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的应用案例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活化能降低的途径,有效地影响反应速率。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个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应用的案例,展示其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范围。
1.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催化剂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系列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通过使用催化转化器,可以将这些有害物质催化转化为无害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
催化剂通常由铂、钯、铑等贵金属制成,这些金属能够提供较高的催化活性,促使有害物质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发生。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催化剂案例是催化剂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例证之一。
2. 化学合成中的催化剂化学合成是从原料中制造出所需化合物的过程。
许多化学合成反应需要高温和高压才能进行,这会导致能源浪费和不良环境影响。
催化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所需温度和压力,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节约能源。
例如,炼油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可以加速石油分子的转化,提高燃料的质量和产量。
3. 生物催化剂的应用除了无机催化剂外,生物催化剂也在化学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酶是一类天然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例如,消化过程中的酶能够加速食物的降解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另外,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也利用酶催化反应,如啤酒酿造、纺织品处理和制药工艺等。
生物催化剂的酶能够在室温下运作,降低了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催化剂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能源转换涉及将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氧化产生电能的装置,催化剂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燃料电池的催化剂通常由白金、钯等贵金属制成,用于促进氢氧化和氧还原反应。
这种催化剂的应用使得燃料电池成为一种可持续、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案例还有很多,上述仅为其中的一部分。
通过催化剂的应用,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
计算公式为,单位为或。
同⼀个化学反应pC(g),同⼀段时间内,⽤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是意义相同。
当⽤不同物质表⽰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之⽐等于化学⽅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即v(A):v(B):v(C)=m:n:p。
⼀、同⼀反应中⽤各物质表⽰的反应速率换算的计算例1、反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半分钟后,⽔蒸⽓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成速率)可表⽰为()A.B.C.D.解析:⾸先根据题意求出的值,然后再利⽤规律求其他各物质的反应速率。
显然只有C项符合题意。
⼆、确定反应速率的相对快慢例2、反应A(g)+3B(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②③④则四种情况下,该反应进⾏的快慢顺序为______。
解析:将不同物质表⽰的速率利⽤规律换算为⽤A物质表⽰的速率,则有:,则②表⽰的,则③表⽰的,则④表⽰的故反应进⾏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
三、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例3、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可⽤各反应物或⽣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C.D.解析:对于同⼀物质⽽⾔,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本题某选项中两种物质表⽰的=⽅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则该选项中任⼀物质的⽣成、消耗速率相等。
由此可知本题应选C项。
四、确定化学⽅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4、某温度时,在2L的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__________。
解析:由化学反应速率确定化学⽅程式分两步进⾏:第⼀步:选取确定反应物和⽣成物;第⼆步:根据反应速率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化学⽅程式。
化学反应中速率与平衡的关系及实验验证案例(正文)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过程,其速率和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速率与平衡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案例来进一步说明这种关系。
1. 速率与平衡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量。
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2. 速率与平衡的关系速率与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反应初期,反应物的浓度较高,反应活性也会较高,此时反应速率比较快。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少,反应速率会逐渐降低。
最终,当反应物的浓度达到一个平衡点时,反应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
3. 实验验证案例: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于验证速率与平衡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将其投入两个不同的容器中。
2)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添加酚酞指示剂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中和点。
酚酞是一种指示剂,当反应溶液呈现粉红色时,说明反应达到中和点。
3) 在实验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记录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并测量不同时间点下的反应物的浓度。
4)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并分析曲线上的变化趋势。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记录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溶液的颜色从初始的透明变为粉红色,说明反应达到了中和点。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曲线显示,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结论:根据以上实验验证案例可知,化学反应中速率与平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在反应初期,反应速率较高,随着反应进行,速率逐渐减慢,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这是因为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而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导致速率下降。
总结:化学反应中速率与平衡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并进一步理解速率与平衡之间的关系。
大学实验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 难题解析 [TOP]例7-1 HNO 2分解反应机理如下,求总反应的速率方程表示式。
分析 复合反应的每一步都是元反应,反应的速率方程由速率控制步骤决定。
解 )2(HNO O)2(H )2(NO (NO)21c c c c k = , )2(N O )4O 2(N 22c c k = =)O 2H ()NO ()2HNO ()NO ()2HNO (212123c c c k c c k k k ⨯ v =)O 2H ()NO ()2HNO (222123c c c k k k 例 7-2 证明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要的时间近似为半衰期的10倍。
解 t 1/2 = 0.693/ k例 7-3 根据如下的气相反应相关数据T (K) 600 645k (L 2·mol -2m·in -1) 6.62⨯ 105 6.81⨯ 105k’ (L·mol -1·min -1) 8.40 40.8求:(1)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
解 (1)600K 时,451088.740.81062.6'⨯=⨯==k k K 640K 时,451067.18.401081.6'⨯=⨯==k k K (2)正反应的活化 121221ln )(k k T T T RT E a -= = 51062.651081.6ln K )600645(K 645K 600K mol J 314.811⨯⨯-⨯⨯⋅⋅-- =2.02 kJ ·mol -1 逆反应的活化能 122112'''ln )(k k T T T T R E a -= =40.88.40ln K )600645(K 645K 600K mol J 314.811-⨯⨯⋅⋅--=113.0 kJ ·mol -1学生自测题 [TOP]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计算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 A 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9篇】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篇一教学过程: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V == △C/ t 单位是:l/(Ls)或l/(Lin)或l/(Lh)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l和3l的H2和N2,发生N2 + 3H2 2NH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N2 + 3H2 2NH3起始量(l):1 3 02s末量(l):1-0.2 3-0.6 0.4变化量(l):0.2 0.6 0.4则VN2==0.2/2×2==0.05 l/(Ls)VH2==0.6/2×2==0.15 l/(Ls)VNH3==0.4/2×2==0.1 l/(Ls)【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即:VN2 :VH2 :VNH3 ==== 1 :3 :2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aA + bB == cC + dD来说有: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nB :△nC :△nD==== a :b :c :d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得形式出现在各类试题中,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公式:V=△C/t【例1】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开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度变为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用N2浓度变化表示:V(N2)=△C/t =(8mol/L- 6mol/L)/ 5min =0.4 mol/(L·min)用H2浓度变化表示:V(H2)= 0.4 mol/(L·min) × 3=1.2mol/(L·min);用NH3浓度变化表示:V(NH3)= 0.4 mol/(L·min) × 2= 0.8mol/(L·min) ;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对于反应来说,则有。
【例2】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A. (O2)=0.01 mol·L-1·s-1B. (NO)=0.008 mol·L-1·s-1C. (H2O)=0.003 mol·L-1·s-1D. (NH3)=0.002 mol·L-1·s-1解析:反应的平均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已知容器体积为5 L,时间半分钟即30 s,N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3 mol,则c(NO)=0.3 mol/5 L=0.06 mol·L-1。
化学初中教材化学反应速率案例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指标。
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控制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也会有一些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案例一: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关于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案例。
以锌与稀盐酸反应为例,化学方程式为:Zn + 2HCl → ZnCl2 + H2↑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反应瞬间放出一些气体,并且锌片逐渐消失。
这是因为金属锌与酸发生反应,产生了氢气和相应的盐。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因素来影响这个反应的速率:1. 温度:实验证明,温度升高会显著加快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高温下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碰撞频率增加,有效碰撞的可能性提高,从而反应速率增加。
2. 浓度:酸的浓度提高会加快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酸的浓度提高意味着更多的酸分子存在,增加了有效碰撞的概率,从而促进了反应速率的增加。
3. 表面积:金属锌以片的形式与酸反应时,锌片的表面积较小,与酸的接触面较小,因此反应速率较慢。
但如果将锌片打碎或变成粉末形式,锌的表面积就会增加,与酸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案例二: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的重要反应之一。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也会有一些案例来介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光照的作用。
实验证明,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强度的光照会加快光合作用速率,而低强度或无光照则会减慢光合作用速率。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核心反应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当光照强度足够时,光能能够充分提供给光反应所需的能量,使得光合作用的速率提高。
而当光照强度降低时,反应所需的能量无法得到充分供应,导致光合作用速率减慢。
此外,光照的颜色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主要来自叶绿素,而叶绿素对红、蓝光吸收最大。
所以当植物处于红光或蓝光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会提高。
8.某学生用优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B段表示反应速率最慢B.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C.OC段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D.OC段表示反应产物中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9.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为()A.等于10s B.等于12s C.大于12s D.小于12s10.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 最大的是()A.v(A)=0.15mol/(L·min) B.v (B)=0.6 mol/(L·min)C.v (C)=0.3 mol/(L·min) D.v (D)=0.1 mol/(L·min)参考答案:1、D2、C3、D4、C5、C6、B7、A8、A9、C 10、B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实验教学;视频展示10.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实验探究寻找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并初步通过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
在本节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内容的的深度和广度,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
本节教材只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实验认识到不同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知道反应条件的改变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根本原因和相关理论分析,在《化学反应原理》中会详细介绍。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提问引导——组内讨论——提出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讨论并汇报实施过程和结论——对本组及对其他组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
不但顺利完成了任务,教学效果明显比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更好。
公开课教案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
执教者:阜宁明达中学余正富
时间:2007.3.21上午第一节
地点:高一(1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阅读教材引入]本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章的意义
两个问题: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问题。
意义:是学习化学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并能指导化工生产。
[录象] 古代建筑物受到腐蚀的记录片。
[讲述] 从片中我们知道,古代建筑物在本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的原因是酸雨。
为什么会使腐蚀的速度变快呢? 这就是我们第一节要研究的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板书]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指导实验] [实验2-1] 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大理石反应。
现象:在加入盐酸的试管里,大理石与盐酸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而加入醋酸的试管里,反应缓慢,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讲解]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一样,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呢?
结论:不同的化学反应有快有慢。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略
[设问]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是否一样呢?让我们看下面的练习。
[投影]练习:在给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
起始时加入氮气和氢气且浓度分别为1.0 mol/L 和3.0 mol/L,2秒后,氮气的浓度为0.8 mol/L ,氢气的浓度为2.4 mol/L,氨气的浓度为0.4 mol/L 。
分别用氮气、氢气和氨气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这2秒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有什么关系?
[计算、思考]
3H2 + N2 = 2NH3
起始 3.0 1.0 0
浓度mol/L
2S后 2.4 0.8 0.4
浓度mol/L
[总结]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数比,应指明是用那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实质是平均反应速率。
[过渡] 下面来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补充实验:
在三只试管里分别放入5 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分别加入长短、粗细大致相同的铜丝,铝丝,铁丝。
[讲解]铜是氢后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的反应速率快,说明物质的性质即内因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那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如何影响呢?
现象:铜丝与稀盐酸不反应;铝丝比铁丝溶解的快,气体生成的快。
[板书]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指导实验][实验2-2] 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并给其中一个加热。
[实验2-3] H2O2的分解反应
(2-2)现象:在加入1 mol/L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在加入0.1 mol/L 盐酸的试管中气泡产生得很慢。
加热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2-3)现象:在H2O2中加入MnO2粉末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在没有加入MnO2
粉末的试管只有少量气泡。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有那些?是如何影响的?
[回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有浓度、温度和催化剂。
浓度越大、温度越高、使用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板书]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设问]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为什么?
[回答]
对于气体来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积与所受的压强成反比。
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就缩小,则浓度就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加快。
[板书]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阅读]P35 最后自然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还有什么?
[设问]为什么在补充实验中选择长短、粗细大致相同的金属?
[回答]因为固体颗粒的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追问]怎样影响?
[回答]颗粒越细,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留疑]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练习]
1、反应4NH3(g) + 5O2(g) == 4NO(g)+6H2O(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
分钟后,水蒸汽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外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 0.010 mol/(L·s)
B.v(O2)= 0.0010 mol/(L·s)
C.v(NO )= 0.0010 mol/(L·s)
D.v(H2O )= 0.045 mol/(L·s)
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用H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
B.用NH
3
C.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D.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
3、增大压强,能使下列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
B.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2和H2
C.将CO2通人石灰水中
D.Na2O溶于水
4、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2O3+ 3H2=2Fe+3H2O,采用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Fe2O3投入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通人H2 的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答案]
1、C;
2、C;
3、B、C;
4、A、D
[作业] P36:一、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领学生从定性角度到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速率。
本节课共
设三大板块:创设情境,建立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有关化学反应速
率的简单计算,其中建立学习化学概念的思维是重中之重。
本节课是以类比物理上上速度的概念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归
纳出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单位,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只
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策划者。
最后,再运用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做到从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