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薄壁容器制造工艺守则
- 格式:docx
- 大小:32.82 KB
- 文档页数:15
发放编号:03 受控状态: □是□否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文件编号:Q/ZY-03-2006
压力容器制造
通用工艺守则
(第一板)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1-2006 压力容器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QB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2-2006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
及组装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QB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3-2006
压力容器封头压制
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QB
某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YS04-2006 气割工艺守则
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某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薄壁零件的加工工艺嘿,朋友!说起薄壁零件的加工工艺,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挑战的事儿!你想想,薄壁零件就像个脆弱的小宝宝,稍微不小心,就容易受伤变形。
那怎么才能把这个“小宝宝”照顾好,让它乖乖地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呢?先来说说材料的选择吧。
这就好比给小宝宝选衣服,得选那种柔软又有韧性的布料,材料得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不然在加工过程中,它就容易“发脾气”,出各种问题。
比如说,如果选了太脆的材料,加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裂开,那可就糟糕啦!然后是刀具的选择。
这刀具就像是我们照顾薄壁零件的“小工具”,可不能马虎。
刀具得锋利,就像一把快刀能轻松地切开豆腐一样,这样在加工的时候才能减少切削力,降低零件变形的风险。
要是刀具不锋利,那加工起来就像用钝刀砍骨头,费劲不说,还容易把零件弄伤。
再说说切削参数。
这可太重要啦!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就像是做饭时的火候、放盐量和加水的多少,得把握得恰到好处。
速度太快,零件会热得受不了,变形啦;进给量太大,零件会被“啃”得坑坑洼洼;切削深度太深,零件可能直接就“崩溃”了。
还有装夹方式呢!装夹就像给小宝宝系安全带,太紧了会勒得难受,太松了又不安全。
得选合适的夹具,均匀地施加夹紧力,不然零件会被夹得变形,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加工顺序也有讲究哦!就像搭积木,得先搭好基础,再一层一层往上盖。
先加工容易变形的部位,再加工相对稳定的部分,这样才能保证零件的整体精度。
在加工过程中,冷却润滑也不能忽视。
这就好比大热天给小宝宝扇扇子、擦汗,能让零件保持冷静,减少热变形。
最后,别忘了加工后的处理。
就像给小宝宝洗完澡要擦干、穿好衣服一样,对加工好的薄壁零件进行去毛刺、抛光等处理,让它变得更加光滑漂亮。
总之,薄壁零件的加工工艺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让薄壁零件这个“小宝宝”健康成长,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薄壁模具设计标准规范薄壁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是指在设计薄壁模具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我为您总结的薄壁模具设计标准规范的内容,共700字。
1.模具设计基本要求薄壁模具设计要满足使用寿命长、高生产效率、良好的产品质量等基本要求。
模具材料应选择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损的材料,模具结构要简单、紧凑,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
2.模具结构设计薄壁模具结构要尽量减少模具零件数量,减少模具组装和调试的时间。
模具应考虑便于加工和维修,并且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不变形。
3.薄壁模具壁厚设计薄壁模具的设计要注意壁厚的控制,壁厚过厚则会导致产品重量增加和加工难度提高,壁厚过薄则容易产生缺陷。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产品的用途和要求,合理确定壁厚。
4.薄壁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薄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热变形和热应力,因此冷却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有效地降低模具温度,以提高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
5.模具表面处理为了减少产品的摩擦阻力和磨损,模具表面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热处理、电火花抛光、镜面抛光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6.薄壁模具的自动化设计薄壁模具的自动化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可以考虑引入自动送料装置、自动脱模装置、自动清理装置等,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7.薄壁模具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薄壁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与质量控制,以保证模具的质量。
常用的方法有三坐标测量、硬度测量、裂纹检测等,合格的模具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总结起来,薄壁模具设计标准规范是在设计薄壁模具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它涵盖了模具基本要求、结构设计、壁厚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模具表面处理、自动化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证薄壁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容器制造工艺守则
1 总则
1.1本守则使用于碳钢、低合金钢制焊接容器;
1.2零部件按材料标记要求打上材料标记。
2 筒体组装
2.1筒节滚圆(冷加工)
a.筒节滚制前,应检查其材质和材料标记是否正确,坡口形式及尺寸应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规定;
b.筒节滚制时,板材在上、下辊之间必须放正,使其边缘与轴中心线平行,卷板机上辊的升降应与其下辊相平;
c.筒节滚制后,应满足表11-1要求:
表11-1 单位:mm
2.2筒节纵缝组对
a.按照手工焊2-3mm,自动焊0-1mm的对口间隙,利用调整器从对口中间往两端点焊;
b.筒节两端面应平正,若由于下料刨边产生的误差,允许存在错边,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Dg/1000且<2;
c.焊缝对口错边量要求见表11-2。
一、下料通用工艺1 范围本通用工艺规定了下料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材料的下料。
2 下料前的准备2.1 看清下料单上的材质、规格、尺寸及数量等。
2.2核对材质、规格与下料单要求是否相符。
材料代用必须严格履行代用手续。
2.3 查看材料外观质量(疤痕、夹层、变形、锈蚀等)是否符合有关质量规定。
2.4 将不同工件所用相同材质、规格的料单集中,考虑能否套料。
2.5 号料2.5.1 端面不规则的型钢、钢板、管材等材料号料时必须将不规则部分让出。
钢材表面上如有不平、弯曲、扭曲、波浪等缺陷,在下料切割和成形加工之前,必须对有缺陷的钢材进行矫正。
2.5.2 号料时,应考虑下料方法,留出切口余量。
2.5.3 有下料定尺挡板的设备,下料前要按尺寸要求调准定尺挡板,并保证工作可靠,下料时材料靠实挡板。
3 下料3.1剪板下料3.1.1钢板、角钢、扁钢下料时,应优先使用剪切下料。
钢板、扁钢用龙门剪床剪切下料,角钢用冲剪机剪切下料。
3.1.4 下料时应先将不规则的端头切掉。
3.1.5 切口断面不得有撕裂、裂纹、棱边。
3.1.6 龙门剪床上的剪切工艺3.1.6.1 首先清理工件并划出剪切线,将钢板放至剪床的工作台面上,使钢板的一端放在剪床台面上以提高它的稳定性,然后调整钢板,使剪切线的两端对准下刀口,控制操作机构将剪床的压紧机构先将钢板压牢,接着进行剪切。
剪切狭料时,在压料架不能压住板料的情况下可加垫板和压板,选择厚度相同的板料作为垫板。
3.1.6.2 剪切尺寸相同而数量又较多的钢板、型材时,利用挡板(前挡、后挡板和角挡板)定位,免去划线工序。
3.1.6.3 利用挡板进行剪切时,必须先进行试剪,并检验被剪尺寸是否正确,然后才能成批剪切。
3.2 气割下料3.2.1 气割时,看清切割线条符号。
3.2.2切割前,将工件分段垫平(不能用砖和石块),将工件与地面留出一定的间隙利于氧化铁渣吹出。
3.2.3 将氧气调节到所需的压力。
薄壁件加工注意事项薄壁件加工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工件壁厚相对较薄,常用于汽车、电子、航空等领域。
在进行薄壁件加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薄壁件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强度,能够满足薄壁件的使用要求。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工件的使用环境、力学性能要求等因素,确保选择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加工工艺要合理。
薄壁件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包括冲压、拉伸、剪切等。
在进行冲压加工时,需要控制好冲头的形状和尺寸,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导致工件变形或破裂。
在进行拉伸加工时,需要控制好拉伸速度和温度,以避免材料的过度延展和变形。
剪切加工时,要注意切割刀具的选择和刀口的尺寸,以确保切割线的质量和工件的精度。
加工设备的选用也是关键。
薄壁件加工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或冲床。
在使用机床时,要控制好切削参数,避免过大的切削力和热量对工件造成损伤。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度稳定。
在加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工件的夹紧和支撑。
由于薄壁件的壁厚较薄,容易产生变形和振动。
因此,在夹紧工件时,要选择合适的夹具和夹持方式,确保工件能够稳定固定,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位和变形。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支撑,避免工件发生弯曲或塌陷。
质量控制是薄壁件加工中的关键环节。
在加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工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等指标。
可以采用光学测量、三坐标测量等方法对工件进行检测,确保工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加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薄壁件加工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在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设备选用、夹紧和支撑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加以注意。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薄壁件加工,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数控加工薄壁零件的关键工艺与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3-03-03T05:30:23.13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0期作者:李松朱文韬[导读] 随着我国机械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机械产品、李松朱文韬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2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机械产品、零配件的制造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尤其在数控机床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下,生产过程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明显提升,对于很多传统采用人工操作加工较难的零件也能通过数控技术得到良好解决。
薄壁零件是数控加工制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特殊零件,与普通机械零件相比,薄壁零件的加工要求更为严格,加工工艺设计与机械制造的难度也更大。
合理的数控工艺设计能够有效保证薄壁零件的加工品质,同时显著提高大批量生产加工的效率与合格率。
但在现阶段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因加工工艺与程序编制不合理导致的薄壁零件加工质量不合格问题,因此,以薄壁零件的加工品质优化为目的,开展了工艺与加工误区分析,希望对机械加工业提质增效提供助力。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1 薄壁零件的特征无论传统的半自动化加工还是现代化的数控加工过程,薄壁零件均属于加工难度较大的零件种类,对于金属零件而言,薄壁零件的壁厚仅为1~1.5 mm,即使薄壁部位带有螺纹,其最厚处也仅为3.5~4 mm左右。
薄壁零件主要包括壳体类薄壁零件和轴类薄壁零件两类,壳体类薄壁零件通常采用铣削或冷挤压冲的加工方式,轴类薄壁零件主要是采用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
薄壁零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具有以下难点:一是因待加工零件的壁厚不足,容易因装夹压力造成零件形变,进而对加工精度与加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在进行车削、铣削等加工的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的热,薄壁零件极易受热变形,影响加工质量;三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薄壁零件易产生共振,当振幅过大,表面加工的质量可能明显降低;四是加工后的零部件可能残留一定的应力,引起加工完成后拆卸的变形。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守则针对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需要严格遵守守则。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设计规范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和计算。
其中包括:建筑设计规范、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范、压力管道技术规范等。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物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底板设计等。
要保证容器结构稳定,避免在使用中产生安全隐患。
二、材料的选择压力容器的制造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性等优良的性能。
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材料的开裂倾向等。
只有选对材料,才能使压力容器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三、制造基本要求一是要完整记录和备份各种制造工艺的过程和检验记录。
二是要严格按照制造过程规范进行制造。
三是要遵循流程图或工艺路线图完成每个工序,用精细的设备进行组装或焊接。
四是要严格进行压力容器的检验,注意检查压力容器表面是否平整、无瑕疵和散焊,以及其它细节。
五是要按检验标准进行验收。
严格遵守这些制造基本要求是制造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
四、生产过程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和管理,确保各生产环节遵照规范进行。
在质量管理中,对产品进行分类管理和过程控制,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减少错误和不良品率。
五、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防止有缺陷的产品投入市场。
同时,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的各种性能指标。
要做好检验标准、校验和检定等工作,以确保产品性能监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六、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压力容器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企业需要完善售后服务流程,为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对于用户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回应并提供解决方案,对于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要快速处理,及时维修或更换产品,以维护客户的利益。
总之,严格遵守压力容器制造守则,保障制造质量和产品安全,同时在售后服务上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
不锈钢薄壁容器制造安装工艺守则张家口奥斯特不锈钢工程有限公司目录薄壁容器制造安装通用工艺守则材料检验.1.1 钢材必须符合材料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下料前应按图纸规格逐件进行外观检查, 表面不得有裂纹, 拉裂, 折叠,夹杂,结疤和分层, 严重划伤等缺陷。
1.2 钢材壁厚负偏差应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1.3 下料前应按图纸和定額核对材料材质。
2 一般要求施工过程中不要随意用手或其它物体触及不锈钢表面, 以免造成表面的划伤和污迹。
2.2 直接与板面接触的工具材质应为不锈钢或非金属材料。
2.3 需整形部件, 在不锈钢板面上垫不锈钢板或软质非金属物后方可使用锤击。
3. 制造3.1 下料3.1.1 罐顶、罐底、罐体下料均应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加工。
3.1.2 等离子切割后应打磨掉氧化渣,割口应平整.3.1.3 罐体筒节下料应严格控制周长尺寸, 长度量具不得更换。
上下周长之差不得大于3mm,且保证切割边与板边垂直。
3.2 点对321对接焊缝错边量相同板厚w 0.5mm,不同板厚内表面w 0.3mm,对接间隙机械齐边小于0.5mm。
等离子切口应小于2mm。
3.2.2 各圈筒节的纵向焊接接头应在较为背静的一侧且相互错开不小于250mm。
底圈筒节与罐底,顶圈筒节与罐顶的纵向焊接接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
3.2.3点焊:加密点间距不大于50mm,焊点直径不得大于4mm,焊点不得有弧坑。
3.2.4各个对接尺寸和相关尺寸均应在公差范围内。
a. 罐壁铅垂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罐体高度的0.4%且不大于50mm。
b. 罐体直径偏差± 20mm。
325罐体对接焊缝需整形应在点对后进行,棱角度V 2伽,做样板检查,样板长度不小于300 mm o3.3 焊接3.3.1焊接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3.3.2 为保证减少变形,2mm~3mm 板各筒节之间的环(横)焊缝尽量采用水冷却氩弧焊,其余环(横)焊缝采用双人对焊,焊后浇水冷却, 浇水距离不得大于200mm,浇水点在焊缝上方约100mm。
焊后要对起焊点和焊接终点变形较大处进行整形,易采用内熔外浇水的方法。
罐顶(底)盖与筒节环焊缝焊接,外焊缝采用加丝氩气保护焊,内焊缝采用不加丝自熔氩弧焊。
也可采用双人对焊。
3.3.3环、纵焊缝余高w 1.5mm焊缝宽度5〜8mm。
3.3.4 内部焊缝要饱满, 不低于母材。
3.3.5 焊缝不得有咬边、缩孔、表面氧化、接头明显高于焊道等焊接缺陷。
3.3.6角焊缝高度不得低于较薄部件壁厚。
3.3.7 焊接件注意要避开风的直接影响。
3.3.8 工艺参数见焊接通用工艺。
3.4 打磨3.4.1 非对接割口打磨:割口要打磨平整,见金属光择;3.4.2对接割口打磨:对接割口要打磨平整,接口间隙应w 2mm。
纵焊缝打磨要保证直线度,用靠尺检查误差小于2 mm。
3.4.3 内焊缝打磨:内焊缝要求园滑过渡,使用磨片将内焊道修磨园滑,有凹坑(低于母材)时,待补焊后打磨园滑;内焊缝要求磨平,使用磨片将内焊道修磨平整。
3.5 开对接坡口: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划出坡口线,按照坡口线使用直砂机或角磨机磨出坡口,并用百叶片清除飞边、毛刺。
3.6 酸洗3.6.1 酸洗是指将容器所有板面钝化层被破坏的部位进行酸洗、钝化、清洗的过程。
酸洗后应保证板面无黄色,黑色或其他不同于钢板的颜色的物质。
3.6.2 酸洗过程要严格控制酸洗液涂刷范围,焊缝的酸洗应控制在焊缝两侧20mm 的内。
不要胡抹乱涂, 要注意保护不锈钢钝化层。
3.7 抛光3.7.1 内外焊缝抛光:焊缝两侧抛光带宽度一般应控制在25mm。
3.7.2特定位置抛光:支架、吊耳、标牌处要求抛光时,抛出宽30 mm抛光带,拐弯处抛出交接线。
3.7.3 罐体内表面有严重划伤时,对划伤处应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形状应整齐、美观。
3.7.4 抛光纹路要均匀、一致;抛光区要规范、整齐。
3.8 通用件安装3.8.1 开孔:铆工按照图纸划出孔位线,由检验人员进行核对,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孔。
割口要求整齐。
割后进行打磨,见金属光泽,边缘无明显缺口。
3.8.2翻边:孔径》35mm时,应进行翻边,翻边应使用专用工具和工装。
修整达尺寸要求。
翻边后端口应打磨平整。
方人孔圈与翻边接口间隙w 2mm3.8.3 点对:通用件安装应横平竖直。
在罐体先就位后安装通用件时,应保证相同部件尺寸、方位的一致性。
3.8.4 焊接:焊道应平整、美观。
焊接电流尽可能小,以减少焊接变形。
4. 检验与验收。
4.1 产品制造完毕后应进行充水试验。
4.2 罐体内部充水试验, 水充满后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米乐板制造工艺守则(试行)1、米乐板成型加工①米乐板开卷下料要求贴膜保护。
②米乐板下料长度应大于米乐板实际展开长度30mm。
③冲压成型,要求米乐板第一排窝孔和最后一排窝孔中心距到米乐板两端(立边)距离不大于55mm。
④米乐板冲压加工和搬运过程不得划伤板面;米乐板窝孔要同心,不得有盲孔、裂孔;米乐板四周折边宽度要均匀,角度误差应小于3°。
2.组装准备①筒体按图纸尺寸下料,误差士2伽;打磨切割口,见光不能有毛刺、氧化点。
点对:间隙V 1.5 mm,错边V 0.3 mm,焊点不能>© 4,间隙W 30 mm。
焊接:要求氩气保护,内焊道自熔。
焊道平整均匀:外焊道酸洗抛光,严格按工艺酸洗;抛光纹路均匀,宽度50 m。
②米乐板夹套:里面清毛刺,要求清理彻底,不划手为宜。
外面撕保护膜,用洗衣粉水清洗板面油渍,一定要干净以保证焊接质量。
夹套修边、修角,达到图纸尺寸;要求:修边,等离子切割,打磨割口。
也可用等离子切割机直接切割,达到图纸要求尺寸。
3.筒体与米乐板夹套组装筒体划线,米乐板纵向、横向位置线;按线点定位板条,装米乐板。
成圆工装,要求椭圆度士10 m。
装米乐板夹套,上拉紧绷带,使夹套米乐窝与筒体紧贴,由中间向两边开始点焊,间隙大时,用米乐板加密工装,压紧点焊,米乐板环缝纵缝,压边点焊(使用工装),装进出口接管,纵缝浇水焊后,取米乐板承圆工装。
4.焊接环缝纵缝浇水保护自熔焊,焊接米乐窝时,母板2.5 ;可直接焊接,母材W 2采取浇水保护焊,焊米乐窝也可采取跳位焊以减少焊接变形量,要求焊道均匀,米乐窝焊点大小均匀、美观。
5.酸洗打磨米乐板里面如有氧化部位,补焊后百叶片修磨,其它严格按酸洗工艺酸洗。
酸洗:外焊道严格按工艺酸洗,不能有残酸腐蚀痕迹;试压;米乐板灌水排空,灌满后装压力表,上压达0.4mPa,保压30分钟无渗漏,泄压时要打开排空管,打压后要填写试压记录。
外盘管制造工艺守则(试行)1.外盘管压形1.1整辊距,保证外盘管直径(+200mm, -100 mm)。
1.2外盘管压形,注意保证两边高度差小于1 mm,首件长度可按计算长度加1米,首件试盘后,按实际长度加300 m制作。
2.外盘管点对2.1 点对前应有地圈和涨圈,保证筒体圆度。
2.2 划线:在筒体上划出不少于8 等分外盘管下沿线及上下两端线。
2.3 首件试盘后,按低边向上的原则,调整冷盘管。
2.4 盘管:用大绳吊起外盘管,从下往上进行点对,盘管与筒体间隙应小于1 mm,保证外盘管上不得有凹坑现象。
2.3.焊接:焊接采用水冷却氩弧焊,以减少筒体变形。
薄壁容器打磨、酸洗、抛光工工艺守则1、本守则为不锈钢薄壁容器打磨、酸洗、抛光操作时须遵守的工艺守则。
2、打磨2.1、打磨主要是将容器内部所有对接焊道磨平,其余焊道打磨光滑,以及外焊道中需要装饰的焊道打磨光滑。
2.2、打磨工序是在焊道检验合格后进行。
2.3、打磨时对接内焊道要磨平,要求用直式砂轮机柱形砂轮,不得磨出凹坑,打磨后经检验发现焊道有凹坑要进行补焊并打磨合格。
2.4、打磨工序中注意不要随意触摸碰伤不锈钢板面,注意保护不锈钢钝化层,打磨宽度应保证在抛光带之内。
2.5、打磨顺序为先砂轮后百叶轮。
3、酸洗3.1、酸洗是将容器氩弧焊道进行表面处理,是酸洗、钝化、中和、清洗的综合工艺过程,酸洗后应保证板面无氧化色存在,与板面光亮一致。
3.2、焊道酸洗过程为抹酸、浸泡、不锈钢刷子刷、清洗。
3.3、米乐板酸洗过程为米乐窝抹酸、浸泡、刷子刷洗米乐窝、清洗。
3.4、焊道酸洗的过程要严格控制酸液的宽度在抛光带范围内,不要涂抹乱涂,要注意保护抛光带之外的不锈钢钝化层,不要随意将脏东西弄到不锈钢板面上。
3.5、对板面上残留的油污、手印等痕迹用毛巾沾洗洁剂或干洗衣粉涂擦后清洗干净。
4、抛光4.1、抛光时,必须使用预先制作的靠板来控制抛光带的外边,以保证抛光带的美观。
4.2、抛光时,必须使用预先制作的靠板来控制抛光带的外边,以保证抛光带的美观。
4.3、抛光时,必须保证将抛光带的不锈钢板面抛亮,且要求打磨的纹路要与抛光带的边缘平行,在拐角处,注意磨出交接线。
4.4、抛光过程中,注意保护不锈钢板面,不得损伤抛光带之外的不锈钢钝化层。
薄壁容器施工铆工工艺守则1、本守则为不锈钢薄壁容器铆工工作时必须遵守的工艺守则。
2、对接焊缝的点对。
2.1、对接焊缝错边量为相同板厚W 0. 5 mm,不同板厚内表面W 0. 5 mm,外表面W1. 5 m。
机械切口,对接间隙W 0.5 m;等离子切口,对接间隙W 2 m o2.2、焊缝对接时,不得使用金属锤直接锤击表面,撬棍材料应为不锈钢, 不得产生明显的撬痕。
2.3、对接时,要严格控制各个对接尺寸在规定公差范围内。
3、对接焊缝的整形。
3.1、工艺要求需整形的焊缝,整形后的棱角度,V 2 m,校验样板长度不得小于300 m。
3.2、工艺要求环焊缝需整形的在对接点焊后进行,消除错边及点焊接应力。
3.3、纵焊缝整形,在焊接过程中依据变形大小分段整形或焊后整体整形, 整形后用校验样板检验。
3.4、整形操作工艺过程要谨慎,不得让整形工装划伤不锈钢板面。
4、接管开孔。
4.1、容器开孔是工艺过程重要监控点,操作者要严格遵守开孔前对方位尺寸的确认程序。
4.2、对贴膜罐体用等离子切割开孔时,要用样板划修取贴膜线,切割时注意不要划伤不锈钢板面。
4.3、接管(人孔)点对时要保证横平竖直,接口要打磨平整,以免产生焊接变形。