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 格式:pdf
- 大小:512.69 KB
- 文档页数:8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 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 化学键的断裂会放出能量D. 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的反应是吸热反应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 ==2H2O(g) ΔH1=-483.6 kJ/mol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B. 该反应的ΔH2=+483.6 kJ/molC. |ΔH2|<|ΔH1|D. |ΔH2|>|ΔH1|3.已知: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的ΔH>0,而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ΔH= —57.3kI/mol,向1L 0.5mol/L 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反应热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1>ΔH2>ΔH3B. ΔH1<ΔH3<ΔH2C. ΔH1<ΔH2<ΔH3D. ΔH1>ΔH3>ΔH24.为解决能源危机,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即“乙醇汽油”),以代替一部分汽油。
乙醇在气缸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 2C2H5OH(l)+32O2(g)=CO2(g)+32H2O(l) △H1=-683.4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过程中,断裂化学键会放出热量B.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乙醇的燃烧热为683.4 kJ/molD.反应12C2H5OH(l)+32O2(g)=CO2(g)+32H2O(g)的△H2>-683.4 kJ/mol5.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2 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 时,放出的热量为519 kJ。
滁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C.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D.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D.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3.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结构,下列不可以作为事实依据的是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C.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D.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00mL.0.1mol/L 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0.01N AB.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失去N A个电子C.已知NaCl 溶于乙醇中可制成胶体,0.1molNaCl在乙醇中形成的胶体含有0.1N A个胶粒D.7.8 gNa2O2的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0.2N A5.【浙江省温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选考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棉花和蚕丝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完全后混合液出现分层C.淀粉在人体内淀粉酶的作用下得到葡萄糖,葡萄糖缓慢氧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D.往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不溶解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照下,1 mol甲烷和氯气完全取代需要2 mol氯气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硫酸、浓硝酸分别发生取代反应能生成溴苯、苯磺酸和硝基苯C.CH3COOCH2CH3和CH3CH2OOCCH3具有相同的沸点D.CH3CHO、HCOOH、HCOOCH3都能发生银镜反应7.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错误的是()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B.在Cu的催化作用下和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C.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②断裂D.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①断裂8.11.2g铁粉与2.2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在标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是A.11.2L B.5.6L C.4.48L D.2.24L9.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A.+3B.+4C.+5D.+610.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可以用来鉴别乙苯和苯乙烯B.乙苯、苯乙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C.乙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共有5种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均为711.【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年高三二诊】下列有机反应:①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②乙醛制乙酸③乙烯使溴水褪色④乙醇制乙烯⑤乙醛制乙醇⑥乙酸制乙酸乙酯⑦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⑧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⑨乙烯制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⑤的反应类型相同B.⑥⑦的反应类型不同C.④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D.①③⑧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12.【上海化学】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1.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Ba:137. Cu:64.第I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计48分)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比例模型: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CO2分子的电子式:D.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l【答案】B【解析】【详解】A.水分子是V形分子,不是直线形分子,故A错误;B.Cl元素的质子数是17,Cl-的核外电子数是18,所以Cl-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CO2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故D错误。
本题选B。
【点睛】在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苏打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B. 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C. PX(对二甲苯)是生成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的主要原料D. 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重要指标【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气体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疏松多孔、松软可口,故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作漂白剂,但是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漂白食品,故B错误;C.对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气味芬芳、可燃、低毒的液体.常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空气中的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加,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指标,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实验班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第I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是-57。
3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2。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aq)+OH-(aq) ===H2O (l)ΔH =-57。
3kJ·mol-1。
分别向1 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ΔH1>ΔH2〉ΔH3 B。
ΔH1<ΔH2<ΔH3 C. ΔH1=ΔH2<ΔH3 D. ΔH1<ΔH2=ΔH33。
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 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
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碳的燃烧热是110.5 kJ/mol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C.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
3 kJ/molD。
稀醋酸(电离吸热)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4.下图是1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 + 3H22NH3△H =-92 kJ·mol-1 B.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N2和3 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92 kJ热量C.b曲线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D.加入正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5。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模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B.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C.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反应NH 3(g )+HCl (g )=NH 4Cl (s )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2.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 反应物量的多少C. 反应物的性质D. 反应的快慢 3.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 2(g )+3H 2(g )2NH 3(g )△H=-92kJ•mol -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增大NH 3浓度 ⑥减小NH 3浓度A .②④⑥B .①③⑥C .②③⑤D .②③⑥ 4.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加入铝粉只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 +、SO 42-、NO 3-、Mg 2+ B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Fe 3+、NH 4+、Cl -、SCN - C .在0.1mol/L 的NaHSO 4溶液中:NH 4+、Na +、Al 3+、Cu 2+、NO 3- D .在0.1mol/L 的NaHCO 3溶液中K +、Al 3+、Fe 3+、NO 3-5.在饱和Mg(OH)2溶液中,c(OH -)=1.0×10-4mol·L -1。
若往该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的c (OH -)变为原来的10倍,则Mg(OH)2的溶解度在理论上将( ) A .变为原来的10-3倍 B .变为原来的10-2倍 C .变为原来的10倍 D .不发生变化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 2(g )+O 2(g )=2H 2O (g ),△H=﹣483.6kJ•mol ﹣1 ,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1B.已知C (石墨,s )=C (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O ,△H=﹣57.4kJ•mol ﹣1D.已知2C (s )+2O 2(g )=2CO 2(g )△H 1 , 2C (s )+O 2(g )=2CO (g )△H 2 则△H 1<△H 2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2.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PCl 5(g)PCl 3(g)+Cl 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K :容器Ⅱ>容器ⅢB .反应到达平衡时,PCl 5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C .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 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 5)=10.10t mol·L -1·s -1D .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 5 0.30 mol 、PCl 3 0.45 mol 和Cl 2 0.10 mol ,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8.已知反应N 2(g )+3H 2(g )⇌2NH 3(g );△H<0,向某压强恒定、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N 2和H 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是某物理量Y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Y 可能是( )A.N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温度2C.容器的体积D.混合气体的密度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浑浊常加入少量稀盐酸A.配制FeCl3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B.保存FeSO4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力法收集Cl2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条件10.25℃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 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淀C. 在5mL1.8×10-5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约20滴)1.0×10-3 mol/L 的AgNO3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D. 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窗体顶端11.在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
定远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形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B. 硅太阳能电池2.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 ,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降低 C. 物质B 的质量增加 D.3. 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醋酸溶液,其pH 为3,①甲用蒸馏水稀释到100L 时,溶液的pH 变为x ;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在混合液中:n (CH 3COO -)+n (OH -)-(H +)=y mol 。
x 、y 的正确答案组合为A. 3<x <5、0.2B. 3<x <5、0.1C. 3、0.1D. 5、0.2 4.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是A .将58.5g NaCl 溶解于1L 水中B .将22.4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 溶液C .将2L 5mol/L 的浓盐酸与8L 水混合D .特l0g NaOH 溶解于水中配成250mL 溶液 5. 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浓H 2SO 4有氧化性,稀H 2SO 4无氧化性 B .由于浓H 2SO 4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蔗糖变黑 C .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D .稀H 2SO 4与铜不反应,但浓H 2SO 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6. 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 时发现:0.01mol·L -1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c (OH -)=10-22,则该小组在该温度下测得0.001mol·L -1NaOH 溶液的pH 应为 A .13 B .12 C .11 D .107.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纯醋酸...加水稀释,经实验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c三点溶液的pH:B.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 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的pH,测量结果偏小D.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三点的溶液各,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3 mol NaHCO3发生反应C.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D.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9.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定远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C.NaHCO3比Na2CO3热稳定性强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2.【2017江苏卷】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3.有容积不同的X、Y两密闭容器,X中充满CO气体,Y中充满CH4、O2、N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密度相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Y容器中CH4、O2、N2的质量之比可以为1∶6∶3B.Y容器中CH4、O2、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6C.两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D.两容器中所含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同4.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 MnS(s)CuS(s)+Mn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 +)变大D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A B.B C.C D.D6.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 B.1:2 C.1:3 D.1: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取代反应的是8.下列反应不属于...A.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B. 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C. 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D. 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9.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10.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10 B.11 C.12 D.13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3H6和C4H8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甲烷的二氯代物(CH2Cl2)有2种同分异构体C.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D.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12.链状有机物M(分子式为C4H6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N(分子式为C4H8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A.若M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的结构有3种B.若M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的结构有4种C.若M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的加成产物N的结构有2种D.若M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的加成产物N的结构有4种13.【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2种B.3种C.4种D.6种14.某实验小组选用CaCO3固体与盐酸的反应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条件下产生气体速率最的是()15.【2017届湖北省枣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A.由于乙醇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混在乙醇中的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在水中,所以酒厂可以调制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易挥发,所以就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低于丙烷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2-丙烯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17.25℃时在五份蒸馏水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后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a3>a1>a5>a2>a4B. a4>a2>a5>a1>a3C. a4>a2>a5>a3>a1D. a1>a3>a5>a2>a418.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定远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C.城际“轻轨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与导线的接触点会产生高温,石墨可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D.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了屠呦呦, 采用低温提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
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发生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3.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H2↑+2O H—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C.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的氢气时,正极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4.【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2种B.3种C.4种D.6种5.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 将稀改为的浓与反应制取C. 在与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6.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2是氧化铁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C.溶液甲加热、蒸发、灼烧也可得到24.0g固体D.X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NO2和CO2生成7.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 (g)CO2 +H2。
2018-2019学年度育才学校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普通班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60分)1.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B.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2.反应2X(气)+Y(气)2Z(气) △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T2,P1<P2 B. T1<T2,P1>P2 C. T1>T2,P1>P2 D. T1>T2,P1<P23.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3(g)N2O5(g)+O2(g)△H<0,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表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B.乙图中温度T2>T1,纵坐标可代表NO2的百分含量C.丙图为充入稀有气体时速率变化D.丁图中a、b、c三点只有b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4.在恒温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 (g)+O2 (g)⇌2SO3(g)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当c(SO2):c(O2)=1:2且保持不变,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显著增大反应速率D.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时间内,每消耗2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O2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 + 2H 2(g)CH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K=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C. 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6.下图是2SO3(g)2SO2(g)+O2(g)的能量变化图,据图得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能量的吸收又有能量的释放B. 2SO3(g)2SO2(g)+O2(g) △H=-(a-b) kJ/molC. 1 mol SO2的能量比1 mol SO3的能量高D.若某容器内有2 mol SO3充分反应,吸收(a-b) kJ热量7.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满分60分)1.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c(H+)为10-7mol.L-1,则该溶液()A.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D.无法判断2.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 M、N全部变成了Q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D. 反应已经停止3.可逆反应mA(g)nB(g)+pC(s)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m>n,Q>0B.m>n+p,Q>0C.m>n,Q<0D.m<n+p,Q<04.下列各项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A.收集Cl2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催化剂,使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SO3C.可用浓氨水和NaOH(s)快速制取氨气D.加压条件下有利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5.X、Y、Z三种气体进行下列反应:3X+Y⇌2Z,在三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速率值为:①v(X)=1mol•L﹣1•s﹣1;②v(Y)=0.5mol•L﹣1•s﹣1;③v(Z)=0.5mol•L﹣1•s﹣1.这三种情况下反应的速率大小情况为()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6.若往20 mL 0.01 mol·L-1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c点>b点B.b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c(NO2-)>c(H+)>c(OH-)C.c点混合溶液中:c(OH-)>c(HNO2)D.d点混合溶液中:c(Na+)>c(OH-)>c(NO2-)>c(H+)7.已知H2(g)、CO(g)、CH3OH(l)的燃烧热 H分别是-285.8 kJ·mol-1、-283.0 kJ·mol-1和-726.5 kJ·mol-1。
定远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双选]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A.等于7B.大于7C.小于7D.无法确定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B.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3.常温时,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溶液,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pH7.0ANaOH溶液的体积/mLA.在A点:c(HX)>c(Na+)>c(X-)B.在B点,溶液中c(H+)=c(OH-)C.C点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平衡是X- + H2O HX+OH-D.0.05mol/L NaX溶液的pH ≈ 94.室温下,向20.00 mL 0.8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滴入0.8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和温度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0 mol•L﹣1HA的溶液的pH=0B.a、b、c三点,a点混合溶液中c(Na+)最大C.a、b两点的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 w(a)=K w(b)D.c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5.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工业合成氨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水蒸气变成液态水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Na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⑦浓H2SO4稀释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⑤⑥⑦6.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应用。
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4O+3O2=2CO2↑+4H2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a是甲醇,b是氧气C.质子从M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D.负极反应:CH4O — 6e-+H2O=CO2↑+6H+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其中不正确的是()A.pH=3的强酸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pH升高2个单位B.1L 0.50mol·L-1NH4Cl 溶液与2L 0.25mol·L-1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后者大C.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H2CO3)>c(CO32-)D.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10-4-10-10) mol·L-18.【2017届河北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将10 mL某气态的烃,在60 mLO2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4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可能为()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烯9.在一定温度下,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0246810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的平均反应速率:B. 的平均反应速率:C. 反应到时,D. 反应到时,分解了50%10.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其合成方法之一如下:CH3OC≡CH+CH3OH+A CH2=C (CH3)COOC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A为CO2B.CH3O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C.CH3C≡CH与丙烯的性质相似,则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D.能与NaHCO3反应的CH2=C(CH3)COOCH3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11.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g)+ 6H2(g)C2H4(g)+ 4H2O(g)。
0.1MPa时,按n(CO2)∶n(H2)=1∶3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 H<0B.曲线b代表H2OC.N点和M点所处的状态c(H2)不一样D.其它条件不变,T1℃、0.2MPa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12.把33.6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22.4 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4 L气体的总质量是30g B.反应中共转移1.5mol电子C.有70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D.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113.已知:(1)Zn(s)+ O2(g)=ZnO(s)△H=-348.3 kJ·mol-1(2)2Ag(s)+ O2(g)=Ag2O(s)△H=-31.0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 -379.3 kJ·mol-1B. -317.3 kJ·mol-1C. -332.8 kJ·mol-1D. +317.3 kJ·mol-114.25℃时,用0.1000mol/L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的且浓度均为0.1000molL的KCl、KBr 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入下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l.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 45.00B.滴定曲线①表示KCl的滴定曲线C.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D.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mL 时,溶液中c(I-)-)-)15.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B. 酸性氧化物:、、、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D. 同素异形体:、、金刚石16.【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下列关于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B.利用汽车尾气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C.“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D.工业废气排放之前必须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17.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18.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B.土壤或水体中的SO42-部分来自于降水C.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SO2的含量D.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19.链状有机物M(分子式为C4H6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N(分子式为C4H8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A.若M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的结构有3种B.若M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的结构有4种C.若M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的加成产物N的结构有2种D.若M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的加成产物N的结构有4种20.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x、y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x、y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二、填空题21.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流程如图:(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还原时,试剂X若选用SO2,则反应后的阴离子是 (填化学式)。
(3)从分离出滤渣II后的滤液中得到产品,应进行的操作是 、 、过滤、洗涤、干燥。
(4)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在医学上常用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方法测定某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
步骤a:取10片补血剂样品除去糖衣、研磨、溶解、过滤,将滤液配成250mL溶液;步骤b:取上述溶液25mL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逐渐滴加0.0100mol/L的KMn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记录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假定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KMnO4反应),发生的反应为:MnO4﹣+5Fe2++8H+=5Fe3++Mn2++4H2O;步骤c:重复“步骤b”2~3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0.00mL。
①步骤a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
②该补血剂中亚铁离子的含量为 mg/片。
22.(1)100°C时,K W=1.0×10﹣12,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Na2A溶液pH=6.①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②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与盐酸相比,H2A溶液产生的H2____(填“多”、“少”或“一样多”).(2)将0.4 mol/L HB溶液与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B-),①混合溶液中c(B﹣)_____c(HB)(填“>”、“<” 或“=”);②混合溶液中c(HB)+ c(B-)_____0.2mol/L(填“>”、“<”或“=”).(3)已知在常温下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如表所示:溶质CH3COOH H2CO3HClO HCN电离平衡常数K a 1.75×10-5K a1=4.4×10-73.2×10-8 6.2×10-10K a2=4.7×10-11①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②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__(填编号);a.CH3COOH b.HCN c.HClO d.H2CO3③常温下浓度相同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pH=6,则c(CH3COO-)﹣c(CH3COOH)=___mol/L(用数值列出计算式即可).23.A、B、C、D、E、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副产物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D、F 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列,A、F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 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3)若B、C、F 都是气态单质,且B 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