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24
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一、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颌骨骨折(ICD10:S02.6)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6.76)(二)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外伤史。
2.临床检查存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3.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的骨折影像。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选择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适应证为:1.有外伤史,下颌骨骨折诊断明确;2.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和手术,危及生命的全身合并损伤已经得到有效处置,生命体征稳定;3.下颌骨骨折段错位明显,咬合关系紊乱。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02.6下颌骨骨折疾病编码。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尿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4.影像学检查(颅颌面及全身影像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另可根据是否为开放性损伤以及感染的程度决定抗菌药物的选用和预防性应用的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手术内固定物:骨折接骨板、钉和其他类骨折内固定物。
3.术中用药: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考虑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细胞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2.术后选用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根据骨折及感染的程度决定。
(十)出院标准。
1.全身一般情况稳定。
2.切口I/甲(口外切口)或(和)Ⅱ/甲(口内或开放性伤口)愈合。
下颌骨复位固定方法下颌骨复位固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概述下颌骨复位固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等疾病的手术方法。
下颌骨是面部骨骼的一部分,其骨折通常由外伤、事故等原因引起。
下颌骨骨折后,需要进行准确的复位和固定,以恢复其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下颌骨复位固定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等几种方式。
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是一种非手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方法。
它通常在骨折早期进行,以避免骨折移位和畸形愈合。
手法复位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用手将骨折断端轻轻复位,然后用颅颌绷带或石膏绷带进行固定。
手法复位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
三、牵引复位牵引复位是一种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将骨折断端复位的手术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等部位。
在进行牵引复位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X 线检查,确定骨折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医生会将牵引装置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通过牵引装置施加牵引力,使骨折断端复位。
在复位后,医生会用颅颌绷带或石膏绷带进行固定。
四、切开复位切开复位是一种通过手术将骨折断端复位的手术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移位严重的情况。
在进行切开复位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医生会在患者的面部做一个小切口,通过切口将骨折断端暴露出来,然后将骨折断端复位。
在复位后,医生会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进行固定。
五、内固定内固定是一种将骨折断端固定在位的手术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移位严重的情况。
在进行内固定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医生会在患者的面部做一个小切口,通过切口将骨折断端暴露出来,然后将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放置在骨折断端周围,将骨折断端牢固地固定在位。
内固定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移位和畸形愈合,促进骨折愈合和面部形态的恢复。
下颌颏部取骨3个5原则
下颌颏部取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颌面外科手术,它通常用于治
疗颞下颌关节紊乱、颌面骨折、颌面畸形等疾病。
在进行下颌颏部
取骨手术时,医生通常会遵循“3个5”原则,这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1. 5岁,在进行下颌颏部取骨手术时,患者通常应该年满5岁。
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之后,颌骨的生长发育已经相对稳定,手术后
不会对颌面骨骼的正常生长造成过多的影响。
2. 5毫米,手术中取下颌颏部骨块的厚度通常应该在5毫米左右。
这是为了确保手术取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对颌骨结构造
成过多损伤。
3. 5分钟,手术取骨的时间通常应该控制在5分钟以内。
这是
为了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风险,同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
手术效率。
总的来说,“3个5”原则在下颌颏部取骨手术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指导作用,它涉及到患者的年龄选择、手术取骨的厚度和手术时
间的控制,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在实
施手术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手术能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颌骨骨折的手术配合临床操作【目的】以手术的方法修复骨折的颌骨。
【适应证】适用于所有类型颌骨骨折患者。
【麻醉】全麻。
【体位】仰卧位。
【物品准备】骨科器械、囊肿敷料、手术衣、无菌手套、冲洗桶、冲洗球、1号线、15号手术刀、6X14圆针、吸引器盘、吸引器头、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持针器、钢丝、电刀、氯己定消毒棉球、油膏、无菌眼贴、开口器套、庆大盐水(0.9%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8万U)、1:100000止血水(0.1%肾上腺素lmg+0∙9%生理盐水100mL)、中拉钩、深拉钩、剥离子、复位钳、测深尺、镶子、锚固钉工具、锚固钉、弯板钳、切断钳、蚊式钳、手机、裂钻、磨头、可吸收缝合线。
【手术流程及护理配合】1.清点手术物品,置患者于仰卧位。
2.冲洗口腔:将油膏、中拉钩、大镶子传递给医生,然后冲洗口腔,其顺序为:3%过氧化氢消毒液500mL.0.9%生理盐水IOoOmL、氯已定消毒液500mL。
3.注射止血水:递深拉钩,递止血水注射于所需部位。
4.显露骨折部位:递15号手术刀、电刀切开黏膜;递剥离子分离骨膜及软组织,显露骨折部位,去除肉芽组织,对好骨折线。
5.(根据需要)颌间固定:递锚固钉工具、锚固钉、钢丝、持针器做颌间结扎。
6.骨折复位:对好骨折线后,如需用复位钳子固定,则递手机、裂钻、水,钻眼,复位钳子固定骨断端。
7,钛板固定:递钛板和蚊式钳,递弯板钳弯制钛板,钛板置于骨折处后递电钻、水,钻眼,递钛钉固定钛板。
8,拆除颌间固定:待钛板固定好后,递持针器、钢丝剪拆除钢丝。
9.冲洗口腔:生理盐水冲洗口腔。
10.健合伤口:递圆针1号线缝合骨膜,递4-0可吸收线缝合黏膜。
IL消毒、包扎:递氯己定棉球消毒,纱布卷加压包扎。
12.清理手术器械及物品,消毒灭菌备用。
下颌骨右侧髁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外伤或事故引起的。
这种骨折可以导致下颌骨的右侧髁突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从而影响患者的咀嚼、语言和面部外观等功能。
对于下颌骨右侧髁突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轻微的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制动、固定和药物治疗等来恢复。
而严重的骨折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修复和重建骨折部位,以恢复患者的颌面部功能和外观。
在治疗下颌骨右侧髁突骨折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以及注意饮食和口腔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总之,下颌骨右侧髁突骨折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颌面部骨折类型。
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颌面部功能和外观。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
下颌骨骨折手术记录一、患者信息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34岁婚姻状况:已婚二、病史摘要患者于4天前踢足球时不慎摔伤,当即昏迷约1-2分钟,无恶心、呕吐症状。
被送至当地陕西中医大医药附属医院,行输液治疗,并行头面部CT检查提示:下颌骨骨折。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以“下颌骨骨折”收入院。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三、体格检查下颌部肿胀、压痛,口内检查见下颌骨骨折线,张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
四、辅助检查头面部CT检查提示:下颌骨骨折。
五、诊断下颌骨骨折六、手术名称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七、手术过程1.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 手术切口:口内切口。
3. 手术步骤:切开黏膜,暴露骨折断端,清理骨折断端间血凝块及软组织,将骨折断端复位至正常位置,用钛板固定骨折断端,确认固定牢靠后,冲洗伤口,缝合黏膜切口。
4. 术中出血:约XXXml。
5. 手术时间:共XXX分钟。
6. 术中用药:预防感染及止血药物。
7. 术中情况:手术顺利,出血少,麻醉效果好。
8.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止血等输液治疗。
流质饮食,保持口腔卫生。
术后第2天开始张口训练。
9. 术后病理:送病理检查。
八、术后情况1. 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
2. 口内伤口无明显出血及肿胀。
3. 张口训练配合良好。
4. 病理回报:下颌骨骨折。
5. 随访计划: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下颌骨骨折全麻注意事项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外伤,治疗过程中使用全麻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关于下颌骨骨折全麻注意事项的详细回答。
一、手术前准备:1. 术前评估:在使用全麻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内容,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任何与全麻相关的风险因素。
2. 饥饿:为了避免术中引起呕吐和窒息,患者需要空腹,在手术前4-6小时停止饮食,并至少禁食8小时,以减少术中食物误吸的风险。
二、麻醉药物的选择:1. 全麻诱导:一般情况下,下颌骨骨折手术采用静脉麻醉或混合麻醉。
在诱导期间,可以使用静脉麻醉药、麻醉诱导剂等进行诱导。
往往选择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的药物,以便在手术结束后能快速恢复醒静。
三、呼吸道管理:1. 气道保留:由于下颌骨骨折的存在,患者可能无法保持气道的通畅。
因此,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应保留气道通畅,如选择咽气管插管、面罩通气等方式。
2. 吸痰: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吸痰,以防止因口腔渗漏物进入气道引起误吸。
四、麻醉监测:1. 监测各种生理指标:全麻中需对患者进行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理指标,以及动脉压力监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等。
2. 体位:由于下颌骨骨折手术需要施加牵引力,因此在手术期间需要将患者置于固定的体位,以便手术操作,压纱巾等协助操作,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需密切注意。
五、麻醉结束:1. 醒静: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麻醉的清醒和清洁。
术后需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2. 患者安全:麻醉恢复室是患者从手术室转到病房或出院之前的过渡阶段,此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控,检查伤口出血、窒息、气道阻塞等问题。
确保患者的安全后,才能完成全麻的转移。
综上所述,下颌骨骨折手术中选择全麻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准备措施,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和气道管理方式,并在术中进行监测和调整,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下颌骨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下颌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击致伤,道路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
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部骨折40%~60%左右。
由于下颌骨承托下颌牙列,参与构成咬合系统,同时还参与颍下颌关节的构成,且是颌面部唯一能动的大骨,因此伤后对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影响较大。
二、适用范围下颌骨骨折。
三、诊断(-)骨折分类1,按骨折性质分类①青枝骨折:骨裂或皮质骨折裂,但骨连续性完好;②闭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完好,骨折呈封闭状态;③开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损伤,骨折部位与外环境直接相通;④简单骨折:骨折单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⑤复杂骨折:在下颌骨多个区域发生骨折,有明显移位;⑥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明显移位;⑦骨折骨缺损:骨折伴骨缺损及移位。
2.按骨折部位分类分为镰突骨折(骨折线位于或延伸至乙状切迹以上)、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颌角骨折(磨牙平面向后水平延伸线与第二磨牙远中垂线之间的骨折)、下颌体骨折(须孔后和下颌角前区域骨折)、须正中及须旁骨折(须孔之前)、牙槽突骨折。
3.按骨折线方向分类分为有利型骨折和不利型骨折。
前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垂直;后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平行。
(二)临床表现与专科检查1.骨折部位肿胀、疼痛2.软组织撕裂、血肿和淤斑3.牙齿松动和骨擦音下颌骨骨折时,常合并牙外伤导致牙齿松动,当将双手拇指放在牙列上,其他手指放在下颌骨下缘,双手做相反方向轻微运动时,可在骨折部位探知骨擦音和骨异常动度。
4.咬合关系改变咬合关系的改变高度提示存在下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下颌骨骨折、颍下颌关节损伤均有可能引起咬合关系改变。
双侧下颌角或踝突骨折可导致后牙早接触或前牙开合;前牙牙槽突骨折或须旁骨折移位可导致后牙开合;同侧下颌角和须旁骨折可导致单侧开合;下颌正中和踝突骨折,同时下颌后部骨关节外展移位,可导致后牙反合。
5.下唇麻木、感觉异常或迟钝外伤后下牙槽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往往是下颌骨在下颌孔远心端出现骨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临床上,大部分发生在下颌角、体部和须部的非移位性骨折通常不会导致下唇麻木。
标题:下颌骨骨折病程记录:重建笑容的奋斗与疗程
引言:
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本文将从病程记录的角度出发,详细叙述一位患者经历下颌骨骨折后的治疗过程和康复经历,以及他挑战困难、重建笑容的奋斗与疗程。
第一部分:意外事故引发的下颌骨骨折
1.1 事故经过及诊断结果
1.2 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心理反应
第二部分:手术治疗与康复初期
2.1 手术过程及恢复期
2.2 疼痛与饮食困扰的挑战
2.3 患者家属的陪伴与支持
第三部分:康复中期:化病痛为动力的重建
3.1 物理治疗与恢复训练
3.2 心理咨询与康复心态调整
3.3 康复过程中的疑虑与困惑
第四部分:康复后期:重拾自信与完整的笑容
4.1 重建个人形象的努力
4.2 专业治疗带来的改变与挑战
4.3 找回自信与重获社交生活的信心
结论:
通过这位患者的病程记录,我们深刻认识到下颌骨骨折对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然而,经过正确的治疗和积极的康复努力,患者成功重拾自信并重建了完整的笑容。
这个病程记录不仅给予了患者本人很大的满足,也为其他患者提供了教训和希望。
探讨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并开发更定制的康复方
案,以帮助更多的患者重塑自信和幸福的生活。
注:本文为人工创作,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
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