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实例
- 格式:docx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7
近三年内绿色建筑研究成果案例那我给你说几个近三年内绿色建筑的超酷研究成果案例哈。
一、彭博欧洲新总部大楼。
1. 概况。
这大楼在伦敦,就像一个绿色建筑界的明星。
它的外观看起来就很现代、很有科技感。
2. 绿色成果。
首先呢,它在节能方面做得超棒。
它有一套很复杂但很有效的自然通风系统。
就像是给大楼装了一个超级大的“呼吸器官”。
这个系统能根据室内外的温度、空气质量啥的,自动调整通风量。
不用老是开着那些费电的空调和通风设备,这就大大节省了能源。
再说说它的采光。
大楼的设计师很聪明,利用了很多巧妙的设计让自然光能够最大程度地照进室内。
比如说,有一些特殊形状的窗户和反光装置。
这样白天办公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需要开灯,员工能在自然的光线下工作,感觉超舒服,而且又节约了用电。
还有哦,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它也是很环保的。
很多材料都是可回收或者可再生的。
这就像给大楼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散发着环保的气息。
二、上海建科中心。
1. 概况。
这是咱国内的一个很棒的绿色建筑案例。
它的整体造型就很独特,像是一个绿色的科技城堡。
2. 绿色成果。
它的屋顶是一个超级大的花园。
这个屋顶花园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哦。
它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外机”,在夏天的时候,植物可以吸收热量,降低屋顶的温度,这样室内就不会那么热,空调的使用频率就降低了。
而且,屋顶花园还能收集雨水,这些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浇灌花园里的植物,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建筑的保温隔热方面,上海建科中心也有自己的一套。
它的墙体和窗户都采用了特殊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
就像给大楼盖了一层厚厚的“保暖被”,冬天能把热量留在室内,夏天能把热量挡在室外,这样就减少了取暖和制冷设备的能耗。
另外,这个建筑里面还有很多智能控制系统。
比如说,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空调温度。
如果一个会议室没人了,系统就会自动把灯光和空调关掉,就像一个很细心的管家一样,一点都不浪费能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优秀绿色建筑实例
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绿色建筑实例,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1.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大厦”:这栋建筑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和办公建筑,所有的电力和水都是就地自行产生的,并且获得了美国LEED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2. 澳大利亚悉尼的“悉尼垂直花园”:这座建筑由两座相互连接的塔组成,悬停的悬臂支撑着更高的塔楼最豪华的顶层公寓,设计独特。
3.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明日博物馆”:其灵感来自于里约热内卢植物园的凤梨花,独特的悬挑屋顶、反射水池和骨骼结构是里约热内卢的明日博物馆对科幻、未来的最佳体现。
4. 加拿大温哥华的“温哥华会议中心”:它是同类建筑中第一个获得双重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先地位)白金认证的建筑。
5. 美国马萨诸塞州福尔河地区的“John 健康科学大楼”:这栋建筑总建筑面积50,628平米,利用循环经济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
6. 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院的“Glyndebourne槌球馆”:这座建筑结合当地废物材料和可逆设计,允许建筑物拆卸并重复使用其组件。
7. 中国上海的“天安千树”:位于苏州河畔,这些柱子中含有雨量传感器,可为外部植物智能灌溉。
8.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设计的“SDE4大楼”:这是一个占地8500平方米的6层多学科空间,也是新加坡第一个新建的净零能耗建筑,SDE4大楼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巨大的悬挑屋顶,上面装有1,200多个光伏面板,利用太阳能来满足整栋建筑的供电需求。
9.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新机场航站楼:也是一座绿色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和环保设计。
这些绿色建筑实例不仅展示了人类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1. 纽约的One Bryant Park大楼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这座高楼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以及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大楼还采用了可持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 中国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和光伏板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鸟巢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覆盖屋顶,使其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日本的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展览中心还设置了大量的绿化空间和自然采光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和环保的展览体验。
4. 德国的弗劳恩霍夫能源研究中心是一个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使其能够实现零碳排放。
此外,研究中心还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艺术博物馆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能够实现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提供了一个环保和舒适的展览空间。
6. 美国的芝加哥市政厅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7. 英国的伦敦市政厅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在工程施工领域正逐渐成为主流。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工程施工中实现绿色理念的。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令人瞩目的摩天大楼,也是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绿色技术和措施。
首先,大厦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能耗,还能增加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外幕墙采用了超白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隔热性能,内幕墙则使用了可调节的遮阳板,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灵活控制室内光线和温度。
其次,大厦在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色。
安装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高空的强劲风力为大楼提供部分电力。
同时,还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土壤的温度调节,实现高效的供暖和制冷。
此外,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优先选用环保、可回收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的密封性和保温性能,降低了能源泄漏的风险。
案例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将植物与建筑完美融合的绿色奇迹。
这个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生态和可持续性。
花园中的植物大多是本地物种和适应热带气候的植物,减少了对灌溉和养护的高要求。
建筑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建筑的通风系统经过精心设计,利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了机械通风的能耗。
在能源方面,大量使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花园的照明和设备运行提供电力。
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也十分完善,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灌溉植物,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那我可得给你好好讲讲中国那些超酷的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啦!一、上海建科中心。
1. 环保设计超贴心。
这个建筑啊,就像是一个会呼吸的大宝贝。
它的外立面有一部分是那种可以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的百叶窗。
就像人热了会脱衣服,冷了会加衣服一样,太阳晒得厉害的时候,百叶窗就会调整角度,挡住阳光,减少室内的热量吸收,这样就不用老开空调啦,超级节能呢。
它的屋顶更厉害,是一个大花园。
这个屋顶花园不仅看起来美美的,像给建筑戴了顶绿帽子(哈哈,开个玩笑),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
植物们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热量都给挡在外面了。
2. 资源循环超巧妙。
建科中心里有一套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啊,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起来。
这些雨水可不会被浪费,它们会被用来灌溉屋顶花园里的植物,还能用于冲厕所呢。
这就好像是建筑自己有个小水库,自给自足,多聪明啊。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里面的通风设计也是一绝。
不是那种傻愣愣地吹风,而是通过巧妙的布局,让新鲜空气能够自然地在建筑里流动。
在里面办公或者参观的人啊,就像在森林里一样,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可舒服了。
二、成都来福士广场。
1. 独特的外形与节能。
你看这个来福士广场的外形,就像几个大盒子叠在一起,而且还扭来扭去的。
这个造型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哦,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让建筑的各个面都能更好地采光。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每个小伙伴都能晒到太阳一样。
白天的时候,自然光能照到建筑的深处,减少了白天开灯的需求,省了好多电呢。
2. 绿色植物的巧妙运用。
在广场周围和建筑的一些露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空调。
夏天的时候,植物们蒸腾作用会带走热量,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
而且植物还能吸收灰尘和有害气体,让在广场附近逛街或者上班的人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
3. 节水措施很实用。
这里也有雨水收集装置呢。
成都有时候雨下得挺大的,这些收集起来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就可以用于广场的清洁、景观喷泉之类的。
绿色建筑实例
1. 美国芝加哥绿色屋顶项目
该项目是一个采用绿色屋顶技术的工商业建筑群,面积达到了200,000平方英尺。
通过使用拼凑而成的屋顶花园,这些建筑物能够吸收雨水、吸收太阳能和减少建筑物排放。
2. 印度莫博伊市绿色建筑
在这座城市的繁华地段,一个由36个商业单元组成的绿色建筑已经开业。
这个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了绿色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自然通风系统。
这个建筑物取得了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认证。
3. 荷兰Eco-School
荷兰Eco-School是由裴佩尔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座绿色建筑。
这个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环保的学习空间,包括太阳能板、雨水回收系统、被动式自然通风系统和高效的隔热材料。
这个学校取得了经过认证的BREEAM(英国建筑环境评估方法)最高评级。
4. 北欧Nordic Built零碳排放建筑物
这个项目由三座高档住宅楼组成,这些楼采用了被动式设计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地热和自然通风。
这样的楼房平均每天只使用不到两千瓦时的能源,甚至在冬季也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来暖房。
5. 法国斯特拉斯堡旋转的绿色建筑叶片
这个叶片形状的建筑物被视为绿色建筑行业中的未来之星。
这个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风能和雨水回收系统,可以自动转动以获得太阳能更长时间的利用。
这个建筑物的设计使得水、风和太阳能在外部面积滾动而内部温度适宜。
这种结构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创造出独特的环保建筑。
绿色建筑案例范文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材选用、施工施工、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降低建筑运行成本的一种建筑方式。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绿色建筑案例。
1. 库勒贸易大厦(The Kresge Foundation)库勒贸易大厦是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市的一座绿色建筑,由美国公司SmithGroup设计。
该大楼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绿色建筑之一,同时也是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项目中第一个获得白色金级(LEED platinum)认证的办公楼之一、它采用了多种可持续策略,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和绿色屋顶。
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本土的自然景观和材料。
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被称为“瓜子金融中心”,是中国上海一栋标志性的超高层建筑。
该建筑是全球领先的绿色建筑项目之一,获得了LEED白金级认证。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筑采用了多项高效节能技术,如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智能光控系统和高效隔热材料。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垂直风能发电系统,减少了对外部电网的依赖。
3.新加坡樟宜机场航站楼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航站楼之一,其设计获得了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最高的“优秀”评级。
航站楼采用了多个可持续建筑策略,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高效隔热材料和雨水利用系统。
此外,航站楼还引入了自然通风和绿色景观,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4. 克里斯托弗·贝尔顿大厦(Christopher S. Bond Learning Center)克里斯托弗·贝尔顿大厦是美国密苏里州杰佛逊城的一座绿色建筑,是密苏里州立大学的一部分。
新西兰,惠灵顿,Telecom Central办公楼/ Architecture +
建筑师:Architecture +
地点:新西兰惠灵顿
设计团队:Stuart Gardyne, Stephen Poulopoulos, Michael Bennett, Andrew Camberis, Iain Hibbard, Arnie Makan, Nick Whiting, Claudio Holzer, Mervyn Rothwell, Ben Crichton, Lucy McAuliffe, Bridget White, Kim Manford, Rachel Logie, Kirsty Chamberlain, Craig Thomson
面积:35,000 sqm
年份:2011
摄影: Paul McCredie
Telecom Central办公楼是一栋14层的商业办公建筑,面积为35000m²(包括停车区域),它建造在惠灵顿市中心一片面积为3660 m²的区域内,其设计荣获了新西兰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五星级绿色环保建筑的殊荣。
该栋建筑于2011年12月份竣工,包括两栋高层办公楼:一栋位于威利斯大街,另一栋位于邦尔科
特大街,两栋建筑中间连接着南北走向的中庭。
位于威利斯大街的建筑包含钢筋加固的结构构架,这些结构构架源于现存的上世纪80年代的办公建筑(航空大厦),建筑师对其进行了扩建,同时建筑也涵盖了Tisdalls大厦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历史痕迹,包括立面和历史悠久的内部楼梯。
该栋建筑在地下停车场有75个停车位,同时也包括一系列从威利斯大街和邦尔科特大街可以直接进入的零售租赁商店。
建筑物内部的行人通道连接着城市的两个交通要道。
该栋建筑采用了一系列的建筑创新设计,包括使用有色的阳极氧化铝遮阳屏,这些遮阳屏既可以为北侧区域提供遮阳保护,同时也是南北侧立面的强烈视觉元素。
遮阳屏呈现出的形态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当观察者从两侧看过去时,遮阳屏便以金色实体构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当观察者直视前方时它便是透明的。
这也为边界立面增添了动态质感。
东西侧镶有玻璃的街道立面包括了组合玻璃幕墙装配系统,横跨在各个楼层之间。
每层的这些系统都有400毫米厚,或是垂直的,或者朝内外倾斜,以一系列垂直玻璃带的形式呈现出来。
尽管这些玻璃拥有明显的视觉功效和显著的热力性能,但它们的透明度仍然非常高,当过路的行人朝建筑物看时,能够清楚地看见建筑物内发生的一切。
另一个主要的建筑创新之处是中央中庭区域,它可以通向办公楼层,办公楼层安装了玻璃栏杆或落地玻璃(非Telecom公司的楼层)。
这个空间有十层楼高,形成了显著的视觉戏剧化效果,同时也非常狭窄,这样便能够保持楼层间的高度视觉联系,使自然光线可以渗入到办公楼层中,为南侧和北侧提供了美丽的景致。
在开放的规划办公区中,吊顶不再需要,同时呈现出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方案,此外还安装了集成的冷梁HVAC系统,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空间和高度的感知能力。
该栋建筑在80%的可用办公空间内,几乎将1800名Telecom惠灵顿公司的员工全部容纳进来。
7至11层约2500至2800平方米的大面积楼板使Telecom公司有机会大大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此外,该栋建筑还为规模较小的公司机构提供了空间,这些组织分布于约1150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区域和各种各样的街头零售商店内。
外文原文显示/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