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36.51 KB
- 文档页数: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综述。
在分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在详细分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发展障碍,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案例和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校园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发展,障碍,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案例,建议,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结论和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高等学府的象征和窗口,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体育竞技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随之而来的是竞争激烈、运营管理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研究背景中,首先需要关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和现状。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提高学校体育综合实力、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运营管理的复杂性增加,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当前高校运动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研究高校运动队的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高校运动队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为高校运动队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促进高校运动队的提高和发展,为提升学校的体育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一)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现状分析1、运动员运动等级的现状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从事田径项目的运动员较多,占全部人数的57%;从运动等级的比例来看,田径项目高等级运动员的比例占优势,其中健将与一级运动员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4%和18%;其他几个项目没有健将级运动员,武术和篮球项目一级运动员比例各占60%和10%,田径项目运动员的比例及运动技术水平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占据优势地位。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的比例,二级运动员占76%;其次是一级运动员,占22%;健将级仅占2%。
通过分析表明,目前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二级运动员为主,运动员的运动等级相对较低。
1、运动员参赛机会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00名运动员中,有17%的运动员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含省级)的机会还不到一次,他们大多数只能参加4年一次的省大学生运动会,有的甚至都没有机会参加省级以上的比赛;还有40%运动员每年只有一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机会;每年有两次机会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比例占37%;只有6%的运动员有两次以上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机会。
这表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缺少参加比赛的机会。
2、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现状的分析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身背“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训练的特点就是“学训结合”。
本研究的调查显示: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坚持全年训练的占所调查运动员总数的70%。
平均每周训练为4次,最高10次(挂靠运动员),最低2次,每次训练2-3小时。
在所调查的运动员中,只有16%的同学认为完成学校规定的文化课学习不困难,其余都认为有点困难(24%)、比较困难(54%)、或很困难(6%),大多数运动员认为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的学习上比较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如何切实解决学训矛盾是决策者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摘要自我国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以来,高校在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校在科研及训练上的优势显现出来。
然而,随着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院校的增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建设上出现了运动员竞技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师范院校运动队发展一、前言我国师范类院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目的之一是想能够通过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来建设自己的高水平运动队伍,然而,在我国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开设以来,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或者说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并没有在全国级别或全国以上级别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二、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一)运动员运动等级较低从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入学时的运动等级,国际健将人数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平均才达0.1%。
运动健将所占的比例也很少,平均为2.4%。
一级运动员在五年内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由2006年的15.6%降低到2010年的10.3%,五年来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国家规定,招收运动训练专业的院校招收的学生中,具备一级或一级以上称号运动等级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招生总人数的15%。
但通过近五年我国师范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招收的学生中可以看出,五年来一级运动员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五年来平均仅为13.5%。
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比例。
(二)专业教练员缺乏。
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缺乏专业教练员,如今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中教练员大多为体育院系教师,他们在课余时间组织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比赛。
虽说这些教师有的有过专业训练或比赛的经历,但他们中大多数没有过专业执教经历,在训练和比赛中缺乏经验,这也是制约我国师范类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一大因素。
我国普通高校发展高水平羽毛球运动队的研究引言羽毛球作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之一,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羽毛球在我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热门项目之一。
在这种大环境下,普通高校也逐渐重视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积极培养和选拔优秀运动员,打造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队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普通高校如何发展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队,旨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队的现状分析1.1 羽毛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地位在普通高校的体育运动中,羽毛球一直是备受重视的项目之一。
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羽毛球队,并且每年都会组织一些羽毛球比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羽毛球队的人才储备问题目前,普通高校的羽毛球队往往由学生组成,学生队伍的人才储备主要依赖于学生的兴趣和个人能力。
在很多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学生队伍的整体水平难以有质的提升。
虽然普通高校的羽毛球队在学校的比赛和运动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全国高校羽毛球赛事中,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比专业的职业队伍和一些重点高校的队伍,普通高校的羽毛球队在整体实力上存在一定差距。
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发展高水平羽毛球运动队的对策与建议2.1 加强对学生的选材培养要想发展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队,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选材工作。
高校可以通过设置羽毛球选手选拔赛、开设羽毛球专项培训班等方式,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羽毛球运动员。
加强对学生的羽毛球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2.2 引进专业教练和技术指导为了提升羽毛球队伍的整体实力,高校可以考虑引进专业的教练和指导力量。
通过引进专业的教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训练方案,从而有效提升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竞技水平。
2.3 加强与企业、俱乐部的合作交流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俱乐部等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引进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为羽毛球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