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轨钢管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209.00 KB
- 文档页数:4
电缆(diànlǎn)井及过轨管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gōngchéng)概况:本管段施工(shī gōng)里程为DK211+404.83~DK213+650.68,电缆(diànlǎn)井分为两种型号(xínghào),分别为Ⅰ型电缆井,Ⅲ型电缆井。
其中Ⅰ型电缆井适用于一般地段的通信、信号或牵引供电线缆或设余长;Ⅲ型电缆井适用于电力线缆过轨或设余长。
具体设置里程及各型号电缆井尺寸见附图及附表。
在对应电缆井处同时施工过轨管,通信信号过轨管采用HDPE管,电力过轨处采用C-PVC管,埋设根数见附表。
二、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2.1.施工工艺:2.1.电缆井施工工艺:放线→人工开挖电缆井(钢筋加工)→现场技术员验收→C15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立模→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灌注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安装预制盖板由技术人员测量定出基础位置,撒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线四周,用彩条布或塑料布对级配碎石进行覆盖,以防土石等污染级配碎石。
基础开挖后,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及承载力等,允许偏差符合要求后,立即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电缆井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2.2.过轨管施工工艺:核对图纸→材料准备→施工前碾压→沟槽开挖→过轨管埋设→混凝土封包→回填2.施工要求:2.1电缆井施工要求2.1.1放线:根据设计里程放出十字线和标高,开挖采用1:0.1放坡,并用白灰洒出开挖线。
电缆井顶面标高与电缆槽盖完盖板后的顶齐平(路肩标高);平面位置,电缆井中心位于路肩处向路基中线方向6cm;(即电缆槽中心在没有加宽的正常路段距线路中心线的偏距为4.24米)。
2.1.2、人工开挖电缆井:放线完毕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机械开挖轮廓线要比结构轮廓线每个方向小30cm,再采用人工修边及清底,以避免出现超挖并破坏路基本(jīběn)体结构。
开挖时应特别注意不要破坏预埋的过轨管。
工程技术交底书
图4 过轨管侧视图
三、路基段、过渡段过轨管
本线双线区段,在每个信号中继站信号房屋处预埋信号过轨管8根(直径为φ100),并预留电缆井(II型)。
在路基区间设置的 GSM-R无线基站、信号中继站、电气化所亭(牵变所、分区所等)等区间接入点处,均需预留通信过轨管共计4根;并在过轨管两端、线路两侧均设置通信 I型电缆井,每 2 根过轨管两端设置1对电缆井,共计4个电缆井;2对过轨管间隔在30-50米左右。
图6 路基区间接入点通信过轨示意图
路基上电力电缆均需引入路基外牵引变电所、分区所等电气化所以及区间无线。
工程位置蒲县隧道进口工程名称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交底工程项目过轨管线预埋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12年2月18日交底内容及附图交底人姓名复核人姓名时间时间接受人姓名分部总工姓名时间时间姓名姓名见交底签到表一、工程概况蒲县隧道进口DK277+406~DK279+572.5段,围岩主要为粉质粘土、硬塑、呈大块状压密结构,裂隙发育、含水;过轨管线分信号过轨、电力过轨、通信过轨,蒲县隧道进口共有14处预埋过轨管线。
二、通信过轨(一)槽道要求:隧道内路面向大里程右侧设臵通信电缆槽,通信电缆槽与信号电缆槽合用,共用盖板,盖板顶面与避车洞、设备专用洞室底面齐平,通信用槽净空100(宽)*300(深)。
(二)通信设备洞室要求:1、隧道内需设臵通信基站、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和近端机)设备,直放站处均需预留通信设备洞室,尺寸为4000mm(宽)*3400mm(高)(不含圆拱)*4000mm(深),基站处均需预留通信设备洞室,尺寸为4000mm(宽)*3400mm(高)(不含圆拱)*5000mm (深),要求作防水处理。
2、隧道内通信机械室均应满足一级防水要求,洞口封墙,并应满足装设防护门的要求(防护门高2.2米,宽1.2米)。
3、在隧道内通信设备洞底部设光缆余长腔,净空尺寸不小于1000mm(宽)*800mm (高)*300mm(深),并满足一级防水要求。
4、通信电缆槽至通信设备洞室的电缆余长腔预埋4根内径为Φ100热浸塑钢管。
5、洞室内沿两侧壁底面设通信地槽。
6、电缆槽、设备机房应保证通信设施基础无积水。
工程位置蒲县隧道进口工程名称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交底工程项目过轨管线预埋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12年2月18日交底内容及附图交底人姓名复核人姓名时间时间接受人姓名分部总工姓名时间时间姓名姓名见交底签到表(三)通信过轨相关要求:1、隧道内电力设备洞室处需预留通信过轨防护钢管,管内径为Φ100mm,连接对侧通信电缆槽,管材、电缆槽及余长腔之间连通的弯曲半径不小于900mm.通信在区间电力箱式变压器位臵过轨的数量见附件图纸。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铁路过轨管道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参与铁路过轨管道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环境及条件- 确认施工地点、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确保施工安全。
- 了解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天气、季节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2. 施工工艺及流程- 介绍过轨管道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管道制作、管道运输、管道安装、管道验收等环节。
- 详细讲解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安全措施- 人员安全:-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 设备安全:-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 环境安全:-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防止物品滑落伤人。
- 做好排水、防滑、防坠落等措施。
- 消防安全:- 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定期进行检查。
- 施工人员应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4. 应急处置- 遇到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 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
- 火灾发生,应迅速报警,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5. 质量要求- 确保过轨管道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2. 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
3. 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五、交底时间[填写交底时间]六、交底人[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七、记录人[填写记录人姓名及职务]八、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铁路施⼯过轨管埋设技术交底
沈丹铁路客运专线技术交底纪要SDTJ- 3 标段
⼯程项⽬:
编号:
记录者:(签字)交底者:(签字)技术负责:(签字)技术部门:(盖章)⽇期:
交底记录
路基预留过轨管处两侧均设置电缆井(I电缆井),过轨管的两端分别进⼊电缆井内,过轨管管头距离电缆井底部100mm。
过轨管采⽤内径为100mm热浸塑(或镀锌)钢管,过轨管连接⽅式采⽤管箍连接。
2、隧道内过轨管均采⽤内径为100mm热浸塑钢管,钢管⼀端与通信(电⼒)电缆槽沟通,钢管底部与电缆槽底部平齐另⼀端伸⾄线路对侧通信(电⼒)电缆槽内,钢管弯度应不⼩于120°(过轨管打弯处采⽤120°弯头连接)。
⼆、专业要求
1、隧道进出⼝的通信和电⼒电缆井,四电要求通信电缆井靠⾥(靠着隧道⽅向);
2、轨道管没有穿直径4MM铁丝(或采⽤钢丝),两端各留1M,管⼝⽤软布或泡沫填充剂进⾏封堵,防⽌碎⽯等杂物进⼊管内,造成堵塞;
3、过轨钢管垂直于线路平⾏排列,间距50mm;通信过轨管要求距电⼒过轨管净距在1m以上;
4、光管埋设深度需保证过轨管在施⼯后不断裂、不变形、不堵塞。
注:此表写不下可⽤附页。
接底单位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