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关系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表
以下是根据中国外交部公布的标准整理的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表:特别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中非共和国。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巴西、南非。
战略伙伴关系: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伊朗、韩国、阿联酋、土耳其、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以色列。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
全面对话伙伴关系:欧盟、欧盟成员国、英国、俄罗斯联邦。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
瓜多尔、乌拉圭、太平洋岛国、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基里巴斯、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贝宁、布基
纳法索、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
米比亚、南苏丹、苏丹、乍得、中东欧国家、海地、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
巴哥、牙买加、古巴。
中国和各国的伙伴关系是根据不同因素和利益方向的综合考虑,随时
可能有变化。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策。
1.对外关系:(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招提寺);(3)明朝:①郑和下西洋(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侵略。
(4)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2. 对外政策:(1)西汉: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2)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3)明朝:郑和下西洋。
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中国从古至今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
)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5.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1)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2)国运的盛衰与不同对外政策的关系: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主要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1)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2)不平等条约及危害: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解读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积极发展了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伙伴关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官方表态,中国将外交伙伴关系等级分为四个级别: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下面将对这四个等级进行解读。
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内涵丰富,意味着相互间高度的政治互信、全面的经济合作以及密切的人文交流。
目前,中国与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种高水平伙伴关系,如俄罗斯、法国、德国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
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的较高级别的外交伙伴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合作。
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如巴西、南非、埃及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特定领域或特定议题上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彼此互助、相互支持。
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介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之间的一种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呈现全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中国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相互间有着较高水平的关系。
四、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次高级别的外交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主要涵盖友好、互利和合作的方面,是中国外交的一种基本关系。
中国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这种伙伴关系,如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巴拿马等。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交往和合作。
总体来说,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的划分是基于双方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这些伙伴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并且逐渐形成了合作机制和合作规则。
通过建立不同等级的伙伴关系,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为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外交伙伴关系等级分为五大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重要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1.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最高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和共识。
目前,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次高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和互动。
目前,中国与欧盟、日本、韩国、东盟国家等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3. 重要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一种次高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动,但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合作程度和领域有所减少。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重要新兴经济体国家建立了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4. 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一种次低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和共识,但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重要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合作程度和领域有所减少。
目前,中国与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5. 友好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最低级别的外交关系,意味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和互动,但与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相比,合作程度和领域较少。
目前,中国与一些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关系等级排名
中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类,按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种关系。
其中,伙伴关系被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
“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
“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
“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
以中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中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
“建设性”或“创造性”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增加互信与双赢,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关系分类
中国的外交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1. 邻国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等。
这些关系受到地缘政治、历史、领土争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大国关系: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关系,如美国、欧盟、日本等。
这些关系涉及到国际经济、贸易、军事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竞争。
3. 发展中国家关系:中国与非洲、拉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等领域。
4. 国际组织关系:中国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5. 反恐与安全合作:中国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情报交流、执法合作、边境安全等方面开展合作。
6. 区域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和倡议,如东盟、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这些合作有助于地区内各国之间的互信与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的外交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
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性的国际秩序和多边合作,并努力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
高三政治外交关系知识点透彻梳理外交关系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建立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在高三政治学习中,外交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外交关系进行透彻的梳理。
一、外交关系的定义与分类1.1 外交关系的定义外交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建立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1.2 外交关系的分类外交关系可以分为正式外交关系和非正式外交关系两种。
正式外交关系是指两国之间通过外交途径建立的关系,包括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外交使节、进行外交谈判等。
非正式外交关系是指两国之间通过非正式途径建立的关系,如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等。
二、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2.1 外交政策的概念外交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行动方针和策略。
2.2 国家利益的概念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的权益。
2.3 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外交政策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应该根据国家利益来制定,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三、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3.1 国际组织的概念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国际问题的组织。
3.2 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
3.3 国际会议的概念国际会议是指多个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召开的会议,旨在解决国际问题和促进国际合作。
四、外交手段与外交斗争4.1 外交手段的概念外交手段是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策略。
4.2 外交斗争的概念外交斗争是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其他国家进行的斗争。
4.3 外交手段与外交斗争的关系外交手段是进行外交斗争的工具和手段,外交斗争是运用外交手段实现国家利益的过程。
与建交国家的外交关系分类
一、单纯建交(一般的外交关系)
二、睦邻友好关系
三、伙伴关系
1、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2、合作伙伴关系
3、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4、战略伙伴关系
5、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四、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伙伴关系:互不对立,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针对第三国。
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性”即努力的目标,尚未达到但正在共同努力建设为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关系:在互不对立的基础上,为双方的共同利益在某些领域开展合作。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各个感兴趣的领域都能展开合作。
战略伙伴关系:互为重要的全局性的国家,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而不同的长远的国家关系。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叫做“战略协作伙伴关”,战略运用的前提是存在敌我友三方,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则是我、友双方共同对敌的结盟关系,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让双方事先知道彼此观点。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各个领域双方共同对敌,政治高度互信,领导人之间私交大多较深,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商量一个共同的观点对外公布。
中国各国外交关系表述中国的外交关系可以描述为多边、友好和互利。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拓展合作空间,并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
以下是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的表述:1. 美国:中美之间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尽管两国存在一些分歧,但中美建立起了复杂而紧密的经济、贸易、科技和人文交流联系。
同时,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球问题。
2. 俄罗斯:中俄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双方经常就国际和地区事务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
两国在经济、能源、高科技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通过建设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合作。
3. 日本:中日两国是亚洲两个重要经济体,也是邻国。
虽然两国之间存在历史和领土争议,但双方均认识到维护稳定和发展合作的重要性。
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人文交流也在增加。
两国维持高层互访机制,努力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
4. 韩国:中韩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
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
同时,两国也面临一些历史和安全问题,但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解决方案。
中韩两国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共同关心的挑战。
5. 印度: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亚洲两个重要力量。
两国保持着各个层面的接触和对话,经济和贸易合作持续增长。
然而,中印之间存在一些领土争议和地缘政治竞争,这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挑战。
双方努力通过对话和接触化解分歧,发展相互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不断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全面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多边外交机制参与全球事务,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的多边外交关系多边外交在中国古已有之,在近年来日益得到重视,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不可分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形态,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逐渐展开了多边外交。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中国的多边外交不仅影响到政治、经济领域,也逐渐渗透到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危机我国安全与领土完整。
这项原则不会过时,这是由我国的国情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摩擦不断,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点:正视历史的问题、钓鱼岛的问题、东海划界问题、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但同时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经济、文化间的交流非常密切,所以在处理中日问题上中国虽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也一直努力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对待当今的钓鱼岛事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盲目抵制日货打砸抢自己手中的日货,而是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并且相信我们的政府,更加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中国多边外交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视经济外交。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富国强民成为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
这是历史潮流,也是时代趋势。
只有多方面进行多国经济合作,建立平等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中国才能一步步走向富强之路,才能更好的融入当今的国际环境。
自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中美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对美国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始终在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二十二之间。
在1997到2002年之间,中美两国双边总贸易额将近翻了一番。
在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市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广阔的领域和很大的潜力。
外交礼宾知识目录外交代表 (2)外交代表机关 (5)外交特权与豁免 (8)外交团 (16)会见、会谈 (18)宴请 (20)国旗的悬挂 (25)外交代表外交代表,又称外交使节,是一个国家派往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代表。
代表国家,负责办理外交事务,有常驻和临时两种。
常驻外交代表系指派驻某一特定国家或某一国际组织、并负责同该国或该组织保持经常联系的代表;临时外交代表指临时出国担负有某种特定任务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中将外交人员定义为驻外国使馆、领馆以及常驻联合国和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代表团等机构中具有外交衔级的人员,馆长是上述机构的行政首长。
我国的外交衔级有大使、公使、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权与豁免条例》,使馆馆长和具有外交衔级的外交人员统称为“外交代表”,这是广义上的外交代表。
一、外交代表的等级和分类确定外交代表的等级是建交双方在同意建立外交关系时需要商定的要点之一。
外交代表的等级应是对等的,并且明确见之于建交公报或其他建交文书中。
理论上外交代表有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公使和代办。
(一)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最高一级的外交代表,系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代表。
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并享有比其他两个等级的外交代表更高的礼遇。
在现代外交实践中,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是各国通行做法。
国际上与大使列为同等地位的外交代表还有高级专员。
高级专员是英联邦各成员国之间互相派遣的外交代表。
在以英女王为元首的英联邦国家之间,高级专员由总理向总理派遣。
在《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教廷大使是和大使同一等级的外交代表。
教廷大使是梵蒂冈教皇派出的大使。
(二)特命全权公使,也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只是其所受礼遇次于大使,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与大使相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任命特命全权公使一级的外交代表已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特命全权公使升格为特命全权大使。
中国与外国关系分类作者:张寒寺大国外交……伙伴多从1996年起,中国开始给建交国家分档次,起步档是“单纯建交”,然后是“睦邻友好”,再其次是“伙伴”,更高级是“传统友好合作”。
我们要谈的各种伙伴就在第三档里。
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白的印象,先给个列表,看看中国的各种伙伴都有哪些国家。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战略互惠关系:日本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越南、巴基斯坦、法国、巴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马来西亚、非盟、葡萄牙、南非、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委内瑞拉、蒙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韩国、埃及、印度、土耳其、斯里兰卡战略伙伴关系:波兰、哈萨克斯坦、东盟、墨西哥、欧盟、尼日利亚、加拿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克罗地亚、孟加拉国、秘鲁、智利、罗马尼亚、荷兰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埃塞俄比亚合作伙伴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伙伴关系:阿尔巴尼亚先别晕,等我讲完。
伙伴和伙伴是不一样的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伙伴,还分这么多等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没有盟友,但没有盟友不代表来者不拒,也不代表一视同仁。
这就好比你奉行“不结婚”的人生政策,但你也会有“最爱的那个女朋友”,“一般喜欢的女朋友”,“将将够用的女朋友”,“想起来就后悔的女朋友”,一样的道理。
那么,具体地讲,这些伙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逐一解释各个名词。
首先,什么叫“伙伴”。
在中国的外交词典里,“伙伴”是指可以互相信任,遵守“求同存异”原则,翻译一下就是,你爱怎样是你的事,我爱怎样也是我的事,我保证不在背后搞你,也相信你不会在背后阴我,要搞咱就在明面上公开地搞。
上面那个列表里,跟中国连伙伴都不是的国家只有一个——日本。
其次,什么是“合作”。
一般来说,单独出现的合作专指经济方面的合作,也就是在商言商,咱们之间,只谈生意,你想看航母?自己造去。
中国外交不同的伙伴关系大国外交……伙伴多从1996年起,中国开始给建交国家分档次,起步档是“单纯建交”,然后是“睦邻友好”,再其次是“伙伴”,更高级是“传统友好合作”。
我们要谈的各种伙伴就在第三档里。
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白的印象,先给个列表,看看中国的各种伙伴都有哪些国家。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战略互惠关系:日本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越南、巴基斯坦、法国、巴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马来西亚、非盟、葡萄牙、南非、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委内瑞拉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韩国、埃及、印度、土耳其、斯里兰卡战略伙伴关系:波兰、哈萨克斯坦、东盟、墨西哥、欧盟、尼日利亚、加拿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克罗地亚、孟加拉国、秘鲁、智利、罗马尼亚、荷兰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埃塞俄比亚合作伙伴关系: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伙伴关系:阿尔巴尼亚、蒙古国先别晕,等我讲完。
伙伴和伙伴是不一样的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伙伴,还分这么多等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没有盟友,但没有盟友不代表来者不拒,也不代表一视同仁。
这就好比你奉行“不结婚”的人生政策,但你也会有“最爱的那个女朋友”,“一般喜欢的女朋友”,“将将够用的女朋友”,“想起来就后悔的女朋友”,一样的道理。
那么,具体地讲,这些伙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逐一解释各个名词。
首先,什么叫“伙伴”。
在中国的外交词典里,“伙伴”是指可以互相信任,遵守“求同存异”原则,翻译一下就是,你爱怎样是你的事,我爱怎样也是我的事,我保证不在背后搞你,也相信你不会在背后阴我,要搞咱就在明面上公开地搞。
上面那个列表里,跟中国连伙伴都不是的国家只有一个——日本。
其次,什么是“合作”。
一般来说,单独出现的合作专指经济方面的合作,也就是在商言商,咱们之间,只谈生意,你想看航母?自己造去。
中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类,按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种关系。
其中,伙伴关系被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
“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
“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
“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
以中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中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
“建设性”或“创造性”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增加互信与双赢,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
虽然交关系的等级可以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亲疏的一个标准,但它也并不能准确地显示两个国家的真实关系。
与中国有血盟关系的国家:
暂无(中韩建交前,朝鲜为中国唯一有血盟关系的国家,但由于中韩建交,中朝外交等级降低为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与中国有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
缅甸、老挝、柬埔寨、朝鲜
与中国有“伙伴关系”的国家: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越南、巴基斯坦、法国、巴西、欧盟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意大利、西班牙、非盟、葡萄牙
全面伙伴关系:
英国、德国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韩国、埃及、印度
战略伙伴关系:
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东盟、墨西哥、欧盟、南非、尼日利亚、加拿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克罗地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秘鲁、智利、罗马尼亚
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埃塞俄比亚
合作伙伴关系:
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
伙伴关系:
阿尔巴尼亚、蒙古国
与中国有睦邻友好关系的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文莱、
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国家
战略性合作:菲律宾
全面合作关系:澳大利亚
与中国有其他的外交关系的国家:
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
战略互惠关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