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537.50 KB
- 文档页数:104
二、课程分类人力资源管理还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业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中指出:中国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质量不容乐观。
学校教育,只是在知识上做了准备。
而这些人要适应社会的要求,还需要社会、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二次培训。
而这不仅包括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教育。
而对企业来说,职业化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中小型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企业必须从企业战略出发,打破以人为中心的“权利思想”,建立以事为中心的“流程思想”,实现了从功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突破性思维。
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战略类型一:低成本管理战略中小企业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能力,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搞好成本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费用和品牌树立等方面的费用。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两种类型:一类是分散型产业,其基本存在包括服务业、零售业、批发业、木料加工和金属组装业、农产品、风险型企业等。
另一类是新兴产业,包括IT、NT、新材料、新能源企业。
中小企业之所以主要集中上述两种类型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规模方面是一个较平缓的阶段。
不同规模的企业降低成本都可能是适度的。
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设计出便于生产制造而又有市场需求的简单产品,这样对成本的控制就变得可行。
但是简单产品的设计创新却需要增加前期的投入,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采取模仿他人的形式,有可能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所以要注意避免造成额外的违法费用。
自考xxx人力资源管理(中级) 是一门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考试科目,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规划与需求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专业知识。
考试形式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考察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激励和管理的过程,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绩效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只有合理、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才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职能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它的作用体现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员工士气、改善员工素质、引导员工个人发展等方面。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需求分析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及作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预测和分析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方案,以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供给。
2.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方法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定性需求分析和定量需求分析两种方法。
定性需求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的分析,预测未来人员的岗位需求;定量需求分析则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人员流失率、劳动生产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三、招聘与选拔1. 招聘与选拔的概念及流程招聘是指企业吸引并选拔合适人才的过程,包括发布招聘广告、简历筛选、面试等环节;选拔是指从众多应聘者中筛选出最适合岗位的人才,并进行录用。
2. 招聘与选拔中的注意事项在招聘与选拔过程中,需要注意岗位需求的明确、招聘渠道的选择、面试评估方法的科学性等问题,以确保招聘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培训与发展1. 培训与发展的定义及作用培训是指为员工提供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适应性;发展是指根据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晋升、成长的机会和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人力资源概述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些资本属性。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1、它是投资的结果2、在一定时间内,它能不断带来收益3、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人才资源:1.杰出性角度:指少数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杰出人士。
2.技能型角度:指所有具有一技之长的人3.可操作性角度: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以及虽无学历职称,但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
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其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数量关系: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更多强调的是:生理性、物理性和来源性人力资本更多强调的是:人力的经济性、公用性和利益性两者具体区别:1、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2、两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本是个经济学概念,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投入产出问题;人力资源是管理学概念,关注的是挖掘和提高员工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人力资源特征:1、生成过程的时代性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4、开发过程的持续性5、闲置过程的消耗性人力资源的作用:1、人力资源是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2、人力资源是经纪增长的主要动力3、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三.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早年从事美国农业经济研究50年的农业专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不仅是种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叫做“人力资本”,并形成了人力资本学说。
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并非所有管理人员都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背景和知识。
对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团队效能,还能更好地理解和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1. 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内所有员工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等。
它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涵盖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
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目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角色1. 团队领导者的角色作为团队领导者,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激励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
2. 员工发展的推动者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当前表现,还要关注其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和素质。
3. 绩效管理的执行者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参与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评估和反馈等环节,确保绩效管理有效实施。
三、招聘与配置1. 招聘需求的确定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部门业务需求和人员结构,提出合理的招聘需求,明确所需岗位的职责、任职资格等。
2. 面试与选拔在面试过程中,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能够准确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选择最适合岗位的人才。
3. 员工入职引导新员工入职后,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负责其入职引导,帮助其快速融入团队,了解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
四、培训与开发1. 培训需求的识别非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和实际表现,识别其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第一章论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P3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P12第三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P佃第二章工作分析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论P32第三节工作分析的产出P55第四节工作设计P60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P67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P74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的预测技术P80第四节人力资源信息系统P94第五节弹性人力资源规划P98第四章人员招募、甄选与录用第一节人员招募P105第二节人员甄选P124第三节人员录用P135第五章人员测评方法第一节人员测评方法概述P143第二节人员测评的原理P148第三节人员测评的指标体系P157第四节人员测评的常用工具P160第六章绩效考核与管理第一节绩效考核与管理慨述P181第二节绩效考核流程P186绩效考核全过程包含计划、实施、结果,应用三部分内容第三节绩效考核方法P199第四节绩效反馈面谈P214第五节绩效管理效果评估第六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概述P226第二节薪酬体系设计P234第三节薪酬模式P246第四节整体薪酬激励计划P252第八章员工培训第一节员工培训概述P262第四节培训的方法P284第九章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概述P293第二节职业选择理论P296第三节个人职业生发展阶段P303第五节职业生涯管理中组织的任务P305第十章员工福利第一节员工福利概述P314第二节员工福利计划与管理P326第三节弹性福利计划P335第十一章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企业文化概述P342第二节企业文化的营建、维系和传承P354第四节企业文化的变革P366第十二章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本P378第二节人力资源成本P382第三节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义和措施P391。
人力资源考试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构成(一)人力资源的数量1)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绝对数量的构成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等于: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适龄就业人口②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③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④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⑤就学人口⑥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⑦军队服役的人口⑧其他人口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定义: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
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尤其是: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一)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的活动过程.(二)人力资源管理意义1.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2。
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3。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4。
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感.1 、任人唯贤的原则:任人唯贤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干,安排其在适合的岗位,做到适才适用。
并根据才能的变化,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2 、注重实绩的原则:是指评价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能力高低,只能以其工作的实际成绩为依据.工作人员工作的实绩,是选拔、奖惩以及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国开作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自检自测95参考本文主要针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检自测内容进行参考。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配置、监督和激励,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的达成。
-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包括人力资源的计划、获得、开发、激励和维护等。
-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对于提升组织绩效、增强竞争力、提高员工满意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 面向未来:强调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预测和调配。
- 对人为本:强调人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关注员工的福利、成长和价值实现。
- 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管理科学和方法,涵盖人员计划、招聘录用、用工管理、薪酬福利、培训发展等方面。
- 法定性:受法律法规的规范和限制,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秉持“合法、合规、人性、人本”的原则。
第二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政治性:公共部门的管理必须服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政治色彩非常浓厚。
- 公信力要求高:公共部门的形象和信誉极其重要,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把维护机构公信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 受限制多:公共部门的管理存在着多种限制和禁止,例如限制招聘、编制固定、晋升受限等等。
- 建设性要求高:作为国家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共部门需不断建设,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 公共部门特有法规和规章:不同的部门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制订了许多特别的规章制度,这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 人才流动性低:公共部门的人员编制固定,晋升渠道有限,人才流动性低,这使得人力资源的调配非常受限。
- 绩效评价难度大:公共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量难以衡量,在绩效评价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
结语本文通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难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报告2000字一、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
在这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和挑战。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针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各项活动,其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配置,以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
2. 招聘与选拔:招聘与选拔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并选拔合适的人才加入组织,以满足组织的工作需求。
3.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组织的发展需求。
4.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组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管理,并据此进行激励和奖励,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5. 薪酬福利:薪酬福利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的各种薪酬和福利待遇,以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和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对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等活动,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2.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员工流动性大、员工多元化等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激励,以留住人才。
四、个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感悟通过这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
人力资源的特点:1.自有性2.生物性3.时效性4.创造性1.能动性2.连续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任何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2.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有效地运用计划、规划、组织、指挥、监督、协调、激励和控制等现代管理手段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人一人关系的利益调整,个人的利益取舍、人与事的配合、人力资源潜力的开发、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相关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4.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单一的管理行为,必须使相关管理手段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1.人事管理阶段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1.战略目标原理2.系统优化原理3.同素异构原理4.能级层序原理5.互补优化原理6.动态调整原理7.激励强化原理8.公平竞争原理9.信息激励原理10.文化凝聚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了解各误区的基本内含) P141.晕轮效应2.投射效应3.首因效应4.近因效应5.偏见效应6.马太效应7.回报心理8.嫉妒心理9.戴维心里10.攀比心理第二章围观人力资源投资于管理影响家庭生育投资的因素:1.家庭的生育意愿2.家庭的生育成本(包括直接经济成本、间接经济成本、感情成本)3.家庭生育孩子带来的效用(包括经济效用、感情效用)人力资本投资区分为两类:1.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企业对于员工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方面进行投资.2.专用性人力资本,指员工所接受的投资专用于某个企业,这种人力资本投资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第三章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分为3个阶段:1.招聘前的管理(工作分析、工作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中的管理(招聘和挑选)3.招聘后的管理(培训开发、激励、领导、沟通、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和劳动关系等)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核心:一.初创阶段特点:1.企业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实力,其发展与绩效主要依靠关键人才特别是企业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创业激情。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听起来就像是管理一群人的工作,其实它涉及的内容可多了。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学些什么。
我们要了解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只有把人管好了,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基本理论课程1.1 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的定义、职能、过程以及管理者的角色等内容。
1.2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另一个基础课程,主要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需求与供给、成本与效益等内容。
1.3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解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和管理的原则。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的动机、需求、满意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内容。
二、专业技能课程2.1 招聘与选拔招聘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解如何通过招聘渠道选择合适的人选,以及如何对应聘者进行面试、考核等环节。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招聘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2.2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另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解如何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培训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3 绩效考核与激励绩效考核与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关键课程,主要讲解如何通过绩效考核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薪酬福利等手段来激励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