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超高层塔吊布置及验算
- 格式:pptx
- 大小:91.71 MB
- 文档页数:93
塔吊的稳定性验算塔吊的稳定性验算塔吊抗倾覆稳定性校核应遵照GB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1.无风、静载稳定性校核验算工况是:起重臂处于最大幅度位置(对于小车变幅起重臂小车位于最大幅度),起重臂指向下坡方向,无风,起重机静置并负有额定载荷,塔式起重机无风静载工况下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验算:0.95M K——K L M L——M D≥0式中M K——由塔吊自重及压重产生的稳定力矩;M L——塔吊负载对倾覆边的力矩;K L——载荷系数,查GB3811—83,取为1.4;M D——由坡度因素而产生的倾覆力矩。
2.有风、动载稳定性校核验算工况是,起重臂处于最大幅度位置(对于小车变幅臂架,小车位于最大幅度),风从平衡臂吹向起重臂,塔式起重机负有额定荷载并正在工作中。
塔吊有风动载工况下的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验算:0.95M K——K L M L——M W——M D≥0式中M K——由塔吊重及压重产生的稳定力矩;K L——载荷系数,查GB3811—83,取为1.15;M L——由起重机额定载荷产生的倾覆力矩;M W——由作用于塔吊各部的风荷及作用于荷载迎风面的风荷所产生的倾覆力矩;M D——由工作机构工作、起、制动以及风荷动力作用、坡度因素而产生的倾覆力矩。
3.突然卸载(或吊具脱落)稳定性校核验算工况是,起重臂仰起处于最小幅度(对于小车变幅起重臂,小车位于臂根处),风从起重臂吹向平衡臂,塔式起重机突然卸载或吊具突然脱落。
在此工况下,塔吊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验算0.95M K——M O——M W——M D≥0式中M K——由塔吊自重及压重产生的稳定力矩;M O——由于突然卸载而造成的倾覆力矩,查GB3811-83,可大致取为0.2Q H L(Q H为额定载荷,L为幅度);M W——由作用于塔吊各部的风荷所产生的倾覆力矩;M D——由于坡度等因素而造成的倾覆力矩。
4.安装状态时稳定性校核上回转塔吊在塔身立起后的稳定性按下式验算P w1h≤0.95CP G式中P w1——工作状态最大风力(N);h——风载荷合力作用点距地高度(m);P G——塔吊已架立部分的重量(t);C——塔吊已架立部分重心至倾翻边的水平距离(m)。
超高层建筑大型塔吊如何选型及布置?
在工程施工中合理的布置与定位对工期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是施工部署阶段的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就超高层塔吊选型、选用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选。
一、塔吊型号选择
1、超高层塔楼结构建筑高度高,如采用传统的附着式塔式起重机,需要配用较多的塔身标准节,并要备有大量的附着杆和相应的锚固件。
因此,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宜采用内爬式塔吊,通过依附塔楼核心筒的三套爬升装置循环安装、拆除,来实现塔吊的一次到顶使用。
2、而且由于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传统的平臂式塔式起重机回转吊装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建筑物的干涉限制。
因此,为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和取得最好的效益,超高层建筑塔楼施工中大多采用的是动臂式塔吊。
3、超高层建筑中一般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起重量越大,钢结构分段越大,相应的更加能保障施工进度,但是相应的成本也越高。
因此,塔吊起重量的最合理范围是满足大型钢构件(如外框钢骨柱)两至三层一吊的吊运能力,应根据其起吊的位置、安装的部位,距塔中心的距离,确定该塔吊是否具备相应起重能力,确定塔吊方案时应留有余地,塔吊不满足吊重要求,必须调整塔型使其满足。
TC5610-6塔机基础及其附着验算1.塔机基础验算1.1支腿固定式基础载荷如下 1.2塔机抗倾覆验算6级以上风停止作业,6级风以下的工作状态的水平荷载18.3KN,非工作状态的水平荷载73.9KN,用于塔机独立高度的基本风压荷载。
塔机基础尺寸长×宽×高为5米×5米×1米。
混凝土重度为3/24m KN 。
验算公式:/3M Ph be a Pv Pg+•=≤+ 工况:67.13522.1241552.51113.181335=≤=⨯⨯⨯+⨯+=e非工况:67.13553.1241551.46419.731552=≤=⨯⨯⨯+⨯+=e则工况满足要求,非工况满足要求。
1.3塔机基础地耐力验算 验算公式:[]2()3B B Pv Pg P P al+=≤工况:28.122.1252/=-=-=e a l非工况:97.053.1252/=-=-=e a l现场实际地耐力为200KPa,则工况满足要求,同样非工况满足要求。
2.塔机附着验算2.1附着立面、平面控制桥墩承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附着立面控制节点1节点2附着平面控制2.2附着受力计算〔此部分为本公司用专业计算软件PKPM进行的受力计算2.2.1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取值:Q = 0.27kN;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1552.00kN;= 95.4182kN ;计算结果: Nw2.2.2 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其中: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合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 0 - 360 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
塔吊验收规范标准及验收注意事项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塔式起重机作为一种垂直运输机械,因其起重量大,吊运范围广,灵活且速度快,受到各施工单位的青睐。
它已在建筑施工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要使这种武器能发挥最佳作用,各施工单位应在塔吊安装完毕验收前做好塔吊的全面检查工作。
现将有关注意事项分类归纳如下:一、其他1. 塔吊使用过程应配备指挥员一名,通讯工具为对讲机;2. 驾驶室内应配备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一只。
二、塔吊基础和定位1.塔吊安装前首先要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准确合理定位,既要做到能方便安装,更要做到可顺利拆卸;附墙间距要合理。
多台塔吊安装要考虑塔吊回转半径内尽量少与另一台塔吊相干涉。
要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地质报告判断塔吊安装位置的地耐力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不符合要求应同公司技术部门一起制定可行方案,作打桩加固处理或加大基础等方案,并要提供计算依据;再向项目部提供塔吊基础图、按图施工。
2.塔吊基础钢筋及砼要有质保单,砼试块报告、急检单。
按基础图配筋,不得随意删减。
并要经监理部门签字方有效。
塔吊安装后要做好沉降观察,做好测量记录并存档,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塔吊垂直度在3‰之内。
三、安全装置1. 力矩限制器;2.起重量限制器;3.起升高度限位器;4.小车变幅限位器;5.回转限位器;6.吊钩防脱装置;7.小车防坠落装置,防断绳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按(GB5031-94)标准对塔吊验收只要进行空地试验、额定起升载荷试验和超载动态试验,新装机要进行超静载试验和绝缘试验。
此外检查:1. 各连接部位开口销是否齐全,分叉;连接销子是否与厂家所配符合,材质是否符合要求;2. 制动刹车盘(包括起升、回转、小车)是否有过度磨损,间隙要调整好;3. 钢丝绳及绳夹是否符合规范使用要求,达到报废标准的一律应予报废,绳夹大小距离方向应符合规范规定。
上述三项应在塔吊整体吊装前认真检查,以免安装时返工。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塔吊的选择布置与装拆规定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塔吊的选择布置与装拆规定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塔吊是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现场条件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
我们根据地王大厦的地理位置、结构形状及大量的特殊构件选择二台澳大利亚产M440D大型内爬式塔吊并将其布置在核心墙#1和#5井道内,不仅满足了所有构件的垂直运输,而且为大量超重、超高及偏心构件的双机抬吊创造了条件。
M440型内爬式塔吊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不多。
施工中我们一改传统的塔吊互吊的爬升方案,采用了一套“卷扬机+扁担”辅助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二部塔吊的爬升难题,大大提高了塔吊的使用效率,加快了提升速度,为工期提前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作,我们采用了“以大化小、化整为零”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国内视为难题的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难题,为国内同类工程运用内爬式塔吊提供了范例。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塔吊基本性能 (2)第四章、塔吊基础定位及施工 (3)第五章、场地及机械设备人员等准备 (4)第六章、塔吊的安装及调试 (4)第七章、塔吊的拆卸 (7)第八章、附墙装置的拆装 (8)第九章、塔吊的日常维护和操作使用 (8)第十章、安全措施 (10)第十一章、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测定及偏差校正 (10)第十二章、防碰撞措施 (11)第十三章、塔吊计算书 (11)第一章、编制依据本方案主要依据施工图纸、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TC5610塔吊使用说明书(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10000m2,建筑平面呈L型,包括有地下室(三层)、商业裙楼(五层)、公寓楼(28F)和办公楼(27F),地下室长约250m,宽约35.5m、44.2m,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约为10600 m2,人防位于地下室负三层(公寓和裙楼区域),防护等级为核六级、常六级,防化等级为丙级,人防建筑面积为7108 m2,地下室负三层(平时)、负二层、负一层(公寓和办公楼区域)为车库,裙楼区域负一层为商业,地上一至五层为商铺,六层及以上南边为公寓(28层,标准层层高为3m),北边为办公楼(27层,标准层层高为3.2m),建筑檐口高度:公寓为97.49m、办公楼98.89m,建筑屋架高度:公寓为111.615m、办公楼114.04m,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3.00m。
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抗浮锚杆基础和筏板基础。
本工程共布置3个塔吊,编号为1#、2#、3#塔吊,安装高度设计为118.9米,具体位置见塔吊平面布置图。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2.1基本概况 (2)2.2工程概况 (3)2.3塔吊基础勘探孔位资料 (4)2.4工程周边环境 (4)三、塔式起重机布置及选型 (4)3.1塔吊平面布置的原则 (4)3.2 塔式起重机布置 (5)四、工程地质情况 (8)4.1土质条件 (8)4.2水文地质条件 (9)五、基础施工 (9)5.1 塔式起重机基础定位及施工 (9)5.2 场地及机械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 (10)5.3 注意事项 (10)5.4 工艺流程 (11)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2)6.1 质量保证措施 (12)6.2安全保证措施 (13)第七章计算书 (15)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 (16)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 (23)八、防碰撞措施 (35)九、附图及相关附件 (36)一、编制依据1、xxxx项目设计施工图纸兼图纸会审记要2、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3、xxxx基坑支护设计方案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5、QTZ80(Q6013B)、QTZ80(Q6010)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9、《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10、《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1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16)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14、《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13752-2017)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20、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22、正版品茗安全计算软件23、《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24、经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25、公司企业标准二、工程概况2.1基本概况2.2工程概况xxxx二期项目由3栋33层楼、7栋13层楼、5栋7层楼、1栋6层主楼及地下1层(局部2层)车库组成,主楼与主楼、车库之间设有后浇带,总建筑面积150722.84㎡。
常见塔吊基础设计方案和验算方法常见塔吊基础设计方案及验算方法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杰210008摘要: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列举常见的塔吊基础设计方案、验算方法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塔吊基础设计方案验算方法1、概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以往工程实践经验,以自备常用的QTZ63t.m外附式自升塔吊为例,列举常见的塔吊基础设计方案、验算方法及施工要点。
2、常见的塔吊基础地基设计方案工程实践中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常见的塔吊基础设计方案有:(1)直接利用天然地基这种情况适用于施工场地土质条件较好的场地,且在塔吊基础埋置深度围存在最薄处不小于1.5m且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10Kpa的稳定原土层。
(2)利用砂石垫层进行土层置换,间接利用天然地基这种情况适用于施工场地土质条件较差,但在塔吊基础埋置深度适用围存在最薄处不少于1.5m且该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90Kpa的稳定原土层,直接利用天然地基不能够满足塔吊基础对地耐力的要求,需利用砂石垫层将该土层以上部分劣质土加以置换,应注意砂石垫层经夯实后承载力应不小于210 Mpa,砂石垫层置换的厚度及面积须经计算确定。
(3)利用桩基础作为塔吊基础地基这种情况通常适用于施工场地土质条件差且在塔吊基础埋置深度适用围无上述两种情况土层或受场地限制须将塔吊基础深埋的情况(如埋置在地下室底板下),桩型原则上选用与工程桩同类型桩型以利于施工方便,桩数原则上为四根以形成群桩承载增加塔吊基础稳定性。
3、砂石垫层置换法验算要点及施工要点(1)砂石垫层置换法原则上仅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2)工程已具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且塔吊基础所在地经认定可参照地质报告相应剖面进行取值。
(3)砂石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P Z+P CZ≤f az式中:P 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塔吊布置及群塔作业方案40塔一、塔吊布置方案:1.确定塔吊的最佳位置:根据施工区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塔吊。
通常情况下,塔吊应均匀地分布在施工区域中,以便于实现全方位的施工服务。
2.塔吊的间距和布局:根据施工需求和塔吊参数,确定相邻塔吊之间的最佳间距。
通常情况下,间距与塔吊高度成正比,但不应小于塔吊自身的最小工作范围。
3.塔吊的安全区域划定:在布置每个塔吊周围划定安全区域,确保任何人员和设备都不会进入塔吊工作范围内。
安全区域的大小应根据塔吊的工作半径和高度而定。
4.塔吊的平衡和固定:对于每个布置的塔吊,应确保其平衡和固定稳定。
根据塔吊的设计要求,使用适当的支撑和固定设备,如基础固定螺栓、锚地、跨梁等,以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塔吊的通信和联动:在布置的每个塔吊上安装通信设备和监测装置,确保塔吊之间的通信和联动。
通过通信设备,塔吊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高效协同。
二、群塔作业方案:1.施工协调管理:成立施工指挥部,并安排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对塔吊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工作协调分区: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施工任务的要求,将群塔划分为几个工作区域,并为每个工作区域指定一个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管理该区域的塔吊作业。
3.塔吊作业时间计划:根据施工时间表和施工工序要求,制定塔吊的作业时间计划。
确保塔吊的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之间的协调,避免塔吊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冲突。
4.塔吊作业标准和规范:制定塔吊的作业标准和规范,明确每个塔吊的作业范围和作业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和规范执行,确保塔吊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5.塔吊信息共享和监测:通过通信设备和监测装置,实现群塔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监测。
及时了解每个塔吊的工作情况和状态,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群塔作业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塔吊的布置和群塔作业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塔吊布置和科学的群塔作业方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塔吊的作用,为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含塔吊基础验算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为了安装一座高层建筑而进行塔吊基础施工。
塔吊基础的设计应满足塔吊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并经过验算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施工方案1.基础设计:根据塔吊的型号、高度和重量等参数,确定基础的类型和尺寸。
本项目采用悬臂式塔吊,基础采用混凝土桩基础。
为确保基础的稳定性,每个桩基础的直径为1.2米,深度为10米。
根据塔吊的工作条件和地质条件,桩基础之间的间距为5米。
2.施工准备:施工前需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设施情况。
确认施工场地的承载能力满足基础设计的要求,并确保基础周围没有地下管线等障碍物。
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施工警戒线等。
3.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开挖、灌注混凝土、固定塔吊等主要步骤。
具体工艺如下:(1)基础开挖:根据基础设计的尺寸,采用挖掘机将施工场地的土壤挖掘至所需深度,并按设计要求整平。
(2)桩基础的施工: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进行桩基础施工。
本项目采用静压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首先,在挖掘好的基坑中设置桩位控制线,确定桩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使用静压注塑机将桩身缓慢推入土壤,同时注入混凝土,确保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3)基础验收:完成桩基础的施工后,进行基础的验收。
验收项目包括基础尺寸的测量、桩身的竖直度检查、混凝土强度的检验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塔吊安装:根据塔吊的安装要求,使用起重机将塔吊吊装至基础上,并进行固定。
三、验算1.塔吊基础的验算主要是对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检验。
基础的验算应满足以下要求:(1)稳定性验算:计算基础的抗倾覆能力,确保塔吊在各种工况下不发生倾覆。
(2)承载能力验算:计算基础的承载能力,确保塔吊及工作时所受荷载的安全。
2.验算过程:(1)稳定性验算:根据塔吊的高度、悬臂长度、工作状态等参数,计算基础的抗倾覆矩。
根据地质条件及基础的几何形状等确定设计参数,计算倾覆系数。
塔吊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塔吊选型及布置1.选型:根据工程需求,我们选择了QTZ63型塔吊,该型号塔吊具有起升高度高、幅度大、载重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
2.布置:施工现场共布置4台塔吊,分别位于建筑物的四个角落,形成全方位覆盖。
塔吊之间距离控制在30米左右,以满足施工现场的吊装需求。
三、塔吊安装与拆除1.安装:在塔吊安装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塔吊基础稳定。
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塔吊安装质量。
2.拆除:塔吊拆除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拆除过程中无障碍物。
拆除时,按照先拆附件、再拆塔身、拆基础的顺序进行,确保拆除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四、塔吊使用与管理1.使用:塔吊操作人员需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熟悉塔吊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吊装过程中,确保吊物稳定,防止碰撞、挤压等事故发生。
2.管理:建立塔吊使用管理制度,对塔吊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设立塔吊指挥员,确保吊装作业有序进行。
五、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2.塔吊基础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现场人员注意安全。
3.塔吊操作室配备通讯设备,确保与施工现场其他人员保持联系。
4.施工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消防检查,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5.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六、应急预案1.成立塔吊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塔吊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现场救援、事故调查等内容。
3.定期组织塔吊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4.建立塔吊事故档案,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施工进度与质量保障1.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塔吊施工与整体施工进度相协调。
2.对塔吊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3.设立质量监管部门,对塔吊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塔吊稳定性验算塔吊稳定性验算可分为有荷载时和无荷载时两种状态。
1、塔吊有荷载时稳定性验算塔吊有荷载时,计算简图:塔吊有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验算:式中K1──塔吊有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允许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取1.15; G──起重机自重力(包括配重,压重),G=1100.00 (kN);c──起重机重心至旋转中心的距离,c=0.50 (m);h0──起重机重心至支承平面距离, h=6.00 (m);b──起重机旋转中心至倾覆边缘的距离,b=2.50 (m);Q──最大工作荷载,Q=125.00 (kN);g──重力加速度(m/s2),取9.81;v──起升速度,v=0.50 (m/s);t──制动时间,t=20.00 (s);a──起重机旋转中心至悬挂物重心的水平距离,a=15.00 (m);W1──作用在起重机上的风力,W1=5.00 (kN);W2──作用在荷载上的风力,W2=1.00 (kN);P1──自W1作用线至倾覆点的垂直距离,P1=8.00 (m);P2──自W2作用线至倾覆点的垂直距离,P2=2.50 (m);h──吊杆端部至支承平面的垂直距离,h=28.00 (m);n──起重机的旋转速度,n=1.00 (r/min);H──吊杆端部到重物最低位置时的重心距离,H=30.00 (m);──起重机的倾斜角(轨道或道路的坡度),=2.00 (度)。
经过计算得到K1=1.90由于K1>=1.15,所以当塔吊有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要求!2、塔吊无荷载时稳定性验算塔吊无荷载时,计算简图:塔吊无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验算:式中K2──塔吊无荷载时稳定安全系数,允许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取1.15;G1──后倾覆点前面塔吊各部分的重力,G1=80.00 (kN);c1──G1至旋转中心的距离,c1=0.50 (m);b──起重机旋转中心至倾覆边缘的距离,b=3.00 (m);h1──G1至支承平面的距离,h1=6.00 (m);G2──使起重机倾覆部分的重力,G2=20.00 (kN);c2──G2至旋转中心的距离,c2=3.50 (m);h2──G2至支承平面的距离,h2=30.00 (m);W3──作用有起重机上的风力,W3=5.00 (kN);P3──W3至倾覆点的距离,P3=15.00 (m);──起重机的倾斜角(轨道或道路的坡度),=2.00 (度)。
1.1 塔吊附着验算一、工况资料 1、塔吊资料M900D 塔吊在进行附墙附墙架结构设计时,以塔身高度56m ,两道附墙间距不小于18m ,悬臂高度不大于40m 的情况,考虑:⑴塔吊自重荷载; ⑵工作吊重荷载;⑶风荷载;⑷动态工作吊重的荷载;根据塔吊厂商提供的资料,FAVCO 公司提供的M900D塔吊的荷载取值如下表: 表 2-1 塔吊荷载表中1H 为上层附着水平力,2H 为下层附着水平力,V 为竖向荷载。
2、荷载取值1)竖向荷载:内爬塔吊四爪支于钢梁上,一般情况下取V/4(V 为塔吊最大竖向荷载); 2)水平荷载:塔身与钢梁通过顶块顶紧接触连接,塔身受水平力时可假定支撑架只有一侧受力,另一侧与顶块松开,塔吊90度反方向吊装(F=H2/2或H1/2)塔吊45度反方向吊装(F= 0.3536H2或0.3536H1)水平荷载分布宜取塔吊吊臂分别在0度、45度、90度、135度和180度等各种状态工况。
取最不利F=H2/2或H1/2 3.荷载组合表中H1为上层附着水平力,H2为下层附着水平力,V 为竖向荷载。
验算支撑架时,恒载为支撑架自重,组合系数取1.2;活载为塔吊荷载,考虑到冲击、振动、塔机安装就位后的垂直度偏差及风载高度系数的影响等因素,组合系数取塔吊荷载系数1.5。
H1 = 1.5×116 = 174t H2 = 1.5×82 = 123tV = 1.5×320 = 480t 工况分析工况1(H2+V )——工作状态,水平力H2垂直于墙面(背离墙面)工况1 支撑架受力示意图 工况2(H2+V )——工作状态,水平力H2平行于墙面工况2 支撑架受力示意图二、支撑架及附着构件截面表三、验算用MIDAS/Gen V7.1.2版本软件进行验算 1、工况条件1验算计算模型1)、刚度验算DXDYDZX 方向最大变形DX 为0mm ,Y 方向最大变形DY 为-12.55mm ,Z 方向最大变形DZ 为-6.642mm ,均在允许范围内。
塔吊安全验算书一、塔吊基础验算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塔机自重标准值:FK1=627.00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00kN水平力:F h=73.9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800.00kN.m柱作用于基础承台的竖向荷载:N k=188.13kN塔吊计算高度:H=115m塔身宽度:B=1.60m承台混凝土等级:C35矩形承台边长:5.0m承台厚度:Hc=1.400m承台钢筋级别:HPB235桩混凝土等级:C35保护层厚度:50mm桩直径d=1.000m桩钢筋级别:HRB400桩入土深度:13.00m二、荷载计算1)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627kN2)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60kN3)塔机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k1+Fqk)=824.40kN柱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N=1.2×N k=225.76kN 4)基础以及覆土自重G k=1.2×(5.02+3.2×1.97)×25×1.4=1316.11kN5)最大压力:N=F+ N+G k =824.40+225.76+1316.11=2366.27kN 6)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800=1120.00kN.m 三、承台计算1、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承载力计算。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P max =F+G+N A+M W,P min =F+G+N A− MW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P=F+G+N A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P max =2(F+G+N )3Bca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824.40kN;N——柱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N=218.52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316.11kN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h2/6=53/6=20.83m3;M1——塔吊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1.4×800=1120.00kN.m;M2——柱作用于基础的弯矩,M=1.4*N*e1=1.4*218.52*0.3=91.78kN.m;A——基础底面积,A基础底面积=5.02+3.2×1.97=31.34m2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B c/2 - MF+Ga=5.00/2-1120.00/(824.40+1316.11)=1.98m。
建 遥 技 术张大斌:超高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超咼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张大斌(芜湖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安徽芜湖241000)摘 要:在超高层项目建设过程中,塔吊的选型和布置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根据超高层工程结构特 点、施工工艺和施工现场条件,对超高层建筑塔吊的选型和布置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详细介绍了通过类似工程经验初选 塔吊,综合分析起吊构件重量、吊装工效和施工工期关系,为安全合理选用和布置塔吊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塔吊;选型;布置中图分类号:TU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81(2019)04-0634-041工程概况某超高层建筑位于芜湖市弋江区,项目A 区塔楼建筑高度为318m,为超B 级高度建筑,总建筑面积近22万廿,地下3层,地上68层,底部8层为商业裙房,是集商业、办公、酒店 及地下车库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工程。
塔楼结构形式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塔楼平面为45mX45m 正方形结构,塔楼中心位置布置一正方形核心筒,核心筒 平面为“田”字形结构,外围尺寸为20. 9mX20. 9m,墙体厚度1 400〜600mm (随高度递减),外围墙体设置型钢暗柱。
钢框架由圆形钢管混凝土柱(16根)和框架梁(1〜8层为型钢混凝 土 ,8层以上为“H ”形钢梁)组成,框架柱距为9m 和11. 45m 。
塔楼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塔楼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核心筒采用集成式电动爬模系统进行施工,每层爬升一次,核心筒竖向结构平均工期为4〜5天一层,领先外框架5〜7层,外框架领先水平结构3层。
楼板为闭口压型钢板,泵送 混凝土。
核心筒、外框架和水平结构采用“不等高同步攀升”工艺⑴组织立体流水施工。
2塔吊选用和布置2.1塔吊选型塔吊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核心垂直运输设备,首先要满足钢柱、钢梁等钢结构的吊装,其次是钢筋、周转材料及机具设备的吊装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