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药学资料的几点看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19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指南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越来越普遍,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展开试验,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药物的效果与安全性。
为了保证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国际上逐渐建立了一系列的指南和标准,以指导试验的开展和结果的解读。
一、试验设计与伦理审查1.研究目的和假设:明确试验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假设,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种类,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比如随机对照试验、单盲或双盲试验等。
3.伦理审查:在试验开始之前,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确保试验符合道德和伦理要求,保护试验对象的权益和安全。
二、试验对象的选择与知情同意1.样本量计算:根据试验的主要目标和预期效应大小,进行样本量计算,确保试验具有充分的统计学力度。
2.试验对象的选择:明确试验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
3.知情同意:试验对象必须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参与试验的决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多中心试验的协调和管理1.试验中心的选择与准备:选择合适的试验中心,并对其进行合格性评估和管理。
2.研究人员的培训与监督:研究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确保试验的操作一致性和可信度。
3.数据管理与监控: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行定期的监控和审核。
四、试验结果的收集和分析1.试验数据的收集:采用标准化的数据采集表和流程,对试验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试验结果的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结果的解释和报告: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撰写科学严谨的试验报告。
五、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1.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试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符合规范和要求。
2.风险管理:积极识别和管理试验中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642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第27卷第8期2011年8月(总第142期)药物评价与管理Drug Evaluation and Administration中国与日本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监管的比较Comparison of China and Japan on global clinical trials supervision收稿日期:2011-05-03修回日期:2011-06-20作者简介:鲁爽(1970-),女,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药品技术审评工作通讯作者:鲁爽Tel :(010)68585566-562E -mail :lush@鲁爽1,王涛1,杨进波1,王凌2(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2.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成都610041)LU Shuang 1,WANG Tao 1,YANG Jin -bo 1,WANG Ling 2(1.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8,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W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610041,China )摘要: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与国内临床试验有所区别,是跨越各种各样的地区和民族进行的临床试验,因此在试验的管理、设计及评价时,应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药品监管当局的规定和要求等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对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并与我国目前的相关监管进行比较。
关键词: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监管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1-6821(2011)08-0642-031日本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基本监管原则日本厚生劳动省(当时为厚生省)在1998年8月11日发布了【关于在接受国外临床数据时应考虑的民族性要素】,该文是基于ICH -E5指导原则制定,旨在通过桥接开发战略,针对药物的种类、对象的疾病种类以及临床开发的国际性发展状况,不断地积累并活用国内外试验数据的知识和经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国际药学杂志) 是一本药学领域的知名
学术期刊,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药学研究论文。
以下是一些投稿国际药学杂志的经验和建议:
1.论文质量:确保您的论文质量高,数据可靠,论据充分,语言通顺。
在投稿前,
请仔细检查论文的格式、图表、参考文献等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
2.研究主题:国际药学杂志涵盖了药学领域的多个方向,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
药理学等。
在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期刊的征稿范围,确保您的论文主题符合其要求。
3.创新性:国际药学杂志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在撰写论文时,请尽可能
突出您的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并确保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是可靠的。
4.参考文献:在撰写论文时,请确保引用的参考文献是最新、最相关的。
此外,
请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
5.投稿流程:国际药学杂志采用在线投稿系统,作者需要先注册账号,然后按照
系统提示完成投稿。
在投稿过程中,请确保上传的附件(如图片、表格等)符合要求。
6.审稿意见:如果您的论文被接受,审稿人可能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请认真对
待这些意见,按照要求修改您的论文,并在回复审稿人时逐一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质疑。
7.与编辑沟通:如果您在投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可以与期刊的编辑联
系,寻求帮助或建议。
总之,投稿国际药学杂志需要仔细准备和耐心应对审稿过程。
通过高质量的论文、符合要求的格式和充分的数据支持,您的论文更有可能被接受并在该期刊上发表。
转载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原文地址: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作者:水之影目录:1、药临床评价的概述。
2、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3、中国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4、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与工厂技术。
5、中国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的论理学原则和GCP。
6、国家SFDA关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政策。
7、基因治疗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8、生物制品及疫苗的临床试验。
9、种族差异和药物的"桥接"试验。
10、WHO GCP与ICH GCP的比较。
一、21世纪新药临床评价面临的挑战。
1、新技术。
2、新药的安全性。
3、论理学问题。
4、创新药物的途径。
5、药品管理标准的协调。
6、全球的竞争与合作。
基因治疗有许多安全性问题需考虑,中药高效、低毒,也要注意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还有安慰剂能用不能用、需不需用。
评价控制条例、流通、检查系统。
二、药品监督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新药发展计划试验方案试验的监查与监督收集与复合数据研究报告申请上市三、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特点与组织管理: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指有多名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机构内参加并按同一试验方案要求用相同的方法同步进行的临床试验。
我国Ⅱ-Ⅲ期新药临床试验均为多中心临床试验。
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优点:1、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较多的受试者。
2、多中心试验可以避免单一研究机构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因此所得的结论可有较广泛地意义,可信度较大。
3、多中心试验可提高临床试验设计、执行和解释结果的水平,众多的差别都能影响临床试验的均一性,增加了试验的复杂性。
四、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一项需要多个专业工作人员一起完成的工作,实施多中心研究的负责单位需要有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1、临床研究人员;2、统计专业人员;3、计算机程序分析人员(编程人员);4、数据输入录码人员;5、数据管理助理。
五、临床试验中各类人员职责:(一)课题负责人/主要临床研究者的职责:1、准备研究方案;2、确定CRF和需要记录问题的设计;3、提出统计分析要求;4、定期访问各参加试验的分中心、监督研究进展;5、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决断;6、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作出评价和处理;7、负责撰写研究总结。
完善我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建议孙荣国;贾晓蓉【摘要】为了推进多中心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工作,依据我国《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要求,分析了现有相关管理规章中存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组长单位和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的地位、作用、权利和责任的规定不明确以及我国机构伦理委员会的规范化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充实与完善规章、建立与完善伦理委员会认证制、妥善选择“伦理审查方式”等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年(卷),期】2018(032)003【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多中心【作者】孙荣国;贾晓蓉【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R1972017年10月,我国《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要求[1],“在我国境内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经临床试验组长单位伦理审查后,其他成员单位应认可组长单位的审查结论,不再重复审查。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的临床试验机构,应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伦理审查平台,逐步推进伦理审查互认逐步推进伦理审查互认”。
它表明虽然要求成员单位应认可组长单位的审查结论,但是也强调“伦理审查互认”尚需假以时日逐步推进。
1 现状1.1 管理规章目前,我国无论是《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或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均明确规定[2,3]:伦理委员会须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且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医学研究工作。
另外,虽然《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提出了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基本原则及可建立协作审查的工作程序,但是并未要求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必须无条件接受组长单位的伦理审查结论,而是规定了参加单位伦理委员会有权批准或不批准在其机构进行的研究[2]。
多中心临床实验是指多中心临床实验是指在多个医疗中心同时进行的、用于评估新药、新技术或新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1.引言多中心临床实验是现代医疗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多中心临床实验的定义、目的、优势以及注意事项。
2.定义多中心临床实验是指在多个医疗中心同时进行的临床研究。
该实验目的是评估新药、新技术或新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对于单中心临床实验,多中心临床实验具有更高的实证性和代表性。
3.目的多中心临床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新药、新技术或新治疗方法在不同医疗中心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多中心的参与,可以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的一般性,同时减少样本误差的影响。
多中心临床实验还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4.优势多中心临床实验相对于单中心实验具有以下优势:4.1 更广泛的样本:多个医疗中心的参与可以招募到更多的病例,提高实验的统计学效力和可靠性。
4.2 多样性的人群:不同地区的医疗中心可以涵盖不同的人群,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方法的普适性。
4.3 减少偏见:多中心实验可以减少地域和机构特异性对结果的影响,提高研究结果的一般性和推广价值。
4.4 提高研究效率:多中心的协同工作可以加速试验进程,并更快地为临床提供可行性证据。
5.注意事项虽然多中心临床实验有很多优势,但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5.1 样本选择:需要保证选取合适的样本,并遵循实验设计的要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2 协调管理:多中心临床实验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各个医疗中心的工作。
该机构需具备有效的沟通和组织能力,确保实验进展顺利。
5.3 遵循伦理原则:多中心临床实验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和相关法规,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5.4 数据分析和解读:多中心临床实验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解读,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6.结论多中心临床实验是一种有效评估新药、新技术或新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性的方法。
通过多中心的协作,可以增加样本广度和多样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关于国际多中心临床在中国关于国际多中心临床方面的法规,目前有两个: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境外申请人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应当按照本办法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按下列要求办理:(一)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是已在境外注册的药品或者已进入II 期或者III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受理境外申请人提出的尚未在境外注册的预防用疫苗类药物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申请;(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批准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同时,可以要求申请人在中国首先进行I期临床试验;(三)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时,在任何国家发现与该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非预期不良反应,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临床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将完整的临床试验报告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五)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取得的数据用于在中国进行药品注册申请的,应当符合本办法有关临床试验的规定并提交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全部研究资料。
2.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指南(试行)。
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用于在我国申报药品注册的,至少需涉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两个国家,并应参照本指南的要求。
申办者在提交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申请时,要同时提交包括向制药发达国家(如ICH成员国家)监管机构提交的申报资料,包括完整的临床试验方案(含临床试验方案编号)和支持性数据。
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应在全球各研究中心采用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并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用于支持在我国的药品注册申请时,一是需要对全球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整体评价后,再针对亚洲和我国的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进行趋势性分析。
而对于国家局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并没有提到国际多中心临床的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跨国制药企业而言,在目前的形势下,药品注册(我认为包括生物类似药在内)可以分为两大策略:一是中国同步参与全球新药临床研发,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MRCT),待试验结束后,在全球同步上市,这属于MRCT途径;对于这一点,需要注意,根据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只有在境外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药品才允许在国内开展MRCT。
多中心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研究是指在多个医疗中心同时进行的临床研究项目。
与单中心临床研究相比,多中心研究具有更大的样本容量,更广泛的代表性,并且更有利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下面将从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中心研究可以克服单中心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单中心研究往往只涉及一个医疗机构,在样本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偏倚,因此其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推广性相对较差。
而多中心研究可以扩大样本容量,通过多个医疗中心的参与,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其次,多中心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由于多中心研究具有更大的样本容量和更广泛的参与机构,其研究结果更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更能反映真实的差异。
这有助于减少类型I错误的发生,提高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多中心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
多个研究中心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减少研究时间和成本,提高研究效率。
此外,在多中心研究过程中可以同时开展多个协同研究项目,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综合利用资源。
然而,多中心临床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设计和协调困难、数据一致性和质量控制难以保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明确的研究设计和运行流程。
在多中心研究开始之前,需要制定统一的研究方案、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以便各个中心能够有序地进行研究。
其次,加强对研究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
多中心研究需要有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因此需要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研究能力和质量意识。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分析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最后,加强各个中心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多中心研究涉及多个研究中心的合作,需要加强各方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密切关注研究进展和问题解决,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结果。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陆续进入临床。
细胞治疗类产品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国外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准上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CAR-T细胞产品属于“活”的细胞药物,且不能耐受病毒灭活/终端灭菌处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异质性”,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此前,按照“医疗技术”开展的非注册临床试验取得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是按照药品研发与申报,已受理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溯源性及质量体系和风险控制要求存在较多缺陷,影响审评进度。
为鼓励CAR-T类产品创新,满足临床用药亟需,做好申请临床试验阶段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整理准备,提请申请人在遵循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以下方面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
1、生产原料(供者细胞、试剂/培养基)自体细胞筛查应参照医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HIV-1/2、HBV、HCV、梅毒等感染项筛查。
供者细胞的采集需使用单采机进行。
质粒生产过程中建议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需使用,应对抗生素的残留量进行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包装细就是不能过滤处理1. 尽量不使用氨苄抗性,如需使用,对残留进行控制及评估;2. 使用重组来源胰酶;3. 培养基成分明确;4.血清成分满足《细胞治疗产品研究雨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胞培养过程中如使用胰酶,建议采用重组来源胰酶;应说明CAR-T细胞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基来源,是否含有人源/动物源性成分并进行风险评估。
如培养基中含有血清成分,应符合总局关于《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规定及解读文件的要求。
2、生产工艺(质粒、病毒,CAR-T细胞)质粒应提供调控元件和改构序列的研究资料。
重组工程菌应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菌种库的建立和检定,质粒应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完成菌株传代稳定性研究。
国际多中心临床申报程序及申报资料要求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在进口药品的注册申请中,“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申请”的数量有所增加,去年半年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申请量已与此前两年的总量持平。
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申请的增多表明,我国药物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在进步,与国际研究的同步性在增强。
此类申请的增加也反映出我国入世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增强,国外制药企业对中国医药市场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加,并已开始尝试从“产品输出”到“研发输出”。
我国是人口大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临床病历资源,特别是在某些适应症领域还具有显著的优势。
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对缩短此类药物的整体研发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病历招募、临床研究的成本投入等方面,无疑对降低药物的研发成本也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通过参加与国际同步的临床研究,获取和分享临床对某些疾病最新治疗手段和相关治疗信息,对于提高临床对相应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加国民对最新治疗手段的可获得性,无疑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申报程序我国目前把药品注册申请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管理,即申请临床研究阶段和申请生产上市阶段。
《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九条及相关条款,要求对在我国境内申请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的药物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对此,法规的要求是明确地。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分别对两个申请阶段的操作程序、管理要求有详尽的阐述,并在其第三章阐述“药物的临床研究”管理时,将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列入其范畴——第四十四条对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主要条件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第四十四条境外申请人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应当按照本办法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按下列要求办理:(一)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是已在境外注册的药品或者已进入II期或者III 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受理境外申请人提出的尚未在境外注册的预防用疫苗类药物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申请;(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批准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同时,可以要求申请人在中国首先进行I期临床试验;(三)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时,在任何国家发现与该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非预期不良反应,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临床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将完整的临床试验报告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五)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取得的数据用于在中国进行药品注册申请的,应当符合本办法有关临床试验的规定并提交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全部研究资料。
临床研究中的多中心研究优势与挑战在临床研究中,多中心研究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方法。
所谓多中心研究,指的是研究者在不同的地区、机构或国家同时进行一项研究。
多中心研究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临床研究中的多中心研究的优势与挑战。
一、多中心研究的优势1.1.资源共享与效率提高多中心研究可以协同多个研究机构的资源,如临床医生、护士、实验设备、研究经费等,充分利用各个中心的专长和优势。
这种资源共享可以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研究进展,更快地获取有力的数据支持。
1.2.样本数量的增加多中心研究可以扩大研究样本的规模,增加研究的统计效力。
在研究结果中,样本量越大,得出的结论越具有说服力。
通过多中心研究,可以提高样本数量,减小由于样本偏差导致的研究误差,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1.3.研究结果的外推性多中心研究可以扩大样本的代表性,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外推性。
不同地区、机构的参与可以增加研究的多样性,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广泛适用性。
这种外推性使得研究结果更能推广到更大范围内的人群,促进了医疗实践的改进和进步。
二、多中心研究的挑战2.1.协调和沟通的困难在多中心研究中,需要协调多个研究中心的工作,确保各个中心在研究项任务进程、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协调和沟通的困难可能会导致研究进度延误、数据质量下降等问题。
2.2.研究环境的异质性不同地区、机构的研究环境异质性也是多中心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
不同中心的医疗水平、研究技术和人员素质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研究方案和标准操作程序,以减小环境异质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2.3.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多中心研究涉及多个研究中心的数据收集、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
由于数据量庞大,数据质量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是多中心研究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有效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基础。
三、总结与展望多中心研究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多中心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在多个医疗机构或研究中心进行试验,对特定的疾病或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这种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证据,对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I.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兴起源于对单中心研究结果的限制,单中心研究受样本数量的限制,往往无法覆盖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患者,从而使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受到质疑。
而多中心临床研究可以通过在多个研究中心进行试验,扩大样本数量,提高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力度,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外部适用性。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1. 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多中心试验可以减少单一研究中心的局限性,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患者群体的参与,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2. 扩大样本容量:单一研究中心无法满足大样本的需求,而多中心临床研究可以在多个研究中心招募患者,积累更多的样本数据,从而提高研究的统计学力度。
3. 增加研究的外部有效性:通过多中心的参与,多中心临床研究能更好地反映真实临床实践情况,提高研究的外部有效性,使研究结果更符合实际需求。
4. 促进科学合作:多中心临床研究需要不同研究中心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了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加强了资源共享,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II.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研究目的,以下是一般的步骤:1. 研究设计: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包括样本容量、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分组等。
2. 研究中心的选择:根据研究需求和研究资源,选择合适的研究中心参与研究,确保研究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3. 研究协议和伦理审批:编写研究协议,包括研究流程、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同时提交给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4. 研究人员培训:对参与研究的医生、护士和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研究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研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值得思考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正文】多中心临床研究是一种将多个医疗中心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通过合作共同开展的临床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样本数量和多样性,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背景、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一章背景】1.1 传统单中心临床研究的局限性传统的单中心临床研究受到单个样本来源的限制,难以覆盖广泛的人群和地域,结果的推广性和外部有效性有限。
同时,单中心研究的样本量也较小,统计学效力可能不足,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1.2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优势和意义多中心临床研究能够将多个医疗中心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克服了传统研究的局限性。
它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受试者群体,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第二章步骤】2.1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规划在规划阶段,需要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样本量的计算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参与研究的各个医疗中心,明确各中心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2.2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在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之前,需要进行伦理审查,并获得各个医疗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伦理审查是保护研究对象权益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伦理规范进行。
2.3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数据管理多中心临床研究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4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需要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多个中心间的差异和一致性,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第三章注意事项】3.1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质量管理多中心临床研究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研究方案的制定、操作规程的制定、研究人员培训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保证与资料管理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前必须完成的环节,用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为药物注册提供依据。
合适的试验设计、正确的数据采集、规范的质量保证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是确保临床试验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保证和资料管理方面的内容。
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保证是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合适的试验设计试验的设计要满足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伦理要求。
试验方案应充分说明试验的目的、方法、对象、样本大小、观察指标、研究计划、伦理审查和统计分析等特定内容,避免不科学或不合理的做法导致失败和误判。
规范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首先要遵循标准操作程序(SOP)和相关规定。
数据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研究方案,锁定所有相关文档和设备,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采集数据的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要受过专业培训,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可检测性。
完整的质保计划质保计划是制定质量体系的基础,应包括质量目标、职责、程序、标准、培训、记录、审查和纠正措施等方面,而且应符合药品注册年度日历。
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料管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是确保药物研究数据安全、可追溯性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保证。
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要全面了解数据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在数据管理的各个阶段如计划、采集、存储、分析及分类识别数据上,制定统一规范并落实相关措施是很关键的。
国际统一标准国际统一标准是充分保障药物研究数据拥有全球性可比性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FDA制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规范便是一例典型。
但是,对一些国家来说,能否掌握并落实这些规定都是挑战。
数据完整性保持数据完整性的方法包括密切监测样本接受日期、细节、医学问题的记录以及报告临床试验结果和制定临床试验报告等。
数据完整性也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清理、抽样和评估。
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保证和资料管理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和严谨的。
发现数据错误或数据不完整后,必须重复整个数据治疗过程,以确保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化药共性问题解答——临床问题一:一些上市早的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中,其疾病的分类和表述已过时,如何申报修改?答:说明书的适应症描述应符合当前临床医疗实践中医学名词的规范,鼓励及时按照国内外标准化的专业术语对说明书进行实时修订。
建议按照补充申请中的“其他”注册事项进行申报。
问题二:某产品没有说明书范本,能否依据其他上市企业品种说明书进行包装备案?答:目前我国家局网站仅公布有OTC化学药品和中药说明书范本,如是OTC品种,可以参考其范本中共性项目内容,但对于部分说明书项目各企业可以自行设置,如【包装】项。
对于处方药更是如此,对于每类品种,各家也都会有各自独立的说明书,依据各家企业实时更新的程度不同;备案应采用SFDA最新批准的说明书,不是用范本。
问题三:化药3.1类复方胶囊药物的PK设计问题:①是否需要按照指导原则进行低、中、高三个剂量研究?②是否还要做复方与两个单药的交叉试验来评价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做如何设计?需要进行等效性评价还是看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对照药能用本公司相同配方的单药吗?③对于复方药物的PK试验,总共要做几个试验?答:鉴于针对临床各适应症领域的复方制剂各国注册的要求有一定差异,建议具体品种进行具体分析和研讨。
首先要了解试验药物的特征和明确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如果原研复方产品的立题有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所仿真正属于化药3.1类复方胶囊药物(即药学处方组成完全一致),其所含单药临床使用剂量合理,无种族差异问题,就可以不必按照创新药的要求进行系统完整的药代研究,但要阐述理由和提供依据;有时为更好的验证复方产品的立题,同时还可要求与其所含单药进行PK/PD对比性研究。
否则,按指导原则要求考虑进行设计完整系统的PK研究和对比试验。
问题四:正在准备申报Ⅰ期临床试验时发现,根据药效和安评结果计算的Ⅰ期临床的起始剂量为拟申报规格的一半,能否按照确定的处方减半后制备制剂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剂量爬坡的起始剂量。
细胞治疗产品申请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为代表的基因修饰细胞产品陆续进入临床。
细胞治疗类产品获得的突破性进展和国外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批准上市,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CAR-T细胞产品属于“活”的细胞药物,且不能耐受病毒灭活/终端灭菌处理,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异质性”,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此前,按照“医疗技术”开展的非注册临床试验取得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是按照药品研发与申报,已受理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溯源性及质量体系和风险控制要求存在较多缺陷,影响审评进度。
为鼓励CAR-T类产品创新,满足临床用药亟需,做好申请临床试验阶段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整理准备,提请申请人在遵循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以下方面药学研究和申报资料的考虑要点。
1、生产原料(供者细胞、试剂/培养基)自体细胞筛查应参照医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HIV-1/2、HBV、HCV、梅毒等感染项筛查。
供者细胞的采集需使用单采机进行。
质粒生产过程中建议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如需使用,应对抗生素的残留量进行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包装细胞培养过程中如使用胰酶,建议采用重组来源胰酶;应说明CAR-T细胞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基来源,是否含有人源/动物源性成分并进行风险评估。
如培养基中含有血清成分,应符合总局关于《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关规定及解读文件的要求。
2、生产工艺(质粒、病毒,CAR-T细胞)质粒应提供调控元件和改构序列的研究资料。
重组工程菌应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菌种库的建立和检定,质粒应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完成菌株传代稳定性研究。
病毒包装细胞(如:293T细胞)应提供细胞来源、传代历史等资料,并按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完成二级或三级细胞库的建立和检定。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的发展及趋势夏其奎 Sam Xia1. 背景近年来,药物研发日益全球化。
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共享全球的临床试验数据的同时可共享新药研发资源。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既包括新药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也包括对药物上市使用后所作的进一步研究。
一般而言,这类试验所需的病例数多达上千甚至上万例,共同参加试验的国家不下10个,耗时一般3年以上。
国际多中心临床又称IMCT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或者多区域临床试验,即MRCT (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 )。
这都是指在全球多个区域的多个中心按照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同时开展临床试验。
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利益如下:[1]. 利用全球最大的资源,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要求庞大病例数的临床试验;[2]. 可以在全球较多国家,多种种族基因,多种生活条件,治疗环境的条件下完成该临床试验,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收集数据对药物的安全性、疗效进行更真实可靠的评价;[3]. 庞大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使得结果有较大的外延性的数据,更利于结论的可信性;[4]. 利用全球或者区域间的庞大资源,提高了新药研发的效率,缩短了时间,可使新药更早上市,使患者较早享受新药研发的可靠、安全的成果。
2. 国内发展情况近10年MRCT 在国内的数量级飞速扩大,申报及获批成递增趋势。
这有几大原因:[1]. 药物研究尤其是创新药研发日益全球化发展,中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环境中获益;[2]. 世界需要中国的加入。
中国借助其人口资源庞大、病种广泛、研究费用低、研究者兴趣较高的特点成为国际多中心临床的重要选择点;[3]. 为了提高时间和效率,国际多中心临床也成为了后续申请进口的铺垫。
中国由此获得了和国外创新药物研发同步的机会:同时研发同时上市,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患者都能从世界药作者简介夏其奎,医师、公共卫生硕士,方恩医药有限公司(Fountain Medical Development company, FMD )临床试验总监物研发中获益。
关于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表述摘要:一、多中心临床试验概述1.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定义2.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目的和意义二、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1.试验设计原则2.试验实施流程3.数据收集与管理三、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提高研究质量、降低研究成本、加快研究进度等2.挑战:协调困难、数据一致性、伦理问题等四、我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发展现状1.政策法规支持2.发展历程与成果3.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五、展望未来: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发展趋势与策略1.国际合作与交流2.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3.人才培养与政策完善正文:多中心临床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医疗器械评估、疾病防治等领域。
它是指在多个试验中心进行的、按照同一研究方案进行的临床试验。
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提高研究质量、降低研究成本、加快研究进度,同时为受试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目标,研究者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试验设计应充分考虑研究目的、受试者需求等因素,确保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在试验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密切关注试验进展,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是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尽管多中心临床试验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协调各试验中心的日常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此外,如何确保各试验中心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也是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此外,多中心临床试验还涉及到伦理问题,如研究者的道德责任、受试者的权益保障等。
我国对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相关法规不断完善,为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包括新药研发、医疗器械评估等方面的突破。
然而,我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试验质量参差不齐、伦理审查不规范等。
发布日期20030704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对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药学资料的几点看法
作者黄晓龙
部门
正文内容
对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药学资料的几点看法
审评三部黄晓龙
目前在我国申请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国内外均未正式上市,但在国外已进入II期或III期临床研究的药物,需在我国同步进行
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二是已在我国进口注册的药品,为了增加新的适应
症而在我国进行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
其中第二种情况属于补充申请的范
畴,不在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之内。
在新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该类申请的临床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而对药学方面的资料未再提出其他要求。
因此,也就意味着申
请国际多中心临床时,药学方面的资料应该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
对注册分类1的药学资料要求一致。
由于此类药物尚处于研究阶段,考虑到
药物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与完善的过程,所以在药学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
性方面与国外已上市的进口药会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在审评中会正视这种差
距的存在,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但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临床受试者的安全以及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药学资料一定要能反映出该试验所用样品的质量是稳定可控的,要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国外已完成的药学研究工作,以给临床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每项资料的具体
要求如下:
资料7:对已做过的药学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资料8:提供原料药的合成路线、制备工艺、中间体质控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有毒试剂与溶剂的种类等。
提供制剂的处方与工艺,包括中间质控方
法。
资料9:提供所做的结构确证的资料与图谱,要注意排除工艺中可能产生的
立体异构体。
资料10:提供制剂质量标准中所用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资料与图谱,同时还应对原料药中所引入的杂质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资料11:提供原料药与制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并结合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研究及稳定性研究的结果说明标准中各限度制订的依据。
资料12:提供临床研究用样品(1-3批)的自检报告原件及译文。
资料13:提供辅料的来源与质量标准。
对于首次作为药用或某给药途径的辅
料,应提供充分的药用依据。
资料14:提供原料药稳定性研究的总结性资料与制剂的稳定性研究的详细资料与图谱。
制剂的稳定性应能保证临床试验期间的药品稳定性。
资料15:提供内包材的选择依据与质量标准。
由于国际多中心临床申请并不以进口注册为目的,所以在口岸药检所质量标准复核时,只是按照企业标准对临床研究样品进行复检。
如临床研究完成后,要改为在中国申请注册,则还应按进口注册的要求,对企业标准进行复
核修订。
以上是我对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药学资料的几点看法,偏颇之处在
所难免,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类别:审评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