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8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CONTENTS •肌肉概述与分类•骨骼肌结构与功能•心肌结构与功能•平滑肌结构与功能•运动对肌肉的影响与适应•肌肉损伤与修复肌肉概述与分类01肌肉定义及功能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肌肉还具有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和协助呼吸等功能。
肌肉类型与特点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人体的各种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不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
心肌构成心脏壁,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点,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主动作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可以直接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对抗作用在人体运动中,两组相互对抗的肌肉共同作用,使运动更加平稳、协调。
固定作用肌肉通过收缩来固定骨骼和关节,为其他肌肉的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
协同作用多组肌肉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运动动作,提高运动效率。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02直径较小,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收缩速度慢,力量小,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直径较大,肌浆相对较少,肌红蛋白含量低,呈苍白色;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持续时间短,易疲劳。
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具有两者的某些特点。
慢肌纤维快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骨骼肌纤维类型及特点骨骼肌收缩原理与过程兴奋-收缩耦联01肌细胞膜去极化引发肌浆网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引起肌肉收缩。
横桥摆动02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肉缩短。
肌肉舒张03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舒张。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表现不同运动项目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需求不同例如,长跑运动员需要较多的慢肌纤维以维持长时间的运动;而举重运动员则需要较多的快肌纤维以产生强大的力量。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的要求,依据体育学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而编写。
(三)目的任务: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认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能的相互关系;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初步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同时为体育学院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理论》等学科奠定基础,从而为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四)课程编码:20100043(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68学时,4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安排小计讲授讨论实验(音像材料)实践绪言11第一章人体基本构成 3 3第二章运动系统10 22 34 第二章内脏 6 2 8第四章脉管系8 2 10 第五章神经系统7 1 8第八章感觉器官 3 1 4 总计402868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绪论知识点:一、掌握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二、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定位术语。
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知识点:一、掌握细胞、细胞间质的概念。
二、掌握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三、熟悉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和功能。
四、了解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组织知识点:一、上皮组织(一)掌握上皮组织的特征。
(二)熟悉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了解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二、结缔组织(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特征。
(二)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肌组织(一)熟悉肌组织的分类及各类型肌组织的主要特征与区别(二)熟悉肌节的概念,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ONE KEEP VIEW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第4章上肢运动解剖学目录CATALOGUE•上肢骨骼结构及其功能•上肢关节结构及其运动范围•上肢肌肉群及其作用•上肢神经和血管分布及其对运动影响•常见上肢运动损伤与预防策略•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PART01上肢骨骼结构及其功能肩胛骨与锁骨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侧,呈三角形,分为肩胛冈、肩峰、肩胛盂等部分,与锁骨和肱骨共同构成肩关节。
锁骨位于胸廓前上部,呈S形,内侧与胸骨柄相连,外侧与肩胛骨的肩峰相连,构成肩锁关节。
•肱骨:位于上臂,是上肢最长的骨,上端与肩胛骨形成肩关节,下端与前臂骨相连形成肘关节。
•桡骨和尺骨:位于前臂,桡骨位于外侧,尺骨位于内侧,两者通过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相连,并与手部骨骼相连。
手部骨骼腕骨01位于手腕部,由8块小骨组成,分为近侧列和远侧列,近侧列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包括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掌骨02位于手掌部,共5块,分别与指骨相连。
指骨03位于手指部,除拇指外,其他各指均有3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
PART02上肢关节结构及其运动范围肩关节结构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属球窝关节。
关节囊松弛,附着于关节盂周缘和解剖颈。
运动范围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肘关节结构由肱骨下端、尺骨鹰嘴窝、桡骨头及关节囊、韧带构成。
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运动范围肘关节可进行屈、伸运动,桡尺近、远侧关节共同完成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腕关节结构与运动范围腕关节结构由桡骨下端、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及手舟骨、月骨、三角骨构成。
运动范围可作屈、伸、收、展及环转运动。
手部关节结构与运动范围手部关节结构包括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运动范围各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均可作屈、伸运动;拇指腕掌关节为鞍状关节,可作屈、伸、收、展及旋转运动,其运动范围较其余四指更为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