67.901肾盂结石:N20.00 肾挫伤:S37.001肾炎(肾小球肾炎)N05.902 肾盂肾炎:N12 03急性肾炎:N00.902 慢性肾炎:N03.903间质性肾炎:N12 01 肾结核:A18.112 N29.103肾移植后排异反应:T86.101 尿毒症:N19 01高血压肾病:I12.903肾细胞癌:C64 03 M83120/3肾动脉硬化:I12.904 肾病综合征:N04.903肾小球肾病:N05.901 肾功不全:N19 02肾功能衰竭:N19 03 紫殿肾:538.8(ICD9)高尿酸血症:E79.001 痛风:M10.991慢性肾小球肾炎:N03.901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N03.9膀胱肿物:N23.901有机磷中毒:T60.0结核性腹膜炎:A18.307*K67.301*痛风性肾病:M10.391尿道狭窄:N35.901 肾炎综合症:N04.902 慢性膀胱炎:N30.201内分泌系统:慢性甲状腺炎:E06.502 慢性甲状腺瘤:226(ICD9) 急性甲状腺炎:245.0(ICD9) 甲状腺良性肿瘤:D34 02甲状腺恶性肿瘤:C73 02 足软组织感染:L08.919甲状腺肿:E04.901失眠:G47.001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E05.904+143.802*糖尿病酸中毒:E14.101糖尿病酮症:E14.102营养不良:E46 03氮脂血症:R79.802甲状腺功能减弱:E03.901甲状腺肿物:E07.804糖尿病性肾病:E14.203+N008.30 颌下腺良性肿瘤:D11.701耳后淋巴乳头腺瘤:M85610/0舌炎性肿块:K14.005糖尿病性坏疽:E14.501 静脉性血管瘤:D18.026 M9122%糖尿病:E14.901甲状腺亢进:E05.901胸壁血管瘤(胸壁良性肿瘤):D23.506神经系统:脑软化:G93.810 脊索瘤:M93700/3短暂性脑缺血:G45.901 面神经炎:G51.802脑梗死:I63.903 颌下腺(癌)恶性肿瘤:C08.001脑出血:I61.902 痴呆:F03 01脑出血后遗症:I69.101 抑郁症:F32.902脑梗死后遗症:I69.301 脑肿瘤切除术后遗症:V45.8 (ICD9)脑血栓(塞):I66.903 腕管综合征:G56.001脑外伤综合症:F07.204颈部林巴结结核:A18.204脑震荡后综合征:F07.205 颈椎半脱位:S13.103脑萎缩:G31.906 颈脊髓损伤:S14.101脑动脉硬化:I67.202 动脉炎:I77.603脑病变:G93.407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F45.307脑血管意外:I64 03 植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G90.901脑血管供血不足:I67.804脑动脉供血不足:I67.802颅脑损伤:854.0(ICD9)舞蹈病:G25.502 神经功能障碍:G58.902癫痫:G40.901脑疝:G93.505蛛网膜下腔出血:I60.901 神经官能性抑郁症:F34.101神经官能症:F48.903 坐骨神经痛:M54.381高血压性脑病:I67.401 软骨瘤:D16-M92200/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01脊髓损伤:T09.302 帕金森氏病;G20 02 马尾综合征:G83.401脑动脉痉挛:G45.902 多发性硬化:G35 0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E53.807+G32.006*面部损伤:S09.904脱髓鞘病:G37.901失眠症:G47.001 更年期综合征:N95.101面神经麻痹G51.002 脑炎后遗症:G09 02小脑萎缩:G31.910 脑积水:G91.901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格林-巴利﹚:G61.00脑膜瘤:D32.902 M9530%焦虑型神经官能症:F41.101体表:头痛:R51 01鼻中隔偏曲:J34.201头部外伤:S09.905手挫伤:S60.201胸壁血管瘤(胸壁良性肿瘤):D23.506蜂窝组织炎:L03.901足感染(足皮肤感染)L08.918 偏头痛:G43.901足软组织感染:L08.919耳道瘘:H61.801共济失调:R27.001带状疱疹:B02.901失眠:G47.001骨囊肿:M85.691甲周炎:L03.003腱鞘囊肿:M67.401舌炎性肿块:K14.005 腰背痛:M54.5耳后淋巴乳头腺瘤M85610/0 颈筋膜炎:M72.591腰部损伤:S33.501丹毒:A46 01髋关节脱位:S73.002血管性头痛:G44.103脊柱结核:A18.046+刀砍伤加害:X99.902电击伤:T75.401 刀刺伤:W26.901跟腱断裂:S86.001 脂肪疝:M79.891血管神经性头痛:G44.102 大隐静脉曲张:I830901足跟脓肿:L02.904 腹壁疝(切口疝):K43.902颈筋膜炎:M72.591 腹膜后肿物:K66.901肩关节周围炎:M75.011 足部痈:L02.412皮肤疖肿:C02.905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Q85.002静脉性血管瘤:D18.026 M 9122%畸胎瘤:M90800∕1腹膜后肿物:K66.901生殖系统: 血液系统:前列腺增生:N40.01贫血:D64.903绝经期综合征:627.2(ICD9) 过敏性紫殿:D69.004子宫恶性肿瘤(癌):C55 01 再生障碍性贫血:D61.905子宫肌瘤:N80.902 淋巴管炎:I89.101子宫内膜异位:N80.901 风湿病:M79.091鞘膜积液:N43.301 紫殿:D69.204子宫颈脱垂:N81.202 红斑狼疮:L93.001子宫阴道脱垂:N81.401 淋巴结炎:I88.906乳腺纤维瘤:(ICD9)217 类风湿性关节炎:M06.991乳腺增生:N62 03 缺血性心脏病:I25.902卵巢囊肿:N83.203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40.9(ICD9)前列腺炎:N41.901结缔组织病:M35.901卵巢良性肿瘤:D27 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72.803副乳:Q83.10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69.405卵巢恶性肿瘤:C56 02 营养性贫血:D53.901乳腺恶性肿瘤(癌):C50.902 荨麻疹:L50.901急性附睾炎:N45.903人工血管血栓形成:T82.802阴道平滑肌瘤:221.1M8890/0(ICD9)血管瘤:D18.053 M9120%阴道良性肿瘤:D28.101 白血病:C95.903 M36.101盆腔炎:N73.9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D46.901 M9989%额外乳房:75.6(ICD9)睾丸炎:N45.902隐睾:Q53.903会阴损伤:S39.902精索静脉曲张:I86.101输卵管继发恶性肿瘤:C79.818呼吸系统:呼吸道感染:J98.802 小叶性肺炎:J18.003大叶性肺炎:J18.101 腹腔积液:J94.808鼻窦炎:J32.907 间质性肺炎:J84.901急性扁桃体炎:J03.903 气胸:J93.901慢性扁桃体炎:J35.001 胸膜炎:R09.103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J44.802 支气管扩张:J47 01慢性支气管炎:J42 02 咽部肿物:J39.211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J44.101 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J21.901支气管哮喘:J45.901 急性气管炎:J04.101支气管肺炎:J18.003 支原体性肺炎:J15.702肺脓肿:J85.201 急性支气管炎:J20.904肺炎:J18.901肺结核:A16.202肺气肿:J43.903 结核性脓胸:A16.502肺内感染:J98.402 胸腔积液:J94.808肺挫伤:S27.301 支原体感染:A49.301肺恶性肿瘤:C34.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44.901肺恶性肿瘤史:G34.901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J44.803毛细支气管肺炎:J18.002鼻息肉:J33.00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27.902鼻中隔偏曲:J34.201 吸入性肺炎:J69.001会厌囊肿:J38.715 疱疹性咽颊炎:B00.202上颌窦恶性肿瘤:C31.001 阻塞性肺炎:J18.805急性发热性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M30.301肺纤维化:J84.103 哮喘:J45.901肺中叶综合征:J18.103 喉炎:J04.002急性咽炎:J02.904循环系统:肾性高血压:I15.102 静脉炎:I80.901高血压:I10.02 静脉曲张:I83.903原发性高血压:I10 11 高血压Ⅰ期:I10 03高血压Ⅱ期:10 04 高血压Ⅲ期:I10 05冠心病:414(ICD9) 动脉硬化:I70.903高血压性肾病:I12.903 心肌炎后心肌病:I42.906低血压:I95.901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I24.801心功能不全:I50.902 呼吸衰竭:J96.901心功能1级:I51.903 酒精性心肌病:I42.601心力衰竭:I50.911 大隐静脉曲张:I83.901心悸:R00.201缺血性心脏病:I25.902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I49.302 急性心力衰竭:I50.904房性期外收缩(房性早搏):I49.101 慢性心力衰竭:I50.905心动过速:I47.20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管炎):I77.605心律失常:I49.90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I80.205房颤(房内传导阻滞):I45.504 心动过速:R00.001心脏骤停(停搏):I46.90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49.501呼吸衰竭:J96.901 失血性休克:R57.101循环衰竭:I50.913房室传导阻滞:I44.302先天性心脏病:Q24.9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05风湿性心脏病:I09.901心绞痛:I20.902 心律失常:I49.904 肺源性心脏病:I27.9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21.103风湿性心肌炎:I09.001 心源性猝死:I46.101高血压性心脏病:I11.901 病毒性心肌炎:I40.001心肌炎:I51.403 扩张性心肌病:I42.002心肌梗死:I21.902 感染性心肌炎:I40.002。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一)抗高血压药(二)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三)强心衰药(四)抗心绞痛药(五)抗血小板、抗凝药(六)降血脂药(七)改善循环药物(八)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一、常用降压药1. 利尿药(1)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嗪禁忌:痛风,低钠血症禁用;妊娠妇女不宜使用。
(2)袢利尿剂包括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特苏尼)、布美他尼、吡洛他尼。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安体舒通)禁忌:肾衰,高钾血症。
(4)保钾利尿剂氨苯喋啶、阿米洛利(5)其它美托拉宗、吲达帕胺、曲帕胺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可能出现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胃肠道反应、尿酸升高、直立性低血压。
用药过程中必须检测电解质变化。
2.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倍他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禁忌:对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度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长期服药者不易突然停药易1-2周内逐渐减量停药、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易饭前服药。
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衰加重、外周血管痉挛导致的四肢冰冷或脉搏不能触及、雷诺现象,(2)因脂溶性及较易透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该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多。
疲乏和眩晕占10%,抑郁占5%,其他有头痛、多梦、失眠等。
偶见幻觉。
(3)消化系统:恶心、胃痛、便秘1%、腹泻占5%,但不严重,很少影响用药。
(4)其他:气急、关节痛、瘙痒、腹膜后腔纤维变性、耳聋、眼痛等。
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尼卡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缓释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维拉帕米缓释剂、地尔硫卓缓释剂禁忌:对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2-3度房室传导阻滞禁用。
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眩晕、下肢水肿。
非二氢吡啶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1)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不良反应:头痛和水肿。
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及其代表的意义和正常值欧阳家百(2021.03.07)RVOT: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AO: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LA: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RV: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IVS: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LV: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LVPW: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PA: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MV: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 0.3~0.9米/秒TV: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 0.3~0.7AV: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 1.0~1.7PV: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 0.6~0.9EDV: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 108±24ESV:收缩末期容量正常 45±16SV:每分钟搏出量正常 65±17EF:射血分数正常>0.6±0.1FS:正常>0.26E峰与A峰比值,正常<1心脏彩超报告阅读指南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 mm)左房 LA 〈35 室间隔IVS <12左室 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升主动脉 AO 〈35 右室壁 <3-4主肺动脉 PA 〈30 左室壁 <9-12右房 RA 〈40×35 右室 <25左室流出道 18-40 右室流出道 18-35部位分度瓣口面积 (cm2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轻-中度:1.5-1.9 中度:1.0-1.4重度:0.6-1.0 最重度:<0.5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重度: <0.75 压差:50-150mmHg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轻度: 30-50mmHg中度: 50-70mmHg重度: >70mmHg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左室充盈功能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 69±12ms >40岁 76±13msE波减速时间:(EDT) 199±32msA峰E峰流速比值:E/A >1血管正常值: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血流速度:>0. 50m/s狭窄分级: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I级反流时间1-2sII级反流时间2-3sIII级反流时间4-6sIV级反流时间>6s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50ml,房室沟下后壁少量:3-5mm,50-100ml,下后壁中量:5-10mm,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大量:10-20mm,300-1000ml,整个心腔极大量:20-60mm,1000-40000ml,明显摆动1,心脏测量:(单位mm)①主动脉(AO):男:23~36;女:21~29②左心房(LA):男:19~33;女:21~32③右心室(RV):男:10~20;女:10~20④室间隔(IVS):男:⒐3~⒑4;女:⒍9~⒒7⑤左心室(LV):男:45~55;女:35~50⑥左室后壁(LVPW):6~12⑦右心房(RA):左右:40mm上下:45mm〉46mm异常(横位)⑧肺A内径:30mmLPA:18mmRPA:20mmPA〉AO表示PA增宽2,心功能①左室短缩分数(FS):35~45%②射血分数(EF):50~75%,35%以下为重度。
常见死因链及根本死因确定(乡镇培训)欧阳家百(2021.03.07)一、传染病1.Ⅰ. (a)、上消化道出血(K92.2 )1日(b)、肝硬化(K74.1)1年(c)、慢乙肝 (B18.1) 10年Ⅱ. 糖尿病10年(E11.9)根本死因:慢性乙肝(B18.1)确定规则:总原则2.Ⅰ. (a)、感染性休克(A41.9)2日(b)、艾滋病(B24) 3月根本死因:艾滋病 (B24)确定规则:总原则注:常见艾滋病造成传染病、恶性肿瘤、感染等,艾滋病作为根本死因。
二、肿瘤系统3Ⅰ. (a)、肝性脑病 1个月 (K72.9)(b)、.原发性肝癌 1个月 (C22.9)Ⅱ.肝硬化(K74.1)根本死因:原发性肝癌总原则+注释24.Ⅰ. (a)、转移性肺癌(C78.0 ) 6月(b)、食道癌(C15.9 ) 2年根本死因:食道癌(C15.9 )确定规则:总原则5.Ⅰ. (a)、癌症全身广泛转移(骨、肾)(C79.8) 3月(b)、肺癌 (C25.9)1年Ⅱ. 冠心病、结核根本死因:肝癌 (C25.9)确定规则:总原则6.Ⅰ. (a)、上消化道出血(K92.2) 2天(b)、肝癌 (C22.9) 5月Ⅱ. 糖尿病根本死因:肝癌 (C22.9)确定规则:总原则7.Ⅰ. (a)、肺内感染(J98.4)5日(b)、急性白血病(C95.0) 4月根本死因:急性白血病(C95.0)确定规则:总原则8.Ⅰ.(a)、恶液质(R64)(b)、肺转移癌(C78.0)(c)、胃癌晚期(C16.9)根本死因:胃癌 (C16.9)总原则三、内分泌疾病9.Ⅰ. (a)、2型糖尿病酮症(E11.1) 4天(b)、 2型糖尿病(E11.9) 20年Ⅱ. 高血压根本死因: 2型糖尿病酮症(E11.1)确定规则:总原则+规则D10.Ⅰ. (a)、尿毒症(18.9) 2月(b)、糖尿病肾病(N08.3) 1年(c)、二型糖尿病 (E11.9) 18年Ⅱ. 甲亢根本死因:二型糖尿病伴肾病(E11.2)确定规则:总原则+规则D11.Ⅰ. (a)、急性心梗(I21.9) 1天(b)、二型糖尿病 (E11.9) 20年根本死因:二型糖尿病伴循环系统并发症(E11.5)确定规则:总原则+注释2四、精神和神经障碍12.Ⅰ. (a)、坠积性肺炎(J18.2) 7日(b)、多发褥疮(L89) 1年(c)、老年痴呆(F03)3年Ⅱ. 高血压根本死因:老年痴呆(F03)确定规则:总原则注:另阿尔茨海默病(比较常见的老年痴呆)(G30.9)五、神经系统疾病13.Ⅰ. (a)、重症肺炎(J18.9) 3天(b)、帕金森病 (G20) 20年Ⅱ. 糖尿病、高血压根本死因:帕金森病 (G20)确定规则:总原则14.Ⅰ. (a)、窒息(R09.0)0.5小时(b)、癫痫 (G41.9 ) 6年根本死因:癫痫 (G41.9 )确定规则:总原则五、循环系统15.Ⅰ. (a)、心力衰竭 (I50.9 ) 4小时(b)、风湿性心脏病(I09.9) 15年根本死因:风湿性心脏病(I09.9)确定规则:总原则16.Ⅰ. (a)、脑出血(I61.9) 2天(b)、高血压病3级(I10) 20年根本死因:脑出血(I61.9)确定规则:总原则+修饰规则C+注释117.Ⅰ. (a)、心脏病(I51.9) 3年(b)、高血压 (I10) 20年根本死因:高血压性心脏病(I11.9)确定规则:总原则+修饰规则C+注释118.Ⅰ. (a)、尿毒症(N19) 1年(b)、高血压肾病 (I12.0) 10年(c)、高血压 (I10) 30年根本死因:高血压性肾病(I12.0)确定规则:总原则+修饰规则C+注释119.Ⅰ. (a)、急性心梗(I21.9) 6小时(b)、冠心病 (I25.1) 10年(c)、高血压(I10) 25年根本死因:急性心梗(I21.9)确定规则:总原则+修饰规则C+注释120.Ⅰ. (a)、冠心病 (I25.1) 2年(b)、高血压 (I10) 10年Ⅱ. 慢支、糖尿病根本死因:冠心病 (I25.1)确定规则:总原则+修饰规则C+注释121.Ⅰ. (a)、脑梗死(I63.9) 2年(b)、高血压(I10) 15年根本死因:脑出血后遗症(I69.3)确定规则:总原则+规则C(脑梗死一年以上编码到脑梗死后遗症)22.Ⅰ(a)、心源性休克(R57)(b)、急性心梗(I21.9)(c)、冠心病(I25.1)根本死因:急性心梗(I21.9)使用规则:总原则+规则C+注释123.Ⅰ(a)、猝死(R96.0)(b)、脑血管病意外 (I64)根本死因:脑血管病意外 (I64)使用规则:总原则六、呼吸系统疾病24.Ⅰ. (a)、肺心病 (I27.9) 3年(b)、肺气肿(J43.9 ) 10年(c)、慢性支气管炎(J42) 35年Ⅱ. 高血压根本死因:慢阻肺 (J44.8)确定规则:总原则+修饰规则C+注释125.Ⅰ. (a)、肺心病 (I27.9) 3年(b)、慢性支气管炎(J42) 20年Ⅱ. 高血压根本死因:慢性支气管炎(J42)确定规则:总原则七、消化系统26.Ⅰ. (a)、胃穿孔(K25.1) 20小时(b)、胃溃疡(K25.9) 1月(c)、慢性胃炎(K29.5) 6年Ⅱ.高血压根本死因:慢性胃炎(K29.5)确定规则:总原则27.Ⅰ. (a)、上消化道出血(K92.2) 1天(b)、酒精性肝硬化(K70.2 ) 4年Ⅱ.高血压根本死因:酒精性肝硬化 K70.2确定规则:总原则28.Ⅰ. (a)、感染性休克(A41.9) 3天(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K83.0 ) 9日(c)、胆囊结石(K80.3)18年Ⅱ. 抑郁症根本死因:胆囊结石(K80.3)八、其它系统29.Ⅰ. (a)、尿毒症(N19) 3月(b)、慢性肾炎(N03.9) 12年根本死因:慢性肾炎(N03.9)确定规则:总原则30.Ⅰ. (a)、心功能不全(I50.9)(b)、心包炎(I31.9)(c)、系统性红斑狼疮(M32.9)Ⅱ. 关节畸形根本死因: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心包炎M32.1使用规则:总原则+规则D31.Ⅰ. (a)、羊水栓塞(O88.1 ) 2小时根本死因:羊水栓塞(O88.1 )32.Ⅰ. (a)、失血性休克(R57.1)(b)、产后出血(O72.1)Ⅱ. 早产根本死因:产后出血O72.1总原则33.Ⅰ. (a)、颅内出血(P52.9)(b)、新生儿出血症(P54.9)II.早产(P07.3)根本死因:新生儿出血症P54.9总原则34.Ⅰ. (a)、新生儿呼吸衰竭(P28.5) 36小时(b)、新生儿吸入胎粪(P24.0) 36小时根本死因:新生儿吸入胎粪(P24.0)确定规则:总原则35.Ⅰ. (a)、新生儿心力衰竭(P29.0 ) 10天(b)、先天性心脏病(Q24.9)22天根本死因:先天性心脏病(Q24.9)确定规则:总原则九、伤害36..Ⅰ. (a)、颅脑损伤(S06.9 ) 0天(b)、行人被小汽车撞(V03.1)0天根本死因:行人被小汽车撞(V03.1)确定规则:总原则37..Ⅰ. (a)、脑疝(S06.9 ) 0.5小时(b)、急性硬膜下血肿(S06.4 )0.5小时(c)、车祸:骑摩托车被重型卡车撞伤 0.5小时根本死因:骑摩托车与重型卡车撞(V24.4)确定规则:总原则38.Ⅰ. (a)、外伤性脑出血(S06.8 )1日(b)、家中跌倒(W01.0)Ⅱ. 高血压病(I10)根本死因:家中跌倒(W01.0)确定规则:总原则39.Ⅰ. (a)、颅脑损伤(S06.8 )1日(b)、工地高坠(W13.6)根本死因:工地高坠(W13.6)确定规则:总原则40.Ⅰ. (a)、溺死(T75.1 )1日(b)、意外掉进水库淹死(W70.8)根本死因:意外掉进水库淹死确定规则:总原则41.Ⅰ. (a)、农药中毒(T60.0 )0.5小时(b)、在家喝农药自杀(X68.0) 0.5 小时根本死因:在家喝农药自杀(X68.0)总原则确定规则:总原则注:上吊自杀X70.-,自焚X76,(自杀编码范围X60-X87)42.Ⅰ. (a)、农药中毒(T60.0 )0.5小时(b)、在家误服农药(X48.0)根本死因:在家误服农药(X48.0)确定规则:总原则注:(意外中毒编码范围X40-X49)43.Ⅰ(a)、呼吸衰竭(R96)(b)、一氧化碳中毒(T58)(c)、家庭火炉的一氧化碳意外中毒(X47.0)Ⅱ:高血压10年冠心病10年糖尿病10年根本死因:家庭火炉的一氧化碳意外中毒(X47.0)使用规则:总原则44.Ⅰ(a)、窒息(T71)(b)、意外失火(X09.9)根本死因:意外失火(X09.9)使用规则:总原则45.Ⅰ(a)、窒息(T17.9)1小时(b)、进食时误吸导致窒息(W79.0) 1小时Ⅱ::老年痴呆8年根本死因:进食时误吸导致窒息(W79.0)使用规则:总原则小提示●高血压(I10)与冠心病、心梗(I20-25)、脑血管病(I60-69)之间的联系是注释1主要内容●J42,J43—联合编码到J44●慢乙肝,肝癌,根本死因为肝癌;胃溃疡,胃癌,根本死因是胃癌●恶性肿瘤编码范围C00-C97;不要误编为原位癌(D00-D09)或继发肿瘤(C77-79):●损伤中毒应有外部原因,车祸要求注明:、死者身份(行人?司机?乘客?)、车辆类型(摩托车?小汽车?重卡?)、地点(公路?非公路?默认为公路)●自杀(X60-84)、他杀(X85-Y09)、意外(X40-49)应区分清楚:农药中毒(意外X62,T60;自杀X68,T60)、一氧化碳中毒(意外X47,T58; 自杀X67,T58)、蘑菇意外中毒(X49、T62.0)、坠楼(意外W13自杀X80)等●脑血管病后遗症(发病1年以后编码到后遗症)●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根本死因问题(在Ⅰ部分做根本死因,在Ⅱ部分一般不做根本死因)●各种症状描述,尽量不作为根本死因,查找前因:消化道出血、肺内感染、昏迷、休克、肝硬化、衰竭类等。
心血管疾病十大信号1、2、心慌、胸闷;3、劳累时,心前区疼痛或左臂部放射性疼痛;4、早晨起床时,胸部难受;5、饭后胸骨憋胀冒冷汗6、晚上睡觉胸憋不能平躺7、走路或运动稍快稍长后胸闷气喘、心跳加快8、胸膛部偶有刺痛感,1-2秒9、爬楼等难度不大体力活,需歇几次,胸闷气喘10、浑身乏力11、不愿多说话脑血管疾病十大信号1、经常头痛、头晕、耳鸣、视线不清、眼前发黑2、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3、腿脚、指尖麻,摸东西没感觉,洗手洗脚不知水温冷热4、手发抖、发颤,日常动作困难,如扣扣子5、舌头发麻,说话不利索6、流口水7、睡眠差,梦多,睡不醒,醒后累8、情绪难控制,经常性哭笑9、对人对事无因发火10、莫名其妙地跌跤找到心脑血管疾病三大病根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心脑血管疾病会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快速增长!权威专家发出警告:心脑血管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高致死、高致残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随着21世纪医学的发展,各国医学界经过艰苦系统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元凶“致病危险因子”(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凝、高纤维蛋白原、血管内皮细胞膜受损、自由基过多、微循环障碍)。
这些血液、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埋填于人体中,互相影响、互相引发,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人体至死致残!病根一:血液病变正常人体的血液中,血脂、血脂、血粘、血凝、纤维蛋白平衡共存。
由于衰老等影响造成集体代谢功能下降,遗传、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会打破血液平衡,引起血液中的血脂代谢混乱,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而能够清除多余血脂的血液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过低,导致血液中血脂过高,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凝、高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液病变”。
病根二:血管病变同时,由于血液长期对血管的冲激、神经不正常兴奋导致血管异常收缩、衰老,血管内皮细胞膜出现损伤,导致“血管病变”。
“病变的血液”由于血粘、血凝等因素,血液流速变慢,血液的压力逐渐过大,就出现高血压。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术后的复诊率,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由复诊来带动消费,新接手的项目其中就有一项是关于治疗后病人回访的情况,大体的总结了一下。
主要的方向思路就是:欧阳家百(2021.03.07)①效果好要巩固,到更好。
②病情治疗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③每个人对于药物的吸收和敏感度不一样的,所以效果体现不一样,不要效果不明显就停药,否则就是前功尽弃。
④不能没有效果就私自停药,否则我们前面做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⑤个例在任何地方都是有的,不排除个例出现,出现意外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要一起找到这个原因,然后一起帮助病人康复。
⑥低素质的人群在哪里都是有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的病人,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正常,所以我们要让她发泄,病人发火,我们不能火,先求同再求异。
话术:回访人员:您好!您是XXX吗?患者:是的,我是。
回访人员:您好,我是****医院的,我姓X,给您来电是想了解一下,您在我院治疗后的病情,因为您在治疗后,没有给我们来电反映治疗情况,也没有及时的到院复诊,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所以才给您来电,打扰您了,还请您见谅。
你现在治疗后的病情怎么样?患者:1、效果不错(未打算复诊)回访人员:这个病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然现在效果很理想,您更应该及时到院复诊,如果现在中途中断治疗的话,会影响总体的治疗效果,有可能因治疗不彻底而导致复发,这样的话前期的治疗效果就白费了,同时也会因耽误最佳的康复时机而给后面的治疗增加麻烦,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建议您还是到院跟我们的专家沟通一下,让专家来判定一下治疗结果,您看我帮您约到明后天或者本周六、日好吗?患者:2、有点效果,但是不明显(未打算复诊)回访人员:这个病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您现在出现的情况是正常的,如果现在中途中断治疗的话,会影响总体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因延误治疗时机会导致后面的治疗更加麻烦,增加治疗难度和治疗时间,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想帮您把这个病治好,所以您最好能到院复诊一下,这样半途而废,前面所到达的效果和您在经济上的付出都是无用功,既然现在有这样的效果,为什么就不能坚持治疗下去呢?您看我帮您约到什么时间到院复诊好呢(在患者犹豫的时候,不要给他犹豫的时间)患者:3、一点效果都没有(未打算复诊)患者:4、没有效果,而且还出现不良反应(自行停药,未再治疗,未打算复诊)回访人员:我们院治疗这个病康复率还是不错,像您这种情况,在我们院治疗的众多患者中是存在的,但是比例非常的小,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患者本身的特异性、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自身的恢复能等等因素都不一样,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出现这个情况后您可以及时的跟我们联系,不管是电话也好还是到院诊断也好,现在既然出现这个情况,我还是建议您能到院让专家当面复诊一下,看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也是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才给您来电的,所以请您对治疗要有信心,毕竟您不是医生,对于治病您还是交给我们医生吧,您看我帮您约到什么时间好呢,最近这两天可以吗?5、没有效果,而且还出现不良反应(自行停药,并换院治疗,但未康复)这类患者复诊的几率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的回访工作必须做到位回访人员:我们院治疗这个病康复率还是不错,像您这种情况,在我们院治疗的众多患者中是存在的,但是比例非常的小,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患者本身的特异性、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自身的恢复能等等因素都不一样,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鉴别诊断心绞痛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继续时间多超出30分钟,常伴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含服硝酸甘油多不克不及缓解。
心电图有ST段抬高、异常Q波,心肌坏死标识表记标帜物升高。
2.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包含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X综合征等,根据其他临床症状、查体和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来鉴别。
X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心电图负荷试验常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则阴性且无冠状动脉痉挛。
需要时行相关检查以明确。
3.肋间神经痛及肋软骨炎:本病常累及12个肋间,但其实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继续性而非爆发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肋软骨处或沿神经走行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与心绞痛不合。
4.心脏神经症:本病患者常诉胸痛,但为长久的刺痛或耐久的隐痛,常喜欢吸一年夜口气或叹息性呼吸。
胸痛部位多为左胸心尖部邻近,或经常变动。
症状多在疲劳后呈现,而不在疲劳的那时,作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产生胸痛或胸闷。
含硝酸甘油无效或在10多分钟后才"见效",常伴随心悸、疲乏及其他神经衰弱的症状。
5.消化道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
多伴随泛酸、嗳气等症状,与饮食有关,症状继续时间较长,需要时查胃镜等明确。
心肌梗死鉴别诊断:1.心绞痛:患者胸痛症状水平重,无明显诱因,心电图示ST 段继续抬高,查心肌酶、肌钙卵白和肌红卵白以助诊断。
2.急性心包炎: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耐久的心前区疼痛。
但心包炎的疼痛与发热同时呈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后者和疼痛在心包腔呈现渗液时均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如心肌梗死严重别合电图除aVR 外,其余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T 波倒置,无异常Q 波呈现。
心血管疾病十大信号
1、
欧阳家百(2021.03.07)
2、心慌、胸闷;
3、劳累时,心前区疼痛或左臂部放射性疼痛;
4、早晨起床时,胸部难受;
5、饭后胸骨憋胀冒冷汗
6、晚上睡觉胸憋不能平躺
7、走路或运动稍快稍长后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8、胸膛部偶有刺痛感,1-2秒
9、爬楼等难度不大体力活,需歇几次,胸闷气喘
10、浑身乏力
11、不愿多说话
脑血管疾病十大信号
1、经常头痛、头晕、耳鸣、视线不清、眼前发黑
2、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3、腿脚、指尖麻,摸东西没感觉,洗手洗脚不知水温冷热
4、手发抖、发颤,日常动作困难,如扣扣子
5、舌头发麻,说话不利索
6、流口水
7、睡眠差,梦多,睡不醒,醒后累
8、情绪难控制,经常性哭笑
9、对人对事无因发火
10、莫名其妙地跌跤
找到心脑血管疾病三大病根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心脑血管疾病会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快速增长!权威专家发出警告:心脑血管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高致死、高致残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随着21世纪医学的发展,各国医学界经过艰苦系统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元凶“致病危险因子”(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凝、高纤维蛋白原、血管内皮细胞膜受损、自由基过多、微循环障碍)。
这些血液、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埋填于人体中,互相影响、互相引发,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人体至死致残!
病根一:血液病变
正常人体的血液中,血脂、血脂、血粘、血凝、纤维蛋白平衡共存。
由于衰老等影响造成集体代谢功能下降,遗传、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会打破血液平衡,引起血液中的血脂代谢混乱,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而能够清除多余血脂的血液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过低,导致血液中血脂过高,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凝、高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液病变”。
病根二:血管病变
同时,由于血液长期对血管的冲激、神经不正常兴奋导致血管异常收缩、衰老,血管内皮细胞膜出现损伤,导致“血管病变”。
“病变的血液”由于血粘、血凝等因素,血液流速变慢,血液的压力逐渐过大,就出现高血压。
血液中的血脂沉集到“病变血管”的损伤处,就发生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斑块比较严重时,分散的斑块连接而造成动脉腔狭窄,影响有关器官供血。
如斑块堵塞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与血小板凝血因子一起发生作用,形成血栓,造成心绞痛等冠心病;如斑块堵塞在脑血管,造成脑部组织缺氧、坏死,则发生脑卒中。
病根三:器官病变
“病变血液”与“病变血管”发生粥样斑块时,最先影响的就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造成微循环系统供血不足,继而组织缺氧,组织内自由基急骤增加,从而造成组织器官坏死。
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出现心肌再灌注心肌细胞坏死,脑缺血后脑组织坏死,都是因为微循环障碍与自由基过的所造成。
在一定条件下,血液的病变导致血管病变、器官病变、器官病变进一步影响血液流变状态,导致大血管堵塞、损伤,血液、血管、器官三者病变交叉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病情极为复杂,成为疑难杂症、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