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轮式拖拉机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1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轮式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它具有灵活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耕作、播种、收割等农业环节。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事故,因此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农机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以帮助农机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拖拉机。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机械状态:在操作轮式拖拉机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机械的各项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
包括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刹车系统等。
特别要注意检查刹车的工作性能,以确保在需要刹车时能够及时停车。
1.2 检查液位和润滑:轮式拖拉机的发动机和液压系统需要充足的润滑和冷却。
在操作前,必须检查液位并确保润滑油和冷却液的充足。
同时,还要检查润滑点是否涂抹了足够的润滑脂,确保各个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得到减少。
1.3 调整座椅和镜子:座椅和镜子的调整对于操作者的舒适度和视野非常重要。
在操作前,操作者应该调整座椅的高度和角度,使得能够保持舒适的坐姿。
此外,还应该调整后视镜和侧视镜的角度,以确保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周围的情况。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2.1 保持稳定速度:在操作轮式拖拉机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速度。
过高的速度容易导致机械失控,而过低的速度则会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操作者应该根据地形、负载和作业要求等因素,选择稳定且适当的速度。
2.2 注意转弯半径:轮式拖拉机在转弯时需要注意转弯半径,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在转弯前,操作者应提前减速并观察周围情况,确保转弯时安全可靠。
此外,还应该避免急转方向盘,以免造成机械损坏或翻车等危险情况。
2.3 注意作业环境:在作业过程中,操作者应时刻关注作业环境,确保安全。
特别要注意避开电线杆、水沟、坑洼等障碍物,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此外,还要留意天气状况,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维护保养事项3.1 定期更换滤清器:轮式拖拉机的滤清器对于保持机械正常运转非常重要。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轮式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其正确操作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以匡助农民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一重要农机设备。
正文内容:1. 轮式拖拉机的准备工作1.1 确保轮式拖拉机的机械部件完好无损,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
1.2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润滑油、冷却液等润滑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1.3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行驶的安全性。
1.4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电路系统是否正常,如灯光、喇叭等是否工作正常。
2.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技巧2.1 在启动轮式拖拉机前,应将操作杆置于空档位,并确保刹车踏板处于松开状态。
2.2 启动发动机后,应先暖机一段时间,确保机件充分润滑。
2.3 在行驶过程中,应根据路况和载重情况,选择合适的档位和速度。
2.4 在转弯时,应提前减速,避免过快速度导致失控。
2.5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和仪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轮式拖拉机的安全注意事项3.1 在操作轮式拖拉机前,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滑鞋等。
3.2 在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者行人发生碰撞。
3.3 在上下坡道时,应减速慢行,避免因惯性导致失控。
3.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轮式拖拉机的滚压,防止伤害到其他人员。
3.5 在停车时,应将轮式拖拉机停放在平整、稳固的地面上,并拉起手刹。
4. 轮式拖拉机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更换和清洗轮式拖拉机的滤清器,确保燃油和空气的清洁。
4.2 定期检查和调整轮式拖拉机的刹车系统,确保刹车灵敏可靠。
4.3 定期检查和更换轮式拖拉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液,保持其正常运转。
4.4 定期检查轮式拖拉机的轮胎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
4.5 定期对轮式拖拉机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各项功能正常。
5.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范5.1 不得在不熟悉的路段或者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操作轮式拖拉机。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一、引言轮式拖拉机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农田耕作、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
为了确保轮式拖拉机的安全操作和高效使用,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的维护保养。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轮式拖拉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机器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如轮胎、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
2. 检查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的储量,确保其处于适当的水平。
3. 确保操作者具备相关的驾驶证件和操作技能,了解轮式拖拉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4. 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5.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和其他人员。
三、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启动轮式拖拉机前,将驻车制动器拉紧,确保其停稳。
2. 在启动之前,检查仪表盘上的警示灯是否正常,如发动机故障灯、机油压力灯等。
3. 启动发动机后,暖机一段时间,确保发动机运行平稳。
4.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
5. 在转弯时,注意转向半径,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6. 在爬坡时,选择适当的挡位和转速,避免轮胎打滑。
7.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要分心或疲劳驾驶。
8. 在操作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尊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权益。
四、操作后的维护保养1. 每日结束操作后,对轮式拖拉机进行外部清洁,清除沉积物和杂草。
2. 定期检查发动机的油位和冷却液的水平,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3. 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4. 检查和调整轮胎的气压,确保其符合要求。
5. 定期检查刹车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及时维修。
6. 定期清洗和润滑操作杆、踏板等部件,保证其灵活可靠。
7. 定期检查电池的电量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确保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8. 定期检查灯光和信号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9. 定期检查并更换燃油和空气滤清器,保证燃油的清洁和供给。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轮式拖拉机)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式拖拉机的整机及其发动机、传动系、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灯光信号等有关作业安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具有充气轮胎的两轴式轮式农业拖拉机(以下简称拖拉机)的作业安全技术检验2 引用标准GB 384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 3846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GB/T 3871.l~3871.12 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GB 4269.1~4269.2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驾驶员操纵符号及其他符号GB 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GB 6237 农业拖拉机驾驶座安全带GB 6376 拖拉机噪声限值GB 7121 农林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GB 7454 机动车前照明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定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标志JB/T 6701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前照灯3 整机3.1 带挂车时的外廓界限尺寸:a.总长:≤10 m;b.总宽:≤2.5 m;c.总高:≤3.5 m。
3.2 出厂标牌、编号、标记齐全,字迹清晰;号牌完好,安置在规定的部位;按GB 10396的规定,在醒目处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
3.3 外观整洁,机件、仪表、铅封及附属设备齐全完好,联结紧固,操作灵便,离合器、制动器和油门的踏板能自动回位,各部不很有妨碍操作、影响安全及限制原机性能的改装。
3.4 各管道接头、阀门、密封垫圈、油封、水封螺基及结合面垫片齐全完好,接合严密,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
3.5 凡能引起伤害的运动件如起动爪、风扇、V带、带轮、传动链、万向轴、动力输出轴等,其与人体可能接触的方位,必须设置防护板、罩、套或防护栏,所有防护设施应符合 GB103951的规定。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一、引言轮式拖拉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它具有灵便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轮式拖拉机的安全操作和有效使用,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轮式拖拉机的人员,包括农民、农业工人和农机操作员。
三、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外观和机械部件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或者更换。
2.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轮胎充气均匀且气压适中。
3. 检查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的储量,确保充足。
4.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电器系统是否正常,如灯光、喇叭等。
5. 确保驾驶室内的座椅、安全带等安全设施完好,能够提供良好的驾驶环境。
四、操作规程1. 上下车操作a. 上车前应检查周围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安全。
b. 使用手扶梯或者扶手等辅助设施上下车。
c. 上车后调整座椅和安全带,确保舒适和安全。
2. 启动和熄火操作a. 检查驾驶室内的控制杆和开关是否处于中立位置。
b. 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挡位杆放入空档。
c. 转动钥匙启动发动机,同时观察仪表盘是否显示正常。
d. 启动后,让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以确保机械部件正常工作。
e. 熄火操作时,先将挡位杆放入空档,然后关闭发动机。
3. 操作控制杆和开关a. 控制杆和开关的使用应准确、稳定,不得随意操作。
b. 操作前应熟悉轮式拖拉机的控制系统,了解各个控制杆和开关的功能。
c. 操作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油门、刹车和转向等控制杆。
4. 行驶操作a. 行驶前应观察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b. 行驶时应保持适当的车速,根据路况和载重情况合理选择挡位。
c. 在转弯时,应提前减速并使用转向灯示意。
d. 遇到坡道时,应根据坡度适当调整油门和刹车。
5. 使用动力输出轴和取力器a. 使用动力输出轴和取力器前,应先将挡位杆放入空档,切断动力输出。
b. 操作前应确保附着在动力输出轴和取力器上的设备安全可靠。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一、引言轮式拖拉机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的重要机械设备,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轮式拖拉机的操作人员,包括农民、农业工人和工程施工人员。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年满18岁,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具备合格的驾驶技能。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轮式拖拉机的结构和功能,并能正确操作各种控制装置。
3.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
四、操作前准备1.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各项部件是否正常,如刹车、转向、灯光等。
2.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轮胎充气均匀。
3. 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液等液位是否充足,确保机器正常运行。
4. 清理车厢和车身,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五、操作步骤1. 上车之前,确认周围没有人员和障碍物,确保安全。
2. 坐稳驾驶座椅,调整合适的座椅和脚踏板位置。
3. 系好安全带,佩戴好安全帽。
4. 启动轮式拖拉机,确保引擎正常运转。
5. 调整合适的驾驶杆位置,保持舒适的操作姿势。
6. 缓慢松开刹车,轻踩油门,使轮式拖拉机缓慢启动。
7. 根据行驶路线和任务要求,正确操作转向装置,确保安全行驶。
8. 在行驶过程中,保持适当的车速,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
9.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及时避让行人和其他车辆。
10. 在操作结束或停车时,先松开油门,再踩下刹车,确保安全停车。
11. 关闭轮式拖拉机的引擎,拉起手刹,下车前确认车辆已停稳。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改装轮式拖拉机的结构和功能。
2. 操作人员不得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手机、吸烟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3. 操作人员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确保行车安全。
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驾驶座椅,必要时应停车后下车。
5. 操作人员不得在行驶中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必要时应停车后进行。
七、紧急情况处理1.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一、引言轮式拖拉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工程施工等领域的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轮式拖拉机的安全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包括前期准备、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前期准备1.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机械部件是否完好,如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要求,并清除轮胎上的异物。
3. 检查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油量是否充足,确保轮式拖拉机能够正常运行。
4. 检查轮式拖拉机的灯光和信号装置是否正常,确保在夜偶尔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够安全操作。
三、操作步骤1. 上车准备a) 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安全帽,确保自身安全。
b) 调整座椅和控制杆的位置,使其适合自己的身体尺寸。
c) 确保轮式拖拉机的手刹已经拉起,挂上空挡。
d) 检查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如发动机故障灯、油压灯等。
2. 启动发动机a) 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换挡杆置于空挡。
b) 踩下刹车踏板,将油门旋钮调至怠速位置。
c) 转动钥匙启动发动机,同时松开刹车踏板。
d) 检查仪表盘上的指示灯,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
3. 转向操作a) 用左手握住方向盘,右手放在控制杆上。
b) 转动方向盘使轮式拖拉机的前轮朝向所需的方向。
c) 在转弯时,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转向角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
4. 换挡操作a) 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换挡杆置于空挡。
b) 根据需要,将换挡杆置于前进挡或者倒挡位置。
c) 缓慢松开离合器踏板,使轮式拖拉机平稳启动或者倒退。
5. 制动操作a) 踩下刹车踏板,使轮式拖拉机减速或者住手。
b) 在下坡行驶时,使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速度,并避免使用刹车踏板过度制动。
6. 使用动力输出轴a) 确保动力输出轴与所需的设备连接坚固。
b) 在使用动力输出轴时,避免蓦地改变速度或者负载,以免对设备和轮式拖拉机造成损坏。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轮式拖拉机时,必须保持专注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分心或者违法驾驶。
农机推广拖拉机安全性要求项目要求安全要求乘员座椅及位置要求有驾驶室的拖拉机可设乘员座椅,应固定牢固,其位置不能影响驾驶员操作,且座椅不应增加拖拉机的外廓尺寸。
不带驾驶室的拖拉机后挡泥板不允许设乘员座椅。
电器线路拖拉机电器线路的连接应正确、可靠、无漏电,其布置不能接触发热部件。
导线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套。
导线穿越孔洞时应设绝缘套管。
喇叭应设置具有连续发声功能的喇叭,其工作应可靠。
驾驶室a门道总高度(mm)≥1250门道宽度(mm)≥450(距离通道下端750处)≥470(距离通道下端1000处)≥450(距离通道下端1250处)门道最下端宽度(mm)≥250驾驶室紧急出口(mm)至少应有三个在不同方向上的紧急出口。
紧急出口横截面尺寸应能包容一个长轴为640、短轴为440的椭圆。
燃油箱加油口距地面或加油平台的距离≤1500mm。
燃油箱的周围零部件不允许有突起物和锐边。
供油管路及加油口应安装在驾驶室外部。
安装位置与排气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300mm,或设置有效的隔热装置。
安全起动装置应设置安全起动装置(指必须切断拖拉机动力传动路线才能起动的装置),该装置应能避免拖拉机的误起动。
驾驶员视野(带驾驶室的轮式拖拉机)在半径为12m的视野半圆上,落在9.5m弦长视野扇形区域内的遮蔽阴影数量应不多于2个,每个遮蔽阴影的长度应不大于700mm。
在视野扇形以外的视野半径上,每边的遮蔽物不能多于2个,且其中一个遮蔽阴影长度不能超过700mm,另一个遮蔽阴影长度不大于1500mm或2个遮蔽阴影长度均不大于1200mm。
刮水器前风窗应配备刮水器,刮水器的起止位置应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
轮式拖拉机的最高设计理论速度最高设计理论速度≤40km/h,且测量结果应不大于最高设计理论速度的1.05倍,且不小于最高设计理论速度的0.95倍。
安全防护易产生危险的外露旋转件(风扇、皮带轮、飞轮等)应有防护装置,应固定牢靠、耐压、无尖角和锐棱。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一、引言轮式拖拉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田作业和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的处理。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轮式拖拉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并修复任何机械故障或损坏。
2. 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液等液位,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3. 检查轮胎的气压,确保其符合要求。
4. 检查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电气系统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5. 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三、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专注,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交通法规。
2. 在起步前,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或障碍物,并使用手刹保持轮式拖拉机静止。
3. 在行驶过程中,保持适当的车速,并根据路况和载荷调整挡位。
4. 在转弯时,使用转向灯提前示意,并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5. 在作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装置,并确保其安装正确、牢固。
6. 在作业结束后,关闭所有工作装置,并将轮式拖拉机停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
7. 在长时间停放或不使用轮式拖拉机时,应将发动机熄火,并拔掉钥匙。
8. 定期对轮式拖拉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润滑油、清洗空滤器、检查电气系统等。
四、操作后的处理1. 将轮式拖拉机停放在指定的区域,并确保其不会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威胁。
2. 关闭所有开关,将工作装置归位,并清理车身和工作装置上的残留物。
3. 对轮式拖拉机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清洗、加油、润滑等。
4. 如发现任何机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五、总结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以延长轮式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轮式拖拉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其操作规程对于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式拖拉机的操作规程,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拖拉机,提高生产效率。
一、操作前的准备1.1 确认拖拉机的机械状态:在操作拖拉机之前,要检查拖拉机的各个机械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如发动机、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确保拖拉机处于良好状态。
1.2 检查燃油和润滑油:检查拖拉机的燃油和润滑油是否充足,确保拖拉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燃油或润滑油不足的情况。
1.3 调整座椅和镜子:调整拖拉机的座椅和后视镜,确保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坐姿。
二、操作拖拉机的步骤2.1 启动拖拉机:按照拖拉机的启动步骤,启动发动机,等待发动机达到适当的工作温度。
2.2 调整档位和转向:根据需要,调整拖拉机的档位和转向,确保拖拉机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顺利前进、倒退和转弯。
2.3 注意安全驾驶:在操作拖拉机时,要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适当的车距和车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三、拖拉机的作业技巧3.1 控制油门和刹车:在作业过程中,要灵活控制拖拉机的油门和刹车,根据作业需要调整车速和停车距离。
3.2 注意转向和倒车: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转向和倒车技巧,确保拖拉机能够顺利完成作业任务,避免碰撞或其他意外事故。
3.3 维护作业质量: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作业质量,保证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四、操作后的注意事项4.1 关闭发动机:在完成作业后,要及时关闭拖拉机的发动机,避免浪费燃油和损坏机械设备。
4.2 清洁维护:在关闭发动机后,要对拖拉机进行清洁和维护,清除积尘和杂物,保持拖拉机的外观整洁和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
4.3 安全存放:在完成操作后,要将拖拉机安全存放在指定的位置,避免被盗或损坏,确保拖拉机的安全和完好。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5.1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定期对拖拉机的各个机械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农业机械安全要求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然而,由于农业机械操作环境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为确保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农业机械安全规范、规程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农业机械安全问题,论述农业机械的安全要求。
一、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农机的使用说明书及相关操作规程,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了解必要的维护保养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劳动鞋、劳动服等,避免直接接触旋转的机械部件。
3. 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进行预先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刀具、带轮、传动装置等易损件的安全使用状况。
4. 操作人员使用农业机械时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切勿操之过急,尤其是在繁忙的收割和播种季节中,注意安全防范。
5. 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农机的设置参数和工作状态,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6. 操作人员不得在运转中的农机上进行修理和维护,必要时需停机处理,并切断电源,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7. 在使用农机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触碰导线、电缆等电气部件,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农业机械的安全维护要求1. 农机的维护保养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农机设备的磨损程度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避免维修期间的故障和意外事故。
3. 农机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后,应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农机设备存放时,应采取防盗、防火、防潮等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性。
5. 维修和更换农机部件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装零部件,禁止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6. 农机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包括维修日期、故障描述、维修内容及结果等,以便追溯和查验。
农业行业农业机械使用安全规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然而,不规范的农业机械使用不仅会引发事故,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保障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和高效,制定农业机械使用安全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一、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在使用农业机械之前,进行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是保障使用安全的基础。
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检查机械设备外观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有损坏。
2. 系统检查:检查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
3. 操作装置检查:检查机械设备的操作装置是否灵活、准确。
4. 安全装置检查: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二、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农机操作人员是农机使用安全的关键,为了确保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技能水平,应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设备操作规范:讲解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安全意识培养:培养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求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紧急情况处理培训:讲解机械故障、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处置能力。
4. 环境保护培训:强调农机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
三、农机使用操作规范除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机,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以常见的农机为例,分别探讨其使用操作规范:1. 拖拉机:在操作拖拉机时,应保持平稳行驶,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危险动作。
同时,还应注意挂车的稳定性,确保行驶安全。
2. 农用喷雾器:在使用农用喷雾器时,应选择适当的天气和风力条件,避免喷雾药剂被风吹散。
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药剂的使用和储存知识培训,以减少药害。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轮式拖拉机)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式拖拉机的整机及其发动机、传动系、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灯光信号等有关作业安全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具有充气轮胎的两轴式轮式农业拖拉机(以下简称拖拉机)的作业安全技术检验2 引用标准GB 384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 3846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GB/T 3871.l~3871.12 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GB 4269.1~4269.2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驾驶员操纵符号及其他符号GB 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GB 6237 农业拖拉机驾驶座安全带GB 6376 拖拉机噪声限值GB 7121 农林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GB 7454 机动车前照明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定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标志JB/T 6701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前照灯3 整机3.1 带挂车时的外廓界限尺寸:a.总长:≤10 m;b.总宽:≤2.5 m;c.总高:≤3.5 m。
3.2 出厂标牌、编号、标记齐全,字迹清晰;号牌完好,安置在规定的部位;按GB 10396的规定,在醒目处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
3.3 外观整洁,机件、仪表、铅封及附属设备齐全完好,联结紧固,操作灵便,离合器、制动器和油门的踏板能自动回位,各部不很有妨碍操作、影响安全及限制原机性能的改装。
3.4 各管道接头、阀门、密封垫圈、油封、水封螺基及结合面垫片齐全完好,接合严密,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
3.5 凡能引起伤害的运动件如起动爪、风扇、V带、带轮、传动链、万向轴、动力输出轴等,其与人体可能接触的方位,必须设置防护板、罩、套或防护栏,所有防护设施应符合 GB103951的规定。
3.6 拖拉机噪声声级应符合GB 6376的规定,其中机外动态环境噪声限值:44.1kw以下者为86dB(A),44.1~73.5kw者为88dB (A),73.5kw以上者为90dB(A);耳旁噪声限值:14.7kw以下者为95dB(A),14.7~73.5kw者为96dB(A),73.5kw以上者为98dB (A);带安静驾驶室者均为 85dB(A)。
3.7 本标准中有关噪声、功率、油耗、转向、制动、液压提升等条文的检验方法可参照GB/T 3871·1~3871·12的规定执行。
4 发动机4.1 起动性能良好。
允许采用原机所带的起动辅助装置或措施,能在下列环境温度和起动时间条件下顺利起来,起动次数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2min。
a. 手摇起动:不低于5OC,每次不超过3 0s;b. 电起动:不低于 0 OC,每次不超过 5s;c. 汽油机起动:不低于-5 OC,每次不超过2min。
4.2 怠速及最高空转转速正常,运转平稳,没有异响;关闭油门或拉出熄火拉钮,即能停止运转。
4.3 在正常的温度及负荷下,排气烟色正常,按GB 3846的规定测量,柴油机的自由加速排放烟度值应符合GB 3843的规定:新车不大干Rb5.0,在用车不大于Rb6.0。
4.4 功率不低于标定功率的85%,燃油消耗率不高于标定燃油消耗率的15%。
4.5 正常工作时的水温、机油温度、机油压力及燃油压力等数据符合规定。
5 传动系5.1 离合器、变速箱、后桥、最终传动箱、动力输出装置及起动机传动机构的外壳无裂纹,运转时,无异响、无异常温升现象。
5.2 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符合规定要求,分离彻底,接合平稳,不打滑,不抖动;踏板操纵力不大于 350N(双作用离合器不大干 400N)。
5.3 万向节、联轴器、传动轴装配正确,配合良好;传动用V带、滚子链安装正确,松紧度适当。
5.4 换档操作灵活,不乱档,不跳档,变速杆操纵力:停车变速时不大于200N;动力输出操纵杆的操纵力不大干200N。
5.5 差速锁的作用可靠,手柄或踏板回位应迅速,无卡滞现象。
6 车架及行走系6.1 车架完整,不变形,无裂纹及严重锈蚀现象。
6.2 前桥不变形,无裂纹;后桥外壳及发动机支架无裂纹。
6.3 轮级完好,安装松紧适度。
6.4 轮调、辐板、锁圈无裂纹,不变形,螺母齐全,紧固可靠6.5 轮胎6.5.1 轮胎型号应符合原车规定,不准内垫外包,不准装用胎纹磨平的驱动轮和胎纹高度低于3.2mm的导向轮。
轮胎胎壁和胎面不应有露线及长度大于25mm、深度足以暴露出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
6.5.2 驱动轮胎纹方向不应装反(沙漠中除外),同一轮上的左右轮胎型号、胎纹相同,磨损程序大致相等。
6.5.3 从事运输作业的拖拉机,不准装用高胎纹轮胎。
6.5.4 轮胎气压符合规定要求,左右一致。
6.6 前轮前束值必须符合原机规定。
6.7 轮胎的原有配重,必须齐全。
6.8 轮距可调节的拖拉机,平时应使用出厂轮距;行间作业结束后,亦应及时恢复出厂轮距。
6.9 前后轮应按出厂轮距设置挡泥板。
7 转向系7.1 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行程为30O。
7.2 在平坦、干硬的道路上转向轻便灵活,不得有摆动、抖动、跑偏及其他异常现象。
7.3 转向圆半径或最小转弯半径,符合规定参数。
7.4 转向盘的操纵力:机械式转向器不大于250N,全液压式转向器不大于15N(当熄灭发动机,齿轮泵停转,手动转向泵起作用时,不大干600N)。
7.5 转向垂臂、转向节臂及其间的纵、横拉杆连结可靠不变形,球头间隙及前轮轴承间隙适当,在平坦道路区段高速行驶时,前轮不得有目测能见的摆动。
7.6 全液压导向轮从一侧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侧极限位置时,转向盘转轨不得超过5圈。
7.7 液压转向系油位正常,油品合格,各处不渗漏,油路中无空气。
8 制动系8.1 制动器左右踏板必须有可靠的联锁装置和定位装置。
8.2 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应符合规定要求;制动应平稳、灵敏、可靠,两侧制动器的制动能力应基本一致,左右踏板的脚蹬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
8.3 制动踏板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后,必须留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储备行程。
8.4 制动踏板最大操纵力不大于600N,制动手柄最大操纵力不大于 400N。
8.5 采用气压制动系的拖拉机组,必须:8.5.1 装备有空气压缩机和带放水阔的储气筒,储气筒容量应保证在停机的情况下,连续5次全制功而气压不低于392kPa;8.5.2 制动系各部不漏气,当气压升至590wPa时,在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机3min,其气压降低值不超过392kPa;8.5.3 当起动发动机在中速运转时,4min内(带挂车为6min)气压表的指示表压应从0升至392kPa;8.5.4 储气筒应带有限压装置,确保气压不超过允许的最高气压 785士50kPa。
8.6 采用液压式制动系的拖拉机,制动油位应正常,油品要合格,油路不得漏油或进气;当制动踏板压力最大时,保持1min,踏板不得有缓慢向底板移动现象。
8.7 不带挂车或农具,加满油、水,装有规定的最大配重,以20km/h的速度行驶于干燥平坦的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时,制动距离S或平均减速度α应符合下列规定:8.7.1 制动距离制动器冷态:S冷≤6.4m。
制动器热态:S热≤8.0m8.7.2 平均减速度:制动器冷态:a冷2.5m≥/s2制动器热态:a热2.5m≥/s28.8 在 20km/h的初速度下,冷态紧急制动时,左右轮拖带印痕之差不大干 400mm。
8.9 拖拉机单车制动锁定后,应能沿上坡及下坡方向停驻在坡度为 20 %的纵向干硬坡道上。
9 灯光信号及其他电气装置9.1 电气装置应安装牢靠;所有开关操作方便,开关自如,不得因震动而自行接通或关闭。
9.2 电气设备及线路,不得产生短路或断路;照明和信号装置的任何一个线路如出故障,不得干扰其它线路正常工作。
9.3 发电机工作良好,蓄电池应保持常态电压;电系导线均须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靠并有绝缘封套;在导线穿越孔洞时,需设绝缘套管。
9.4 轮式拖拉机应有下列灯光装置;其安装位置、光色、最小几何可见度角可参照GB 4785的规定执行;9.4.1 前照灯2只,左右边各安装 1只,光源功率符合原车规定要求;配光性能使用和光束调整按照 GB 4599、GB 7454及 JB /T 6701的规定进行;9.4.2 前位灯(示宽灯)2只,左右边各安装1只,光源3~5W;9.4.3 后照灯(工作灯)不少于1只,光源28~45W;9.4.4 后位灯(尾灯)不少干1只,光源3~5W;9.4.5 制动灯 2只,拖拉机后部左右各装 1只,光源 15~25W;9.4.6 雾灯不少于1只,安装在车前,上线高度不超过前照灯;前照灯为黄色时,可不装雾灯;9.4.7 后牌照灯二只,灯亮时能照清整个后牌照面,生理可见度:夜间好天气时20m能看清牌照字码;9.4.8 转向信号灯4只,拖拉机前部及后部的左右各装 1只,光源10~15w,闪光频率应为1.5士0.5HZ ;9.4.9 仪表灯不少于1只,能照清仪表板上所有的仪表,且不眩目;9.4.10 棚顶灯不少干1只。
9.5 前照灯应装有远、近光变换装置,夜间远光亮时,能照清前方的距离应是每秒最高车速的5~7倍;近光亮时,所有远光应能同时熄灭。
9.6 前位灯、后位灯、挂车标志灯、牌照灯、仪表灯能同时启闭,当前照灯启闭及发动机熄灭时均能点亮。
9.7 前、后位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等可以相互或与其它灯共用双丝灯泡,但亮度要符合各灯的功能要求。
9.8 驾驶室仪表板上应设置与行驶方向相应的转向指示灯。
9.9 对与挂车组成的机组,挂车后部已装有后位灯、制动灯、转向信号灯及牌照灯时,拖拉机后部允许不再装此四种灯。
9.10 转向信号灯及制动灯的生理可见度:在阳光下距 30m可见;夜间好天气距30m可见。
前、后位灯夜间好天气距300m可见。
9.11 应设置低噪声喇叭,声音悦耳,不得有怪叫声。
声级应比机外动态环境噪声级大8dB(A)。
9.12 驾驶室必须安装灵敏有效的自动刮水器,并设置遮阳装置。
10 液压悬挂及牵引装置10.1 液压悬挂机构工作灵敏,升降时不得有噪声及抖动现象。
当提升框架上加有最大提升力的负荷、油温在 65士5OC的情况下,提升时间不大于3s,30min的静沉降值应不大于提升行程的4%。
10.2 液压系统油位正常,在工作压力下各部接头、接缝处不应漏油、渗油。
10.3 液压系统操纵手柄操纵力不大于70N。
10.4 分置式液压系统升降操纵手柄应能保持在"中立"或"浮动"位置上,当油缸活塞上升到极限位置时,手柄应自动回到"中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