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检验检疫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72
乳制品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标准范本1:一、乳制品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标准乳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并依照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
以下是乳制品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详细内容:1. 外观检测1.1 外观检查:检查乳制品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外观特征是否符合要求。
1.2 味道检查:通过嗅觉判断乳制品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味、异味等。
2. 脂肪含量检测2.1 脂肪含量测定:采用脂肪酸碽测法、蓝色试剂法等方法测定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
3. 蛋白质含量检测3.1 Kjeldahl氮测定法:通过测定乳制品中的氮含量,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4.1 还原糖含量测定:采用费林氏方法、硼酸铂试剂法等方法测定乳制品中的还原糖含量。
5. 抗生素残留检测5.1 溶菌酶酶促法:采用溶菌酶酶促法检测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外观检测表、脂肪含量检测表、蛋白质含量检测表、糖含量检测表、抗生素残留检测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检测项目:指乳制品检测中需要进行的具体检测内容。
2.检验方法标准:指乳制品检验中对于不同检测项目所制定的具体检验方法和标准。
范本2:一、乳制品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标准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可靠,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并依照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
下面是乳制品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详细介绍:1.1 外观检查:检查乳制品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外观特征是否符合要求。
1.2 味道检查:通过嗅觉判断乳制品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味、异味等。
2. 脂肪含量检测2.1 脂肪含量测定:采用脂肪酸碽测法、蓝色试剂法等方法测定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
3. 蛋白质含量检测3.1 Kjeldahl氮测定法:通过测定乳制品中的氮含量,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4. 糖含量检测4.1 还原糖含量测定:采用费林氏方法、硼酸铂试剂法等方法测定乳制品中的还原糖含量。
乳制品检测项目及标准在国家食药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明确规定了抽检的乳制品范围:液体乳:灭菌乳、巴氏杀菌乳、调制乳和发酵乳。
乳粉:乳粉指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
分为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和调制乳粉。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分为脱盐乳清粉、非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分离乳清蛋白粉等。
其他乳制品: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干酪、固态成型产品等。
对于乳制品检测项目及标准,下面小编进行了汇总:乳制品检测项目根据种类不同,检测项目也不同。
具体如下:液体乳(灭菌乳)检验项目: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铅(以Pb计)、总碑(以AS计)、总汞(以Hg计)、辂(以Cr计)、黄曲霉毒素Ml、商业无菌、聚氟胺、地塞米松b。
液体乳(调制乳)检验项目:脂肪a、蛋白质、铅(以Pb 计)、总碑(以AS计)、总汞(以Hg计)、辂(以Cr计)、黄曲霉毒素Ml o液体乳(发酵乳)检验项目:脂肪a、蛋白质、铅(以Pb计)、总碑(以AS计)、总汞(以Hg计)、辂(以Cr计。
非脂乳固体b、酸度、黄曲霉毒素Ml、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酵母、霉菌、乳酸菌数c、三聚氤胺、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
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检验项目:蛋白质、脂肪a、水分、铅(以Pb计)、总碑(以AS计)、辂(以Cr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L菌落总数b、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三聚氟胺。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脱盐乳清粉、非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分离乳清蛋白粉)检验项目:蛋白质、水分、铅(以Pb 计)、黄曲霉毒素Ml、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三聚氟胺。
其他乳制品(奶片、奶条等)检验项目:铅(以Pb计)、黄曲霉毒素ML三聚氟胺。
其他乳制品(奶油)检验项目:水分、脂肪、酸度、非脂乳固体、铅(以Pb计)、商业无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三聚聚胺。
海关总署关于明确进口乳品检验检疫有关要求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21.12.13•【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114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食品监管正文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114号关于明确进口乳品检验检疫有关要求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海关总署第248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海关总署第249号令)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进口乳品检验检疫的下列相关要求继续有效,现公告如下:一、进口乳品需随附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
证书应当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印章和其授权人签字,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证书样本应当经海关总署确认。
二、进口生乳、生乳制品、巴氏杀菌乳、巴氏杀菌工艺生产加工的调制乳需要办理进境检疫审批手续。
三、境外生产企业应当熟悉并保证其向中国出口的乳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一)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项目的检测报告。
首次进口,指境外生产企业、产品名称、配方、境外出口商、境内进口商等信息完全相同的乳品从同一口岸第一次进口。
(二)非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首次进口检测报告的复印件以及海关总署要求项目的检测报告。
非首次进口检测报告项目由海关总署根据乳品风险监测等有关情况确定并在海关总署网站公布(在海关总署食品局网站的“信息服务——检验检疫要求”栏目中查询)。
(三)检测报告应与进口乳品的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对应。
(四)对进口乳品检测报告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四、为进口乳品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可以是境外官方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或企业实验室,也可以是境内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
乳制品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和使用乳制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乳制品检验管理是指对乳制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第四条乳制品检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质监部门是主管乳制品检验管理的部门。
第二章原材料检验第六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如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供应商反馈信息。
第七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材料检验档案,对进货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八条原材料检验应包括外观、感官特性、理化指标等项目,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微生物指标检验。
第九条原材料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原材料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维护和校验。
第十条原材料检验人员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安全。
第十一条原材料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处理措施。
第三章生产过程检验第十二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检验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检验。
第十三条生产过程检验应包括关键控制点的监测、温度控制、物料投放及卫生检查等项目。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检验应由专人负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生产过程检验结果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检验结果应及时向生产部门和质监部门反馈,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处理措施。
第四章成品检验第十七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成品检验制度,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第十八条成品检验应包括外观、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项目。
第十九条成品检验应由专人负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第二十条成品检验结果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乳制品检验管理制度1、质检科负责产品检验工作,独立行使检验职权,对产品逐批逐次进行检验,严把质量关,禁止不合格产品或产品不经检验出厂。
2、出厂检验时,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次投料的产品规定为一个生产批,对每批产品严格按抽样规则进行抽样,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开据合格检验报告方可出厂。
3、出厂检验指标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准出厂,应重新自同比产品中抽取两倍数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存在不合格,则制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4、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按不合格拒绝出厂。
5、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到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及时维护,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
6、应按GB5408.2—99及QB1554—92的标准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要逐批次对出厂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
7、灭菌乳每批次必做的出厂检验项目是: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微生物、净含量、感官、杂质等;含乳饮料每批次必做的出厂检验项目是: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净含量、感官等。
8、对于灭菌乳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号检验项目和含乳饮料中脂肪、酸度、总砷、铅、铜、脲酶试验、乳酸菌、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着色剂等*号检验项目,每年5月和11月分别进行一次检验,本厂不能检验的项目由质检科委托有检定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定。
对于质检部门、卫生部门监督抽查的检验报告中对以上项目进行检验的,可相应减少项目的检验次数。
9、每年参加一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出厂检验能力对比试验,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有效。
10、灭菌乳过程检验:根据牛奶生产需要,牛奶生产过程中设置,原料乳检验、净乳、标准化杀菌(予处理检验)、无菌包装灭菌计量检验,由于工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必须立即纠正,故过程检验记录中只记录出现上非常现象。
过程检验的标准:(1)原料乳的检验:原料乳滋气味正常,脂肪、蛋白质达标,酸度≤18°T,酒精试验阴性,颜色为乳白色或微黄色。
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奶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为确保奶制品的质量,制定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 奶制品的质量标准奶制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官指标:如颜色、气味、味道等。
奶制品应具有特有的乳香气味和奶味,颜色应为乳白色,并无异味。
(2)物理指标:如含水量、含脂量、粘度等。
奶制品的含水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得超过规定范围;含脂量应符合产品标签上所声明的含脂量;粘度应适中,不过稀或过稠。
(3)化学指标:如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酸度等。
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乳糖含量应符合产品标签上所声明的含糖量;酸度应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品质。
(4)微生物指标:如总菌落数、大肠菌群等。
奶制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微生物限量,不得超过规定范围,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5)残留物指标:如抗生素、农药残留等。
奶制品中不得检出有害物质,如抗生素、农药残留等,以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这些质量标准是保证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在生产时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2. 奶制品的检验方法为了确保奶制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常见的奶制品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官检验:通过直接观察、闻、尝来判断奶制品的外观、气味和味道。
检验员应具备丰富的感官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产品的感官质量。
(2)物理检验:通过仪器设备进行物理性质的测量。
如含水量可以通过干燥法、比重法等方法测定;粘度可以通过旋转粘度计来测量等。
(3)化学检验:通过化学方法对奶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如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巴氏涮洗法、澱粉法等方法测定;乳糖含量可以通过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酸度可以通过滴定法测定等。
(4)微生物检验:通过培养基培养和各种检验方法,如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等,获取奶制品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判断产品的卫生质量。
海关总署公布新的《中俄乳品双向贸易检验检疫要求》2019年3月13日,海关总署海关总署公布新的《中俄乳品双向贸易检验检疫要求》。
通告称:根据中国和俄罗斯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俄两国政府主管部门签署的《中俄乳品双向贸易的兽医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准予符合《中俄乳品双向贸易检验检疫要求》的中国及俄罗斯乳品相互开展贸易。
本公告内容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一、检验检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关于中俄乳品双向贸易的兽医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二、准予贸易的乳制品范围中国输俄乳品及俄罗斯输华乳品是指以经过加热处理的牛乳或羊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不包括乳粉、奶油粉、乳清粉。
三、加工企业注册要求中国输俄乳品生产企业应当经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批准,相关企业名单可在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网站查询。
俄罗斯输华乳品生产企业应当获得中国海关总署注册,相关企业名单可在海关总署网站查询。
四、检疫审批要求进口俄罗斯巴氏杀菌乳和以巴氏杀菌工艺生产的调制乳,应事先办理检疫审批,获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五、证书要求中国输俄乳品应随附中国海关部门签发的兽医卫生证书,俄罗斯输华乳品应随附俄罗斯联邦兽医部门签发的兽医卫生证书。
六、包装和标识要求中俄双向贸易的乳品必须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全新材料包装,外包装要用中文、俄文及英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品名、重量、生产厂名称、注册编号、生产批号、储存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内包装须符合中国、俄罗斯和欧亚经济联盟相关规定,标签上应注明原产国、品名、企业注册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批号。
七、存放和运输要求中俄双向贸易乳品的存放、运输的全过程,均应符合卫生条件,防止受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货物装入集装箱后,应加施封识,封识号须在兽医卫生证书中注明。
进口哈萨克斯坦乳品检验检疫要求一、检验检疫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输华乳品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
二、允许进口产品哈萨克斯坦输华乳品是指以经过加热处理的牛乳或羊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干酪及再制干酪、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炼乳、乳粉、乳清粉、乳清蛋白粉、牛初乳粉、酪蛋白、乳矿物盐、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其预混料(或基粉)以及骆驼乳粉等。
三、生产设施要求哈萨克斯坦输华乳品生产企业应经哈萨克斯坦官方批准,并获得中方注册。
四、证书要求哈萨克斯坦输华乳品应随附哈萨克斯坦官方签发的卫生证书。
五、食品安全要求哈萨克斯坦输华乳品应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其中,骆驼乳粉暂时按《驼乳粉》(RHB 903—2017)的规定执行,待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后按国家标准执行。
六、包装和标识要求哈萨克斯坦输华乳品必须用符合中国相关标准的全新材料包装,外包装要用中文及英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品名、重量、生产厂名称、注册编号、生产批号、储存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内包装须符合中国相关规定,标签上应注明原产国、品名、企业注册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批号。
七、存放和运输要求哈萨克斯坦输华乳品的存放、运输的全过程,均应符合卫生条件,防止受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货物装入集装箱后,应加施封识,封识号须在卫生证书中注明。
运输过程中不得拆开及更换包装。
八、其他获得注册的哈萨克斯坦乳品企业名单、输华乳品卫生证书样本,请访问海关总署网站查询。
乳制品质检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乳制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
乳制品是一类广泛消费的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本报告将介绍乳制品的质量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评价。
方法在乳制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可视检查:通过观察乳制品的外观、气味和颜色来初步评估其质量。
我们检查了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异味或变质的迹象。
2.pH值检测:pH值是乳制品中酸碱度的指标。
我们使用pH试纸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标准范围进行比较。
合格的乳制品pH值通常在正常范围内。
3.外观检测:我们检查乳制品的颜色、质地和均匀性。
正常的乳制品应该具有均匀的颜色和质地,没有明显的沉淀或凝固物。
4.味道和气味检测:通过品尝和闻气味来评估乳制品的口感和气味。
健康的乳制品应该没有异味或奇怪的味道。
5.其他化学成分检测:根据需要,我们还可以对乳制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防腐剂进行检测。
这些化学成分对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结果根据我们的检测,以下是针对乳制品的检测结果:1.外观:乳制品的外观均匀,没有明显的沉淀或凝固物。
2.pH值:乳制品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其酸碱度适当。
3.味道和气味:乳制品没有异味,味道正常。
4.其他化学成分:对于我们检测的化学成分,乳制品中不存在异常或超过安全标准的情况。
基于以上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该批乳制品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结论本报告对乳制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评估。
通过对乳制品的外观、pH值、味道和气味等方面的检测,我们得出结论:该批乳制品质量良好,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乳制品时应谨慎选择合格的产品。
我们建议乳制品生产商继续保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未来的乳制品质检中,我们将继续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检测,并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参数的检测,以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俄乳品双向贸易检验检疫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之一,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乳制品贸易也越来越频繁。
为了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中俄双方对乳制品的进出口有一系列的检验检疫要求。
第三,中俄双方对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
乳制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指标如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细菌总数、乳酸菌数量等。
同时,乳制品还必须经过检验机构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达到标准要求。
此外,中俄双方对乳制品的进口也有一些特殊要求。
进口乳制品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包括出口国的产品质量和安全证书、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等。
同时,进口乳制品还需要进行随机抽检和监督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出口乳制品,中俄双方也有一定的要求。
乳制品的出口必须符合出口国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出口乳制品还需要进行抽检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中俄双方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乳制品检测的范围及依据乳制品检测是对乳制品中的各种成分、添加物和污染物进行测试和分析的过程。
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各种乳制品。
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进行乳制品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乳制品检测的范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脂肪和固体成分:乳制品的脂肪和固体成分含量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乳制品检测通常用于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要求。
脂肪含量能够影响产品的口感和质地,固体成分含量则与产品的稠度和水分含量有关。
2. 蛋白质和氨基酸:乳制品中的蛋白质是其营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制品检测可以确定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判断其质量和真实性。
此外,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检测氨基酸可以进一步评估乳制品的蛋白质质量和消化吸收情况。
3. 维生素和矿物质:乳制品通常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维生素D等。
乳制品检测可用于检查产品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以确保其达到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要求。
对于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来说,了解乳制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非常重要。
4. 添加物和污染物:乳制品中的添加物和污染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常见的添加物包括甜味剂、色素和防腐剂等,这些物质需要受到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同时,乳制品可能受到环境、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的影响,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等。
乳制品检测有助于评估产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并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乳制品检测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不同的标准,乳制品生产商需要遵守这些标准要求。
主要的依据文件可能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比如ISO和国际乳业联盟(IDF)的标准。
在进行乳制品检测时,通常会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MS)和光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能够对乳制品中的成分和污染物进行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评估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与乳制品检验的基本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鲜乳及其制品(菌落总数检验不适于酸乳)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设备和材料3.1现场采样用品3.1.1采样箱3.1.2搅拌棒。
3.1.3勺子。
3.1.4灭菌带塞广口瓶。
3.1.5灭菌塑料袋.3.1.6温度计。
3.1.7 75%酒精棉球。
3.1.8编号用蜡笔和纸。
3.2实验室检验用品见GB/T4789.2、GB/T4789.3、GB/T4789.4、GB/T4789.5、GB/T4789.10、GB/T4789.15、GB/T16347。
4、培养基和试荆见GB/T4789.2、GB/T4789.3、GB/T4789.4、GB/T4789.5、GB/T4789.10、GB/T4789.15、GB/T16347。
5、操作步骤5.1样品的采取和送检5.1.1大型包装的鲜乳:用灭菌吸管取样,采样时应注意代表性。
采样数量按GB/丁4789.1,放人灭菌容器内,及时送检.在气温较高或路途较远的情况下样品应进行冷藏,不得使用任何防腐剂。
5.1.2定型包装的乳品:采取整件包装。
采样时注意包装的完整。
各种定型包装的乳与乳制品的每件样品量按GB/T4789.1要求。
5.2检样的处理5.2.1鲜奶、酸奶:塑料或纸盒(袋)装,用75%酒精棉球消毒盒盖或袋口;玻璃瓶装酸奶以无菌手续去掉瓶口的纸罩纸盖,瓶口经火焰消毒,用无菌手续吸取25oL检样,放人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内,振摇均匀(酸乳如有水分析出千表层,应先去除)。
5.2.2炼乳:将瓶或罐先用温水洗净表面,再用点燃的酒精棉球消毒瓶或罐的上部,然后用灭菌的开罐器打开罐或瓶,以无菌手续称取259(mL)检样,放人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内,振摇均匀。
实训一、 乳制品的检验一、乳制品发证范围的确定及申证单元的划分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干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乳制品申证单元名称和产品品种。
如其他乳制品类发证时应标注到产品品种,如: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下面以巴氏杀菌乳为例,巴氏杀菌乳分为全脂巴氏杀菌乳、部分脱脂巴氏杀菌乳、脱脂巴氏杀菌乳。
二、巴氏杀菌乳生产加工工艺及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生产加工工艺巴氏杀菌乳通常是指将乳加热到75℃~80℃温度下,进行10s ~15s 的杀菌,杀死致病微生物,巴氏杀菌属非无菌灌装,保质期短,不宜在常温下贮存、分销。
巴氏杀菌乳生产工艺流程:这是全脂巴氏杀菌乳的生产,如果生产全脂乳、脱脂乳和各种不同含脂率的标准化乳,那么过程就较复杂。
但其主要过程如上所述。
⑴ 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巴氏杀菌乳的质量很大部分取决于原料乳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原料乳的质量控制,其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净化、冷却、标准化等工序。
⑵预热、均质牛乳通过预热至60℃左右,将该气体排出。
经均质后可使脂肪球直径变小(小于2µm ),使产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好,不产生脂肪上浮现象。
⑶巴氏杀菌低温长时间杀菌法:60℃~65℃,保持30min;70℃~72℃,保持15 min~20 min。
高温短时间杀菌法:采用72℃~75℃,16s~40s,或80℃~85℃,10s~15s 的方法进行加热。
⑷冷却牛乳经杀菌后应立即冷却至5℃左右,以抑制乳中残留细菌的繁殖,增加产品的保存期。
⑸灌装灌装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分送销售、便于饮用。
此外还能防止污染,保持杀菌乳的良好滋味和气味,防止吸收外界异味,减少维生素等成分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