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锦州房地产市场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50
锦州.四月天调研报告第一部分:项目介绍楼盘地址: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与松坡路交汇处项目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率:一期为1.58,二期为1.93绿化率:25%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士英街与松坡路交汇处,是目前锦州市最具文化气息和发展前景的区域。
周边自然环境优越,教育、医疗、购物等生活配套完善,交通网络发达,10余条公交线路贯穿于此,可以到达锦州市任何一个区域。
公交线路:206路、环路、7路、111路、125路、117路商业配套:东东快车超市、王屯市场、辽工市场、牧校超市、大拇指超市教育配套:敬三小学、爱心幼儿园、卫校、牧校、辽工、医大、十二中学、农经、党校、电力医疗配套:北湖医院、205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三院、石化医院(各医院周边还有一些小药店)餐饮、娱乐、休闲场所:富祥酒楼、百度烤肉、金玉馅饼、天香楼一品饺子、吉祥馄饨、石化游泳馆、石化体育馆、北湖公园邮局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商业银行石化支行、邮政储蓄2.建筑风格本项目在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深层次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致力于构筑一个生态、健康、宜居的多元化人文景观居住环境。
绿化率25%以上,楼间距最大可达近70 米。
住宅面积区间50-110平方米,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分配户型,方正明快的线条,采光通风良好,动静分离,极大的提升了户型舒适性。
就在会所的后面,在绿树草坪间矗立着一栋栋豪华气派的现代风格的高楼,大楼外贴面砖,外观呈淡黄颜色。
住户全部朝南,采光极好。
走近大楼仰视,大楼高耸入云;远观大楼,南向卧室全部封上进口玻璃幕墙,豪华气派。
远观近看,让人心动,令人感叹。
大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小到建筑线条走向及一砖一瓦的颜色搭配,无不显示其用心。
气势简洁而不简单,气派而不张扬,和谐有度的建筑比例配以精良高档的外立面建材,使其堪称该地段的一组标志性建筑。
3.项目背景:锦州申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香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锦州注册兴建的外资专业房地产企业。
某地区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doc 15页)05年第三季度滨海地区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一.宏观环境(一)政策环境2005年,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莫过于“宏观调控”了,今年上半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六部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
这些宏观调控政策旨在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稳定房地产价格,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季度是前一阶段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调整和调控效果的检验时期,因此,今年7-9月份,国家没有出台大的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
2005年7-9月份出台的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主要政策法规:(1)新上市项目塘沽区新上市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这些新开项目基本上是在9月份推出的。
目前塘沽多数楼盘未正式开盘,尚处于客户积累阶段,多数项目开盘均有较火爆局面。
2005年7-9月塘沽区新上市楼盘(2)已上市项目塘沽区第三季度已经上市的项目共20个,总建筑面积约为166万平方米。
其中可供销售面积(上季度结转)约69万平方米,平均销售率约66.7%。
塘沽中心(街里、新村):碧海鸿庭、鑫铭水岸京山铁路(至津塘公路):荷香园、贻信园、滨海人家海洋开发区(工农村):贻景花园、贻正嘉合、广厦富城(水域未来城)、德景蓝郡、欧美风情小镇新港:紫云绿洲、贻芳家园、紫云名居、幸福家园、馨苑新城、尚海国际河南(东西沽):远景庄园、水岸阳光、碧水庄园、宏苑领海2. 开发区(1)新上市项目开发区7-9月份新推住宅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
其中天保•金海岸两期共推出近800套,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所以,第三季度开发区新增住宅供应量约为50万平方米。
2005年7-9月开发区新上市项目注:统计数据截止到2005年9月30日。
(2)目前已上市项目2005年7-9月,开发区已经在售的项目5个,总建筑面积45.22万平方米。
2005年的可供销售面积(上季度结转的)约16万平方米,平均销售率约81.9%。
锦州房价趋势锦州是辽宁省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锦州的房价也一直在不断上涨。
下面我将对锦州房价的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从近几年来锦州的房价变化来看,整体呈现了稳步上涨的趋势。
作为辽宁省的龙头城市之一,锦州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日益趋紧,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其次,锦州的房价上涨也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锦州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不足,供需关系失衡,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此外,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项目的纷纷落地,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再次,政策因素也对锦州房价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购房限制政策相对较松的情况下,购房需求会相应增加,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此外,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干预也会对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通过限制购房人数、提高购房门槛、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方式,来稳定房地产市场,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最后,锦州的房价趋势还与周边地区的影响有关。
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之一,锦州的房价不仅受到本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城市房价的影响。
如果周边城市房价上涨,会带动锦州的房价上涨;反之,如果周边城市房价下跌,也有可能对锦州的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锦州的房价趋势整体上呈现上涨的趋势。
这种趋势与经济发展、政策因素、供需关系以及周边城市的影响密切相关。
随着锦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房价的上涨势头可能会继续,但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强调控,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锦州市(全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分析报告对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做出全面梳理,从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理解,洞悉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第二节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三、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3四、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表2: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3 表5: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锦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8 表15: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锦州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重要的省份之一,其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辽宁省房地产市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报告旨在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现状、政策影响因素以及市场前景展望,为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现有数据和市场情况的研究,本报告将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以期为促进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例如: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报告的目的、概述和文章结构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整体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深入分析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现状、政策影响因素和市场前景展望,为读者呈现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在结论部分,将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总体评价,提出建议措施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综合性的结论和展望。
通过以上三大部分,本报告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展望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前景。
文章1.3 目的部分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市场的现状,分析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因素,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促进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引起社会各界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关注,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政策的完善。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市场现状、政策影响因素和市场前景展望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市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等。
总的来看,辽宁省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定的调整期,政策调控措施对市场影响明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整体市场表现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2023年辽宁省房地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辽宁省房地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辽宁省房地产行业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内容。
通过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建议,并促进辽宁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市场概况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规模庞大,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目前,辽宁省房地产业已经成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辽宁省房地产市场以住宅为主,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市场也逐渐兴起。
二、发展趋势1.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辽宁省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供应过剩现象比较明显。
随着辽宁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住房需求持续增加,但市场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
2.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策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保护了购房者的权益,但也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3. 创新发展模式:为了促进辽宁省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多元化经营。
例如,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
三、影响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购房者的购买力越强,房地产市场就越繁荣。
2. 政府政策: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政策引导和干预对市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政府的调控政策能够有效控制市场的供求关系,保护购房者的权益,刺激市场活动。
3. 城市化进程:随着辽宁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四、未来发展前景1. 转型升级:辽宁省房地产行业需要加速转型升级,从过去的房地产开发商向房地产服务商转变。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等,开发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
2. 加大智能化建设:辽宁省房地产行业需要加大对智能化建设的投入,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品质和竞争力。
锦州房产的发展趋势锦州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辽宁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锦州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锦州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发展,锦州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锦州作为辽宁省的一个沿海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人才流入,这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锦州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锦州的房地产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过去几年来房地产开发商普遍存在盲目扩张和过度投资的现象,导致房源过剩,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然而,随着政府的调控措施的出台和市场的自我调整,锦州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渐得到了改善。
再次,锦州房地产市场的产品结构逐渐优化。
过去锦州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住宅为主,而商业、办公和公寓等其他类型的房产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人们对于各类房地产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未来锦州房地产市场将会朝着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结构将会得到更好的优化。
此外,锦州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出去库存和规范发展的态势。
去年以来,随着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房地产市场,锦州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整体回暖的迹象。
市场供应不断减少,库存压力得到了缓解。
与此同时,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规范发展。
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提高行业的竞争力,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锦州房地产市场将更加注重人居环境和品质。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锦州房地产市场将更加注重打造人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区。
同时,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品质管理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总结起来,锦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稳定增长、供需平衡、产品结构优化、规范发展和注重人居环境与品质。
浅析锦州市房地产市场前景一、锦州市城市概况锦州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开放城市,锦州是中国最北端的港口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开放城市,西连京津唐工业区,东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北有辽宁西部和内蒙东部及黑龙江、吉林地区的广阔腹地,在一定意义上说,锦州是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联结带,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交汇点,是内地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国外资金技术向腹地转移的桥梁与纽带,是沟通关内外的交通枢纽和辽西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条件。
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市辖6个市辖区(3个正式区,3个省属新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分别为:凌海市、北镇市、义县、黑山县、古塔区、凌河区、太和区,松山新区(原凌南新区与南站新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栖湾新区,总面积为10301平方公里,人口312.91万人(2011年)。
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具特色。
位于著名的“辽西走廊”的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滨海公路横贯全境。
有“四省通锦”之说。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622公里,黑色路面铺装率、二级以上公路比重、高速公路里程都居辽西之首。
拥有营运公共汽车537辆,运营线路网长度467公里;运营出租车3884辆。
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大增强了锦州的城市影响力和经济、文化的辐射力,也为锦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天然的基础。
锦州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到2009年末,全市园林绿地面积259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874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95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
锦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贸重镇,更是一座生机勃勃、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现代优秀旅游城市。
锦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锦州市(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序言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解读报告对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做出全面梳理,从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理解,洞悉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第二节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三、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 (3)四、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表2: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3)表5: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 表9: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8 表15: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锦州市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房地产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锦州市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正文:----------------------------------------------------------------------------------------------------------------------------------------------------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锦政办发〔2015〕8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辽政办发〔2015〕54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切实承担起稳定销售、稳定供应、稳定预期、防范市场风险的主体责任,依据住房现状调查、需求预测以及在建、在售住房规模等,立足管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人口等约束条件,加快编制各县(市)区“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
对住房的建设总量、供应结构、空间布局和开发进度等做出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确定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
2015年10月底前,各县(市)区要将本县(市)区“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报市住建局。
2015年12月底前,市住建局要将全地区”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报省住建厅备案。
各县(市)区要细化落实税收等支持政策,强化市场交易管理,加强市场风险防控。
各县(市)在9月1日前要完成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建设。
建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在商品房预售、交易合同备案、交易资金监管、房产测绘、档案管理等产权管理环节,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服务市场的能力。
二、进一步实行奖励政策自本文下发之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居民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商品住房,按缴纳契税额50%补贴,购买144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按缴纳契税额25%补贴,购买非商品住房按缴纳契税额25%补贴。
XXX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2)--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47%。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森林覆盖率达到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晋升为国家园林城市。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条件有较大改善。
(四)我市重点区域未来规划和建设1、进一步增强区域新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2、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同步实施,建设现代化城市。
3、旧区基础设施与环境不断完善。
4、城市道路、广场、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新世纪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围绕城市水系加快滨水地区建设,形成滨水绿化系统,初步形成生态市、园林城,城市骨架。
二、XXX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纵观我市房地产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个世纪八十年末我市房地产开发行业起步,每年开发量在10万平米左右,建设的住宅小区面积较小,上个世纪90年代末,商品房价格在1000元/㎡左右,2000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物分房的终止,银行按揭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开始,我市的房地产业被进一步激活,特别是锦州嘉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我市开发建设的王仔花苑,将我市的商品房价格首次提升到2000元/㎡以上,并带动了其他地产项目价格的提升;2000年到2007年之间,我市房地产行业始终处于比较低迷的阶段,房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徘徊不前,始终维持在2000元-2400元左之间;2008年以来,随着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建设,我市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发规模明显增大,中心城区每年开发规模都在70-100万平方米,我市的房地产开发,已从以前的单一楼盘开发向大规模区域开发转变,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小区的规划设计及小区内的物业配套上,都有了质的变化,从而提升了我市的房地产开发品位,2008年天伦王朝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秀水家园小区成为我市首个高档别墅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