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消费税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06.00 KB
- 文档页数:21
会计审计160 全国流通经济白酒企业消费税税收筹划———以五粮液集团为例刘 欣 周海龙(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白酒行业是公认税负较高的行业,较高的税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会阻碍其健康发展。
白酒作为应税消费品,在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都需要缴纳消费税,但消费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较高,会给企业造成较高的税负,给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因此,白酒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情况,进行合法合理的税收筹划,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白酒企业主要的消费税筹划方式,并以五粮液集团为例进行研究,对白酒税收筹划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白酒企业;消费税;税收筹划中图分类号:F426.82;F406.7;F81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8-0160-03一、税收筹划概述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筹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节约税收成本,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
具有合理性、合法性、筹划性、综合性、时效性和目的性的特点。
税收筹划不同于避税,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是纳税人合理合法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自己的税负;而避税是纳税人通过钻税法的漏洞来规避税负,虽然算不上是违法行为,但与国家税收政策导向相违背,是对税法的滥用。
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税收筹划和避税加以区分,从而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消费税筹划方案1.包装物筹划(1)包装业务转移。
市场消费者繁多,每个消费者都有不同需求,为了满足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白酒企业一般会对白酒进行包装消费,从而使白酒的价外费用大大提高;同时,包装物是随白酒一同销售并单独计价的,因此会增加白酒企业的消费税税额。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白酒企业可以选择直接出售无包装的裸产品,或者进行必要的简易包装,然后销售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根据意愿进行包装,即将包装业务转移给下游企业。
五粮液企业价值评估案例一、背景介绍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
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白酒,包括五粮液、剑南春等品牌。
五粮液在中国白酒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品牌价值和企业价值备受关注。
二、企业概况1. 产品和服务五粮液主要生产高档白酒,包括五粮液、剑南春等品牌。
公司还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
2. 客户群体五粮液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国国内消费者。
3. 经营模式五粮液采用直销模式,通过自有门店和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4. 市场份额据2019年数据显示,五粮液在中国高端白酒市场中占有约30%的份额。
5. 财务状况2019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2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为81亿元人民币。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1. 直接资产法直接资产法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进行估值。
五粮液的主要资产是酒类生产设备、商标和专利等无形资产。
通过对这些资产的估价,可以得出五粮液的企业价值。
2. 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来确定企业价值。
五粮液的同行业企业包括茅台、洋河等。
通过对这些企业的市值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五粮液的市场估值。
3. 收益法收益法是根据企业未来能够带来的现金流量来确定企业价值。
通过对五粮液未来几年的营收和利润进行预测,并采用贴现率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最终得出五粮液的企业价值。
四、企业价值评估结果1. 直接资产法根据五粮液2019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总资产为约197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约1040亿元人民币。
考虑到无形资产如商标和专利等也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将公司总资产作为其最低估值,即约1970亿元人民币。
2. 市场比较法以2019年底的市值为基础,茅台、洋河等同行业企业的市盈率平均值为约45倍。
根据五粮液2019年净利润约81亿元人民币,将其乘以同行业平均市盈率,得出五粮液的市场估值约为3645亿元人民币。
3. 收益法根据五粮液过去几年的营收和利润数据,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预测未来三年内公司营收和利润分别为250亿元人民币和90亿元人民币。
五粮液税金及附加计算公式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也是中国酒类行业的代表之一。
作为一款高端白酒,五粮液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其销售额和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然而,作为一家企业,五粮液也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缴纳税金及附加,以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五粮液税金及附加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了解五粮液企业的税务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五粮液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有哪些。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企业需要缴纳的主要税金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这些税金和附加是根据企业的利润和销售额来计算的,每年都需要按时缴纳给国家税务部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五粮液税金及附加的具体计算公式。
首先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利润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
其次是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是根据企业的销售额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增值税 = 销售额×增值税率。
其中,销售额是指企业的销售额,增值税率是增值税的税率。
再次是消费税的计算公式。
消费税是根据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消费税 = 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消费税率。
其中,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是指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消费税率是消费税的税率。
最后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算公式。
这三项附加都是根据企业的销售额或利润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分别为:城市维护建设税 = 销售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 = 销售额×教育费附加率。
地方教育附加 = 销售额×地方教育附加率。
通过以上公式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五粮液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是如何计算的。
五粮液案例五粮液重塑品牌形象1994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公司携数百万现金与五粮液联姻,推出“福建与台湾”春”酒,拉开了五粮液品牌延伸的序幕。
随后,五粮液集团充分利用“五粮液”这一品牌优势成功的开发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粮神、五粮液、五福液等“五字头”的全国性品牌;同时针对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消费习惯、口味、经济条件都不一样的情况,开发了系列区域品牌,比如金六福、浏阳河、京酒。
在2000以前,五粮液的多品牌战略是白酒行业中最成功,的这些品牌为五粮液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利润贡献。
至2002年,五粮液家族已延伸出百余个品牌,创造了年销售70亿余元的辉煌业绩。
一时间,五粮液集团在业界开创了系列品牌经营模式被其他企业进行了极大效仿和复制。
然而,尽管品牌延伸成就了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但品牌的过度延伸也使五粮液的发展不堪重负,五粮液已经为自己的粗放型品牌延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五粮液品牌延伸始于1994年。
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公司已推广了五粮液、五粮春、五福液、金六福、六合春、浏阳河、北酒、铁满、甘一杯、四海春、盛酒、优酒、热酒、东方龙、遂乐等100多个品牌。
大多数品牌都不知名,需要“五粮液”的形象支持。
五粮液服务公司只有12个品牌的“娇贝”系列白酒,有12家企业在运营,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一些分子品牌在没有母品牌照顾的情况下消失了;由于控制不力,一些分子品牌相互勾结、诽谤,大大降低了五粮液的声誉。
五粮液本是高档酒的代名词。
然而,目前五粮液的品牌已经无限延伸到了低档酒的市场:既有一百多元又有几十元的五粮醇,也有几元钱的东方龙。
五粮液的一百多个延伸品牌价位主要集中在30-80元之间,产品的风格、个性和消费者群体没有什么差异,如此众多的同质产品挤在相同的市场空间,导致各品牌各自为政,同室操戈。
2001年5月,国家调整了消费税政策,对白酒实行复合评税。
随着白酒行业消费税的提高,五粮液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五粮液的收入水平急剧下降。
消费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5篇)第一篇:消费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消费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1.2月8日,宇丰汽车厂以20辆小汽车向宇南出租汽车公司进行投资。
按双方协议,每辆汽车折价款为16万元。
该类型汽车的正常销售价格为16万元(不含税),宇丰汽车厂上月销售该种小汽车的最高售价为17万元(不含税)。
该种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为5%。
该汽车厂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2.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信义公司采取多样化生产销售策略,生产粮食白酒与药酒组成的礼品套装进行销售。
2012年6月,该厂对外销售700套套装酒,单价100元/套,其中粮食白酒、药酒各1瓶(若单独销售,粮食白酒30元/瓶,药酒70元/瓶)。
假设此包装属于简易包装,包装费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该企业对此销售行为应当如何进行纳税筹划?3.某粮食白酒生产企业甲委托某酒厂乙为其加工酒精10吨,委托方甲企业提供粮食,成本为800 000元,委托加工的加工费为72 000元,缴纳增值税12 24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受托方乙企业无同类酒精销售价。
甲企业将收回的全部酒精用于连续生产套装礼品白酒150吨,每吨不含税售价50 000元,当月全部销售。
计算委托加工方式下甲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并提出纳税筹划方案以降低甲企业的税负。
4.红叶卷烟厂是一大型卷烟生产企业。
2013年3月接到一笔7000万元,计2 000标准箱的卷烟生产订单,原材料(烟叶)价格1 000万元。
如何生产这批产品,公司管理者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全部卷烟各生产流程均由企业自行完成;加工成本、分摊费用1 700万元。
第二,委托其他企业将烟叶加工成烟丝,收回后本企业再进一步加工成卷烟;双方协议加工费680万元。
加工烟丝收回后,红叶卷烟厂继续加工成卷烟,加工成本、分摊费用1 020万元。
第三,全部生产流程委托其他企业加工,收回后直接销售给客户;委托加工费用1 700万元。
红叶卷烟厂收回后直接销售给客户,售价7 000万元。
【案例一】A酿酒公司是江南某市的一家酿酒企业,主要生产粮食白酒,其产品销售给全国各地的批发商,2010年度实现销售23500万元。
考虑到本市的零售商和部分消费者也到厂里来直接进货,经常造成工作上的差错,企业也因此蒙受不小的损失。
2010年,公司领导决定按职能分工,进行专业化管理。
对周边地区县市的业务单独成立事业部制的经销部,专门负责零售业务。
为了加强对经销部的管理,总公司对经销部实行“物流分类管理,财务统一核算”的思路。
经销部的两名职工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销售业绩,公司也因此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的目标。
2011年8月18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到A酿酒公司对该企业2010年度的消费税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设在各市的经销部计税方法上存在问题。
该公司按照给其他批发商的产品价格与经销部核算,每箱400元,经销部再以每箱5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
财务人员按每箱400元的价格作为经销部应纳消费税的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按照税法规定,应按经销部对外的销售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
EG:2010年度该经销部全年共向本市的消费20000市斤(1000箱),那么,经销部2010年应缴纳消费税为(粮食白酒适用消费税税率20%,每500克/毫升0.50元):1000*500*20%+1000*20*0.5=110000(元)。
通过检查,该公司20多个经销部合计少交消费税454万元。
依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A酿酒公司的上述行为属于偷税,因此,除责令补交上述税款以外,还处以一倍的罚款。
对于税务稽查的结果和处理意见,A酿酒公司的领导表示不理解,税务稽查人员解释:该公司问题的关键是经销部的会计核算方式不正确,如果采用独立核算方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续上例,在独立核算的情况下,经销部应纳消费税为:1000*400*20%+1000*20*0.5=90000(元)。
即,若A 酿酒公司采用独立核算方式,就可以节税20000元(110000-90000),同时,还可以避免被确认为偷税而遭受行政处罚。
1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简介素有“中国酒王”之称的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五粮液),是一家拥有近千年历史,以及千年文化沉淀的公司。
和茅台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拥有从封建帝国使用到尽头的老窖池群和一大批现代化的机械化酿酒车间,其公司总占地约12万km 2,拥有员工超过5万人。
2018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3亿元,同比增长32.61%;总税负50.8亿元;资产总额达1642亿元。
2白酒行业现状白酒的消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并因其超高的利润率备受政府关注。
在政府戒严、反腐败、反对公费吃喝的情况下,政府需求显著下降,由于限制公费吃喝导致以前一枝独秀的白酒遭到重创,企业对白酒的消费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而且近两年国民经济并不景气,且短期预计不会有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出台,因此需求提升可能性较低。
个人消费变化来源于消费升级,“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共识。
除去以上原因,国家从严征收白酒消费税等政策,也对白酒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年来,高利润的企业通常都是税务部门重点关照的对象,且白酒行业属于国家限制性行业,其税负相当重。
3五粮液的税收筹划本部分是讲解白酒企业以五粮液为例,对其生产经营中各项涉税业务进行筹划,又因白酒企业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3种税种占比较高,从这3种税种入手进行税收筹划。
3.1五粮液的消费税筹划白酒需要交纳消费税,白酒企业自然也是消费税纳税企业,消费税在白酒行业的税收构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限制性企业,国家对整个行业的税收都相当高。
白酒消费税的计算首先是从价征税税率为20%,还有一道从量税为0.5元/500g 。
生产白酒的企业下游一般都是各样经销商,白酒企业如果出售给经销商的白酒价格低于计税价格70%的,应由税务机关根据该白酒企业相应的情况,在经销商进行再次分销时价格的50%~70%自行核定计价。
收入消费税对比见表1。
3.1.1包装和酒分开计价市场上每个消费者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白酒生产商会对白酒进行包装消费,白酒的价外费用会大大提高,而且包装物是随白酒一同销售并单独计价的,所以会使白酒企业的消费税增加。
宜宾五粮液集团纳税分析报告班级:组长:教师:***目录一: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2.经营状况3.缴纳税种二:公司纳税状况1.税额计算2.交税地点和期限三:纳税分析1.行业行情2.税负分析四:筹划建议1税务缺陷2 统筹计划一、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简介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西南腹地的四川省宜宾市北面的岷江之滨。
其前由50年代初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下属5个子集团公司、12个子公司,现有职工30000人。
2009年,五粮液集团公司继续保持了科学健康的良性发展,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0.3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利税70亿元,同比增长16.8%,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利税目标。
五粮液品牌价值更是高达472.06亿元,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连续15年保持中国食品品牌价值之冠。
2、经营状况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营业为主,现代制造业、现代工业包装、光电玻璃、现代物流、橡胶制品、现代制药等产业多元发展,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公司不仅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佳、五种粮食发酵、品质最优、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酿酒圣地,而且在成套小汽车模具、大中小高精尖注射和冲压模具、精密塑胶制品、循环经济、电子等诸多领域,占领科技高端,形成了突出优势。
3、税种缴纳五粮液集团涉及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二、公司纳税状况及其纳税期限地点五粮液集团涉及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
(1)增值税: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经营为主,其生产商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国内,所以会产生进项税额,它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承担的增值税税额。
第四届财务案例分析大赛真实的谎言五粮液财务案例分析团队名称:派派团队成员:姚毓、蒋婉琳、袁媛张潇枫、陈晓燕摘要2009年9月9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本文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分析其2006年~2009年期间的财务状况。
另外,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五粮液数据背后的问题。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粮液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
目录案例概述 (1)五粮液公司简介 (2)问题剖析 (3)1、财务报告的“秘密语言”在哪里? (3)手段一:不计提减值准备 (3)手段二:掩盖投资损失 (5)手段三:虚增收入 (6)2、关联交易之盘根错节? (8)3、内部控制之若即若离? (11)4、SWOT分析 (12)案例思考 (14)参考文献 (15)2009年9月9日11点30分,市场一切都很平静。
五粮液的股价在经历了六连阳后,上午显露疲态,一直围绕着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位,窄幅震荡,收报23.79元,微跌。
11点35分,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
报道称证监会稽查部门人员已入驻宜宾着手开始对五粮液进行立案调查。
13点下午开盘后,五粮液的股价于午后直线暴跌,大幅跳水,13点42分时一度跌停,最低价21.69元,随后跌停板被打开,最终收盘价22.60元,五粮液股票的成交量也创出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成交量22660万股,成交额达到50.95亿元。
我们不禁要问,五粮液怎么了?这其中存在着什么样的谎言呢?名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宜宾市岷江西路150号法定代表人:唐桥股票简称:五粮液控制关系方框图:四川省国资委宜宾市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五粮液集团五粮液事件爆发以来,种种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我们讶异于其涉及范围之广、金额之多,而他们又是如何使得事件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呢?它的财务报告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的要求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五粮液事件进行了分析。
白酒企业消费税纳税筹划分析发布时间:2021-07-27T01:26:32.895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作者:王剑梅[导读] 白酒一直以来因其高利润率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备受政府关注,基于粮食消耗和不良消费行为等问题,为限制酒类企业的发展,酒成为消费税税目的重要一部分,白酒更是定为复合计税。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摘要:白酒一直以来因其高利润率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备受政府关注,基于粮食消耗和不良消费行为等问题,为限制酒类企业的发展,酒成为消费税税目的重要一部分,白酒更是定为复合计税。
因此白酒企业降本节税的重要一环就是降低消费税总体税负,进行纳税筹划是合理合法的选择。
本文分别从加工方式、销售渠道、包装物、产品升级优化五个方面来减轻白酒企业消费税税负,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白酒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消费税;纳税筹划;白酒企业一、引言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酒类,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心头好,也拥有着难以割舍的文化情怀。
然而,持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极大地打击了“靠业吃企、烟酒谈生意”的不良风气,之前蒸蒸日上的各个知名白酒企业遭遇重创。
但由于品牌形象的深入人心、市场只增不减的需求,白酒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趋势与利润空间。
对于白酒这个较为特殊的消费品,国家出于控制粮食消耗、矫正不良消费等目的,将酒列为消费税的税目之一,其中白酒更是定为复合计税。
纳税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纳税主体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事先安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减轻税负、合理延期纳税以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或者总体上优化纳税的目的。
纳税筹划与避税二者在本质上就不一样,纳税筹划出于优化或减轻税负的目的,对政策合理合法的运用,绝非是对税法的滥用,更有利于企业降低涉税风险。
因此,对于白酒企业,如何通过税收筹划有效地减轻自身消费税的税收负担,从而降低经营成本、获取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