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正确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3
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岩石受风化作用,改变了物理化学性质,其变化情况随风化程度轻重而不同。
如岩石的裂隙度、孔隙度、透水性、亲水性、胀缩性等都随风化程度加深而增加,抗压、抗剪强度随风化程度加深而降低。
所以岩石风化程度愈深的地区,工程建筑地基承载力愈低,岩石边坡愈不稳定,所以,为达到对其防治的作用,要对岩石的风化程度有所判断,以下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方法。
(一)颜色的改变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则其颜色也表现出差异。
从整体来性来看,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经风化后,其剖面上颜色由上往下为:黄绿、黄褐、棕红、红。
从局部来看,颜色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仅沿岩石裂隙面发生变化,有的仅部分岩体发生变化,有的则全部岩体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随风化程度加深,岩石的颜色光泽与新鲜原岩相比会变得暗淡。
(二)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是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
在风化壳剖面上,有上到下的趋势是:①孔隙性和压缩性由大到小②吸水性有强到弱③声波速度由小到大④强度由低到高(三)次生矿物的产生由于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不同,岩石中中那些不稳定的矿物总是首先风化变异,当风化进一步发生时,那些稍稳定的矿物才会依次发生风化。
此外,化学风化在不同时期主要作用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在风化壳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一般而言,同一种岩石,越疏松,次生矿物越多,风化程度越深。
(四)节理裂隙的情况当岩石中节理裂隙不发育时,表明岩石较为新鲜。
节理裂隙不太发育时,岩石微风化。
节理裂隙发育时,岩石弱风化。
简而言之,随风化程度加深,节理裂隙越发育,(某些岩石风化后表现为粘土或次生矿物较多,则节理裂隙表现不明显)。
(五)机械破碎程度岩石越破碎,机械风化作用越严重,但构造作用也会造成岩石破碎,但是构造作用与机械分风化作用区别在于:构造成因的,岩石破碎有规律,或附近有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还有构造作用与气候的关系不大,而机械作用恰恰相反。
利用剪切波速划分岩石风化程度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上部结构基本采用高架桥形式,根据钻探揭露的地层情况结合上部荷载要求,高架桥需采用中等风化岩作为桩基持力层。
因此,合理划分岩石的强风化和中等风化界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均对岩石风化程度分类进行了规定。
在不同风化岩石野外特征上,三本规范均从次生矿物的产生、结构破坏、风化裂隙发育情况、破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对岩石不同风化程度进行定性描述,区别在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不同风化岩体裂隙间距(即切割大小)未予量化,而其他两本规范均进行了相应量化。
在不同风化程度量化指标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均以波速比和风化系数作为定量划分指标,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除波速比和风化系数外,还采用纵波波速作为定量划分指标。
岩石风化程度是一个渐变过程,不同风化程度并不存在绝对的界线。
受工程经验、岩性等影响,不同的岩土工程师对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界线的确定有不同的认识,导致对同一岩石不同风化岩界线的确定出入较大。
在岩石风化程度判别上,定量参数指标可以弥补定性指标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不足,但在工程实践中,往往较难取得新鲜岩石,因而以波速比、风化系数等定量指标来判别岩石风化程度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轨道交通勘探孔大多沿现状道路布置,纵波波速受周边振动影响大,测试效果较差。
本文尝试利用剪切波速划分、判定岩石风化程度,确定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界线。
2 钻孔波速测试技术弹性波的传播实质上是应力和应变在介质中的传播,其特性取决于物质受力状态和传播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
波速测试以岩(土)体的弹性特征为基础,可以反映出某一结构岩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动变形特征。
岩石风化程度辨别岩石风化程度辨别 2012年01月06日 1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2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3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颜色光泽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锤击声全风化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哑声强风化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哑声弱风化表面和沿节理面大部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特点组织结构大部完好,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剧烈沿节理裂隙面出现次生风化矿物物理力学性质减弱,岩体的软化系数与承载强度变小发声不够清脆微风化沿节理面略有变色组织结构未变,除构造节理外,一般风化裂隙不易察觉矿物组织未变,仅沿节理面有时有铁、锰质渲染物理性质几乎不变,力学强度略有减弱发声清脆 6判断基岩风化程度主要有定性、定量的方法。
例如野外经验法,即根据颜色、采取率、节理发育情况、断口、锤击声并根据工程经验、地区经验综合判断,另可根据波速测试成果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判断。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别1.岩体风化的基本特征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称为岩石风化。
其中影响岩石风化的风化营力主要是太阳热能、水溶液(地表、地下及空气中的水)、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及生物有机体等。
同时按照风化营力的类型及引起岩石变化的方式,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与原岩相比,风化使岩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出发,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岩体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风化后的岩石在工程建筑上的优良性质削弱了,不良性质则增加了,使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
2.岩石风化的判别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
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
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 岩石颜色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在外观上首先表现为颜色的差异。
如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风化后,在风化壳剖面由上往下则变为:黄绿色、黄褐色、棕红色、红色,这是从整体看的。
关于如何正确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等级的见解
岩石风化是自然界极具影响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环境的气候、土壤、保护和地质结
构构成了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岩石风化过程,人们需要用一套精准的方法来描述和
衡量岩石风化程度等级。
首先,要划分岩石风化程度,需要区分不同程度岩石风化的特征,并准确地确定所表
征特征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根据岩石地貌类型的特点,岩石表面上的细小变化可以作为
可靠的指数,来反映岩石的程度。
其次,要衡量岩石的风化程度等级,必须建立一套系统
而又明确的分级制度,以便科学准确地区分不同程度的风化。
例如通常采用六等级风化系统,用标准色彩标记表示岩石风化程度,并将系统分成六个水平,即:0级(未风化)、1级(轻微风化)、2级(小范围风化)、3级(中等风化)、4级(严重风化)和5级(最严重的风化)。
另外,根据不同指标来划分岩石风化程度,也是有必要的。
例如,直接参考指标就是
影响风化的因素,例如气候、土壤和纪录矿物等;根据石头表面文蚀和强度指标,如表面
状况、强度测试等表征岩石风化程度;还可以使用实验数据,如风化室等基准对比测试,
来准确衡量岩石风化程度。
最后,在用标准方法衡量和划分岩石风化程度之前,应充分加以研究和研判,以确定
岩石的具体程度,并从而断定其应该属于何等级别的风化。
只有完全掌握和明确其程度后,才能实施和支持正确的风化标准。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断岩体风化程度的判断1颜色的改变斜长石水解及在脱钙作用下,在碱性环境下生成白色卷云母--浅蓝绿色、黑绿色绿泥石、浅蓝绿色、黑绿色蛭石--浅蓝绿色、黑绿色的蒙脱石。
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白色高岭石。
(结晶矿物学)黑云母水化脱钾、氧化、水云母化--浅蓝绿色、黑绿色绿泥石、浅蓝绿色、黑绿色蛭石--浅蓝绿色、黑绿色的蒙脱石。
(结晶矿物学)2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岩石物理性质岩石物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重,岩石的比重、岩石的空隙性(孔隙率孔隙比)。
砂岩1.6-28.0砾岩0.8-10.0,玄武岩0.5-7.2,安山岩1.1-4.5,辉绿岩0.3-0.5,闪长岩0.2-0.5花岗岩0.4-0.5.岩石孔隙率越大,,岩石中孔隙和裂隙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差,渗透性越大,抗风化能力越差。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性质岩石力学性质是指岩石在应力作用下表现的弹性、塑性、弹塑性、流变性、脆性、韧性等力学性质。
例如(实测江西红砂岩全应力与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岩石力学)岩石水理性质岩石水理性质有(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渗透性、膨胀性、崩解性)吸水率:砂岩7.01白云质灰岩0.74,花岗岩0.46基性斑岩0.35石英闪长岩0.32玄武岩0.27云母片岩0.13石灰岩0.09(岩石力学)软化性系数:砂岩0.65-0.97,白云质灰岩0.70-0.94,花岗岩0.72-0.97,石英岩的0.94-0.96。
(岩石力学)3次生矿物的发生如橄榄石经热液蚀变而形成的蛇纹石,正长石经风化分解而形成的高岭石,方铅矿经氧化而形成的铅矾,铅矾进一步与含碳酸的水溶液反应而形成的白铅矿等,均是次生矿物。
土壤中次生矿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土壤所含的次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
次生矿物在化学成分上与原生矿物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次生矿物一般不包括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生矿物。
(百度)4节理裂隙情况,越发育越风化完全1节理裂隙少、新鲜2节理裂隙不太发育、微风化3节理裂隙发育、弱风化(岩土工程勘察)5机械破碎程度物理风化作用是一种纯的机械破坏作用,使岩石崩解成粗细不等、棱角明显的碎块。
岩石风化程度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岩石风化程度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
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1.岩石风化1.1岩石风化概念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
岩石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
1.2岩石风化的常用分带标志及其原则常用分带标志主要有:颜色、岩体破碎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钻探掘进及开挖中的技术特性。
具体原则包括:(1)要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带岩石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性;(2)分带标志视具体条件选择,应既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3)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各种标志进行分带;(4)分带数目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既不要过于繁琐,分级过多;也不要过于简略,致使同一带内的岩石特性差异过大。
2.岩石风化程度和各种性质变化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
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
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岩石分层的判定方法一、一般情况下,岩体的风化程度呈现出由表及里逐渐减弱的规律。
但由于岩体中岩性并不均一,且有断裂存在,所以岩体风化的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一般规律。
岩体风化厚度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沿断裂破碎带和易风化岩层,可形成风化较剧的岩层。
断层交会处还可形成风化囊。
在这两种情况下深度可超过百米。
按照岩石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1、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2、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3、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
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
4、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5、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6、残积土:岩石已经风化成土。
二、如何分辨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1、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2、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及其划分条件不一样,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3、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为①颜色光泽;②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③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④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⑤锤击声。
(1)全风化①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②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③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④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⑤哑声。
(2)强风化①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②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③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④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⑤哑声。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
颗粒的风化程度:全风化(W4),强风化(W3),弱风化(W2),微风化(W1) 分级分级
颜色光泽
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
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
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
锤击声
全风化
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
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
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
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
哑声
强风化
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
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
哑声
弱风化
表面和沿节理面大部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特点
组织结构大部完好,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剧烈
沿节理裂隙面出现次生风化矿物
物理力学性质减弱,岩体的软化系数与承载强度变小
发声不够清脆
微风化
沿节理面略有变色
组织结构未变,除构造节理外,一般风化裂隙不易察觉
矿物组织未变,仅沿节理面有时有铁、锰质渲染
物理性质几乎不变,力学强度略有减弱
发声清脆。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三岩石风化程度判断1.岩石风化1.1岩石风化概念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
岩石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
1.2岩石风化的常用分带标志及其原则常用分带标志主要有颜色、岩体破碎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钻探掘进及开挖中的技术特性。
具体原则包括1要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带岩石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性2分带标志视具体条件选择应既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3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各种标志进行分带4分带数目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既不要过于繁琐分级过多也不要过于简略致使同一带内的岩石特性差异过大。
2.岩石风化程度和各种性质变化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
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
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
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
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颜色的改变风化前岩石断面颜色鲜艳有光泽。
岩体风化程度判断1.岩石风化程度概述1.1岩石风化程度由于岩石内部结构、矿物成分的内部因素;以及岩石所处环境,包括温度、水分、pH等等外部条件影响,导致岩石风化程度有所差异。
岩石风化后,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或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取决于风化程度的强弱。
风化程度不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改变大小也不同。
岩石风化程度,可以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以及微风化。
路堑边坡的坡度、桥基的埋深、隧道衬砌的厚度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山区公路边坡的表面防护等,都与岩石风化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岩石风化就必须准确判断岩石风化程度。
1.2岩石风化壳的垂直分带在风化壳铅直剖面上,从上到下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而,对建筑物的适应能力不一样。
对重型建筑物地基来说,当风化厚度不大时,可将风化岩石全部清除,使建筑物基础砌置在新鲜基岩上;当风化壳厚度较大时,全部挖除风化岩石既不经济,又无必要,采用灌浆加固、锚杆加固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岩石风化。
2.岩石风化程度判断方法2.1颜色的改变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在外观上首先表现为颜色差异。
如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风化后,在风化壳剖面由上往下则变为:黄绿色、黄褐色、棕红色、红色,这是从整体来看的。
从局部或某一色彩看,颜色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仅沿岩石的裂隙面发生变化,有的仅部分岩体发生变化,有的全部岩体均发生变化。
未经风化的岩石色泽鲜艳,风化愈重,颜色愈暗淡。
野外观察时要注意表面和内部颜色的比较;要注意区分干燥时和潮湿时岩石色调的不同,以间接确定其风化程度。
2.2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风化岩石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是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
在风化壳剖面上,由上到下这些性质变化的趋势是:①孔隙性和压缩性由大到小;②吸水性由强到弱;③声波速度由小到大;④强度由低到高等。
这些性质指标的变化是风化壳分带重要的定量标志。
2.3次生矿物的发生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是不同的。
工程地质勘察中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识别及判定方法作者:吕游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7年第03期(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岩石风化程度的识别与判定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直接关系着工程基础面高程选择的合理性以及工程环境与材料利用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当采取有效方式准确识别岩石风化程度,并加以准确判定,从而推进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
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岩石风化程度;识别;判定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往往会形成无方向性且不规则发育的风化裂隙,岩石内部矿物成分发生一定转变,并且岩石风化状态下往往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可以判定岩石风化程度,进一步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加大力度探讨岩石风化程度的识别及判定方法,对于围岩稳定性以及边坡工程的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地质勘察中岩石风化程度识别与判定的特殊性岩石风化程度的识别及判定大多以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为主要依据,在准确把握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压实破碎成都以及掘进的难易程度等开展综合分析,就岩石风化程度相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准确把握岩石风化程度。
当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岩石风化程度的识别与判定仍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以定性描述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展定量化统计,进而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判据,以便准确把握岩石風化程度以及岩石风化后的质量变化,保证工程地质勘察中岩石风化程度识别与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岩石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构造变化的判别指标2.1岩石薄片显微镜下分析在风化作用下,岩石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微观特征,并且这种特征与原岩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微观结构构造与微观裂隙发育特征、矿物粘土化等,在准确把握岩石风化后的微观特征后,能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准确识别并判定岩石的风化程度。
岩石风化程度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岩石风化程度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
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拟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响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局部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局部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假设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方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历判定。
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
我在,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 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根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