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86.77 KB
- 文档页数:8
【精品】高一生物必修1必背知识点
1. 生命起源与进化
- 物质生命论和生命本原论
- 进化论和变异、适应、选择三个基本要素
- 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
- 人类的进化和文化进化
2.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DNA、RNA的结构及基本生物学功能
- 生物信息的本质、结构和作用
- 生物大分子合成原理和机制
3. 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
- 细胞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细胞壁、质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 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机制和调控
4. 遗传学基础
- 序列测定成果和基因本体论
- 遗传的分子基础和与生物表现形态的关系
- 遗传的分离规律和各自用途
- 遗传工程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5.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协调
-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 神经调控和反射的分子、细胞、群体生物学机制- 内分泌反应的分子、细胞、个体生物学基础
- 生物节律的生命基础和应用意义
6.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态学的流派、学科地位和研究领域
- 生态系统的组成、层级和调控
- 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耗、生物量和生物能流转- 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多样性和稳定性
7. 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生物资源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系统演变
-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知
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代谢、细胞的运动、细胞的分裂。
3.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降解。
4.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的原因与意义。
5.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过程与应用。
6. 生物种群与生态环境:种群结构、种群数量的动态、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循环。
8. 动物的营养与代谢:消化与吸收、呼吸与供氧、生理解剖。
9.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花的结构与繁殖、植物的发育过程。
10.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器官和生殖方式、胚胎的发育过程。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必修一课程中常考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和考试都非常重要。
2008届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整理一说明:(1)本卷共25题,每题4分,共计100分;每空(小题)若不加注明,则为1分。
(2)若该小题是判断题,则将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该小题的相应括号内。
若该小题是选择题,则将选择项的符号(A、B、C、D)填写在该小题的相应括号内。
若该小题是作图题,则在相应位置完成图表。
(3)所有的答案需书写规范,字迹端正、术语规范、答题完整,否则不得分。
1.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下列几个实验中,需要使用高倍镜的是()(2’) A.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B.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C.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E.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F.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G.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H.DNA的粗提取与鉴定I.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在细胞形态结构上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后者。
(1’) 2.下列细胞结构(物质)中,大肠杆菌细胞中存在的结构是();小麦根尖生长点细胞具有的结构是();效应T细胞中存在的结构是();菊花叶肉细胞中存在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膜 D.核膜 E.高尔基体 F.内质网 G.中心体 H.核糖体I.细胞质基质 J.中央大液泡 K.质粒 L.细胞壁 M.染色体 N.染色质 O.溶酶体3.科学发展历程中具有许多里程碑式的发现与理论,许多科学家为推动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将下列科学家与相应的科学发现或学说对应起来。
(每空0.5’)A.《细胞学说》的提出。
B.生物膜的静态统一结构。
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E.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指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F.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并探明二氧化碳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C的途径。
①列文虎克②施旺、施莱登③桑格、尼克森④罗伯特森⑤毕希纳⑥萨姆纳⑦普利斯特利⑧梅耶⑨萨克斯⑩卡尔文4.(1)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
高中生物必修1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考知识
点
高中生物必修1的必考知识点总结如下:
1.细胞和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
-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的生命活动
-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 各种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问题
- 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
-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遗传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显性和隐性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表现型和基因型)
-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DNA的复制过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4.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
-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应用
- 基因重组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转基因技术和应用
-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5.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 进化的定义和证据(化石、生物地理、生物比较、生物化学等)-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等)
- 物种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方法
6.生物的发展和环境适应
- 胚胎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
- 动物和植物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和方式
- 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大全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控制物质随意进出。
-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中有细胞器和溶质。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涵遗传物质DNA。
-线粒体: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
-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
-内质网:宝石合成和储存物质,可以调节细胞内物质运输。
-高尔基体:合成套装和分泌物质。
-溶酶体: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2.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除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产生两个基因组完全是一样的的细胞。
-减数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一种四个基因组不几乎相同的细胞,用于生殖过程。
3.遗传与变异-基因:操纵遗传的因素信息的单位。
-染色体:随身武器基因的结构体。
-遗传物质:DNA,确定个体的遗传特征。
-遗传性状:由基因做出决定的个体特征。
-点突变:遗传物质发生基因变化会造成会遗传信息的改变。
4.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类: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将生物划分为完全不同的类群。
-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分类特征和代表性物种。
-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5.生物的能量转变和物质停止循环-光合作用:植物用来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生物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是从摄入营养和被摄入营养建立起的能量传递关系。
-氮运行:氮在生物体内的相同形式之间的被转化过程。
6.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控-激素:生物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调节物质。
-神经递质:神经细胞互相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控的系统。
7.生物技术基础-PCR技术:实际体外基因扩增DNA片段的方法。
-基因工程:用来基因技术变动生物体遗传基因性状的方法。
8.生物与环境的一起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变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调节。
以上是高三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或去相关学习资料。
2008年高考生物考点分析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考点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考点在考纲中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主要代谢活动均是在细胞内完成的,因此,构成细胞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内容的基础。
所以高考题目涉及本专题知识的比较多。
特别是两种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以后的遗传专题中,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都需要本专题内容作铺垫。
该部分内容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全部为必考内容,出自教材必修I 。
考纲对本专题的要求为: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II);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II);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I)。
三、典型高考题题例1.(2007,广东理科基础)如图所示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 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I 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 .I 染色体、ⅡDNA 、Ⅲ基因C .I 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 .I 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2.(2007,江苏)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 .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C .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答案】C3.(2007,上海)免疫球蛋白lgG 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一S —S 一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若该lgG 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 有肽键数( )A .m 个B .(m+1)个C .(m 一2)个D .(m 一4)个 【答案】D四、命题趋势考查内容上,根据高考命题规律,涉及本专题的知识主要有: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结构、生理功能,特别是蛋白质与核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合成方式以及两者的关系,蛋白质结构部分的知识点还往往会与后面遗传部分的转录和翻译结合起来一起出题。
也可将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结合起来考查。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复习
以下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知识点复习: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质溶液,是细胞内物质代谢和生化反应的场所。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 细胞的代谢活动: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 呼吸作用是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遗传与变异:
- DNA是遗传物质,内含基因。
- 细胞分裂是生物增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遗传变异是基因组中基因频率或某些基因型的变化。
4. 生物进化:
-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和变异的过程。
-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共同的生化特征。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
-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 环境保护是保护和维护人类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行为。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主要知识点复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整理
本文是对生物必修一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方便同学们研究
及复,内容如下: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具有代谢
能力;具有遗传物质;具有生命周期和适应能力。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有所不同。
三、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排泄等过程。
细胞
内的代谢反应需要通过酶的催化才能进行。
四、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和基因重组的遗传规律。
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五、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利用人工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包括转基因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组成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位等;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转、物质循环和自我调节等。
以上就是生物必修一的重点知识,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高一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必修一
一、生物学基本概念
1.生物学的定义
2.生物系统
3.生命的特征
4.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5.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细胞
1.细胞学的发展历程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代谢,物质的输入、转化和输出
4.细胞分裂及其重要性
三、生物膜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细胞信号传递
四、细胞的能量转化
2.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与产物
3.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与产物
五、遗传与进化
1.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
2.遗传的分子基础
3.遗传信息的扩增和稳定
4.DNA复制的分子机制
5.核酸的合成与调控
6.遗传变异与进化
六、生殖与发育
1.生物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方式
3.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
4.生殖细胞的形成
5.受精和胚胎早期的发育
七、基因的分离与组合
夏尔丁·摩根的实验
1.基因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互补关系
3.基因的重组
4.连锁性与染色体地位
8、种群与群落
1.种群的数量变化
2.种群遗传的分子基础
3.种群的生态适应
4.群落的组成结构
5.群落的生态位
9、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与资源保护
1.遗传多样性的含义与评价
2.遗传多样性的成因
3.遗传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4.资源保护的概念与方法
以上是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仍需结合教材进行详细复习。
会考生物复习要点记忆手册必修上册★解题过程和一般思路:首先是审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考查目的(切忌答非所问),注意分清三种信息:抓住有效信息,放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其次是回忆并组织相关知识点;第三是解题,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注意用全用准有效信息。
看清楚关键字:都、全、一定、必须、根本、只、肯定、完全、直接、主要、正确、不正确、错误……2、区分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应激性:植物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动物趋性、反射(一…就…最普遍)反射:神经系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遗传性:决定..、控制..时选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结构基础:细胞3、总结基础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的基础:细胞分裂有性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基因重组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到个体)描述生物学阶段:1900年以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4、实验生物学阶段:1900—1953,标志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提出,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以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0世纪最伟大发现之一发展方向:宏观:生态学微观:分子水平5、必需元素、植物矿质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矿质6种)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不是Al)、Ni(8种)C最基本 C H O N基本 C H O N P S主要O湿重最多不同生物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重点总结:N P K Ca Mg Fe B 的重要作用自由水: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6、结合水:细胞结构组成部分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组成成分:Mg→组成叶绿素、Fe→血红蛋白、P、Ca、I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7、无机盐功能生命活动:Ca→抽搐(哺乳动物)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单糖动植物都有)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8、糖的分类动物二糖:乳糖植物多糖:纤维素、淀粉动物多糖:糖元(肝糖元、肌糖元)可溶性还原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脂肪:储能9、脂质分类类脂:磷脂(膜结构基本骨架,脑、卵、大豆中磷脂较多)D10、写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会画简图)五碳糖A、T、G、C脱氧核苷酸→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磷酸核苷酸含N碱基A、U、G、C核糖核苷酸→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写出通式)氨基酸结合方式:脱水缩合肽键:─CO─NH─多肽的命名: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11、蛋白质结构组成成分:肌肉催化作用:酶蛋白质功能运输作用:载体、血红蛋白调节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免疫作用:抗体(谐音记忆:狗催运面条)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相关计算蛋白质分子量=N×a-18×(N─M)基因(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12、生物课本中的物质鉴定13、原生质: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不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胶状物质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组成成分不同基质叶绿体基质三者之间所含的酶不同线粒体基质功能不同组成成分:蛋白质、磷脂、糖蛋白(识别、信息传递等)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区别DNA的基本骨架)结构特点:流动性...体现:动物细胞膜内陷,变形虫,受精作用14、细胞膜荧光材料移动白(吞噬)细胞细胞工程内吞外排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蛋白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出入膜主动运输:矿质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生长素22.15、细胞器(参照课本细胞图).(2)能产生A 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体内寄生动物无线粒体核膜:双层膜结构mRNA→外结构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核的通道蛋白质→内16、细胞核染色质/体: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间期指物质时可以叫染色体)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各种细胞器,不合成蛋白质..的哺乳动物17、红细胞鸡血细胞提取DNA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纺锤体、染色体,有DNA复制)无细胞结构(分类地位)细菌病毒(噬菌体)18、病毒寄生在活体..(寄主不同,分为三类)植物病毒只有DNA或.RNA 动物病毒只提供模板(原料、能量、酶、核糖体、tRNA都由寄主提供)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都是RNA病毒(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有无细胞核(真核/原核)19、能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生物进行分类新陈代谢类型(同化/异化)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生、消、分)非细胞生物:病毒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原核生物细胞壁:肽聚糖(1)生物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复杂细胞器细胞生物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一个DNA)代表:植物、动物(含原生动物)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原核生物的拟核(无膜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不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只有基因突变无其他变异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蓝藻(2)异养需氧型:除体内寄生虫外的动物、真菌、好氧细菌、菟丝子异养厌氧型:寄生虫、厌氧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产甲烷杆菌等)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大肠杆菌非生物的物质(空气、水分、无机盐)和能量(阳光、热能)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指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蓝藻(3)生态系统消费者(异养型):除蚯蚓、蜣螂的动物、寄生和共生生物的成分分类:初级、次级、三级、四级(如根瘤菌)分解者:蚯蚓、蜣螂、异养腐生微生物(蘑菇、腐生细菌)做题时注意“养”和“氧”的区别注意问的角度是从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还是从代谢类型角度考虑20、连续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分生区、形成层、受精卵、癌细胞、部分干细胞、生发层DNA:复制就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就减半染色体:复制不加倍,着丝点分裂才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减半染色单体:复制就有染色体的2倍,分开就为0,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到两个子细胞后减半染色体∶DNA 有单体=1∶2 无单体=1∶1①代表DNA的变化曲线②代表染色体的变化曲线③请自己画出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分裂间期:时间长、起点、染色体复制前期:两现,两失,最明显的变化:出现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的最佳时期21、有丝分裂分裂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与前期相反主要特征: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中心体)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前期分开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高尔基体)22(1)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是否联会形成四分体(是为减I)否→有同为有丝无同为减II(2)染色体排在中央→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两侧→为减I;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同为有丝无同为减II(3)染色体移向两极→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带单体)移向两极→减I 子染色体(无单体)移向两极→有同为有丝无同为减II(看一极)(4)注意同源染色体的判断:先看奇偶数,奇数→无同;偶数→再看形状大小→两两相同则有同,不同则无同。
(1) 图1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_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___________ 的控制中心。
(2) 蓝藻细胞与图1所示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细胞中的相关细胞器可组成“生产流水线",共同完成某项生命活动。
请举出图1细胞中这样的一例生命活动名称,并写岀与之相关的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1应对应图2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所示细胞(填数字)。
(5) 图2中,③时期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时期有 ______________ 。
(填数字标号) 例2. (1)[③]线粒体 代谢和遗传(2)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
(3)蛋白质分泌(1分)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传(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分)(4)①或④(2分)(5)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①②(2分)考点二•生物的新陈代谢(重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考查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的判断;控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同位素示踪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元素转移途径。
[复习要求]能够绘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图解,理解每一阶段进行的场所;能够绘制温度、光照强度、二氧 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能够绘制温度、氧气等环境因素对和吸作用的影响。
2008年高考生物重要考点总结涟源一中 陈山名 考点一.细胞 要点刺击: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及动、 植物亚显微结构的区别 ②细胞结构与特 殊的物质产生或分布(ATP CQ 、抗体或消化酶或部分激素等分泌蛋白、 DNA ③细胞结构与特殊的生理作用 (C 3、 G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中心法则) ④一些特殊的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线粒 体、无氧呼吸、无 DNA ;根尖分生区细胞,支原体、酵母菌、 G 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神经细胞(突起) 、骨骼肌细 胞(多核) ⑤细胞分化、衰老、癌变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特别提醒](1)细胞器与细胞结构: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与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 器与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细胞中能够进行DNA 复制的结构与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洋葱叶肉 细胞与根尖细胞中含有 DNA 的细胞器。
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生物必修1第一章 走近细胞1、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病毒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RNA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无核膜)4、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如:蓝藻、细菌(如乳酸菌)等5、真核生物: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等6、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了到细胞,并命名; 施旺、施莱登,建立了细胞学说;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C 、 O 、H 、N 、S 、P 、Ca 、Mg 、K 等;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最基本元素:C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 O 、H 、N ;4、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 、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
5、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肽 键:—NH —CO —6、氨基酸分子通式 R 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 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8、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结构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④(信息传递)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等9、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 )或氨基数(—NH 2)= 肽链数③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1810、核酸的种类: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11、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8、组成细胞的元素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水分子功能: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11、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功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应牢记知识点: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核酸、蛋白质都没有生命。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构成(以龟为例):由心肌(细胞)构成心肌(组织),心肌组织构成心脏(器官),再由心脏与血管神经等构成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再与其他系统共同构成龟(个体),所有的龟构成龟的(种群)。
龟这个种群和其他所有的种群构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其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圈。
4、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⑴、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其运动、分裂、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必须在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这个前提下才能完成。
⑵、人类等动物的繁衍都是在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这个完整的细胞结构上,再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才能完成。
⑶、人的反射活动,必须在感受器细胞、传入神经元细胞、中间神经元细胞、传出神经元细胞以及效应器细胞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完成。
⑷、人的胰岛细胞受损伤才导致人体内调节血糖代谢的胰岛素的缺乏,并因此而患糖尿病;运动神经元受损伤会导致相应肢体瘫痪等等。
⑸、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都是寄生在细胞生物的活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物质才能生活和繁殖。
二、应会知识点1、“系统”一词是什么意思?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因为细胞层次是地球上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基础,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而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就象某些单细胞生物那样。
3、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生命的承担者。
4、关于病毒⑴、无细胞结构,仅含有蛋白质和单一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两种成分。
⑵、大部分病毒没有产生能量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
2008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必修1非实验部分1、(B)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功能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不同点:R基不同)氨基酸结构通式:(略)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O-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链数m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18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构成蛋白质多肽链数目、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核酸由C、H、O、N、P5种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核苷酸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只由C、H、O、N、P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DNA 脱氧核苷酸(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RNA 核糖核苷酸(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主要存在细胞质中3、(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a、糖类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b、糖类 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c、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构成RNA)、脱氧核糖(构成DNA)、半乳糖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d、四大能源物质:①生命的燃料:葡萄糖②主要能源:糖类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太阳能e、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4、(A)脂质的种类与作用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分类: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a、(B)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种类及其作用1、C是最基本的元素2、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O、N 、H。
缺钙动物会发生抽搐、佝偻病等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b、(A)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6、(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A、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④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液体环境中。
B、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无机盐的作用: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城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7、(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活细胞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
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8、(A)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
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2、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磷脂:磷脂双分子层(膜基本支架);细胞膜组成蛋白质: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糖类:与蛋白质分子共同构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功能: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③细胞膜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9、(A)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B)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DNA、RNA。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供能2、(B)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
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RNA。
3、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
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5、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10、(A)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核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的形态结构:①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②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③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11、(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有拟核。
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遗传物质呈环状,如果有细胞壁他的成分是肽聚糖而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有染色体,如果有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
(有真正的细胞核)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12、(B)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具有严整的结构,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13、(B)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小分子物质)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O2、CO2、H2O、乙醇、甘油等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氨基酸、各种离子等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消耗(A)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胞吞和胞吐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4、(B)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15、(B )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酶的作用: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16、(B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 和PH 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17、(A )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元素组成:ATP 由C 、H 、O 、N 、P 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 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 —P~P~P ,其中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水解时远离A 的磷酸键线断裂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18、(B )ATP 和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注:在ATP 和 ADP 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意义: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 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19、(A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实验;2、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3、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放出氧的实验;4、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