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三节 水的浮力 第4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35
1.3 水的浮力学习目标一、明白用密度判定物体的浮沉。
二、明白得改变物体浮沉的方式。
3、会利用二力平稳的方式推导物体的浮沉和浮力的大小。
二、重点难点明白得改变物体浮沉的方式。
三、课前自学一、讨论(1)、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个力的方向如何?(2)、这几个力的大小关系会有几种情形显现?这几种情形的力的关系是不是会直接阻碍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小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只受到与两个力的作用,因此,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与沉是由物体受到与的大小关系来决定。
二、物体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时,物体;当F浮<G时,物体;当F浮=G时,物体。
讨论:(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时,那么物体上浮,你能明白物体在上浮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将如何的转变吗?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静止吗?【交流与展现】:物体在上浮的进程中,当物体尚未露出液眼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将,浮力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仍重力。
物体仍将;当物体露出液面后,由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将,直到物体的浮力减小到重力,物体才受力平稳而静止。
这种状态叫。
漂浮: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时,那么物体下沉,你能明白物体在下沉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将如何的转变吗?物体下沉后会静止吗?【交流与展现】:物体在下沉的进程中,当物体尚未浸没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将,由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但物体受到的浮力仍重力,物体仍将;当物体完全浸没后,由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将,物体受到的浮力仍重力,最后沉底。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时,那么物体悬浮,你能明白物体在悬浮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将如何的转变吗?悬浮状态的物体能静止在液体中任何深度的位置吗?小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时,物体到为止;当F浮<G时,物体到为止;当F浮=G时,物体任何位置。
水的浮力第4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和浮力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
通过收集、整理关于浮力运用的知识,了解浮力运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运用的兴趣,养成协助、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重难点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浮力:浮力的运用和物体沉浮条件的运用。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学生课外调查材料四、教学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为指导,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的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运用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设计内容呈现第二次备课浮力知识的复习一、浮力的涵义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例题: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 .F1B .F2C .F3D .F4二、浮力计算的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底面受到的压力差1. F 浮=F 向上-F 向下一个重2牛顿的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5牛顿,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2. 称重法:F 浮 == G — G’例题:物体在空气中称时重30牛,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时重10牛。
求:(1)物体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
(g 取10牛/千克)体积为0.1米3的铁块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米3, 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顿.它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牛顿.F 1F 2 F 3 F 43.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水的浮力》一、教学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教材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第四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存在、二力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水的密度、水的压强、浮力的存在以其阿基米德定律,以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基础上,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学会了一些科学知识的应用,但还是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经常会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而且浮力本身就是学习初中科学学习的难点,所以学生对于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学习是有较大的难度的。
四、教学目标1。
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2.能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解决实验问题3.理解密度计原理,会用密度计测液体密度4.加强浮力知识的简单计算五、设计思路1.在复习受力有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从易到难的顺序分析讨论:汤圆的浮沉、石油的漂浮、轮船的原理、潜水艇的浮沉、沉船的打捞、密度计的应用、气球的升降、盐水选种以及血液密度的测定等2。
教学的原则:学生自己能分析解决的,学生自己解决,老师不代劳;学生有困难的,老师启发学生逐步理解。
六、课前准备1。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水槽(装有适量水),橡皮泥,塑料吸管2.潜水艇模拟实验装置(玻璃球、导管、大烧杯、大注射器等)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回顾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当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当液体密度等于物体密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
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此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当物体下沉至底后,此时物体浮力和支持力的和等于物体的重力。
此时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在老师的引导下背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汤圆的沉浮引导学生利用物体的沉浮条件解释:汤圆刚放入中时,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汤圆煮熟时,它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浮力大于重力.解释汤圆生时沉入锅底,而熟后又浮出水面的原因石油的漂浮1.介绍康菲公司渤海湾漏油事故,引导学生解释石油总是浮到水面上的原因ρ油<ρ水2.设疑: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为什么同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呢?解释石油总是浮到水面上的原因轮船的原理1.布置学生活动:材料:一水槽水,一块大橡皮泥.要求: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引导学生解释钢铁做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