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难忘的回忆ppt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学期课件二
- 格式:pptx
- 大小:28.60 MB
- 文档页数:39
回忆往事目标解读1.通过赏析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之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D3.通过组织活动或制作纪念册等形式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培养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树立远大的志向。
区主,困境回露:;或田老师领进门(原文见教材第96-97页)资料搜集刘绍棠作家,北京通县(今通州区)人。
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
课文申的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与感激之情。
资料搜集fJ ff:文上的虹双固(原文见教材第98页)黄蓓佳195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如泉市。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自1972年发表处女作《补考》,至今已出版各种文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集近30部。
主要作品有《请和我同行》《这一瞬间如此辉煌拭目光一样透明》《玫瑰房间》《我要做好孩子兴中国童话》等。
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圃”开始的。
当时她还在读中学,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她写了一篇题为《补考》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
那时老师改作文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课文申的本文记叙了“我”在学校的一次征文比赛中获了奖,后来“我”的作文被陆续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画满红双圈的作文给了“我”元限信心和力量,使“我”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体现了老师对“我”人生的引导作用。
资料擅集因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原文见教材第99-100页)成长纪念册是对一个成长阶段的记录和留念。
成长纪念册可以分成几个板块,如:成长记录,可以记录那些让人感动、快乐开心的事情;我读过的好书,可以记录喜欢的书或者看过、听过的故事等;我的照片,可以将自己跟家人、同学以及老师的照片放进纪念册里。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活动设计一:回忆往事【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
2.语言运用: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展开活动。
3.思维能力:能根据活动主题搜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回忆。
4.审美创造: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教材分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为“回忆往事”,六年的生活历历在目,成为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极佳的生长点。
为此,教材设计了“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册”三个颇富意趣的学习活动,并且辅以《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三篇阅读材料,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提供有效帮助。
【教学目标】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
2.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同学分享。
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
4.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5.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运用学过的方法来搜集整理资料。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上4-5课时,课下活动若干次,持续1-2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激发对母校、对师友的情感。
2.根据本单元内容制定好综合性学习计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一)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学生齐读课题。
(二)教师导入新课: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同学们都要毕业了,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是多么令人难忘和不舍啊!(三)师:古人离别时,多做送别诗,今天,我们即将小学毕业,大家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们要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呢?二、了解任务,制作方案(一)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会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3.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5.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教学重点1.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2.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生字可结合偏旁分类进行记忆。
如:“稚、峻、啪、瞪、僻、瞅、靴、刑、哼、绑、啃、袍、执”是左右结构的字;“避、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区分形近字“僻、避”。
重点指导并示范书写部分难写的关键笔画,“哼”不要多加一横,“执”的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
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理解。
阅读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体会“十六年前的回忆”蕴含着的深深怀念,感悟李大钊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可以围绕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先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围绕描写李大钊言行、神态和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积累运用本课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颇具特色,在引导学生品悟相关文段后,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句式训练。
这样不仅能升华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李大钊同志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结合预习卡预习课文。
2.搜集有关李大钊同志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趣导入,了解背景活动1 谈话导入,质疑课题1.导入: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今天我们将和作家李星华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案第【1】篇〗《回忆往事》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围绕活动主题,明确学习任务,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2.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教学重点:1.围绕活动主题,明确学习任务,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2.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不久,大家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无限的眷恋和美好的回忆走进新的校门,开始中学生活了。
今天我们在这里打开那些种在校园里的记忆,唤醒那些童年的纯真,珍藏这份美好的情意吧!2.读过材料以后,你的感受有哪些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预设:学生自由表达。
二、活动策划。
1.同学们,咱们今天的活动“回忆往事”,要交给大家来策划哦!大家先来明确一下活动的内容吧!预设:活动一:填写时光轴。
活动二:分享难忘回忆。
活动三:制作成长纪念册。
2.一起来讨论一下:你计划怎样来开展这三个活动?预设:全体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自由阅读“阅读材料—《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了解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步骤。
预设:(1)收集、筛选成长资料。
(2)根据需要进行资料分类。
(3)编排成长纪念册。
4.读完《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后,讨论一下:开展“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的活动时,可以同时开展“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哪些步骤。
预设:可以同步进行收集、筛选成长资料。
5.活动策划:小组成员之间一起制定活动计划,并形成计划书。
三、填写时光轴。
1.读一读咱们课文里的阅读链接材料,谈一谈你读后有怎样的回忆呢?预设:学生要把自己的回忆口头分享出来。
提示:(1)读到别人的老师,你联想到自己的老师了吗?(2)读到别人的感受,你联想到自己的感受了吗?2.小组讨论:(1)时光轴内容主要侧重什么?预设:侧重小学生活学校里的时间和事件。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中的难忘瞬间,通过分享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教学目标:1. 回顾小学生活,激发学生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难忘的经历。
2.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尊重他人的发言。
教具学具准备:1.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小学生活的照片、视频等素材。
2. 教师准备:PPT、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PPT,展示小学生活的精彩瞬间,引导学生回顾过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学生活的难忘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题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校园一角”、“课堂趣事”、“运动会”等,进行素材收集和整理。
2. 各小组进行分享,组内成员轮流发言,介绍自己的难忘经历。
3.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给予回应和评价。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2. 学生谈论自己对小学生活的感悟,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
板书设计: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一、导入二、主题活动三、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小学生活的回忆录,字数不限。
2. 学生绘制一幅描绘小学生活场景的画作,要求色彩鲜明,富有创意。
课后反思: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不仅回忆起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还培养了表达和倾听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难点中,如何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难忘的经历,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尊重他人的发言,是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活动目标1.能围绕活动主题,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2.能策划毕业联欢会,写出策划书,做到主题鲜明,分工职责明确,活动流程清楚。
3.能与人合作,筹备并举办毕业联欢会,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
4.能用书信等形式表达感情,与人交流。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围绕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制作相关课件,歌曲《我不想说再见》。
2.收集一些小学毕业赠言。
3.为筹备毕业联欢会提供各项支持。
学生准备:收集描写童年的诗歌,准备联欢会节目,参与筹备工作等。
活动安排课内5课时,课外1周。
第1课时第一阶段明确活动任务,制订活动计划课时目标1.明确板块任务,激发学生留恋小学生活,珍惜同窗之情。
2.收集本板块活动的各种资料,通过本板块主题小组合作完成阶段性活动计划。
3.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活动内容1.导语:每一次分别都是下一次相聚的开始,六年的小学时光让老师和同学成为我们的亲人,提到离别难免伤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让我们藏起不舍,珍惜告别的机会,展示我们的风采,表达内心的情感。
2.学生阅读教材101、102页活动建议,说说这次活动要完成哪些活动内容。
3.汇报明确:(1)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2)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
二、讨论制订阶段活动计划1.学生自由讨论对两个活动的想法,可能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
2.举办联欢会需要哪些准备工作?策划—筹备—举办。
3.集体讨论确定活动时间计划。
(1)联欢会策划:1~2天。
筹备:3~4天。
举办:2个小时左右。
(2)写信与联欢会筹备同时进行,联欢会上安排赠送书信、赠言环节。
设计意图学生们第一次参与组织大型的活动,明确活动流程,了解具体的任务和准确的时间至关重要。
在初步制订活动计划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集思广益,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第2课时第二阶段策划毕业联欢会,写策划书课时目标1.明确板块任务,借助活动计划策划毕业联欢会,完成策划书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